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欣淼先生部分诗作 《春节杂咏》 团圆饭 揖得春光意自舒, 举家除日饮屠苏。 尽夸食肆招牌好, 瓜瓞绵绵人所俱。 注:聚会在富力城四世同堂,此店原为富力宫酒家,月前始改现名,据云改名后订餐者甚夥。 除夜 无涯时事总纷纭, 阑夜方惊物候新。 最是欢声鞭炮里, 莫名竟作杞之人。 抱恙 一对支离抱恙身, 空教衰悴负佳辰。 廉颇今老盘飧減, 尚有吟怀感物新。 注:余夫妇春节前俱患感冒,正月初始愈。 牡丹 晓风莫待已缤纷, 国色天香报早春。 有幸年年饶地气, 曹州朴野洛阳尘。 注:有两位朋友多年来春节馈赠牡丹花,一为河南人,送洛阳牡丹;一为山东人,则是菏泽牡丹。 电话拜年 京沽原来咫尺间, 五载堪嗟相见难。 电话一通思绪远, 军粮城忆钓塘宽。 注:田全斌为五十多年前的老同学,后在天津某油田的军粮城基地工作,二十年前曾多次去彼处钓鱼。 引力波 劈地开天一刹那, 原多奥秘奈人何? 百年方验爱翁卜, 羊日同呼引力波。 春雨 正逢牛日雨丝丝, 莫谓春归消息迟。 大地无言苏蛰物, 小园有意树先知。 燕郊 野陌风轻殘雪消, 春光一例在燕郊。 夜来又得知时雨, 微信殷殷拜故交。 人日北海 冰释砉然湖色新, 依依御柳酿烟云。 风华更看琼华岛, 报春恰才三两分。 20160224定稿
《贺李旦初先生八十二华诞》 其一 书生意气济时衷, 晋用楚材君自雄。 屐齿梅山观夏雨[1], 楼船汾水咏秋风。 此生敢说鹿非马, 当世谁知色即空? 八十余年多少事, 回头尽在雪鸿中。 其二 秀出芙蓉一楚狂[2], 囊锥终竟露锋芒。 素心兀兀扶风帐, 逸兴洋洋翰墨场。 百劫风波怜夕照, 半竿烟雨味濠梁。 唯期他日识荆乐, 促膝何妨酒满觴。
其三 夜半殘灯饭后钟,
茫茫学海亦匆匆 呕心现代赓当代, 骋目今风溯国风[3]。 流派爬梳山药蛋, 文宗含咀树人公[4]。 更看芸帙香梨枣[5], 堪慰先生道不穷。 其四 耄耋诗文胜鹊闻, 汩罗心底屈平魂。 嘤鸣小叩芝兰室, 鹃泣长萦薜荔村。 新酒才情旧瓶贮, 今声雅韵古风存。 黑麻令谱迎春令[6], 一树花枝傲老根。 丙申正月十四于燕郊
[1] 李旦初先生为湖南安化县人,安化为“梅山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2] 安化县有芙蓉山。 [3] 李先生主要研究中国现代及当代文学,在文学流派研究上着力尤多,并上溯至《诗经》中的“国风”。 [4] 李先生热爱鲁迅(周树人),研究成果亦突出。 [5] 《李旦初文集.》12卷,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 [6]旦初先生正月初九有新作[南越调.黑麻令]。
《南京杂记》八首 农夫心事陌阡知, 翰墨写情神自怡。 最是犹存燕赵气, 慨慷尽付赠人诗(注一)。 河湟风雪鬓边丝, 遍数故人音信稀。 我阅三年君卅载, 高原话到总依依(注二)。 丈夫有梦梦常新, 彩笔一枝能出神。 九秩风华三部曲, 此生当作故宫人(注三)。 怪底吳侬西府音, 秦川原自骋童心。 梦中已远周公庙, 笔下方思桃树林(注四)。 古塔新宫岁月迁, 柏松直接翠微巅。 名山何辜失西阙? 尘世仍传牛首禅(注五)。 纸上犹闻杀伐声, 八年典守鬼神惊。 劬劳踵顶西迁记, 礼敬心香马叔平(注六)。 轻云薄日绿连天, 燕语鶯啼俱自然。 正是江南好春景, 远岚犹绕六朝烟。 村舍悠然绿野间, 竹篱小路画中看。 葳蕤门外三春树 已老檐边二月兰。 二零一六年四月 注一 冯敏刚同志喜诗词、书画,笔名农夫,出版有《农夫诗词》。 注二 笔者与冯敏刚同志20世纪90年代曾一起在青海省工作,他先后在青海30余年,笔者在此3年。 注三 章剑华同志出版过长篇报告文学《故宫三部曲》。 注四 徐昕同志父为江苏连云港人,母为陕西岐山人,他出生于岐山县,十五岁始离开陕西回到江苏,写有散文《外婆家的山桃树》。岐山县有周公庙。 注五 牛首山又名天阙山,因山顶东西双峰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1957年开采铁矿削平了西峰。唐代法融禅师在牛首山创立了牛头禅宗。 注六 笔者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阅故宫文物西迁期间理事会档案,看到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字叔平)为文物播迁到处奔波,竭尽心力,深受感动。 《魏明伦》 秀才巴蜀自清狂, 天下纵横有锦腸。 游艺早登录鬼簿, 摛文又列马枚行。 四川魏明伦先生嘱为其碑文馆题词,未答应,周日又催促,写了四句。 《谒中山大学陈寅恪先生故居》 其一 雨中雕像自恂恂, 百载老楼寻旧痕。 课桌曾传读书种, 笔思更倡自由人。 其二 护栏小路今空迹, 扛鼎鸿文总有神。 文化昆仑伤大雅, 黄萱世上亦堪珍。 上月去中山大学,谒陈故居。陈之理念,即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黄萱为陈在中大助手,事迹感人。 《赠刘征先生》 四首 其一 吾敬刘夫子,情怀总是真。 终成射雕手,不负苦吟身。 朝靄蓟门树,斜阳燕达春。 九旬人笔健,杖履带诗尘。 其二 滴涓添碧海,发愿一何深! 吟咏斯文脉,诗骚故国琛。 寒儒饶暖意,白首见丹心。 为有百年计,相期雏凤音(註)。 注:先生向中华诗词杂志社资助二十万元用于青年诗词创作活动。先生自称一介寒儒,又言:以百年计,当出现中华诗词黄金时代。 其三 霜前获琼玖,年尾读华章。 快雪冬思远,残荷秋味长。 感时犹溅泪,赏句可盈觴。 冉冉春归际,吟魂入浩茫。 注:先生惠赐其二0一五年《霜前存稿》《年尾存稿》, 中有《秋荷》《大雪歌》等篇。 其四 新春有旁骛,忽忽到华胥(注)。 星宇相通接,太虚凭展舒。 四时芳草盛,一例俗尘祛。 检点来时路,方惊梦似初。 注:先生二0一六年《岁首存稿》有《记梦》篇。 《访母校白水县胜利小学》 少年心事亦葱茏, 五十余春忆念中。 犹记门墙连陋巷, 岂知文脉溯乾隆? 眼前莫怪俱新样, 镜里应惊已老翁。 喜看青青学童小, 弦歌一派伴秋风。 8月28日在陕西省白水县参加仓颉庙保护利用规划论证会,去了1960年至61年在此读书的胜利小学(以前叫辛化小学),学校赠一在校内挖出的?石的拓片,碑为乾隆时所刻,当时此地为彭衙书院,面目全非,回来高铁上拟了一首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