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家为书法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中心盛大开幕

 大雪无痕ixo8rg 2017-03-29




展览视频:




2016年5月28日,由收藏快报和金砚传媒联合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中心共同主办的“传承与经典系列”万家为书法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中心盛大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何丕洁先生;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能源学部主任黄其励院士;中国工程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赵文智院士;中国工程院,合肥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杨善林院士;中国书协党组书记,著名书法家陈洪武;著名书法家王友谊;著名国画家范扬;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王元晶;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张陆一;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书协理事赵学敏,安徽省阜阳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明莹;著名书法家任智;北京尚通基业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中,北京艺创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相宜等。

同时还邀请了书法报范丽、书法导报孟会祥、中国书法家论坛齐玉新、央视书画频道、中国文艺网、国学频道、美术报、中国书法杂志、雅昌艺术网30余家书画界主流媒体。

万家为,自幼喜爱书法,中学师从宁新权学书。1990年进入中央美院高研班书法专业学习,研习唐楷、颜《多宝塔碑》、行书《兰亭序》,兼习汉隶《华山碑》、《史晨碑》等。后专攻二王、黄庭坚、王铎、傅山、米芾、邓石如。擅长行书、草书、尤善榜书。用笔遒劲,奔放豪从,章法自然,深受大家喜爱。其书法作品曾有幸得到当代著名书法大家沈鹏悉心指点,此后,在行草书方面更是突飞猛进。

当代书法大家沈鹏先生对其评价:他作书意在笔先、又笔为意发,始终着力于意、手法的并存交融。他的书法耐读、耐看,不空不玄,他尚法有矩不乱。学习别人之长往往是同时意与法的双重兼收,达到适度的借鉴与选择,从而消化、为我用之。家为的书法清香飘洒、和气天真,有浓浓的书卷气、古意盎然,透出了中国文人的清与高,实难得也。家为是一位非常勤奋之人、非常刻苦之人、观其书作,他大量研究和吸收了二王、怀素、黄山谷、米芾之精髓。他又绝不欺己欺世,着力于笔法、笔力、笔意、笔趣的推敲锤炼。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赢得同道及专家的认同。

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先生对其评价:读家为先生所临孙过庭的《书谱》、怀素的《自叙帖》、米芾的《蜀素帖》深有感触,盖世间万物、弃远求近、趋乐避苦,均属社会普遍现象。能够置身传统、置易就难者、百不及一也;纵观历代书法者不可胜数,真正能够脱颖而出者寥寥无几。如果进一步说,想在书坛脱然超群者,万万之中一二人而已。对于此,万家为先生应该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学书过程应该是不断在设置的目标中否定目标,从愉快的自我中超脱自我。他的书学足迹,从晋唐而宋元、而晚清到近现代,又复上窥五代。

初唐魏晋、诸家留连久久,但得意忘象,所摄取者仅仅是最为会心的一二元素。譬如,魏晋给他的风骨、而从唐那里得到的是法度,至于明人最为动人心魂的是态势了......

以行草而言,他从二王父子入手、旁参盛唐诸家,已而五代两宋、顺流而下,几年后又复溯流而上;远绍魏晋六朝,以上轨迹历历在目,气象森严、以法度见称;渐次造险弄势、打破平衡,以露返璞归珍之端倪。

这种着眼于风神骨气而弃绝妍美的追求,从表面上看是艺术进程的变化,但从根本上探究,却是他审美理想的展示,并与其处世风格如出一辙。从艺术观看,他平身心仪的,都是历代骨正气雄、质深内美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看也是以简约洗练为主基调;从人生观看,他平常行事不喜张扬,拒绝炒作,以本色处世,一最为直白的心态面对艺术。在当今拜金主义和包装作秀盛行的时代,能够清醒的保持着这二者的纯度,至为不易。

万家为的追求没有结束,但是这追求却使人们看到了一种执著的信念、一种精神、一种真正的对民族文化有责任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