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不爱打招呼就没教养?关你什么事!...

 昵称32963897 2017-03-28

前几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被疯狂转载,题目是《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初看觉得有点道理:孩子不懂礼貌,爸爸妈妈毫不在意,这样不走心的教育方式确实相当糟糕。

但是,看到后面,才发现文章的核心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叫人,就是没礼貌,没教养。”

能够第一次见面就主动打招呼、自来熟的孩子,真的不太多。而那些见面害羞,不愿意开口的孩子,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没礼貌。

特朗普女儿伊万卡·特朗普带着五岁的女儿阿拉贝拉访问中国驻美领馆时,小阿拉贝拉从一下车就紧紧贴住妈妈伊万卡,一脸紧张、不适应的神情。

是的,身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也依然没能逃过“见面不想打招呼”的时刻。

你也会说阿拉贝拉是没教养、不懂礼貌吗?事实上,一开始不肯开口,连微笑都没露出一次的阿拉贝拉,在习惯了大使馆的气氛和闪光灯后,居然大方地用中文问答起了问题。

自始至终,我也没看到伊万卡·特朗普刻意去要求女儿打招呼,反而是用摸摸头等小动作让阿拉贝拉放松下来。

是啊,孩子并不是没礼貌,只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被一群陌生的人包围的时候,一时感到不安和不适罢了。

很多妈妈也会发现,自己家那个话痨似的调皮宝宝,到了外面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变成了过年时怎么也撬不开嘴巴喊人的孩子;聚会时一步也不肯离开爸爸妈妈身边的孩子;出门遇到邻居时总是沉默不语的孩子。

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一个几岁的孩子,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具备天然的自我保护机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本能会往后退,同时变得警惕而缺乏安全感。

他们需要的是,我们能感同身受,理解他们只是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有一点紧张和羞涩;他们需要的是,我们能多点耐心,给他们时间适应。

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总能见到这样的情景:

在社交场合,面对着不肯开口打招呼的孩子,不少人会随口说出“这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小。” “啧,你儿子不行啊,怎么像个小姑娘。” “你得让你孩子学会叫人,不然长大了吃亏!”等类似的评价。

被旁人说的多了,很多家长自己也会产生焦虑:“我的孩子是不是太内向害羞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我还亲眼见到过一个爸爸,因为孩子没有主动叫人,在饭桌上大声严厉地训斥孩子:“你怎么就这么嘴笨呢?叫一声叔叔会少块肉啊?”

我们放大了别人可能会有的情绪,却选择性地忽略掉了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和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不仅没有像我们预期的那么进步神速,反而在陌生人面前越来沉默寡言。

在关于“如何引导孩子主动打招呼”这个问题上,给大家支几招:

Tip1:模仿·最好的方式

孩子的大部分行为和习惯来源于“模仿”,父母的行为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举动。想教会孩子主动打招呼,通过口头教育孩子的方式效果甚微,不如改用亲身示范的方式。

在家里,可以通过场景模拟,让孩子练习简单的见面用语、称呼的方式,和家人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

外出遇见朋友时,父母主动和孩子一起打招呼,减少孩子独自开口的害羞感。还可以用和孩子比“谁叫得大声”等方式转移孩子不敢开口的紧张感。

Tip2:耐心·渐进的教学

孩子学着打招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

爸爸妈妈可以将打招呼分为几个部分,学会微笑的表情和挥手的动作、学会分辨不同外形的人如何称呼(如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学会不同的问候语(如“早上好”、“你好”等)。

通过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一步步学会“正确打招呼”的方式。

Tip3:自信·主动的基础

很多时候,打招呼的动作是在爸爸妈妈的“逼迫”下完成,孩子并非出于自愿。想让“打招呼”成为一件孩子愿意主动完成的事情,需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性格内向并不是不主动打招呼的借口,没自信才是罪魁祸首。

孩子打完招呼及时说出“非常棒”、“比妈妈小时候厉害多了”等积极反馈,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正在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充满了小小的骄傲感和喜悦感。

TiP4:锻炼·必经的过程

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害羞,而减少带孩子参与社交场合的次数;也不要因为孩子的胆小,而将孩子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孩子主动打招呼的技能需要锻炼,这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最好契机。

在社交场合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亲和力强的人作为孩子的“练习对象”,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顺势引导,完成“打招呼”、“跟人交流”等任务,不失为有效的锻炼方式。

爸爸妈妈们,请慢慢来,如果有人因为你的孩子没有第一时间叫她一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而在背后指责议论你的孩子不懂礼貌没教养,那只能说明他本身不够自信,因为尊重是双方的,尊严不需要通过高人一等、打压别人来体现。

你还记得加拿大电视台解说员忘记关话筒辱骂中国运动员的事情吗?有时候,教养不是你在公众注视下的言论和表现,而是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还能不能坚守同样的价值观和品德操守。

来源公号:暖暖妈爱分享

搜索“青芽儿”关注,呵护幼小心灵,托起明天的太阳,关注儿童心理,传播科学育儿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