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果发酵:在果园管理中,往往因为栽培管理问题、水肥不足、授粉不良或刮风下雨等原因,从果树上掉下未成熟的果实,或者是在疏果时产生的大量幼果,这些资源都被我们无情的遗弃,不是扔在土地表面引来大量虫子取食,就是集中处理扔在垃圾堆中,引来大片蚊蝇。 其实,同样作为水果,落果和走在成熟路上的果实中的营养元素在种类和数量上几乎无差别,试想一下,落果中的营养补充在正在生长的果实中,那么它们是不是会长得更大、更美味呢?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将它们丢弃呢? 将落果收集起来,或在疏果时就把它们集中放在一起,将落果简单粉碎(没有条件的也可以将个头小的直接进行处理),然后将其放在发酵桶中,留出30%的空间即可。根据落果的量加入相应数量的em原露制作的波卡 西(落果的量:约为100:1)。(波卡 西的制作可见EM原露的说明书) 2)落叶发酵:如果说落果中的养分是结果所必需的,那么落叶中的养分就是果树长叶所必需的,我们怎么可以这么轻易地放过呢? 在清园时,将落叶集中堆放,根据500:1的比例添加EM原露,可以使落叶发酵成优质的腐叶土,其中营养元素被微生物活化为果树可以利用的形态,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则变为了腐殖质增强土壤地力。而且被还田的不仅有叶片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还有着叶片光合作用所累积的光能,这也是自然中的土壤越来越肥沃的秘诀!
杂草是土壤的朋友,土壤是果树的基础,那么杂草对于果树而言当然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朋友。那么我们就先来说说这两个好朋友间的是是非非。 种草可以保温、保湿、疏松土壤,这几个优点想必大家都很赞同,那么为什么现在我国90%以上的果园土壤仍然是裸露在外,没有得到覆盖呢?我想大多数人的顾虑是“草会与果树争取养分”,真相真的是如此吗?让我从三个方面来为大家解析一下: 1)与果树争取养分:果树与杂草,就像是一个成年人相对于一个婴儿一样,一名健康成年人的饭量很大,而一名婴儿的饭量相对而言就少很多了,从量来看,婴儿的食用量可能不足成年人的1/20。我们这样想一下,难道果树相对于杂草不是也是如此吗?而且如果选取浅根系的草,完全可以与果树和平共存。 2)杂草为果树保存养分:我们在施肥时皆是一次为作物施足这一阶段所需要的全部养分,但是作物每天的吸收量是有限的,时间一长,有些营养元素就会挥发,有些则被土壤所固化。如果有草的帮忙,情况就不会是这样了,草可以吸收多余的养分保存在体内,在草生长较高时,将5cm以上的部位割除并撒在土壤表面。经过EM原露充分分解后,又可以将营养元素及储存的光能返还给果树。 3)为果树隔绝土传病菌:当地面全部都裸露在外时,当生产者进行农事操作,或刮风、下雨时,土壤中的有害菌就很容易接触到果树叶片上,进而增大果树患病的几率,影响果树健康。当地面被草覆盖时,即使在刮风、下雨的天气,土壤也不会弥漫在空气中,土壤中的有害病菌也不会附着在叶片上,这样就会为果树增添了一道屏障。 4)保温、保湿:在没有覆盖物的时,土壤就直接曝露在阳光之下,土壤中的水分就很容易被蒸发,容易造成干旱。因此,在盛夏时,为了保持果园土壤湿度,就需要多次进行灌水补充。而在种草的果园中,土壤与阳光之间隔着草,土壤所消耗的水分就只有草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所散发的水分,土壤整体的蒸腾量大大减少。根据实地调查,种有草的果园比清耕的果园在同等环境下可减少3-4次浇灌,这样不仅减少了浇灌所用的花费,还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一举两得。 5)为果树疏松土壤:草被称为“天然松土机”,其根系可以深入到土壤中,致密的根系为松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秋冬季节草死亡后,根系仍然留在土壤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后也可以起到培肥土壤的作用。 3、秸秆覆盖 关于生产者对于杂草与果树争肥的担心,我们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在果树半径50-60cm范围内不种草,改为覆盖秸秆(小麦、水稻等),同样可以起到隔绝土传病菌的作用,而且秸秆在有益菌的作下缓慢分解,可以为果树缓性释放氮素,增加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也可以为作物秸秆提供一个可靠的去路,变废为宝。 树势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高,可以强壮树势,提高抗病性、抗逆性。因此,实现自然农法的首要工作就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的最佳途径,而且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它们同农家肥一起被施入到土壤中,在土壤中继续分解有机物,持续为土壤提供新鲜的有机质。而且,农家肥为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说了我们需要做的事,那么接下来就说说我们不应该做什么。 1、不耕地:在人为耕地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小动物及微生物的环境被大规模的破坏,厌氧菌被翻到土壤表层,而好氧菌被翻到了土壤深处。土壤自耕耘的条件被破坏,土壤才会如此的依赖人为耕地,进入恶性循环。 在草的作用下,土壤就会变得很疏松。由于土壤中的有机质以及有益菌的含量也大大增加,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状大为改善,即使在不人为松土的情况下,土壤中也有足够的氧气提供给果树根系生长。 2、不施用化肥:自从化肥诞生以来,为作物增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们没注意到土壤中的有机质也降低了很多,我们只看到了在化肥上面的投入。 我们所施用的肥料中大部分为氮、磷、钾,但是这些在我们的土壤中的含量已经足够了,尤其是氮的含量,只是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已。在有益菌的作用的下,土壤中被固定的营养元素就会被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而且由于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施用肥料的效果大大增强,在果园转换期可以逐渐减少肥料的投入,最终达到果园的自我循环。 3、不使用杀菌剂:果树是否患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果园土壤环境及果树自身的强弱。土壤环境好了,有害病菌减少,根系就不易得病。根系生长强壮,就可以为果树提供足够的营养,以长成健康的果树,抵御病菌侵入的能力增强,果树自然也就不易患病。 4、不使用杀虫剂:使用杀虫剂不仅会杀死害虫,也会杀死以这些害虫为食的益虫及土壤中的小动物。果园中的益虫减少,害虫自然也就更容易爆发,我们又不得不使用更多的杀虫剂。如此周而复始,果园毫无生机。 自然农法的精髓就是利用自然法则来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因此,我们要保护好这些天敌,他们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来降低虫害的发生。虫子之所以喜欢吃我们的果树叶片,一是因为没有草类供它们取食,二是果树叶片中的氨基酸过多,也就是氮素过多。因此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保护好果园中的杂草,限制果园中氮素的投入,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果园中的虫子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避免使用杀虫剂。 这些仅仅是进行自然农法耕作的典型方法,我们在从事农事操作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操作,例如发酵厨余垃圾、尾菜还田等,只要坚持不往果园中投入“毒药”,培肥地力即可。 |
|
来自: 昵称39856387 > 《EM原露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