虽然已经进入初春季节,气温回升,万物复苏,但是仍然要小心心血管疾病杀个回马枪。近日从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门诊了解到,因天气忽冷忽热导致冠心病、高血压、房颤等心血管疾病复发的老年患者激增,仅急性心梗患者就收治了7例,病房已临近饱和状态。 倒春寒:老人谨防心血管疾病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的专家称,心血管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复发,但春季是多事之秋,特别是3至4月份,是心血管病复发的一个高峰期。 一是这个时期虽然已经入春,但气温还很低,且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容易引起血管痉挛,特别是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多数伴有血管硬化和血管狭窄,气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刺激血管痉挛而引起心肌供血减少,严重的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二是冬天人们一般室内活动多,室外活动少,随着气候的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有的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心脏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加上有的对活动量掌握的不好,活动量过大,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 三是人到老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多,遭受风寒侵袭,细菌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的疾病,这些病又都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如何防止心血管疾病侵袭?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的专家提醒,注意以下几项,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偷袭”,度过健康、快乐的春天。 一、春季“捂一捂” 民间有“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的说法,这是有道理的。春天乍暖还寒,风大,冷暖变化大,老年人不要过早脱棉衣,注意保暖,要多“捂一捂”; 二、锻炼忌过早 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来说,初春坚持积极锻炼,是可以提高耐寒能力的,但锻炼时一定要适度、恰当,不要过早出门锻炼,上午八九点钟太阳出来后或下午4点左右运动为宜。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如扭扭腰,伸伸腿,揉揉膝盖等,感觉微微出了汗就应停止运动,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不宜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可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及个人爱好,选择户外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等中低强度运动项目。 三、饮食宜清淡 一忌高盐,饮食要低油、低盐、低脂,豆酱、咸菜、腌肉等最好不吃。二忌暴饮暴食,吃得过饱,造成心脏血液供应不足、大脑负荷加重。三忌高热能饮食,避免身体超重。四忌含糖量较高的甜食,糖在体内会转变成脂肪,可增加血液黏度。 四、起居有规律,药盒随身带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要按时服药,注意调节生活方式,饮食要清淡、低脂,戒烟、限酒,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控制情绪波动;外出活动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盒,最好有家人陪同。 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一旦出现病情不稳定或阵发性心绞痛,不论早晚,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拖。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的专家特别提醒说,抢救心血管病人,时间就是生命,如果犯病,最好呼叫救护车,以免其他车辆因交通堵塞而延误送医院抢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