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友(八代为政) 第一代∶季友(成季,公子友)僖公元年(前659)受赐,并为鲁执政,僖公16年卒,从受赐至卒共15年。 第二代∶齐仲无佚∶季友之子,早卒。不知其生年与行迹,从其父卒至其子执政这期间是43年。 第三代∶季文子(季孙行父),齐仲无佚之子,文公6年聘于陈,并在那里娶了妻子,受室为卿,宣公8年继仲遂主持国政,襄公5年卒,从主政至卒共33年。 第四代∶季武子(季孙宿)∶昭公7年卒,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33年。 第五代∶季悼子(季孙纥)∶昭公12年未立为卿而卒,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5年。 第六代∶季平子(季孙意如)∶定公5年卒,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25年。 第七代∶季恒子(季孙斯)∶哀公3年卒,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13年。 第八代∶季康子(季孙肥)∶哀公27年卒,从继其父而立至卒共24年。
汉代 1、季布(兄弟任侠) 季布:西汉楚人,以任侠名。楚汉战争时为项羽部将,数围困刘邦。汉朝建立后,被刘邦追捕缉拿,后得赦免,累官至河东守。 季心:季布弟,亦以任侠名。闻名关中,方圆数千里志士争着为其死,曾经杀人,亡命于吴地。官至中尉司马。 2、季 必(五代为侯) 季 必,戚圉侯(今江苏溧阳人,待考。据《汉书·灌婴传》记载为重泉人)。 季 长,贲侯,季必之子。 季 暇,躁侯,季必之孙。 季信成,季必之曾孙。 季买之,季必之玄孙。至其玄孙时圣上下诏令其复家 唐代 1、季广琛(渤海望族) 季广琛:字廷献,寿州人,唐代大臣。历瓜州剌史、荆州刺史,曾率兵赴河南,拜青徐等五州节度使。后因兵败贬温州刺史,不久擢浙江西道节度使,官至右散骑常侍。 季紘:季广琛五世孙。字章甫 ,号禄公。唐代大臣。 季孟宾:季广琛六世孙,唐吏部侍郎。 季亨辰:季广琛八世孙,累官户部吏书。 2、季大蕴(满门文武) 季大蕴,唐昭宗三年(891),世居龙泉宏山,擅长种植农桑茶。唐末黄巢作乱,中原兵民迁居龙泉,衣食艰难,大蕴传教耕作,使外来士民安居乐业。吴越王钱缪封其为农师。季大蕴是龙泉季姓六世祖,兄弟七人;长为大公、次为晋公、三是大蕴、四为蒋公、五为霸公、六为鲁公、七为说公。七兄弟中有一人在朝廷为文官;有五人为朝廷武官。仅大蕴一人务农。 宋代 岩川季氏 岩川季氏来自雁渠(今青田季宅乡季宅村)。其宗谱序言云:“岩寮(岩龙)季氏,永嘉巨族也, ;先世本处州之龙泉,自宋建炎年间(1127—1131)户部侍郎季陵公为温州刺史,遂家焉。永嘉《岩川季氏宗谱》载:“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金寇入侵,兵灾蜂起,荆溪季铎公(字思振, 季陵公五世孙)无意仕途,邀游到岩川,爱其地胜,就此定居。即为岩川始迁祖。元代乱离之时,季宗六公被推为岩寮洞主,以身殉国。明正统十四年己巳(1449) 奉旨赐建季氏宗词。” 明万历五年丁丑(1577)的《季氏祠堂碑记》云:“岩川季氏,温之著姓也,其先世来自雁渠,奕叶重光凡几世矣。到侍郎季孟道公,阳州太守季孟远公,常州通判季孟通公,巡检季孟达公,皆名显一时,雄才为众人所推,称为岩寮洞主,当宋末对辽兵事,声势南逼,义不服元,相与效忠者十有二人,俱投岩下而死. 宋封为忠烈大夫.” 岩龙季氏宗祠对联为:“于古人书无不读,则天下事大有为。” 元代 鸣珂里季氏(“月泉诗派”,十代为诗) 元明之际,季氏人才辈出,从月泉起代代皆有诗名,诗风之盛可与《清颖一源》阁巷陈则翁家集相媲美。明李阶曾辑《月泉诗派》一卷传世,该书原为永嘉藏书家黄群所藏,现入温州图书馆。该书录有诗作约120首,并附有李阶写的《月泉诗派序》、孙锵鸣写的评价文章、黄淮撰的季德玑墓志铭、温州府知府何文渊的祭文、虞原璩的挽诗。该诗集收辑季氏历八世共10位诗人之作。他们的诗典雅洗炼,明快自然,音韵清和,格律高古,独成一派,故有“月泉诗派”之称。在这本诗集中,月泉的诗文为兵燹所毁,看不到了。 季月泉,季姓在浙江的历史,据谱牒有限记载,唐末有季谦,辅佐吴越武肃王打定浙江天下,官拜延陵侯;居芝田(即今青田县),称为芝田始祖。几经离乱,有的迁往龙泉,有的迁往衢州、龙游等地,其实都源出一本。后传至南宋,淳熙五年进士季俨,做龙游县令,在那里定居,为浙江季姓龙游肇基始祖;从季俨算起,四世季复初,号月泉,宋末避元兵扰攘,迁居瑞安鸣珂里,因山上多竹,所以取地名为筼筜,置别墅于筼筜山中,成为瑞安的季姓始迁祖。 季震孙,字叔达,号端义,月泉翁次子也。诗《仙源集》散佚,仅存观潮阁、临终两首; 季晋孙,号云谷道人,月泉翁三子也。工医多奇验,又善丹青花鸟,深润水木清华,卜室以居,凿池植莲,日徜徉其间,吟咏自乐,谓之莲池季宅始此,有《莲池遗稿》亦忘失。 季应祁,又作祈、期、旗,字均饶,号耻庵,又号菌翁(或作困翁)。幼从金远游,长从高明(则诚)游,精研《春秋》、《周易》、诸子百家。同时,接受南宋永嘉学派学术思想,提出“穷经以致用,反躬以践其实”观点,聚徒讲学,教诲弟子。著有《鹿岩樵唱》、《樊庄稿》。曾购得宋时邵公屿邵振阁遗书数千卷,藏于筼筜书屋,闭门攻读,精思实践,多有造诣。元末台州方国珍军南下,他将书籍藏于筼筜山坟内,自己避往海滨。有盗坟者以为坟内藏有金银财宝,掘坟见之,全是古籍册卷,一气之下将书焚毁。应祁闻之几致发狂(事见季德玑撰《筼筜书屋记》)。明洪武十九年(1386)以明经荐于朝,引年告归,四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季德玑,字武抑,号兰坡,耻庵之子。瑞安人,是明代本邑著名诗人,与名流杨景衡、虞原璩、倪子宾及永嘉大学士黄淮等以诗文交,唱和山水间,诗实境自然,超谐悲慨,有隐者之风。何文渊知温州府时,常去咨访,商榷政策,称其“清峻之操如东汉独行诗人,雅淡之诗可与魏野林逋伯仲”。著有《兰坡初稿》三卷、《兰坡续稿》五卷传世。死后大学士黄介庵志其墓铭。 季德珍(琦),字正中,号竹蓭,德玑之弟,居瑞安鸣珂里(今莘塍仙浃季村)。著有《竹所集》。 季延珪,字景温,号栗然,为月泉翁五世孙,兰坡之子。诗文有《怡云小隐集》。 季 佾,字朝列,号敬斋。原有诗稿已佚,仅存《九龙滩庙》一首。 季 蒙,字彦亨,号静学,敬斋的七侄。原作《静学集》已佚,仅存《慰友丧子》一首。 季 元,字夷明,号东郊野人。静学侄也。有《东郊集》一卷。 季敩,月泉翁香房十世孙,字彦夫,号文峰,明弘治十五年(1502)壬戌科康海榜进士。居官劝慎,智识深沉,有将才谋略,以吏部文选司郎中,出守江西南康府。时郡属多“剧盗”,流窜劫掠三省。督抚王守仁调兵征剿,令季敩进兵。深谋奋勇,深入盗阵,捣破水砂坑、石川、上龙等处贼巢,生擒贼首高文辉等。攻破利头寨,擒斩贼首池大容等。督帅王守仁大喜,奏请朝廷,擢升季敩为广西参政。表褒其功,立进士坊,加额“天官大夫”。季敩亦能诗善属文,曾为季氏宗谱作序,文集已佚,现仅存《松月轩》一首。 明代 1、季厚礼(一门纯孝) 季厚礼,安徽无为人,明代大孝子,以孝行著称于世。其子立,孙廷春,亦效之,人谓其“一门纯孝”。 2、季 本(绍兴名门) 季良佐,季本曾祖父。封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史。妣戴氏,封太孺人。 季 骏,季本祖父。等天顺乙丑商辂进士,广东按察司佥事。妣徐氏,封孺人。 季 翔,季本父。赠奉政大夫,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季本母刘氏,赠宜人。 季 本,字明德,号彭山。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正德丁丑(1517年)进士,授建宁府推官。 3、季振宜(泰兴延令季氏) 季三卿,字鸣寰,明崇祯朝廪贡,生有四子。季振宜的祖父。 季谨庸,明万历朝副贡。季三卿的长子。 季寓庸,季三卿的次子, 季振宜之父,字因是,江苏泰兴人明代官吏。明天启二年进士,任吏部主事。季寓庸生有七子。季振宜是清顺临四年进士,其弟季开生是顺活九年进士。季芳馨是乾隆元年进士。时人称以富甲天下者,北亢南季。南季指泰兴季家。 季开生,季寓庸长子。字天中,号冠月,江南泰兴人。文才卓越,有江南才子之称。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累迁至礼科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 季振宜,季寓庸次子。字诜兮,号沧苇,明末清初泰兴县季家市(今靖江市季市镇)人。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卒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以后。季振宜生有二子。 季 贞,季振宜的三弟。字天秀,顺治举人,任工部都水司主事。 季舜有,季振宜的四弟。字辟山,天选,江苏泰兴人。副贡,曾先后任海盐、桐乡、石门三县的知县、南宁府同知。康熙十七年任嘉兴同知 季 静,季振宜的五弟。字仁山,例贡,任兵部督捕司主司。 季八士,季振宜的六弟。字南宫,廪贡,知县。 季芝生,季振宜的七弟。字善伯,应例,任北流知县。 季应召,季振宜的长子。字葵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岁贡 季 娴,季寓庸之女,李长昂妻,字静姎,一字扆月,号元衣女子。江苏泰兴人。奉养老父,克尽孝道,又督侄读书,为时称颂。喜为诗,兼工长短句,授女李妍亦擅诗词。 附:延令季氏为官情况(感谢扬州大学硕士许霁) 4、华容季氏 一世祖长公,佐明太祖建国有功,封明威将军,赐田于岳州郡的巴陵、华容、平江、临湘四县,子孙承袭。 二世兴倡袭父职。 三世福于明永乐三年(1405)任岳州守备。 清代 1、季芝昌(江阴望族) 季 麟,季芝昌之父。字睛郊,号绣绂,江苏江阴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直隶钜鹿知县,居官慈惠。 季芝昌,季陵第三十世孙,清代军机大臣 ,字仙九,一字云书。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生,江苏江阴桐岐人。清道光元年(1821)中举,任国子监(京师最高学府)助教。十二年中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次年适逢大考,他荣获第三名,升为皇帝讲学,不久出任山东学政。十九年大考,年近半百的季芝昌又考得第三名。从此,他深得道光皇帝的赏识,升为詹事府少詹事、詹事,并奉旨主持江西乡试,担任浙江学政,曾国藩、田雨公、钱振伦、杨重雅等一批名宦大家皆出其门下。道光二十三年(1843)起,季芝昌由礼部侍郎出任安徽学政,后又调任吏部侍郎,代理户部左侍郎,充武英殿副总裁,经筵讲官、仓场侍郎、山西巡抚,直至军机大臣。 季念诒,季芝昌之子,字芑伯,号君梅,江苏江阴人,道光30年(1850年)庚戌科2甲17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总纂《南通州志》和《道光江阴县志》,历任南通紫琅、求志书院及江阴礼延书院山长。 季邦桢,季芝昌之孙。同治十二年进士,任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为从二品官员,亦有政绩。 季厚镕 , 季芝昌曾孙,号子陶,别署太公执钓竿人,江苏常熟人。工篆、隶,能以帚作近丈大字,虞山老石洞有其镌篆“仙乎”。能刻三四寸见方钜印,若汉石阙。兼工诗文琴韵 2、季云龙(八极拳世家) 季云龙(1857--1942),河北省沧县狼儿口村人。自幼习少林武学,天生臂力惊人。后经本族两榜进士季春和推荐给八极四世传人刘虎臣学八极拳。随师学艺十余载,得师之爱,授于拳械精华,练就一身精技纯功,尤以掌力为最。有 “铁胆神力王”的美誉。艺业在身,力大无穷,在族兄季宗文(清官至四品)引见下,在清光绪皇帝面前举鼎,被光绪皇帝恩赐武举人。 季云龙不但功艺非凡,而且民族气节高尚。1937年“七 七”事变后,日寇在村上修据点,听说他武艺了得,让保长出面,用重金聘他去当武术教官,季云龙说:“怎么能教鬼子武术让他们打中国人?告诉他们,就是给我一座金山,季爷也不伺候!”后来打死两个日本兵惹了大祸,只得逃离家乡,后避难天津南郊徒弟李桂芳处。季云龙有三子八孙二十四个曾孙。 季云龙公开创了季氏八极拳法的先河,次子季伦辉,字汉侯为季氏八极二代传人,季锡林、季璞祥、季梁栋为季氏八极第三代传人。 3、季王子(庆元名门) 季叔明,季王子曾祖父,字正吾。明朝人。由明经任无锡县丞。以孝子称。享高龄而逝。 季时芳,季王子祖父。明朝人,庆元县名士。 季 炜,季王子伯父。庆元县名士。 季 烺,季王子父亲。庆元县名士。参与康熙版《庆元县志》的修编工作。《 季 灴,季王子叔父。庆元县名士。参与康熙版《庆元县志》的修编工作。 季王子,号璞葊,浙江省庆元县人。明经(贡生),文学之士。读书过目成诵。教授生徒,先论品质,次取文艺。 季钟儶,季王子次子。号学斋。性沉静。不妄言笑。专志经史及百家声韵之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