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IF 相机:Canon EOS 700D 镜头: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 光圈:f/2.8 快门:1/250s 焦距:16mm ISO:200 前期准备 这张作品来源于我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另一组图片,看到微博后,我给拍摄者留言,确认这个银匠铺的具体地点,得知是在老街上的一家店。 觉得自己地址距离老店很近,所以抽了个时间开车顺利找到店铺,不是很曲折。 拍摄过程 我去到店内时夏师傅本人刚好不在,他的妻子知道后帮我打电话叫来了夏师傅,看到了师傅就觉得很热情,他主动给我展示自己传承下来的几个技艺,包括敲银和油壶吹火烧银等,他还主动展示了自己祖上流传下来的清朝时期的骨秤,还有自己前辈使用的錾花磨具,和他的交流很顺畅,虽然他的口音偏吴侬方言,我一边听他说一边用普通话复述一遍跟他确认。 一般拍摄这种工艺纪实我都自己备好一个小本,全部记下整个工艺流程,如果是非遗的手工艺,我会提前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和背景,把自己需要的工艺流程记好,然后去现场一一对照,这样程序上就会很详细不会有疏漏。 其实我更喜欢摄影师黑明的纪实方法,他是先架好相机使用无线遥控快门,再把手机录音设置打开,一边和拍摄者交流,在对象表情最自然的时候及时抓拍,同时对象交流的内容也记录了下来,用纸笔记录相比就稍微慢了些也不够全。 后期思路 后期处理上我个人喜欢降低饱和度,画面加锐,有时候会减曝,暗调的人文作品更厚重些,有时候画面色彩过杂或者焦点稍多,我就会加入暗角,强调出画面第一视觉焦点。夏师傅的手是特别有味道的,手工艺人干了一辈子手艺,他手上每一个裂纹都是有岁月的故事,所以手部特写的时候,我会使用PS里的高反差保留,强化特写镜头里的手部细节,让整个画面更有冲击力,也衬托出手工艺人的艰辛。 总结 人文纪实我反对摆拍,我觉得一定要在对象工作状态中或者是自然状态中抓拍才会获得最生动的画面,因为人物是运动的很容易拍糊,方法就开启连拍模式,多拍几次后期挑选。如果是黑莱卡,我会开到人脸自动追踪模式,同时9连拍,可以瞬时捕捉到想要的人物动态画面。我喜欢像阮义忠那样朴实手法的纯纪实,往后我想多忘掉一些手法或视觉效果的东西,让自己更深入拍摄对象的生活中去挖掘,希望可以拍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来,还有多多记录下我们中国文化的精华。 |
|
来自: liuxipen2016 >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