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投资——下一个互联网冲击金融的战场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吴迪,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数据分析师,央行观察专栏作家

回顾互联网改变金融的历程,投资理财的战场已经不是第一次燃起硝烟,“宝宝们”余温尚存,“智能投资”(或者称“机器人理财”、“自动化数字理财”)已闻鸡起舞。作为银行从业者的一员,花旗银行报告中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未来若干年的职业变化——“银行们的‘Uber时刻’即将到来,实体网点将被淘汰,移动设备将成为客户和银行之间的主要沟通中介,银行会渐渐成为一个‘寻求建议’的地方。”那么,有着人工智能内核的智能投资将具备凭借专业建议获取客户的竞争力。

——智能投资目标客群画像——

如果说“宝宝”们传播的是“普惠金融”的火种,唤醒了被传统理财产品“关在门外”的5万元以下的“长尾客户”,拉高了银行的储蓄资金成本;那么“智能投顾”将分享经济引入更加高端的“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理财顾问”,瞄准的则是中产人群的投资理财蓝海。中产:资产不多不少、年龄不大不小、眼界不宽不窄,在银行的客户分层中属于“富裕以上、私行未满” ,资产规模大概100-800万元,在此称为“财富客户”。财富客户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二八定律中,是户均贡献远超普通客户,总量规模又非私行客户能比的高收益客群,尤其北、上、广、深的富裕阶层人数众多,在一家银行的资产达到百万级,实际个人总资产很大可能远不止如此。他们学过“马科维茨”、笃信“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智能手机搞定一切饮食起居,他们的财富不足以获得私人财富顾问的专属服务,但他们能够用新科技享受更舒适、更有品质的生活,有明确而且强烈的投资需求,崇尚个性又不失理智。

——财富客户的金融服务现状——

银行不会吝惜对“财富客户”的营销投入,隔三差五就会有专享的礼品和服务、形式多样的财富沙龙、插花课堂等,然而,营销效果不佳,大部分财富客户根本感受不到银行的这些“好意”,因为客户经理根本无暇顾及他们,以北京为例,一个普通的银行网点财富客户数量超过100户,而个人客户经理也就1-2名,他们能够日常维护的基本仅限于私行客户和到店的财富客户。随着智能化和移动端的功能拓展,中高端客户到店人次逐年下降,如果不改变现有的营销方式,银行将很难与大量非到店财富客户形成坚固的纽带和长期的信任。当然,大数据无处不在的今天,要找到这些“潜水”的财富客户并非难事,如何邀约他们亲临网点才是难点和瓶颈,电子券、礼品、高端卡或者组织沙龙等往往不足以吸引他们,更不用说保持密切的联系并持续开展营销。

——智能投资配置资产组合——

在财富管理中,含金量最高的服务就是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组合,包括综合衡量客户的生命周期、风险偏好、投资期限、未来现金流、家庭成员情况等,帮助其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实现风险可控范围内的收益最大化,这其实正是私人银行服务的核心内容,也是显示财富顾问能力高下的“炼金石”。智能投资正是运用人工智能优势(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基于算法的理财服务,它可以是完全自动化的理财服务,也可以作为传统理财方式的补充。当然,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投入运营的智能投资尚未达到充分的“智能”,仅是根据客户自己输入的投资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从预设的若干资产组合中挑选出匹配的一个。资产组合一般由各类基金构成,根据投向不同,划分为现金类、固定收益类、股票类和另类投资,从而构成较为完整的产品配置。算法会根据市场变化对大类资产的配比以及各类资产项下的具体产品做出调整,投资者可以在一段时间后自行选择是否进行资产优化。

——智能投资的卖点和竞争趋势——

智能投资填补的是财富客户定制化金融服务的市场空白,目标客群具备可观的资金实力、一定的社交影响力以及良好的成长性,因此备受市场关注。智能投资的优势明显:首先,它和一切互联网产品一样,开发成本较高,而运营和复制成本很低,非常适合大规模客群的复制和渗透;第二,鉴于金融投资的本质,在不发生黑天鹅事件的一般情景下,机器和逻辑比人类和情绪更胜一筹;第三,对投资者而言,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实现资产多元配置,对于不熟悉的金融资产(如黄金、古玩等另类投资、境外股票投资等)也能够纳入投资范畴,最大程度分散风险。当然,智能投资的劣势也不可忽视:首先,新兴事物尚没有经过市场大幅震动的考验,对于影响较大的政治经济事件的判断力也有待考验;第二,目前基于基金产品的自动化配置,本质上的基础资产还是由人去进行投资的,只是在基金投资上实现了智能化;第三,境外投资、一键投资等便捷功能还存在监管的空白,前景存在不确定因素。在目前的国内竞争中,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已推出智能投资产品,如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聚宝的慧定投、京东金融的京东智投、PINTEC品钛的璇玑、宜信的投米RA等等,它们优先占领了市场;而传统金融行业稍显落后,仅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正式投入运营。但是,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投资市场并不像支付领域那样一家独大,相反,成熟的客户基础和丰富的产品线是其核心竞争优势,因此,虽然美国的传统金融机构在智能投资领域起步也晚于创投公司,但市场份额仍占据压倒性优势。

这一局,孰优孰劣也许并不重要——对银行而言,技术变革早已不陌生,渠道转型也已初现成效,稳健的风格和卓越的信誉永远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对互金公司而言,又一轮风投袭来,不管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金融的格局,都是有益的尝试。在这样的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的战斗中,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足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