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父亲朱绣山先生

 心静意定 2017-03-29
我的父亲朱绣山先生
2012-11-19 10:17  

朱英龙,1937年出生,祖籍宁波市鄞州区。现任台湾嘉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台湾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教授、宁波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名誉教授。1996年以来,先后捐资助建的有鄞州区望春初级中学实验室、宁波市第二医院达鸿号救护车及宁波大学绣山工程楼、铜管乐队、工程学院开放实验室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远程控制实验室、绣山清寒奖学基金等。2002年7月被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今天的讲题是“我的父亲——朱绣山老先生”。他老人家从1947年30岁一直到2005年87岁去世,58年时间,一直生活在台湾。在台湾他的确创立有很多事业,有很多事迹,也有很多故事可讲。

想了很久,我终于将讲稿的大纲做了这样的安排:一开始简单地陈述父亲的事业,或许大家感兴趣的是,他有没有一套事业成功的秘诀,答案是有的。其次是,谈谈他如何教育我、影响我,这点对我一生很重要,我也很有兴趣告诉大家。接着是十年以前父亲跟宁大结缘以后,如何将他在台湾一直在做的公益事业,比如教育、医疗、老人安养、生态建设以及心理卫生等项目,在宁波或在大陆其他地区落实。最后谈到他如何走完他圆满的一生。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某些人或某些事的影响。今年我已经70岁了,影响我最大的,就是我的父亲——朱绣山先生。父亲十八岁结婚,十九岁生我,我早年秃头又白发,所以看过去二人年纪相差不多。我们父子在一起,时常被误认为兄弟,这种笑话常常发生。

父亲从小智慧过人,十六岁就开始掌管家里一切事务,那时祖父已经退到第二线。早年他在内陆经商,足迹遍及浙江、安徽、江苏、上海一带。1947年,来到台湾,以其刻苦耐劳的精神,加上他过人的才智,先后创立台湾台新染织公司、嘉隆实业公司、骏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丰顺国际公司等,从事纺织、染整、成衣、毛衣等国际贸易业务,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父亲又以独到眼光投资东碱股份有限公司、信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从事化工、航运等事业。他有领导能力,所以被推举担任董事长达20年之久,退休后继续被推为名誉董事长。

父亲成功的条件 

很多朋友说父亲有“点石成金”的本领,凡是他经营过的企业都会赚钱。事实上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他有他经营企业的理念,这里说几则小故事,就可以了解到他的智慧,对待属下员工以及待人处世的态度和原则,也让大家知道什么是他成功的法宝。

1、反应及智慧过人。在抗战时期,父亲当时只有20多岁。有一次,他一个人独自出门,在杭州湾的船上,遇到强盗,要抢劫船客的财物,当时他从容不迫地跟强盗说:“这里是我所有的行李,你们可以统统拿走,唯有一封信,是别人托我带的,是否可以留下来?”强盗是文盲,不识字,看我父亲很坦率又诚恳,就将那张纸还给他,其实那是张最值钱的银行汇票。父亲告诉我,当时有很多船客舍不得钱财,被打得头破血流,而我父亲损失相对最少。这点可证明他有很敏捷的反应以及很高的智慧,在危难中,处变不惊。

2、照顾员工。1949年底,父亲在台湾创办一所织布厂,那时台湾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们全家都住在工厂宿舍里。记得有一回,父亲从银行领了很多钱,准备发年终奖金给员工。我问父亲:“我们每个月都已经给过薪水,为什么还要给他们这么多钱呢?他很严肃也很认真的说:“你要快快乐乐地过年,员工们也应该有钱添购一些新衣服,买些好吃的东西去过年。公司赚钱是靠大家的努力,员工们当然也有一份。当时我年纪小不懂事,现在想想,他实在是个既慷慨又体恤员工的好老板。爱护员工、照顾员工是父亲事业成功秘诀之一。很多员工一生都追随着父亲,退休以后,还时常回来看望父亲。

3、宽厚待人。父亲过世后,我整理他的遗物,在抽屉里,发现一大叠上百张过期的支票以及借据,这些都是商场上往来的客户,没有能力偿还的货款,或者是朋友因财务上的困难,向父亲借了钱,却没办法偿还所留下的借据。我从未听父亲提过这些事,我相信他也没向这些人去追讨过债,也从不去宣扬,这些钱加起来是笔很大的数字。他总是秉持着同情的心、宽容的心,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宽恕他们。父亲口中常带有这句话:“吃亏就是便宜。”这就是我的父亲。

从以上三则小故事,可以知道他“点石成金”的本领不是天生的,事业要成功,除了要有智慧,还应该具有关怀的心以及宽容的心。

父亲对我的教育

    1、要懂得珍惜。从小父亲就规定:碗里是不可以有剩饭的,要吃得干干净净,掉落在桌上的饭菜也一定要捡起来吃掉。父亲认为农民在田里耕种非常辛苦。他不时地教导我们:要懂得珍惜,要懂得感恩,不可以浪费。这种习惯到现在我还保持着。

2、重视户外教学。1947年前,我在上海念小学,父亲就带我去苏州、杭州玩;到了台湾,父亲也常抽空带我去博物馆、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地方。这种户外教材是书本中所没有的。这是他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我一直觉得很有价值,而且让我忘不了。

3、学会关怀。初中时代,我的学业成绩很好,经常可以领到奖学金。在称赞之余,父亲总是说,奖状是可以拿的,这是一份荣誉,但奖学金应该保留给班上贫困的同学。父亲教育我,当你有所得时,更应想到你周边很有需要、但是得不到的人。父亲时常给我这方面的教育。

4、学工程应与工业界结合。记得我念台湾大学机械系的第一年暑假,父亲在百忙之中,花了好几天时间带我到台湾南部重工业区去参观,包括水泥厂、炼油厂、火力发电厂、塑胶厂、肥料厂、铝厂、机械厂,几乎当时台湾的重工业,我都见识到了。第二年暑假又介绍我到一家汽车制造厂去实习。他认为学工程,不能离开工厂,要学会手脑并用。他很用心培植我成为一个出色的机械工程师,这点我一直牢记在心。在台湾大学教书时,我也常以此训勉我的学生。

5、鼓励留德。台湾学生一直很流行留学美国,主要原因是台湾教育制度是学美国的,用的又是英文版教科书,所以到美国拿学位,相对比较容易。而父亲则认为去美国留学,学到的只是理论,不会下工厂去。假如去德国学机械,着重实用,对国家社会的帮助相对比较大,而且当时在台湾工业界有声望的人,大都是二次大战前到德国留学的一批工程师,所以他鼓励我留德。我到大三才开始学德文,但我很用功,毕业后马上到德国慕尼黑工科大学,运气不错通过了德文程度测验,准许注册。但是开始的半年,在课堂上却什么都听不懂,只好靠自己下课后努力,实在是很辛苦。我的运气又很好,我有一位很好的德国室友,没事就跟他学德语,两年半我就顺利地通过了18门学科的考试,成绩不错,又花了九个月完成一篇很得意的硕士论文,学到很多东西。

6、攻修博士。父亲继续给我压力,要我再攻读博士。我顺从了父亲的意思,于是转到瑞士国立联邦理工学院。我去瑞士主要原因是那里有位很有名的教授,他是德国人,二次大战期间,德国轰炸英国的V-2火箭,他是主持人之一。这学校也是世界上很有名的理工大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在这所学校发表的。修博士是很辛苦的,可是想到父亲对我的期望,我咬着牙,忍着苦,终于用三年半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我有时会想:如果不是父亲的鼓励和压力,我大概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学位,更不可能到德国去留学,命运的安排实在很微妙。

7、父亲的启示。这里我想讲一个心得的故事:我能够比一般博士研究生几乎早一年得到学位,除了努力外,另有一位贵人帮了我忙,这位贵人早期曾经是我的敌人,我们同在一实验室里工作。有一次,教授要我们二人帮他写讲稿。完稿后,教授找我们二人去报告,那位敌人很不留面子,当着教授面,指出我写的内容有多处错误,一时让我很惭愧,脸红到脖子,头都抬不起来。回去后,赶快到图书馆去翻资料找文献,却发现那位敌人的报告也错误百出。我不想报仇,希望“化敌为友”,于是我将正确资料全数提供给他,当时他非常感激也很不好意思,最后我们成为好朋友。他是位有经验的工程师,我为写论文,设备的安装,他指导我很多,也因此才能很快地将正确的数据找出来。上面这个活生生的经历,证明了人生很重要的一个哲理:就是“用宽容的心待人”,最后你会得到更多。这种“宽恕他人”的招术,在我一生中受益无穷,事实上也是受到我父亲的影响。

这里再讲一段父亲对我很有启发性的故事:小时候,偶尔会看到父亲跟人家为某些事情发生争执,有时对方态度突然变得很恶劣,言词无理,父亲总是让自己先冷静下来,隔天父亲再礼让对方一点,事情就很圆满解决了。用包容的心、宽恕的心待人,相信是他从日常生活中领悟出来的。观察父亲久了,我也常常去学父亲那种宽大的肚量,父亲给我很多的启示。

8、由学界进入工业界。我学成回到台湾,马上就被台湾大学聘为副教授,五年后升为教授。我很喜欢做研究,但是,父亲总觉得学术研究不实际,应该到企业界去。我认为父亲的话应该有道理,所以我开始试着去接手他的事业。

从小到大,父亲总在关键时刻影响我,要我苦干实干,当他看到我卷起袖子在工厂里当指挥官时,非常得意,他相信我遗传了他认真、勤奋、吃苦、耐劳的基因。

9、传授经营理念。创业初期,父亲告诉我,要注意品质,好的品质就是商誉的保证书,不管你接到的订单是摆地摊的便宜货,或是放在百货公司的高价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以有差别,换句话说,产品只准有一种品质。父亲这方面经验的传授,使我们工厂在成衣制造业界,有不错的口碑。20多年前,LIFE杂志采访美国里根总统及夫人,当时里根夫人穿着的衬衫,就是我们工厂做的。2004年里根总统去世,美国TIME杂志讲述他生平事迹时,总统的家属,从数不清的生活照片中,也同样挑选出这两张照片。我很自傲地说,我们的产品既美观,又大方,销售量大,但不便宜。

与宁大及宁波市结缘

1、锦绣学生活动中心及绣山工程楼。十一年前的清明,我陪父亲到宁波扫墓,路过宁波大学,遇到二位女同学,她们的名字叫叶琦及宿黎(这张照片是校方邀请二位在学生活动中心落成典礼时,接受表扬的照片),她们很客气、很友善地陪同我们到校内参观。当时宁大只有一栋教学大楼,父亲问这二位同学:“你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她们异口同声地说,她们很希望有一所宽广、而且属于学生自己的学生活动中心。父亲观察后发现,校园的确缺少一个学生们休闲活动的场所,他牢记在心。回台湾后,通过台北市宁波同乡会王雄夫理事长介绍,他认识了贺书记(原宁波大学党委书记)。一年后,父亲捐建的锦绣学生活动中心落成,好温馨的活动中心!自此以后,父亲和宁波大学以及宁波市,结了很深很深的缘。后来宁大变大了,学生变多了,活动中心场地不够用,父亲又赞助,再加盖了一层。在学生活动中心落成典礼的同时,父亲又答应贺书记、吴心平校长及张钧澄校长,助建一栋工学院大楼,就是现在的绣山工程大楼。这栋大楼是他自己80岁生日时送给宁大的礼物,他没跟任何人提过,只有我一人知道。

父亲关心高等教育,应该追溯到45年前,台湾的中原大学刚创办时,因经费缺乏,父亲当时就捐助一间有机化学实验室。又在27年前,为纪念台湾大学第二任校长陆志鸿教授,发起筹建志鸿工程材料馆,父亲慷慨解囊,志鸿馆因此也顺利落成。

2、家乡望春初中。父亲祖籍鄞县﹙现在改名为鄞州区﹚高桥镇藕缆桥村。当时,高桥初中又小又挤,设备简陋,于是他决定,捐助一所具有规模、全新的望春初中,让家乡子弟有很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

3、宁波医院。30年代,祖母曾在宁波华美医院接受过西医治疗,华美医院即宁波市第二医院的前身。想到祖母,父亲决定要资助第二医院建一栋全新医学楼。接着又资助第一医院及宁大附属医院,将老建筑物重新整修,成为面貌全新的综合医学楼。院方为感谢他,将这三栋楼都命名为绣山医学楼。

4、设医疗救助金。四年前,宁波市卫生局何一天局长带医疗团队到台湾来考察,在一个餐会中,谈到宁波市有很多贫困居民,没有保险,一旦生病住院,家庭经济马上发生困难,父亲立即表态,愿意资助,并在宁波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宁大附属医院及妇儿医院四所大医院,设立贫困住院救助金,希望能帮助这些贫困病人及家属,减轻一些负担。这个医疗救助基金也帮助了四川省贫困山区一百位民众,完成了眼睛白内障手术。 

近十年来父亲在台湾其他很多医院,也都捐赠了贫困住院及门诊救助基金以及医疗设备。让父亲决定创办医疗救助的缘起是这样的:母亲27年前过世,父亲曾答应过母亲,捐给台湾大学附属医院一笔很大数目的贫困户住院救助金。当时台湾没有健康保险,所以求助的人很多,这笔钱的确发挥了很大的效用,已经有数千人得到帮助。当时这笔钱,对我们家庭而言,是相当大的数字,但我们全家都认为父亲这种善举是很有意义的,这笔基金一直延续到现在。虽然台湾现在已经有了全民健康保险,但仍有不少病人付费有困难。

父亲常跟我说,当一个人很贪心、很不知足的时候,他应该到医院去做几天志愿者,这样一切不好的欲望,都会消失。这是题外话,我要说的是:当你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贫困病患,就在那一刻,假如你能帮助解决他们物质上或精神上的部分压力,相信他们的病情应该会很快转好。

5、助建宁波两所安老院

父亲对老年人的安养一向非常重视,先后在宁波市江东区及江北区捐助两所安老院。住在这两所安老院的长辈们,生活过得很舒适愉快,父亲看到了非常欣慰。

在台湾,父亲也资助了很多老人安养机构,让很多家境贫苦,或孤独无依的老人,获得安养。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有一家安老院,办得很好,父亲很佩服院里工作人员服务奉献的精神,每逢父亲生日,他都会捐一笔相当大的金钱给这个安老院,这样连续三十多年从未间断,可见他对老人福利的重视,也充分体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

台湾已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很多人得了失智症,也就是俗称的老人痴呆症。社会上还有些人一生出来就有先天缺陷,还有些人因车祸造成脑部受伤,还有些人是一直躺在病床上所谓的植物人,这些人的养护是需要花很多财力及人力的,政府只能提供部分经费,大部分需要靠民间的资助。父亲总在这些最被需要的地方,奉献他的爱心。父亲感化着我,让我也很乐意从事公益活动。

重视环保:黄土高原生态建设

1、缘起。八年前,我曾到西安古都旅游,并到黄帝陵参拜。当时高速公路尚未开通,汽车沿着乡间公路,看到路的两旁是一片荒凉的黄土高原,没什么植被。可是一到了黄帝陵,见到的是一片千年松柏。同样是黄土高原,但是植被差别实在太大,我相信黄土高原原本应是和黄帝陵一样的一片大森林。由于黄帝陵是我们祖宗的墓园,没人敢动,但其他地方,则经过长时间的砍伐,生态逐渐退化,最后形成光秃秃的一片。既然是人为破坏,应该也是可以用人工整治来恢复原貌的。这个绿化工程,我认为可行,很想试试。回台后,向父亲报告,他认为生态建设是很重要的课题,值得去做。

2、延安小流域生态建设。有了父亲的指导与鼓励,我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延安市政府等单位一起合作,选定黄土高原延安地区二处小流域,流域面积为45-48平方公里,做全面的生态建设,包括一系列的大、小蓄水坝、经济林果种植及品种改良、环山道路的开辟、建大棚蔬菜、大面积植被。我们还种植了一片片常绿树:油松和侧柏。图片中是引进新品种的苹果,利用水坝的水灌溉后的果实,又大又甜,外观更美。你们听说过在黄土高原上可种西瓜吗?利用水坝的水,你们看西瓜多漂亮,肉多汁甜,真的好吃。这两个流域已成为重建黄土高原生态的示范点,当地村民的年均收入也由1200元增加到3000元以上,可以说是完全脱离贫困了。

父亲一直想要亲自到那里去看看,可惜他年纪大了,我们怕他受不了路远颠簸,这个愿望没能实现。想到他拿着照片很得意的给他一些老朋友看的情景,我内心很激动。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我的这个梦想又如何能实现?相信大山里的老乡们,应该也会感谢父亲的善心吧!

3、助建南泥湾水库。父亲最后还在延安市很有名的南泥湾地区,赞助兴建一座南泥湾水库。南泥湾的泉水一年四季流个不断,若在冬季或休耕期间能将水蓄起来,则在农忙时大可发挥其作用。南泥湾水库今年七月就会竣工,下游可种植高经济的粮食,还可在这黄土高原土地上种植水稻呢!

助建希望学校

    1、缘起。当我在延安山地考察时,看到了很多贫困村落,学校都建在窑洞内,没电,教室很暗,大都只有一到三、一到四年级的小学,一个教室挤两个年级,一个老师,即所谓的复式教学。这里学生入学年龄比城市学生要大上2-3岁。换句话说,一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9到10岁。主要原因是父母亲农忙,没时间带7岁大的小孩去上学,只好等到孩子再大一点,自己会认路上学。一般而言,要走上半小时到一小时才能到学校。学校没饭吃,没水喝,中午饿着肚子,要到下午下课后,才能回家吃到第二餐饭,很可怜!初小读完,要上四、五、六年级的高小,须到更远的完小或中心小学去念。家境不好或家长需要他们在家帮忙,孩子们很可能辍学,一旦辍了学,以后要复学困难也会更大。当时看了这些景象,我认为,老一辈是文盲,已无法挽救,但这一代的孩子不能再有文盲。受了教育,才能走出山区,到平地来谋生。于是我想到应该在这些贫困地区建一些环境较好的学校;还有,让离学校较远的孩子们有宿舍可住。陜西省的希望学校也是在这个理念下开始的。

2、陕西希望学校。父亲一向重视教育,他常说:“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无非想让孩子受好的教育,将来才能出人头地。我们的力量有限,不可能作全面性的改善,只能帮忙完成一个算一个。”这句话一说已六年多了,在这六年中,我们在陕西一共助建了206所中小学。其中有一次,父亲看到新闻报道,提到陕西大洪水冲毁了很多学校,就要我主动和教育厅联络,表达协助的意愿。他老人家这种善举,让我学到也深深体会到:当别人有困难时,只要自己有能力,就应该立即伸出援手,因为那是他们最需要的时刻。

3、贵州希望学校。到贵州省办希望学校,还是宁波牵线搭桥的。有一回,宁波台办何一江主任陪同宁波市金市长到台湾访问,在一次餐会中何主任提到宁波市扶贫办公室对全国最贫困的贵州省有帮扶,于是父亲催促我立即跟宁波扶贫办联络。在宁波台办和扶贫办陪同下,我到了贵州省苗族、侗族及布衣族自治州视察。我们直接进入乡下少数民族村落,看到孩子们在简陋得无法形容的农舍里上学读书,实在让人难过。有一次到了一所小学,那天下雨,很冷,我看到有几个孩子坐在教室里,衣服湿的,全身在发抖。我问校长:“孩子衣服湿了会感冒生病,怎么办呢?”校长苦笑着解释:老天会照顾这些孩子,他们的抵抗力不错,虽然发抖,但是不太会生病。当时我心里酸酸的,当下也发了一个心愿,我要尽我所有的力量,来帮助这些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这也就是后来短短四年里父亲和我在贵州捐建了854所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和食堂的缘起。

4、贵州高校。前面已经提过,父亲对高等学校一向很重视,为帮助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发展,他也资助了贵州凯里学院、毕节学院、黔西南州技术学院三所大学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信息中心馆、学生宿舍以及室内运动场等。

5、助学金。父亲更要我在所有他捐建的学校里包括宁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凯里学院、毕节学院、陕西省的中、小学以及贵州省的中、小学设立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学杂书费,让他们不致于因为缴不出学费而辍学。父亲在收到受助孩子写来的信件时,总是仔细阅读,知道他们开心地上课,他更是高兴。这里有封板桥小学给朱爷爷的信。

父亲和陕西、贵州没有一点渊源,但他却默默地奉献。别人问他:为何如此做?他笑着说:“施比受更开心。”

重视心理健康

1、缘起。几年前,曾发生一件骇人、又让人心痛的事,或许大家曾听过,在贵州有一位考上211重点大学的学生,由于家庭无法负担他读大学的费用,眼看同学都兴高采烈地到大学去报到,而他却辍学在家,越想越难过,越想越不甘心,以致精神错乱,拿刀杀了人,这孩子的一生因此毁了。这消息报道后,宁波扶贫办了解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发起对考上大学的贫困生给予每人3000元的交通及生活补助费,好让这些孩子有能力到学校去报到,再经大学里的绿色通道,寻求更进一步的协助。我知道这件事后也立刻响应。

2、关心贫困大学生。从这件事件以及多年来我常到西部山区看到的贫穷面貌,让我有很多的感触,在大陆,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水平差距很大,东部沿海和西部山区贫富差距更大,这些来自贫困家庭,但很上进的孩子,在大学校园里,想到自己生活的处境,连三餐都不能温饱,心理上自然会造成极大的困扰。学校当局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周边的同学们,尤其要付出爱心关心,从物资及精神两方面给他们支持。要知道这些同学心里是很自卑的,若同学或老师不去理会他们,他们很难抬起头来。

这里我应该对这些贫困同学们讲几句鼓励的话:一般来说,在贫困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都能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很会奋发向上,也因为受过苦的磨练,即使未来遇到挫折,也不容易气馁。

大家要知道,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从这所贫困大学毕业的学生,已经通过最严酷的人生考验,懂得吃苦、不怕吃苦,将来一定是人上人。

3、富裕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的有些家庭环境较富裕的孩子,从小受长辈宠爱,到了大学或进入社会,稍有不顺心的事,就无法适应,抗压性很低,好像是温室里的花朵,这也造成另一种心理问题。我建议这些同学应该经常做些社会服务工作,在志愿者工作中,去体验关心别人,来增加自己的抗压性。

4、台湾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台湾的大学里,课业的压力、男女之间的感情、社会上物质的诱惑,以及毕业后就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这批大学生。据统计大约每四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心理上或多或少有障碍,甚至部分学生还需要专业心理师或医师的辅导。我相信国内的大学生,亦有类似的心理障碍问题存在,学校当局亦应予重视。

5、推行心理健康教育。我是台湾董氏基金会常务董事,在台湾从事宣导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教导一般民众如何去纾解心理的压力,如何去预防忧郁症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忧郁症将会是21世纪与癌症、爱滋病并列的三大疾病。我和父亲商量,想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引进宁波市,父亲非常赞同,他认为海峡两岸现在的青少年所发生的问题都差不多,相信宁波甚至整个大陆都有这个需要。四年来董氏基金会与宁波市卫生局、教育局以及宁波大学一起合作,在宁波市推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工作推动得很顺利。 

走完圆满的一生

1、节约助人。父亲自年轻就辛苦勤劳地工作,赚了钱,大都用于教育、医疗、老人安养、生态建设等公益事业,他一直默默地在做,左手做事不让右手知道。他平时起居生活非常节俭,一双皮鞋换了好几次鞋底,鞋头磨损了就用鞋油上色。几套西装虽然看起来很新,却都是穿了十几年。他最后去越南时穿的白衬衫,是领子破了,但其它地方还好,于是他把旧领子剪掉改成新的小立领,穿在身上看起来也不错。手表是在路边摊买的,很便宜,他认为手表只是看时间,没必要花大钱买名牌。父亲爱物惜物,绝不浪费,他认为钱用在需要的地方,才能发挥金钱的最大效益。

2、五年前已得知肝癌。父亲在三十年前,因十二指肠溃疡,需要输血而不幸感染到丙型肝炎,导致后来肝硬化。五年前发现第一颗肝癌肿瘤,初期在台湾大学附设医院接受各种治疗,还能控制,但在临终前半年因肿瘤数量增加太快,医师告诉他已到肝癌末期,开刀或化疗对他八十七岁老人家,只有增加痛苦而没有实际帮助。父亲很能了解,他决定一切随缘,仍用平常心过着正常的生活。

3、病危时仍坚持到越南视察。我弟弟在越南开设了一家规模很大的成衣制造厂,父亲一直很想去看看,总是没能成行。当他知道自己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时,就决定要到越南工厂去一趟。我很想反对,但想到这是他最后一个心愿,也只好促成了。父亲临行前就有一点发烧,经过长途飞机折腾已很辛苦,一到工厂,他又需要鼓起精神和员工挥手致意,身体实在支持不住。这样在越南硬撑了四天,飞机一回台湾,就直接送到医院,两星期后就往生了。这里播放三分钟他在越南的影片。事后我常问自己:父亲为什么一定要在身体这么不好的情形下到越南呢?我想,那是他对子女的一种关爱和一种肯定,要下一代好好地做。

4、能放下一切。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父亲过世前三天的一个晚上,在病房里,两个孙子扶着爷爷去洗澡,发现他下半身有淤血乌青,那是因为前几天咳嗽,造成肝脏一颗肿瘤破了,而导致腹腔内出血,肚子胀很大,血也渗到皮肤上,造成大块乌青。孙子很害怕,这时爷爷讲了这么一个很轻松的故事,他说,他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他跑去见阎罗王,阎罗王说他时辰未到,将他打了两板从阎王府赶了出来,所以才有乌青,要孙子不要担心。一个人面对死亡,仍然能够保持轻松幽默,放下一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很了不起。我很希望有父亲的智慧和勇气,能够看破生死,了断生死。

5、自行安排后事。父亲从不忌讳和我们谈生死,棺木在二年前自己已订妥,寿衣一年前也做好,遗嘱也写好,并交待我们在医院内不急救,往生后送回家,三天内入殓,尽快安葬,不发讣文,一切从简。在遗嘱中吩咐我们,要将他名下所有的财产捐给公益单位。父亲认为留给子孙的应该是“德”而不是“财”。他的善举,深深感动我们,我们也已经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

6、孝心。父亲很重视孝道,每年一定会回宁波家乡扫墓。过世的那年秋天,得到消息,祖坟因龙王台风形成的泥石流,造成部分的损坏,他很关心,所以在他往生前八天,要我到宁波去看墓地修好了没有,当时他已住院,身体很虚弱。当我把墓园修复好的照片拿给他看时,他很高兴,再三要我们记得不可以“忘本”,孝道应是代代相传,这是父亲最后的叮咛与交代。

7、善终。一般说来,肝癌末期的病人会受到很大的痛苦和折磨,但他老人家自始至终没有一点痛苦。临终时,全部子孙都围绕在他的病床边,看着他呼吸及心跳缓慢下来,像睡着一样,安详平静地离开,这真是个奇迹!我想,这是他一生中做了太多好事,所以有善终的回报。

结语

父亲一生虽然没有在课堂上读很多的书,也没有显赫的学历,但他本身就是一部学问渊博的百科全书。他不会说高深的大道理,但他用他一生的事迹来影响我,也用实际的力量来支持我,要我去做应该做的事。他教导我,好好做人,认真做事,尽自己的本份,多帮助别人。他更要我存有“关怀的心”、“感恩的心”以及“包容的心”,他留给我的是一部活生生“爱的教育”,也造就了现在的我——你们所认识的、现在站在台上的朱教授、朱博士、朱爷爷,或朱董事长。

虽然父亲已往生,但他老人家的一切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他那颗“慈善的心”、“助人的心”,让我更加想念他。

我会秉持他的理念,追随他老人家对社会、对人群、对生命关怀的脚步,继续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