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活在一个充满唐卡的世界里,要为古老的家族传承百年唐卡技艺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7-03-29


唐卡

(Thang-ga,藏语音译)

指用彩缎装裱后

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大部分的人谈起西藏都觉得很神秘

唐卡,作为西藏文化中最知名的代表


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

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

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藏族是游牧民族

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信仰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

藏族人随身带着唐卡

以便可以随时接受自己供养



唐卡的色彩非常鲜艳

璀璨夺目,经久不会褪色

这主要是因为其选用的是矿物颜料

“ 雄黄、藏青、石绿、藏红花… …

奋不顾身,无所畏惧。”


唐卡的构图内容非常的复杂

每一幅画里都包含了藏传佛教的故事

每一个出现在画面上的人物

都有严格的尺寸、比例、动作要求

画唐卡的人称之为“度量经”



唐卡并不是单纯的装饰画

他代表的是藏文化中

严密的科学以及严肃的信仰


充满了神秘的信仰之力

要以真心信仰它,崇敬它

否则画出来的都不能被称为

“真正的唐卡”






入门唐卡是件特别不容易的事

这是一种古老的师承关系

大都练的是童子功




藏族有五大画派

其中“勉唐派”艺术中最为著名的

一个以“卡朵”为名的绘画世家


“卡朵”在藏语中意为颜色

因为祖祖辈辈都擅长绘画

卡朵成为了这个家族的姓氏

这是一个传统的藏族美术世家




西藏的宫廷艺术文化

在这个家族的血脉里

流淌和传承了一百多年


这个百年家族在近代

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他的名字叫做“丹巴绕旦”




藏族历史上因彩绘布达拉宫的需求

很早就成立了专业的画师组织


而丹巴绕旦的爷爷“才让加吾”

在当时获得了其最高的职称“悟琴”

是13世最高喇嘛的贴身画师

随其见过慈禧




并用画作记录下了其中的所见所闻

如你们有兴趣可以进入

布达拉宫好好观摩一下

能看到许多才让加吾绘制的壁画与唐卡





丹巴绕旦出生于1941年

他的一生紧密地

与唐卡艺术结合在一起


小时候在家族的耳濡目染下学习唐卡

并很快能达到在小指指甲上绘制

“六长寿(人,兽,鸟,树,山,水)”

的境界


工作后,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

还坚持创作出大量的作品




不说这些作品为他带来的荣誉

丹巴绕旦的了不起是他创立了

丹巴绕旦唐卡学校的雏形


将系统学习唐卡艺术的机会

给了所有想要在此有所建树的人


上世纪80年代,唐卡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危险,当时全拉萨的唐卡画师只剩下不到20人,而丹巴绕旦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


丹巴绕旦决心打破唐卡“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传承方式,自己出资开办唐卡学校,面向社会招收学徒。


30多年来,这位了不起的人

就在一间60平米的教室里教学


不但对每一位前来学习的学生

倾囊相授

而且还容留家中贫困的学生

在这里食宿



这个初始私塾性质的学校

从初建以来就没收过一分钱的学费

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

接收一切想要深入了解唐卡的人


丹巴绕旦对所有来学习的人一视同仁

默默的用自己的力量

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徒

在其中所创造出的美,所投入的爱

真正体现了佛“普渡众生”的精神




去年知了青年深入藏南地区

好好带我们了解了一下

这所学校的前世今生


并拜访了这所学校的继承人

丹巴绕旦的儿子——旦增平措


旦增平措,山南藏族,勉唐派唐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如今,他继承了父亲的信念

自费将学校迁到了远离市区的仙足岛

独立承担起百名弟子的

日常唐卡教学工作






旦增平措是85年出生的

但与一般80后不同的是

他从一出生

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唐卡的世界里




13岁时旦增平措

正式拜父亲为师学习唐卡


严厉的丹巴绕旦非常有远见

既欣喜于儿子血液里流淌的天赋

又担心他被枯燥乏味的技法

桎梏了年轻的翅膀

从而无法到达思想和意境的彼端




丹巴绕旦希望

年少的旦增平措好好念书

于是在他15岁时狠狠心将其送到内陆

希望他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

丰富自己的眼界与胸怀



但让丹巴绕旦没想到的一点是

远离了唐卡的旦增平措

在认知世界的同时

重塑了自己对艺术的认识

他越来越倾向于当代艺术


两代艺术从业者爆发了

前所未有的争吵

而传统与现代需要找到

中间新的平衡点




在争吵了一两年后

旦增平措认识到

父亲在一天一天的老去


而父亲创办唐卡学校时

所花费的心血与其存在的意义

都是他未来必须承担的

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终他做出了选择

决定回归这个古老的家族

继承父亲的信念

传承卡朵百年唐卡艺术



今日话题


感觉我是长沙吴彦祖

你们呢?


欢迎在评论区

留言和我们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