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而精,最理性的商业模式

 天馬躍中原 2017-03-29

小而精,最理性的商业模式

文 | 子岩

1

跑鞋之王

《跑步世界》Runner's World2016年11月选出了本年度最好的跑鞋,当然就像历年的评选结果一样, Saucony索康尼)仍然名列榜首。

跑步世界中最被大家所公认的慢跑鞋四大品牌是:Saucony、New Balance、Brooks 和Asics,索康尼总是排在首位,甚至被称为跑鞋中的“劳斯莱斯”。

▲图 | 世界四大跑步鞋品牌

索康尼是一家美国专业跑鞋公司,他的历史如同其他美国公司一样,在百年的发展史中摇摆不定地寻找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定位。

索康尼制鞋公司于1898年在宾州成立,名字来自公司旁边的一条河。1946年,索康尼制鞋公司开始生产运动鞋。索康尼制鞋公司成立12年后,俄罗斯移民亚伯拉罕·海德开设了海德公司,1932年开始专业生产运动鞋和溜冰鞋。

长话短说,1968年,海德公司收购了Saucony制鞋公司,保留了品牌。1977年,海德公司麾下的SAUCONY品牌推出一款全新的跑步鞋,一举获得美国国家运动杂志年度最佳荣誉。从此,SAUCONY品牌开始跻身国际顶级专业跑步鞋行列。

1998年,海德公司正式改名为SAUCONY INC,同时剥离其他业务,并在美国NASDAQ成功上市。

体育用品市场历来是大品牌们争夺的战场,耳熟能详的品牌包括Nike(耐克)、Adidas阿迪达斯)、New Balance(新百伦)、Puma(彪马)、Converse (匡威)、UMBRO(茵宝)、 Reebok(锐步)、Asics爱世克斯)等等,索康尼可以在与这些大品牌的争斗中脱颖而出,长期占据着世界跑鞋第一的位置,实属不易。

2

精准宣传

关于广告宣传,索康尼总裁是这样认为的:公司的知名度不是靠打广告,而是让跑步爱好者了解我们。耐克投放给高尔夫球手伍兹一年的广告费,是索康尼十年的广告费总和,我们负担不起,我们是用心来创造“爱跑步”的活动,通过精准文宣投放到跑步者圈中。

2004年的“26 索康尼” 活动十分成功,活动内容是找来26个人,跑26公里的“26/26”,而这26个人都充满着真实的励志故事。其中包括:一位91岁的老伯伯,连续参加了十次半马比赛;一位三岁时被烧伤的女孩子,医生当时判断她今后走路都困难,她却参了“26/26”;还有其他一些残疾人士参加了这项活动,背后的故事都十分感人。当年在纽约举行马拉松比赛时,在参赛的三万长跑爱好者中间传颂着他们的故事,为跑步运动和索康尼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作用。

3

小而精 vs 大而强

1981年,杰克韦尔奇成为了通用电气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CEO。从入驻通用电气起,在20年间,他将一个弥漫着官僚主义气息的公司,打造成一个充满朝气、富有生机的企业巨头。

杰克的经营理念是“数一数二市场原则”,而且被他演绎得登峰造极。他坚信任何事业部门存在的条件应该是在市场上“数一数二”,否则就要被砍掉、整顿、关闭或出售。但他领导下的通用采取的仍是多元化发展战略,从家电器到工业电气,从金融服务到娱乐媒体,从飞机制造到医疗设备,通用电气已经不仅仅是一家电气公司,而是涉足12大领域的世界超级航母。

▲图 | 杰克·韦尔奇

杰克的商业模式被写入商业学院的教科书中,被奉为商业运营的金科玉律。

但是,索康尼的管理层却对商业大咖杰克极力推崇的商业模式不屑一顾,反其道而行之,他们鄙视“大而强”的商业模式,而尊崇“小而精”运营法则。

索康尼的做法十分简单,就是放弃与行业大咖全面及正面的挑战,选择行业内细分市场中的细分市场挑战体育用品巨头,其体现在索康尼挑选了体育用品中的服装分类,在服装分类中锁定了运动鞋分支,在运动鞋分支中只研发和生产慢跑鞋。

全公司上上下下的职员只专注一个产品,将公司的能量聚焦在一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终于赢得了跑鞋市场一哥的位置。而那些体育用品大咖,虽然投入很多财力和人力与之较量,最终只能自叹不如。

▲索康尼奉行自创的运动哲学:Connected To The Run

百年来,索康尼不为他人左右,坚持自己“小而精”的商业模式,十分低调的将最好的跑鞋送给跑者,仅此而已。

真的,企业的健康与否与规模大小没关系,小企业只要选择了合适自己的战场,就能够战胜行业巨头。索康尼运动跑鞋就是最好的例子。 反观今天的很多企业,在自己的行业内刚刚小有成绩,就开始要打通上下游,发展跨行业经营,求全求大,形成大而不强局面。其结果是,企业斗不过大的,玩不过小的,这又何必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