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研究】忻华:伦敦恐袭开启欧洲危局之年

 贝琚中学 2017-03-30

学人简介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上海欧洲学会学术研究部主任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第五QQ群:598398097

海外国关国政外交学人QQ群:336186649

学术交流 资源共享


每周三是英国议会一周里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按照惯例,英国首相在这天中午都要前往议会下院,回答议员的质询,陈述自己的政纲,此即英国议会的“首相答问时间”。然而就在22日的“首相答问时间”结束不久,多数议员还停留在威斯敏斯特大厦里的时候,恐怖袭击就在大厦外发生了。英国《卫报》援引一位目击者的话惊叹:“地狱之门好像瞬间打开。”

22日英国发生的恐袭,具有明确的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在英国这样的议会制国家,议会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大厦一直被视为英国的社会制度、国家主权和价值观的象征。从19世纪初开始,威斯敏斯特大厦连同旁边的“大本钟”、威斯敏斯特桥和奔流不息的泰晤士河一起,构建起了具有多重含义的文化符号体系———既象征着英国从工业革命时代以来的辉煌历史,也代表着英国延续至今的政治体系和文明架构。因此,22日的恐怖袭击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意义,也必然对英国大众的心理带来强烈震撼。就在本周末,欧盟将举行纪念《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的大型活动,下周三英国将启动“脱欧”程序,对欧盟展开谈判,在如此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生恐怖袭击,必将对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局产生持久冲击波。


英国“硬脱欧”决心将更坚决

首先,英国“硬脱欧”的决心会更加坚决。英国大批民众之所以选择脱欧,就是对欧盟旨在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的“欧洲单一市场”相关规定和“申根协定”体系感到强烈不满,认为这样的制度虽然能促进劳动力和投资者的流动,但也为有组织的跨国犯罪、大规模移民和极端势力的蔓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英国当年虽然加入了“欧洲单一市场”但始终坚决保留管制人员流动的一些细节性的规定,并且拒绝加入“申根协定”。在去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后,英国与欧盟之间关于“脱欧”条件的拉锯战中,反复争论的一项焦点就是与“欧洲单一市场”相联系的有关人员流动的惯例。英国既想保留自 己作为“欧洲单一市场”成员的身份,以获得无壁垒的自由贸易的好处,但又强烈排斥关于允许欧洲大陆的人员自由流入英国的规定。欧盟则认为英国只考虑物质利益,不尊重欧盟的基本价值观,双方反复讨价还价半年多而毫无结果。最终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今年1月 17日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宣布了“硬脱欧”方案。据媒体报道,此次伦敦袭击者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有关。在此情形下英国民众必然会形成更加强烈而急切的心态,希望脱离“混乱”的欧洲大陆,强化控制边境的人口流动,进而也就必然会要求梅首相更加决绝地“硬脱欧”。


其次,英国与欧盟展开“脱欧”谈判时可能会为今后双方开展情报、军事与警察事务领域的合作留有空间,使英国今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欧盟主导的欧洲共同防卫体系和共同边境与海岸巡逻体系。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由于全球化带来了便捷的通讯手段与交通体系,极端势力的组织体系和恐怖袭击的相关信息得以在全球各地不断扩展,大有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之势。此次伦敦袭击者在市中心驾车攻击路人的手法,与去年7月 14日法国尼斯恐袭和12月19日德国柏林圣诞节市场袭击如出一辙,从中可以看出彼此的影响与呼应。而柏林袭击事件的嫌疑人几天之内就跨越数国,逃到了意大利的米兰。可见,在全球化的时代,人员与信息的流动瞬息万变,“反恐”需要快速高效地搜集和处理海量信息,英国毕竟偏处欧洲一隅,如果不能借助欧盟既有的覆盖欧洲大陆的体系架构开展情报交流与安全合作,单凭一己之力“反恐”,是很难收到功效的。


给法国大选增添了猛料

在伦敦恐袭事件的刺激下,英国带有民粹色彩的右翼激进力量有可能不仅会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而且会与欧洲大陆的右翼民粹力量开展更多的联系与合作。去年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给大西洋彼岸的右翼民粹力量带来极大鼓舞。从那以后,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右翼民粹力量开始出现合流趋势。特朗普“使美国再一次强大”的口号,及其赢得选举的宣传造势技巧,即把最传统的大规模群众集会和最新潮的社交媒体的即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令欧洲各国的右翼民粹政党备受启发,竞相仿效。这些政党也都更加强烈地祭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激发草根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同时也更加注重开展跨越国界的协同和支持。


直到一两年前,英国与法国的民粹主义力量的相互认同还是难以想象的事。英国独立党的前任主席法拉奇在2014年还强调自己的政党追求“经典的自由民主理念”,对法国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娜·勒庞伸出的橄榄枝视而不见。然而就在一周之前的3月15日,法拉奇会见了勒庞,对她竞选法国总统表示支持,而勒庞也毫不吝惜对英国独立党领导的“脱欧”运动的溢美之词,称赞英国“脱欧”是“找到了逃离牢笼的钥匙”。此次伦敦恐袭事件无疑是给如火如荼的法国大选增添了猛料,也很可能会加速欧洲各国右翼民粹力量的合流。


动荡与变乱的“潘多拉之匣”在欧洲打开之后,似乎已经难以关上。去年底一些欧洲媒体就把2016年称为“史诗般的一年”,将2017年称为“充满危局的一年”。现在,危局正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小编:lt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平台观点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70324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号平台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