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历史教师王汉周(lishi139) 文/唐俑 在人们的印象中,王安石不仅刻板无趣,还是一个呆子。 “拗相公”即宋时人们对王安石的戏称。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这种人干工作还可以,生活中碰到这样货色,就不好玩了。 其实不然。 王安石不仅工作干得不错,至少态度是好的,而且还很会装逼,尤其是在洞房花烛夜装的那个逼,装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水平。 事情得从他23岁那年讲起。 那一年他赴京赶考,来到一个名叫马家镇的地方,时值傍晚时分,该暂时停下长途跋涉的脚步,住店吃饭了。 晚饭后他信步走到街上,打算来个饭后百步走。但见不远的前面灯火辉煌,比白天还亮。原来不知不觉间,他已来到一大户人家门前,但见大门前灯火贼亮,高悬着一盏制作精美的走马灯,灯下站着一位50来岁的老人。老人神态潇洒,气度不凡,与众人交谈着什么。 王安石见这走马灯有趣,便想走进细看,上前作了一个揖:“这位老人家您好,晚生这厢有礼了。贵府的宝灯,可以让我看看吗?”老人见他看起来像喝了点墨水的样子,便回了半个礼,其实不想搭理他。旁边的人不想让他难堪,就说我们员外今天高兴,摆下走马灯征联,你也许可试一哈。王安石心想,原来这老者想玩玩文人装逼那一套,正好,小王我也爱玩这个,难不倒我。 王安石说着,用衣袖揩了揩眼睛,抬头仔细一看,灯中果然闪出一个上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 话说这个上联,咋看平淡无奇,实则平中见奇,居然把才高八斗的王安石难住了。为什么说平中见奇呢?奇就奇在三个“马”字和三个“灯”字,既有重字格又有连珠格,下联也应该这么对,才符合“要求”。平时对自己的水平颇为自负的王安石,想了半天都没想出合适的下联,暗暗佩服出联者的巧妙,情不自禁地叫道:“好对!好对!” 旁边一个看热闹的听见了,乜斜了王安石一眼,说:“既然好对,那你对呀。” 王安石说:“我可没说好对,我是说好对……” “你这个呆子,把话说明白点,你啥意思?到底是好对呢,还是好对呢?” “好对啊!我的意思是好对啊……” 算了,不跟着他们扯淡了,还是继续讲故事吧。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这个走马灯上的上联,在王安石到来前两天就挂出来了,这个姓马的员外,也接待了不少应征者,但都没有一个满意的,有的虽然勉强对出来了,可是拿给马小姐一看——啥水平啊,狗屎!此时此刻,马员外见这年轻人虽未对出下联,却连连叫好,便看了他一眼,说:“老夫这个上联不限时日,你啥时候想好了,就啥时候来对,永远有效。” 王安石大声说道:“要得!要得(四川话都出来了)!让我好生想想,哪怕再花十年寒窗的工夫,晚生也要对出下联! 回到旅馆,王安石几乎彻夜未眠,整个晚上都在想那个事情。只可惜考期临近,容不得他耽误时间,和装逼相比,毕竟前途要紧得多。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急匆匆上路了。 对博学多闻、才思敏捷的王安石来说,这样的考试不过是毛毛雨,他笔走龙蛇,一挥而就,交了个头卷。他的快捷把主考大人惊呆了——老夫监考了这么多年,从来没遇到这么好的字,这么好的文!马上传他来面试。 既然是主考官,当然不是吃素的,他指着厅前迎风飘扬的飞虎旗说:“老夫出一下联,你来对上联。” 一般人出联都是出上联,让人对下联,这个主考官却独辟蹊径,出个下联让人对上联。他出的下联是: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此联用了三个“飞”字和三个“虎”字,既用了重字格,又用了联珠格。王安石立时想起了那半副“走马联”,心中大喜,脱口而出:“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 主考大人见王安石不假思索便出口成章,对得又快又好,再一次被惊呆了——今年的魁首,就是这位奇才了! 考试结束,王安石离京返乡,想起走马灯给他带来的好运,打算去感谢一哈。他特意来到马员外家,刚到门口,管家就把他认了出来,请他进了宅院。刚坐下没多久,马员外就问他的下联想好了没有,王安石说好了好了,边说边写了出来:“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当然是有文化的人,一见就知道是“好对”,立即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他,择个吉日,就在这里把婚完了。 原来这个上联,是马员外的女儿出的——哪个对出让本小姐满意的下联,本小姐就嫁给他! 成亲那天,马府上下喜气洋洋,锣鼓喧天。正当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报信的来了:“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 所谓“琼林宴”,指专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 喜上加喜,马员外笑得合不拢嘴,当即重开酒宴。面对双喜临门,王安石带着三分醉意,不由自主地要装一个逼,挥毫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囍”字,让人贴在门上,并随口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双喜是王安石独创,一直被沿用。 然后他赶紧来到洞房。不是担心新娘子等急了,而且生怕新娘子不知道他装了一个逼,他要让她知道。他掀开新娘子的盖头,带着醉意说:“娘子,相公我刚才装了一个逼……”新娘子说你别说了,我已经知道了,这个逼装得倒是不错,但你离开古人而杜撰,怕是要遭人非议哦。王安石大笑:“古无今有,古错我改,世道哪有不变不动的道理,否则这世界就没有进步嘛……” 他没想到,新娘子居然一语成谶,若干年后,他变法失败,朝廷上下群起而攻之,给他罗织了数以百计的罪名,其中有一条是“自比仓颉,妄造囍字”。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在洞房花烛夜装逼,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也干过。 这个女人叫苏小妹,苏东坡的妹妹。 有人说苏东坡没有妹妹,理由是他的诗里从来没有提到这个妹妹。但根据四川眉山三苏祠的记载,历史上确有其人,只不过因为苏小妹在苏轼、苏辙两兄弟还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自然未能留下相关记载。 关于这个苏小妹,在这个世界还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本人就在一本杂志里看到过她作诗挖苦哥哥苏东坡的轶事。苏东坡的脸长,比马脸还长,有一次把他妹妹苏小妹惹着了,苏小妹便作诗挖苦他的长脸:“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 这脸确实够长。 苏小妹是出了名的才女。既然如此有才,当然也有装逼的冲动。 无独有偶,她那个著名的逼,也是在洞房花烛夜装的,这就是“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 这个新郎名叫秦观,也是当时的大诗人(好吧,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就是他的大作。 苏小妹嫁给秦观秦少游的时候,秦观的名气还不是很大,小苏拿不准这小子到底有木有才,便想试试。 洞房花烛夜,她给相公出了三道题。 第一题是她作绝句一首,要相公也作一首。她的绝句是: 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但没难倒秦少游,因为他曾假扮云游道人,借化缘之名去看苏小姐,此四句含有“化缘道人”之意。于是他对道: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把此四句的前一个字连起来,正是“化缘道人”。 第二题是猜诗句中的四个古人:“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当然也没难倒秦少游:孙权、孔明、子思和太公望。 第三题要求做个七字对,苏小妹的题目是“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在庭中踱起步来,看样子被难倒了,苏东坡想帮妹夫解围,见庭中有一只花缸,满满一缸清水,东坡咳嗽一声,捡起地下一块砖头投向缸中,水跃起几点,落在秦少游脸上,秦少游一下开了窍,脱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据说苏小妹还想装逼,秦少游说:“别装啦,再装天就要亮啦,洞房一刻值万金,你不可惜我可惜!再装,再装我削你!” 苏小妹这才没继续装下去。 于是那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