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崔光军的图书馆 2017-03-29



  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历史性上歙州属于徽州(安微省)这管辖之地,歙州当时包括六县:歙县、休宁县、绩溪、黟县、祁门、婺源。以州命名物是历史上的习惯。“徽州”这一地名的消隐不过在近数十年间,原因又极具中国国情特征,以至于国人只知有黄山不知有徽州..

   2.何谓“歙州砚”?歙州砚的概念:歙石为中国古代四大著名砚石之一,以发源于今安徽南部的古“歙州”而得名。【徽砚】歙砚的别称。因砚石产于徽州府而得名。出自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等地。广义的歙砚除以龙尾石为材料进行制作外,尚用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等地的砚大来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现今安徽省生产的歙砚大体属此。

   3.大约在南宋时期,在古歙州府辖区的歙县,黟县,祁门,休宁几个县,也先后寻找到了可以用以制砚的石材,这些歙县石砚,黟县石砚,祁门石砚,休宁石砚,按以州名物的惯例,龙尾石砚也就称作歙州砚,简称歙砚。同样称之为“歙砚”的徽州六县砚,而实际上就是“歙州砚”。

  4.  自从“歙州砚”的诞生问世,造成人们对歙砚认识的模糊。此后历代相袭,由此带来的概念混淆,认识错误也在不断累加。准确地说,龙尾歙砚与“歙州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历史本义上的歙砚不是泛指歙州地区所产之砚,而是特指龙尾山歙砚,即龙尾砚。随着龙尾山歙砚知名度的扩大,社会对歙砚需求量的增大,而龙尾山周围数百里是大山,交通极为不便,砚坑又难以取材,使得歙砚供不应求,甚至连朝廷下达的上贡任务也无法完成,无赖之下,只能取他山之石以取代之,所以“歙州砚’便诞生了。

  5.关于“歙州砚”众说纷纭,

   从歙州砚的石质,纹理来看虽不具备“歙砚”的特征,但在古代信息极其闭塞的情况下,未见过龙尾石砚的人根本分不清“龙尾歙砚”与“歙州砚”,只认为在歙州府地买到的都是“歙砚”。加上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无论官方还是商家,都有意无意在误导,以至于几百年来,“歙州砚”与“龙尾歙砚”的概念一直混淆不清,蒙蔽了众多的歙砚爱好者,众多的劣质的“歙州砚”严重地影响了歙砚的声誉,这种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一直延续到现代。

 

.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正宗的歙砚是以龙尾石为材料进行制作的 

“龙尾歙砚”又称“婺源石”。                                  
  据史料记载古歙州婺源县龙尾山砚坑有10个:
眉子坑、罗纹里山坑、水舷坑、水蕨坑、溪头坑、叶九三坑、罗纹金星坑、驴坑、济源
坑、洞灵岩等。 ...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济溪砚坑(也称为大畈石),属江西婺源县大皈乡主要是鱼子纹,包括鳅背纹、鳝鱼黄、茶末绿这三种鱼子纹;大畈村附近曾开采出一种绿色砚石,俗称“大畈绿石”。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还有三个坑口争议较大,例举如下,供参考。
罗纹里山坑 也称“罗纹旧坑”,紧足坑,庄基坑

紧足坑史料。
元代(公元 1260-1368 年)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期间龙尾石虽有些零星的开采,也都是在宋代旧坑的基础上进行。虽然也曾开发了紧足坑等几个砚坑,但紧足坑在至元五年(公元 1339 年)发生了一次坑洞坍塌事故。元·江光启《送侄济州售砚序》中记载:“今至元五年十月廿八日夜,湮声如惊雷,隔溪屋瓦皆震,人惊兽骇;数年前工人告予,紧足石斫凿已尽,予不之信,至是果然,六十年两见此事,亦可一慨!”

胡中泰先生书上标明的唯一一方紧足坑.“紧足坑石”云雾金云确实不一般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尚有驴济,洗泥坑、洞灵岩等处。

 据史料记载:

 驴坑,在今浙源乡的驴坑村,以公路计算,距砚山几十公里,宋代景祐年间开发,而后一直不见开采,至于此砚石如何,因未见到实物,无法评说,对此依唐积[歙州砚谱]载:"其石有青绿晕也."想来驴坑石一定也是很美的。

驴坑的砚石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庄基坑,元代开发,位于今砚石矿址的后山上,名为庄基山.历史上此砚坑曾发生采石伤人事故.因此,人们将庄基坑视为"吃人"之坑.并将旧坑址称作"老虎凼".从旧坑所遗留下来的残石来看.此砚坑所出的砚石纹理为细罗纹和短刷丝罗纹两种。

洞灵岩: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三洞相连。石产岩之左右无定处,材璞至少而瑕脉多,或有绝病。莹净者可拟端溪之品,而石理燥慢。

  名贵的龙尾歙老坑金皮宋眉纹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龙尾歙砚的名贵,是希世的石质.该石主要为灰黑色板岩和灰色千枚状粉砂岩,质地缜密坚韧、细腻温润;颜色以黝黑为主,水浸显青黑色,少数呈绿或青绿色;一般光泽暗淡,当云母、绿泥石等矿物含量较多,且其颗粒较大时,则显强弱不一的珍珠光泽;摩氏硬度3~4,比重2.7~3.15;石中有千姿百态的天然花纹。按色泽、形态可分为多个品种     .............
   目前歙砚老坑的情况究竟如何?

    大家或许有些歙砚的石头,但有可能买的石头中有很多并不是歙砚老坑。

    实际情况是,砚山村老坑集中的山头,从进村口,山体从左到右有37米,从山脚到山顶是67米,呈一个三角形的形状。集中了99%的歙砚老坑,诸如金星坑、眉纹坑、水蕨坑,罗纹坑都在那里。目前状况是,在三角形的区域里,在唐朝开元年间,山体最下一个坑叫眉子下坑,石品带有很细的眉纹,当地人称之唐眉,这是在山脚下的坑口。稍上的一个坑石眉子中坑,眉纹稍微粗一点。最上面一个坑口,即眉子上坑,清朝后期开的,这个眉比较粗,贯穿整个面,这种石质比较粗。这是眉纹坑的情况。眉纹坑在中间,其他的分别为金星坑、螺纹坑和水蕨坑。古代人开的都是洞口,现代人在古人的坑里已经找不到石头了,再开势必要花大量的费用,何况当地政府也不允许大规模的开采。于是就把整块的岩面扒下来,用这种方法,最近十年挖了不少,恐怕很多人收藏的歙砚都是此类。拿到这种石头还是幸运的,因为老坑的石头品质比较好。现在看到绝大多数石头,凡是在砚山地区的,都叫歙砚了。所以要加以辨别。真正的歙砚老坑的砚台是不多的。开采的时间,在唐朝、宋朝开了一段时间,到了清朝开采量是很少的。整整一个清朝,除了初期和此后民国时期开了一些,几乎没有开采。老坑的籽石叫做籽料。籽料如何来的?前面说到,由于眉纹坑比较多,眉纹坑的眉纹比砚材其他地方硬一些,磨时会阻墨,古人并不喜欢,所以古人拿到有眉纹的石头会把这一层眉纹去掉,把没有眉纹的那一层石料做砚台。歙砚的颜色若呈青碧色,这是好的老坑的材料。古人挖到眉纹的石头就随手扔到山下芙蓉溪里去了,经过一千年或几百年的冲刷,有唐朝的、有明朝的、有清朝的,在山谷溪水里冲刷翻滚以后,有的是比较圆润的,有的是磨去棱角后成了现在的籽石。现在人们用大型挖掘机在芙蓉溪里挖了好多遍,所以籽石也基本上都挖尽了。当然,在歙砚老坑的下面,还是有石头的,今后如果开掘,还是能有机会的。

    当今,在歙砚生产地婺源龙尾山和歙砚加工地歙县,这种现象仍然很严重,以至于人们在歙县,屯溪买到的并不都是正宗的歙砚,也有一些近似于龙尾山的石料混杂其中。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徽州”可以用以制砚的砚石产地坑口.............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個人作為玩家的一點個人意見及看法(很少有人研究歙县的坑口) 请大家砸砖。

 

歙石资源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的黄山天目山白际山山脉之间,“歙州砚”产地有:安徽省歙县、祁门县、休林县、黟县(江西省婺源县)等等........

二、歙县砚坑

歙砚石品坑口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歙县砚坑:歙县是古徽州除江西婺源县外,砚石坑口分布最多的地方。

(大致分为东端:溪头坑—龙头石、龙潭石;南端:有紫云坑、庙前坑、苏川坑、渔岸坑、清溪坑等;北端:安源坑石、彩带石):其中东端、北端砚坑属板岩、含粉砂板岩和粉砂质板岩,主要有金星、金花、金晕、水浪纹、眉纹、雁湖眉子、牛毛纹、玉带纹等纹理。南端属含粉砂板岩,主要有眉纹、水浪纹、金星、细罗纹等纹理。

... ...

歙县大谷运的黑砚石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感觉好的大谷运料子不比黑龙尾差。一壶的这方大谷运下发一般化。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大谷运石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歙县歙红.石色呈紫绛色、紫红色、石质细润。,产于歙县上丰、黄村、老竹铺等地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这方安徽歙红一般化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溪头坑
溪头坑位于歙县溪头镇大谷运村双河口一带,共有十余处砚坑,分布在双河口、山门石河边、岱岭、泥塘坞、东寺水库坝下、竹岭河谷等地,砚石俗称为“龙潭石”或“龙头石”,主要石品有金星、金晕、银星、水浪纹、罗纹、刷丝纹等。

溪头采石点之一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三味砚斋]龙潭石歙砚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龙潭石金皮、龟背纹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岩源坑】
岩源坑位于歙县上丰乡岩源村,共有三处采石点,分别是王进坑、屋基、道溪,砚石俗称为“上丰石”。主要石品有彩带、罗纹、歙青、歙红等。歙红颜色紫红,歙青呈灰绿色。两种砚石俱质地细腻、发墨益毫,是理想的砚材。

岩源坑采石点之一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上丰石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歙县上丰玉带石.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歙县岩源坑彩带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紫云坑】
紫云坑在歙县岔口镇周家村,主要出产紫云石。与绝大多数歙石青黛色不同,石呈紫红色或猪肝色,有的带有青绿色斑纹,石质较粗,但发墨快。石品主要有紫云、玉斑。

紫云玉斑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紫云砚是歙砚珍品之一,是解放后发掘出来的一种新品种歙砚石。产于皖浙赣边界的天目山西麓安徽省歙县岔口区周家村乡叶家山一带。故又称岔口石砚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2歙县岔口区周家村叶家山紫云石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庙前坑】
庙前坑位于歙县岔口镇周家村与庙前村之间的公路旁,石色为青灰色。主要石品有水浪纹、罗纹等,石质细腻、发墨快,是优良砚材。现在,这个坑口已被乱石填没,坑口上方已建有房屋。

庙前坑位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洽河坑】
洽河坑位于歙县武阳乡车川西南山谷中,交通不便。石色呈灰黑色及暗绿色。主要石品有罗纹、刷丝纹、牛毛纹等。

洽河坑采石点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苏川坑】
位于小洲乡东南苏川村鸡公凸岭下。有三处采石点,石色灰黑。

渔岸坑 渔岸坑位于歙县森村乡渔岸村石桥边。所产砚石石色灰黑,石质一般。

新安江畔的正口、白石岭、北群等地均有砚坑,石品主要有水波罗纹、罗纹、金星等。

【豹斑石坑】此坑位于歙县三阳乡竹铺村,石质纹理犹如豹斑,故称豹斑石。此石量稀少,质地较硬,手感润滑,下发特好。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歙三阳乡竹铺村出产一种豹斑石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另外,歙县还有一些零星小砚坑,不再一一罗列。

 

三、休宁县砚坑

休宁县的砚坑主要集中在县城西南部皖赣交界处的障公山区。“流口石”为佳

主要有大连、冯村和前坦等矿点。汪村镇大连一带的砚石,可见罗纹、刷丝纹、银星、金星、金花等天然纹饰。可取规格砚料,但筋较多。汪村至大连及冯村一带有采坑十余处,均为露天开采,采场规模不大,长、宽、高均在3-10米之间,深(高)度较小,一般不超过5米。

岭南乡前坦矿点的砚石,可见鱼子纹,石质细润,裂隙发育。此外,板桥乡的漳前至花桥村一带,也有砚石板岩分布。

.休宁的绿石,或有铜钉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大连砚坑】
(休宁砚石、流口石):属含粉砂板岩、含砂粉砂质板岩及粉砂质板岩。主要有刷丝纹、金星、银星、银花等纹理
大连砚坑位于休宁县汪村镇汪村至冯村一带,有砚坑约10处,均为露天开采,石品有刷丝、金星、银星等,统称为“休宁砚石”,也称“流口石”,部分砚石石质细润。

 

【岭南砚坑】
岭南乡砚坑位于休宁县岭南乡前坦、三溪、苦李山一带,其中前坦砚石坑所产砚石质地细腻、板理平整、鱼子纹明显,与婺源县所产鱼子纹砚石极其相似。.前坦砚石点,该点位于皖赣边界,属安徽省体宁县南乡管辖;

【冯村砚坑】
冯村砚坑位于大连坑西10公里左右,所产砚石质地较粗。

 

四、祁门县砚坑

祁门县的砚坑主要有四处,分别在上洲和胥岭。据记载:“祁门县出细罗纹石,琢砚酷似龙尾石,不易鉴别,可以乱真。”(据《唐公砚录》:“祁门县出细罗纹石,琢砚酷似龙尾石”)、石品有水波罗纹、罗纹、刷丝等,石质较好。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祁門出細羅紋,酷似泥漿石,但不不甚堅,色淡易乾,人多亂作婺源泥漿石

安徽祁门的淡绿色石砚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祁门出的红石,古时就有类似端砚之称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祁门石。石色黄绿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祁门的“南路丝石”...........

(最近祁门县发现多处地方有歙砚石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县芦溪乡中湾、胥岭乡胥岭和塔坊乡路公桥村等处。该矿由安徽省地质队勘探发现。)
信息来源:中国矿产资源网
 

五、黟县砚坑
黟县的砚坑位于方家岭,其砚石石质较粗燥、性脆,取料困难且不易雕刻,少量石中可见到金星。
黟县(据《黟县志》:“县产石,色青,歙人取作砚材”)

明时黟青石子砚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在黟县的方家岭和祁门县上洲、胥岭均有砚坑;其砚石石质较粗燥、性脆,取料困难且不易雕刻,少量石中可见到金星。

 

.绩溪县砚坑 

最近发现在绩溪县发现的歙砚砚石矿,矿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具备规模开采的条件。...............

 

.泾县砚坑 

泾县的彩带随形砚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还有:

宋代, 在歙州与之相邻的浙江开化、江西景德镇的浮梁等地也相继开采出砚石用于制砚,(景德镇市旧称浮梁,)

景德镇有相类砚石,金星、银星点很小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浙江开化有相类砚石

 开化石汕滩采石点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开化砚--锦袍玉带砚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还有砚山藏砚楼说的:............宜丰县类似歙石的石种

宜春市宜丰县芳溪镇芭蕉农场现在新挖出的石料,像古螺纹坑石,吐丝螺纹!乌丁螺纹!犀角滴石料!

宜丰石料,石浆白,质地比较松上油的话很容易干..........新坑的石料应该像其他的不太出名的硯种一样,叫自己的名字。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江西修水”滴新石料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北京四宝会上的修水石料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歙砚砚石的供应地其他

    与歙石(主要是龙尾石)纹色极为相似的有:江西玉山罗纹石,江西九江星子县的金星石、眉纹石(俗称九江石),还有湖北大沱石,山东砣矶石、淄石等。

    特别是玉山罗纹石、九江石与歙石有很多相似之处,几可乱真。玉山、玉山罗纹砚的储量不是很清楚。

九江

九江砚矿藏资源总体来说比龙尾歙砚要丰厚得多。比较典型的能做砚的品种是九江眉纹,九江银星等。

地处星子县华林乡 牙吉山九江砚矿场情形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九江石与龙尾石中相似石品相比,其石色偏淡,石质莹洁度、折光度均亚于龙尾石。

九江罗纹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九江石磨出的石浆和铲出石粉颜色一般较龙尾石的深些,呈灰黑色。石中的金星一般圆而大、偏黄而无光泽;其银星坚硬而颗粒大;其眉纹无明显折光,多数不清晰。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金星砚,又名金星宋砚,或称庐山青石砚。产自江西庐山脚下的星子县横塘镇箬岭。相传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金星砚石品种多,主要有金星、金晕、眉纹、罗纹、鱼子等五大类,一百多个品种。

庐山脚下横塘所产的金星宋砚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古代砚人崭凿砚石的遗迹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砚人草堂存砚采用庐山金晕石制作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庐山紫金石所制,色紫有冰纹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玉山罗纹石与龙尾石中的相似石品,可以发现玉山罗纹石石色偏淡,纹理单一,石质较松,敲击如瓦木声,下墨、发墨较慢。


     而据元代江光启《送侄济舟售砚序》的记载,当时砚石产地范围则更为广泛,衢州的“三衢丝石”,祁门的“南路丝石”,歙县的“棉潭丝石”,宁国的“甲路丝石”等都曾作为歙砚的原料。 

    江光启云:“书之以告愿知砚者”,古时造假“採他山顽黝、滑枯、粗燥而有丝纹之石衔于旧坑之下,或反得高价,而真石卒不售。三衢丝石黑而顽;南路丝石暗而黝;绵潭丝石浮而滑;夹路丝石红而枯;木池山丝石枯而燥俱不宜笔墨,得之者反宝之。”

    元代埋在旧坑里冒充真石的丝纹假石和宋代祁门县甚能乱真的细罗纹石,在旧坑之外伪装的假石可能更多。因此辨识一二丝纹难定真假,避免鉴定错误必须查证更多的纹理细节。

 

 

     据米芾《砚史》记载,这一时期的歙砚还包括宣城所产的宣城石砚和宁国的甲路丝石等(可惜这两种石砚现在已难寻其踪迹了)。

 

宣城石

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最近旌德在龙潭开始还原宣石砚。

原宣州石砚的还原是在旌德县白地镇。白地镇位于宣城市西南,龙潭水流潺潺,几年人们发现这里的山石璘峋,品质如玉,漆黒如墨,石质带晕,触之有声。一个叫黄太海的人,对此进行开发,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青年砚雕师张明和方红学对此石进行雕刻。雕硺精美石砚,人们爱不释手。宣州石砚本来在历史上就赫赫有名,现在还其本来面貌 

 

 

徽州石雕取材来源主要有二:一是青黑色的黟县青石,二是褐色的茶园石,色泽有别,观感亦有差异。

 

 

(未定稿).....................既知其异,查诸书刊及网络。遂得以辨其坑位产地, 临时写的不够详尽清晰完整浅谈徽州“歙州砚”(未定稿) 还有些图片找时间传上来作补充 草草不恭,(图片摘自互联网) 仅供大家借鉴 见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