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浩-重庆特色独具的吊脚楼集聚区(最终版)

 晨星楼藏书 2017-03-29


下浩-重庆特色独具的吊脚楼,全面拆迁在即,赶紧去看最后一眼!


下浩-重庆特色独具的吊脚楼集聚区

 本文作者:原《现代工人报》社长 张川耀


题记:题记:重庆南岸下浩吊脚楼是一个特殊历史时代,城市文化独具的标志和风景;它是囯弱民贫旧中国的写照、痕迹和缩影,是城市底层劳苦大众无奈的生存栖身之所;它是城市随形就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见缝挿针、因陋就简、不拘一格的建筑奇葩,是劳苦大众聪明才智的记录和标本;它见证了中国的战乱、迁徙、殖民、抗战、解放、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中华盛世;数以千计现在还健在的下浩人曾生于斯、长于斯,在 烟熏火燎,难以遮风挡雨,居住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顽强生存和成长;吊脚楼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人们的记忆、眷念和乡愁,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真挚情 感、传说和故事,人们期待政府和开发商深度发掘考证,用新鲜元素、时代视角去重塑再生。


       

一、吊脚楼历史渊远流长

     

        从《世界通史》和《中国通史》追溯求证,人类是在走出栖身洞穴、从树上窠居下地之后,吊脚楼开端于远古渔猎、耕樵群居社会,是在生产力极度低下时先人们建造的就地取材、简单适用、安全避险、因地因势制宜的简易栖身之所,可它却是此后殿宇庙堂、皇宫内苑、亭台楼阁、高层大厦、特色民居等千姿百态繁复建筑、舒适住宅演进发展变化的始祖。当然吊脚楼不只是重庆独有,全世界都可寻觅其踪迹,在我国它主要分布在西南,渝、川、滇、黔、湘、桂等省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建筑风格、所用材质、功能作用各有不同。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靠近亚热带地区,雨水频繁、地面蒸发快、湿气重、虫蛇多,因此傣、布依、景颇等族的吊脚楼主要是避免瘟瘴之气、虫蛇野物侵扰。生活在川黔湘桂等山区的土家、苗、侗、壮、瑶等民族,为把生活与居住区分开,吊脚楼高悬地面通风干燥,楼下养猪喂牛、堆放杂物、烧火煮饭、设置鸡舍鸭棚、干湿分离,楼上为起居卧房。这些吊脚楼大多用材考究、建筑精良,系长居久住舒适惬意的家。本文主要介绍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下浩吊脚楼,对其它省市和民族地区吊脚楼的特色功能,在此不作评介和赘述。

        素有“江城、“山城”之称的重庆,长江嘉陵江在朝天门汇合,倒回去六七十年的陪都重庆或新中国建国之初,举目眺望两江四岸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群占据着主城半壁河山。改革开放之前的江北石门、刘家台、溉澜溪,南岸玄坛庙、弹子石、大佛段,渝中区十八梯、建兴坡、临江门、洪崖洞、石板坡皆是吊脚楼的聚集地。但规模大、连片成团的吊脚楼群,一数朝天门至千厮门沿江河街、二数江北嘴至三洞桥沿江一线、三数南岸下龙门浩即下浩,其中又数下浩地区的吊脚楼地形最为独特、风格多样、时间久远、包罗万象、保存完好而闻名遐迩。


 二、重庆吊脚楼起源成因


        据《华阳国志》载,明末清初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佔据四川,把民众屠杀一遍,清军入川又把民众屠杀一遍,以至天府之地十室九空、人囗骤減、土地荒芜、田无人种。自康熙亲政,清入关已30余年,政权企稳、国家基本一统,发展经济、关注民生、滿汉融合、增加岁入、长治久安成了执政者的首要目标。于是朝庭采取给盘缠、奖土地,规定一个家族十迁其三、五走其二,有的地区甚至整个族群集体西进,100余万人的湖广填四川大迁徙,延续康雍乾三朝一百多年。

        100余万湖广人填补四川大迁徙,主要落脚地遍及川东、川南、川西地区,重庆周边约8至10万人落户。其中约两万余人屯集重庆渝中区下半城储奇门、望龙门、朝天门,江北嘴、三洞桥、溉澜溪、江北老城以及南岸龙门浩、海棠溪、玄坛庙、弹子石沿江一带。富裕的迁徙绅糧大户,精挑细选好地造屋、经营商贸、客栈物流,开办工厂作坊、茶楼酒肆。而经济拮据,无手艺特长,只拥有一身力气的迁徙者,则精打细算,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以极少的投入,自己动手或互济相帮,在边坡地角、岩旁沟侧,建起“草为盖、席作墙、不用钉和铆、过筋过脉篾条绑、木竹棒棒当柱梁”的吊脚楼。由于吊脚楼悬空,不用买床,一层谷草、一张草席便成卧榻,冬挡严寒、夏避暑热,这就是家,这就是奈以生存的窝,自此一家家迁徙者在城市有了立锥之地,这便是重庆梱绑房、吊脚楼大面积成片出现的刍形和起源。


三、重庆吊脚楼勃兴发展


        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成立,正式开埠,这是重庆沦为半殖民地的信号,尽管清庭把外国势力限制在南岸上起海棠溪,下至弹子石王家沱沿江一线,但此口一开列强争抢着跟进挤入,在南岸沿江地带大规模兴建港口、圈地修房,买办洋行、工厂作坊、堆栈储运、矿山采掘、水上运输、营造设计、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给农耕社会、以水为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重庆人带来了大量用工就业的岗位和机会。工作不愁、有钱赚,远近山乡农民告别故土进城谋生,他们以健硕的身体攒钱,就地取材、遮风挡雨、简易生存、梱绑建造的吊脚楼,在沟壑岩坎、路边地角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重庆吊脚楼的极盛时期或者说黄金岁月,应该是重庆确定为战时首都,抗战时期随国府机关内迁,又有人对此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北方、下江、两广工商企业、囯府机构、科研单位、文化团体以及各色人等为躲避战火潮水般撤退到重庆。知识精英、公职人员有国府安置,工商高管有企业作后盾,居家有人打理,家境殷实人家有的购置现房、有的买地置业、有的出钱租佃,重庆地皮房价打着滚向上翻涨。

        大量逃难涌进重庆的布衣草根、升斗小民、赤贫“干人”,干的是拉黄包车、做小买卖、抬滑杆、挑水卖、在工厂和建筑工地劳作、车船货物装卸的粗重脏活。他们靠打工糊口、工薪度日,根本置不起业、佃不起房,只好把逃难时当尽卖绝所剩无几的保命钱和从打工挣来,从牙缝里省下的钱拿出来,因陋就简在坎旁岩边、旮旮角角,买几张篾席、选几根竹木,临时置个窝,有个遮风蔽雨睡觉的落脚处。抗战时期重庆无论是市中区上半城或是下半城,江北或是南岸大街小巷都是杂乱无章见缝挿针的吊脚楼房、临时棚户。

        八年抗战的初中期国军沒有制空权,从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在长达五年半时间里,陪都重庆被动地遭日本出动飞机九千多架次,218回狂轰烂炸,渝中区、江北城数以万计的房舍、吊脚楼房毁于战火。1949年“9.2”火灾,从曹家巷、陕西路、赣江街、东水门、余家巷、过街楼一直烧到朝天门、信义街、千厮门行街,数以万计的临街房屋、铺面、商行、作坊、客栈、仓库和吊脚楼被漫天大火吞噬得荡然无存。

         吊脚楼就象春风野草,生存力极强,尽管日冦飞机一次次狂轰烂炸把它夷为平地,“9.2”火灾把它烧得荡然无存,下浩周家湾、望耳楼、茶亭街的吊脚楼都曾“走水”遭火烧连营。灾后,人们擦干眼涙、强忍悲愤,只须短短的十天半月,成片的吊脚楼又在浴火后迅速重建新生,家又重新讫立,这就是重庆人的性格,坚韧、顽强和无畏。


四、下浩吊脚楼契机独具


        下浩依山傍水、林木葱郁、景色宜人,地势高低错落、沟壑纵横,极具“江城、“山城”的特色和气质,由于下浩拥有成熟的码头街市、畅达官道、交通方便、各业兴旺。抗战举国内迁,大批流亡民众、知识精英、企业高管、资金技术涌入,进一步促进了下浩历史老街的兴望繁荣。由于下浩背靠的南山上,有英、法、西班牙、印度等国使领馆,下浩设有美国大使馆武官处、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大使馆和众多涉外机构,日本与外囯列强私下默契,下浩及周边地区不列入空袭范围,使下浩成为重庆大轰炸下的“世外桃源”。抗战期间,爱国将领冯玉祥到下浩公干,他绕下浩一圈参观后,移步袍哥总舵熊家大院歇气喝茶,应袍哥大爷熊治平之请挥毫写下《下浩兴旺》诗:双龙拱卫世难觅,古迹新貌处处景,世外桃源在那里,八方汇聚下浩兴。他说近在咫尺一江之隔的城头(市中区)和江北城,成天遭日机轰炸,滿目疮痍,惨不忍睹,唯下浩人心平静、战乱无扰、各业有序、安居乐业、欣欣向荣。

        头上没有随时落下的开花炸弹,各业按部就班、民众生活稳定。下浩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不仅湖广填四川、开埠热时人们建造的深宅大院、别墅洋房安然无恙,不断翻修改造的夾壁屋、穿斗房、吊脚楼也得以保存拓展。抗战逃避战火的人们听说下浩既是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授予的“首善之区”、又是陪都不遭轰炸的“世外桃源”,于是呼朋邀友纷至沓来,绅粮富人构筑别墅庭院;手上稍有点余钱剩米者,就地购买材料建起夾壁屋、穿斗房、吊脚楼;生活拮据的难民为了有间房,省吃俭用、拼命攒钱,一分一文的凑,为的是在街边地角盖个吊脚楼;更有穷困者,则利用工余上山伐树砍竹、割茅草当房顶,白手起家见缝挿针、随形就势、不讲张法、因陋就简营造出一个个风格别具、属于自己能遮风挡雨暂且栖身的吊脚楼。


五、史海钩沉重庆吊脚楼


        下面说几则史海钩沉出的重庆吊脚楼考证。

        其一:上世纪初叶,自重庆开埠后,工商贸易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分工越发细致,各业人等集聚,中心城市功能展露刍形。大批为城市服务的贩夫走卒、拉纤驾船、缝补浆洗、搬运装卸苦力进城,他们融入城市但无一技之长,凭力气找钱,除去吃饭所剩无几,但是他们总想有个家,不能长期露宿街头或人家屋檐下。修房造屋好地段早己被有钱人圈占,临江低矮处虽然有地,可是年年要被洪水淹沒,朝天门一带的苦力们编方打条、冥思苦想,去那找一个揽活近的地方修间房。终于有人想出一策,在望龙门通往朝天门的官道上修架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行走、还挡风遮雨,既不影响交通行人又不影响街道两边店铺生意。此计一出,众人称好,于是托人疏通袍哥大佬关係,获得应允,出面摆平各方利益,劳苦大众迅速建起上面住家,下面走人不影响交通占道的吊脚楼,从此人们称其为“过街楼”。这些吊脚楼一直维系到上世纪30年代初,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决定修建重庆渝中半岛环城公路,才找地迁移,妥善安置好住在架空吊脚楼上的数十家住户,“过街楼”虽然拆了,可它的名字却永远传承下来。

         其二:为消弥战乱、祈祷和平,1930年春,时任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恭请住锡北京雍和宫大经师、藏传佛教内陆藏密第一人多杰格西活佛,在南岸下浩后山涂山寺(当时又名“护国神院”)主持“西南和平法会”。七七四十九天的大法会参与者众,为亲眼瞻仰、亲耳聆听多杰格西活佛和他从出家並担任住持的康定安却寺带来的16位喇嘛弘扬佛法,全国僧众蜂涌而至。下浩所有客栈人滿为患,尽管地处下浩的觉林寺、大慈寺、川祖庙、药王庙都临时搭棚接纳皈依居士香客、善男信女,但还是满足不了需要。为解香客住宿之难,下浩袍哥、街绅联手在涂山下,下浩上涂山必经之路的茶亭街梯道两侧,用十天时间赶修了40余间吊脚楼,从而缓解了住宿难,满足了教众需要。对新修的茶亭街吊脚楼有香客赞许曰:涂山寺下茶亭街、吊脚楼房依山建、重峦叠嶂连天宇、礼佛有居乐开怀。

         其三:现在东水门长江大桥南桥头下的“望耳楼”在重庆开埠前叫“望儿楼”,据说是大禹母亲站在长江南岸之滨,崖边楼房天天倚窗遥望远方,期盼治水的儿子平安和早日归来而得名。“望儿楼”背山面水,与下浩闹市、船码头近在咫尺伸脚就到,是码头到下浩的必经之地,开埠后下浩工商贸易发展迅猛,需要大批“脚力”装卸运输货物、匠人修房造屋、雇人作坊打工。于是“干人”们簇拥下浩,他们在“望儿楼”岩坎上悬空建起一间间下面用竹木支撑,崖壁打孔用木榫借力拉扯的吊脚楼,这些修建在崖壁上的吊脚楼,看上去就象悬挂在人头上的耳朵一样,于是“望儿楼”逐渐淡化,因形生义的“望耳楼”自此约定俗成叫出了名沿袭至今。


 六、下浩吊脚楼风格特色


     下浩是战火纷飞中难得的福地净土,理想的居家置业之地,这里的建筑中外合璧、南北兼容、东西混搭、古今融汇、简繁共生,曾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园。其中造型不同、风格迥异、材质多样、简朴实用的吊脚楼遍布下浩溪流两侧、石板深巷、小街尽头、旮旮角角、崎岖路径、蜿蜒山道、江河陡岸,这些吊脚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五花八门、不拘一格、曲折幽深,象迷宫让人眼花瞭乱、目不暇接、风姿绰约、蔚为壮观,更加衬托出下浩的包容、深邃和积淀、内敛古朴与苍桑久远。

     吊脚楼是国家积贫积弱,以农耕经济为主,工业尚不发达时的衍生物。主因是建吊脚楼无须机械、全凭手工劳力,造价低廉、丰俭隨己,建造周期短,繁复点的长则一周,简易点的两三天,甚至有的早上开工晚上入住。它拾遗补缺、见缝挿针、不挑不选,就象重庆的黄葛树,你栽挿它入地,他回报你阴凉。聪明勤劳的先辈们,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采取借贷、避让之法,建造吊脚楼,逢高不劳神费力去开方削石、遇低不搬土运石填方,一切机巧全凭“吊脚”前后左右、橫斜竖直、长伸短缩、支拉架扯、隨形取式灵活演绎,真乃一房一型、一屋一格、一家一色,难觅雷同。

     毫不夸张地说,凭我青少年时记忆,下浩吊脚楼把重庆地区吊脚楼的所有建筑风格、特色、功能、造型、机巧一网打尽,无论你在山城何处所见的吊脚楼,在下浩你都能找到似曾相识的印象、模式和痕迹。对下浩的吊脚楼我们休提常规建筑,举目一看、信步一走,老码头、望耳楼、彭家湾,米市街、狮子口、周家湾,董家桥、葡萄院、茶亭街,直扑你眼帘的有悬崖壁挂式、岩坎支撑式、高低借贷式、立柱架空式、过街楼房式、双挑单挑式、溪流跨越式等等,从材质上分又有纯竹、竹木、夾壁、穿斗、土木、砖混等多种品类。


七、陈旧吊脚楼消亡必然


     我在前面题记中已道明:旧重庆的吊脚楼“它是国弱民贫旧中国的缩影、写照和痕迹,是城市底层劳苦大众无奈的栖身之所......”。但当时的吊脚楼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居者参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曾发挥过重大而不可忽视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吊脚楼催生了重庆产业工人队伍的萌芽、形成、发展和壮大,重庆解放前的吊脚楼聚居区,是地下党与国民党反动派周旋斗争最理想的隐蔽之所;解放后住在吊脚楼的产业工人是党最值得信奈、依靠的'本队'和坚强力量,在稳固政权、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城市建设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过去的吊脚楼,普遍拥挤杂乱环境差、建筑质量低劣、安全隐患多、生活设施不配套,它源起和成因是极贫极弱的旧中国,开始人们往往是用作暂且栖身的权宜之计,可是大多数人由于生活贫困,经济条件无法改观,从而长期居住下去,就此繁衍子孙。解放后政治运动不断,国家经济长期低速增长,工资增长缓慢甚至长期停滞,'文革'让国民经济濒临崩溃,造成物资极度匮乏,凭票供应的生活物资多达百余种,人民只能勉强维系温饱,国家对民生欠账也是'手长衣袖短'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很大一部份民众只能长期蜗居在环境条件十分恶劣、年久失修的吊脚楼。

     当下居住条件差、生活设施不配套、不少已是断垣残壁的吊脚楼在重庆几乎荡然无存,然而在位居主城的下浩却大面积集中成片较完整地存在,因此影视剧组络绎不绝在此抢拍这一极其难以找到的“古董”,怀旧者们天天成群结队手握“长枪短砲”来此怀旧、凭吊、寄托乡愁。下浩吊脚楼的存在完全是一个特例,由于几十年来政府和开发商一直因为这里的住家户太过稠密,重建补偿后赚头不大;同时在开发与保护、“拆与留”上举棋不定,因此在犹豫和争议中保存搁置下来,下浩现在算是老重庆捆绑房吊脚楼“硕果”仅存的地方。     

      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让从上至下逐步懂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至此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让'当惊世界殊',雄居世界第二最大经济体,拥有了受'洋人'尊重的国际话语权,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绝大多数人提前步入小康。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由改革开放前的不足3平方米,达到现在人均42平方米,落后于时代的陈旧吊脚楼,正快速成片从人们视线中消失,被发达的交通、高耸的民居、现代化的商城、花团锦簇的公园取代。去年八千万人走出国门,大妈们把坝坝舞跳到了纽约时代广场、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座位五分之一被中国人预订、巴黎卢浮宫人头攒动大部分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囯人......,人民幸福地迎来和享受着中华民族最辉煌的盛世。

 

八、期盼下浩吊脚楼新生


      我们不能抱残守缺,客观地说陈旧颓败的吊脚楼已经完成使命,它的历史功绩和重要价值已载入史册,深深烙印在人们脑际、镌刻在人们心田,现在是它拥有尊严地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本文结束前,我再讲一则亲历的际遇。去年岁尾的一天,我沐浴着冬日难得的暖阳,行进在南滨路米市街附近。一个扎着马尾、背着黑色真皮双肩包、手握单反相机、身材高佻的90后女大学生,客气而礼貌地问我下浩怎么走,我说你隨我来。拾级而上我们行进在望耳楼去下浩的路上,见到残破斑驳、彰显着岁月苍桑、痕迹清晰可辩的吊脚楼,她兴奋地哇噻哇噻直叫,不停地掀动相机快门卡擦卡擦拍个不停。一户歪斜靠木柱支撑的吊脚楼下坐着一位与我年岁相仿的老人在晒太阳,不暗世事的小丫头说:大爷你好幸福啊!生活在这么有文化底蕴的历史老街,享受着它带给你的殊荣、丰富人生,天天这么多南来北往的人来朝贺你!老人面露愠色和不悦,说:好个屁,吊脚楼没“茅房”,白天黑夜、天晴下雨都要跑公厕;不准烧天然气,下水道又不配套,洗个澡好难;下雨天大雨家里大漏、小雨家里小漏,房子稀牙漏缝,冬天挡不住寒风冷得发抖,夏天象个蒸笼热得难受;“耗子”、“偷油婆”、“雷公虫”、“四脚蛇”闹翻天,毒不死、灭不完;这些陈古八十年的夾壁墻、穿斗房吊脚楼“不关音”,头上轻轨几分钟过一趟,声音象打雷,天天屋门囗人来人往,让人得不到清静,好烦人......,这条街那家那户都巴不得早点拆了去住新房。大爷的大实话道出了昔日的吊脚楼'涅磐'新生的紧迫、必要、必须和必然。

        斗转星移、桑海桑田、时过境迁,下浩老街梱绑房、吊脚楼长的已愈百年、短的也是数十载,虽然特色独具,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人文内涵,随着城市飞速发展,下浩老街陈旧落后、环境极差、杂乱无章、断垣残壁、破败不堪的状况必须改变,改革红利老街居民理当分享,这才是惠及民生的社会和谐与时俱进。下浩老街已经拉开开发大幕,腾笼换鸟重新布局后的下浩历史文化老街到底怎样修旧如旧?人们十分关心关注,翘首期盼能守护和还原一个既注入崭新文化元素、内涵又不脱离优秀历史人文积淀,寄托乡愁、让人记怀、传承凭吊回眸的下浩老街。

                      全文约7500字                  2017年1月


我们的地址


下浩里

微信号:xiahaoli2016

联系电话:13883900397


在老街感受时光悠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