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q1338 2017-03-29

三七分白发、络腮白胡子、只留两弯眉毛是黑色的,这就是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乍一看是不是跟宫崎骏的模样有几分相似?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就是这么一个慈眉善目的老爷子,在2016年10月3日,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大隅良典接到得奖通知时感到还很惊讶,他说:“我很惊讶,我在我的实验室。”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老爷子本人惊讶,可是他所在的东京工业大学可就高兴坏了(可以理解)。没过多久,官网上专门介绍大隅良典教授的界面就上线了......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说起来,东工大也不是第一次出诺贝尔奖了,不过上次是“货真价实”的自家校友(在东工大硕博连读)得奖——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另外白川教授还是“20世纪最后一位日本人诺贝尔奖得主”。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能够斩获诺贝尔奖,可见东工大的科研实力之强,然而这只是它实力的“冰山一角”。接下来就和行知酱一起走进东工大,见识下它吊炸天的各方面实力吧!

东京工业大学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东京工业大学的前身,是以培养工学方面专业人才为办学目的的“东京职工学校”。

由于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当时的学校设施遭到较大的破坏。1929年,学校迁至东京南郊的大冈山地区,并被提升为国立大学的资质,成为现在我们熟知的东京工业大学。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大冈山校区本馆

伴随着130多年的光辉历史,东工大一直向着引领未来尖端科学技术的世界级理工科大学迈进,被誉为日本的“麻省理工”。

如今的东工大,是以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的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理工类大学 。2016/17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世日本第3名。其在化学排名世界第21名;电子电气工程排名世界第19名;物理&天文学排名世界第25名;材料科学排名世界第24名,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的理工类大学。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すずかけ台分館,拥有先进的工作设备与科研环境

另外东工大的研究体制,也是在日本大学界出了名的。不信你看这复杂的结构图,肯定也会吐槽:做个研究还这么麻烦!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不过体系复杂,正说明东工大对科研的重视。原本东工大成立之初,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近代化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因此在这方面的师资力量都格外投入。理工科的实力都在日本大学里名列前茅。

设施有了、师资有了,校园环境总不能差!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大冈山校区附属図書館

目前东工大有三个校区:大冈山校区、铃悬台校区、田町校区。每个校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且风景如画。行知酱丢给大家一组东工大的四季图,领略一下它百变的美~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东工大理工实力强劲,自然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学者教授。除了文章开头介绍的两位诺贝尔奖得得主,也有许多身怀“学霸”气场的校友走向商界,创办了一家家日本大手企业。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铃悬台校区的象征,すずかけホール

比如大家都玩过的超级马里奥,来自电子游戏业三巨头之一的任天堂(Nintendo),它的创办者就是毕业于东工大的岩田聪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另外,许多日本商界大咖也都毕业于东工大:东芝原董事长土光敏夫、NEC社长远藤信博、富士通计算机之父池田敏雄、NHK原会长桥本元一......许许多多的东大校友在日本商界,一直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可能有的同学要问了,文科生在东工大莫非就没有前途?错!日本政界照样有东工大的校友活跃着,第94任日本首相菅直人就是大家的榜样~

想往理工科发展?带你扒一扒日本的“麻省理工”

介绍了那么多,有没有想进入东工大学习的同学呢?赶紧看看你能从哪里入手吧~

——————————————————————

申请日本SGU留学可详细咨询【行知学园】http://www./

微博@行知学园日本

微信@行知学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