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晚春_ 2017-03-29
预览:

XX高级技工学校中职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对象与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培养对象:符合中职教育条件的初中及初中以上学历毕业生

(二)专业名称(代码):

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数控技术应用(051400)

学前教育(160100)

汽车制造与检修(051700)

会计电算化(120200)

计算机应用(090100)

化工机械与设备(060400)

建筑施工与预算(040100)

市场营销(121000)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一、胜任某一工作的专业能力

中职学生毕业要具有胜任某一工作的专业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将进行知识、理论的学习,进行技能的训练,最终体现就是专业能力。具备胜任某一项工作专业能力的是成为合格毕业生的基础条件。

二、社会适应能力

1、掌握以职业道德为主的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行为指南。

2、心理健康(心理调适能力)

3、公关或人际交往能力

4、法制观念

三、胜任某一项工作所需的身体(生理)条件

因专业的不同,对胜任工作所需要的身体(生理)条件有不同的要求。中职学生将通过训练具有相应的胜任某项工作所需的身体(生理)条件。

四、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具有的其他基本条件

除以上各项条件外,生存于社会所需的其他各项基本条件如适宜的恋爱观、家庭观,自然灾害来临时的逃生技巧,防止不法侵害的能力,敬老爱幼观念等等,也将成为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五、 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

1、对行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预测能力

中职学生毕业后要能够根据行业及社会实际,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判断,对本行业的发展趋向有所预测。

2、自我提高能力

中职毕业生应当不断进行提高,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不断提升,以适应社会的 1不断前进发展。中职毕业生不仅要有本行业深入钻研的能力,同时应具备跨行业、跨领域发展的潜力,具备相应的基本素质。

3、创新能力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现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事物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和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学习能力。

具有娴熟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具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具备较高的从事企事业单位机电技术工作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初中及初中以上学历

(二)学制:全日制三年、全日制五年

四、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一)专业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向传统的机械工业领域不断渗透,使得机械设备与产品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机电技术应用这样的专业方向。目前传统的机械设备与产品面临着更新换代,庞大的技术改造任务使我国机电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社会对机电类人才的需求亦呈上升势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光明,最近几年的人才市场上出现机电类人才短缺。

根据潍坊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要求,重点发展机械装备等新兴产业。我们为更好的服务半岛制造业基地和潍坊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建设需要,借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工机电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工作小组深入企业调研结果,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邀请知名企业专家召开研讨会,调研的内容包括:机械行业及企业发展状况;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群及对应的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情况;企业对人 2才培养的建议等。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逐步了解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求、岗位设臵、专业能力等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1.本专业的岗位需求

据企业调研和专家分析,在机电技术应用这个专业领域内,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管理、技术服务、生产关键岗位、生产、营销、维护、服务等相关工作位臵,相应就业岗位有绘图员,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员,机电设备管理维修员,电气技术员,质量检验员,数控操作员,数控编程员,数控工艺员等。

调研还显示:企业中除了需要熟练的机电设备操作工;对于传统机电设备和高新技术含量高的设备维护和维修人员的需求也十分紧缺。

2.本专业的工作任务

通过分析,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安排的变动性较大,一般企业对新进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设备的加工操作并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1~2年后,其中有一部分换岗从事设备维修(包括机械和电气维修)、机电设备的改造、生产现场管理和服务等;传统的岗位分工在现代化企业中,正在逐步地被灵活、整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机电综合性任务所代替,如自动化生产线的故障排除,往往涉及机械传动,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动、计算机等综合性的技术。这就对技能型人才的技术与知识结构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需要他们有复合性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3.本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调查表明,企业对所需的人才,除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外,几乎都提到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质量意识、自我学习、团队协作能力等,并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此外,对普通机加工、电气维修、机械维修和数控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而对在计算机控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能力要求则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而传统制造型企业则要求教低);另外,规模较大的企业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发展后劲比较看重,而小型企业则普遍重视学生的零距离上岗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