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失去了朝鲜和越南两大块固有的领土 两块极具战略意义的要地

 茂林之家 2017-03-29

明朝失去了朝鲜和越南两大块固有的领土 两块极具战略意义的要地

明朝虽有北伐,但也大多无功而返,终明一代不能消除北方的威胁,只好修长城以图自保,明朝未完全继承元朝的全部领土。二是在西北新疆一带的绝大部分领土未能收复,只收复了哈密卫。但明朝继承了元代在东北和西藏的领土。另外,明朝在西南的领土超过了历代,拥有大部分缅甸和老挝的部分领土。明朝当时继续走在世界的前列,显然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帝国。但是明朝在领土问题上却出现了两大战略失误,失去了两大块固有的领土,这两块领土均为极具战略意义的要地。

明朝失去了朝鲜和越南两大块固有的领土 两块极具战略意义的要地

一是在朝鲜半岛北部的我国固有领土全部丧失。明朝建立时,中国与朝鲜并不是象现在这样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

明朝失去了朝鲜和越南两大块固有的领土 两块极具战略意义的要地

从西汉设置乐浪等四郡以至元末历15个世纪、1500余年间,中国对朝鲜半岛北部一直领有主权,即使在三国割据混战时该地仍属于当时的魏国。在辽金元400余年间,此处疆界基本稳定在今朝鲜江原道的永兴地区。明朝建立后,统治者自恃疆域广大,加之朝鲜“侍大至诚”,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对于朝鲜向北方索地采取了大度容让的风格,朱元璋向当时的高丽王明确表示不在乎数州之地、不与小邦计较,遂按照高丽王的要求以鸭绿江为界,自此划定鸭绿江以南归高丽。李成桂建立朝鲜李朝后,故伎重演再次索地,朱棣又在李朝千恩万谢声中,允许将三散、秃鲁兀等11处原属中国的地域划归朝鲜。李朝在逐步向北扩张领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屠杀和驱赶当时的少数民族女真人的过程。

明朝失去了朝鲜和越南两大块固有的领土 两块极具战略意义的要地

明代中朝疆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南界线从永兴一线撤至今天的鸭绿江、图们江,两江以南的女真人被迫撤到江北地区,两江以南遂被朝鲜占据。想一想都心疼啊总想问下朱元璋和朱棣你这两个炎黄子孙怎么那么大方的呢,那是多么富饶的土地!如果今天该地仍属于中国,中国人怎么会全部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而出现东北战略困局?李王传旨亦称:“豆满江(即图们江)之南沃野数百余里,耕则禾稼必盛,牧则牛马必肥,可为生民永建乃家之地。

明朝失去了朝鲜和越南两大块固有的领土 两块极具战略意义的要地

明朝失去的另一块重要领土是安南,即今越南。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属地。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1406年,明成祖派张辅率军深入安南,至1407年出师仅一年,就大获全胜,消灭了纂位的安南胡氏政权,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朱棣改安南为交趾布政使司,改置17府,自此安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但这种局面没能维持多久,之后安南兵连祸结,明军数次作战不利。至明宣宗时对连年战争感到厌倦,杨士奇等大臣乘机进言,宣宗竟然极为短视地决计罢兵,诏尚在安南的王通等人率军八万余人北返,罢交趾布政使司,安南遂由固有领土成为中国的藩属国。

明朝失去了朝鲜和越南两大块固有的领土 两块极具战略意义的要地

中国在明朝前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从1405年到1433年,确实是中国航海史上可以扬眉吐气的时代,郑和和他的船队以亚洲第一的阵容和气势,扬帆远航,带去了中华民族的国威和军威,也见识了更为宽广的世界,这是至明朝有史以来中华民族最远、最壮观的航行。与西方殖民者不同的是,当时的中国人并未凭借强力去殖民。近来有西方研究者声称,如果当时中国即开始殖民,那现在的中国人绝不是13亿,而可能世界人口的一半甚至更多都是中国人!如果真那样,中国的航海活动就绝不会停下来,也就不会出现海禁,中国的国土面积也绝不会日见缩小。郑和有句名言:“国家欲富强,不能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明朝失去了朝鲜和越南两大块固有的领土 两块极具战略意义的要地

在这个全球都极为重视海洋、开发海洋的时代,希望我们中国人能够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能够通过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使我们永立潮头,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现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昂扬锐气!重新具有作为中国人无与伦比的尊严和霸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