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曾治一男性患者,左侧胁肋痞满不适。舌苔腻而微黄,脉弱,用半夏泻心汤2剂痊愈。 日前又诊治一患者,用药五剂后症状明显改善。诊前患者基本情况如下: 1.口苦、淡,咽中有痰,目涩。 2.容易生闷气。 3.身体疲乏困倦,动则汗出,自诉有早泄和小便无力情况。 4.舌色淡,苔腻微黄。 限于网诊不能摸脉,结合患者身体困倦、动则汗出、早泄和小便无力的情况,推断脉为弱象,归纳为中下焦虚寒。(中医认为胸膈上为上焦,膈下为中下焦)患者又有舌淡苔腻微黄、口苦咽中有痰目涩症状,可以归纳为上焦痰热。伤寒论方半夏泻心汤正是治疗上热下寒诸证之良方,故选方半夏泻心汤。而患者咽中有痰不适之症,又符合半夏厚朴汤“咽中如有炙胬”之言,故半夏泻心汤与半夏厚朴汤加减构成治疗本病之基本思路。 方药如下: 清半夏10克黄芩6克黄连3克厚朴6克紫苏子6克茯苓25克陈皮6克白豆蔻3克人参6克干姜6克甘草6克大枣6克生姜5片 方解:半夏为全方之眼,有降腻气、调寒热之功,如一根引线将上下焦诸药有机联系起来。芩连泻上焦热,茯苓陈皮化痰湿,厚朴紫苏生姜理气化痰,解咽喉锁钥之困。人参甘草干姜大枣白豆蔻温中健脾,暖下焦而健脾胃,缓困倦救诸虚。三焦既通,则气畅闷消,心情豁然。 彭子益在《圆运动中的古中医学》一书说道:“若胸满而不痛,此为痞证……宜用半夏泻心汤以治痞。痞者中气虚寒,热逆不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