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更愿赞美 “不牺牲”的父母

 科技新讯 2017-03-30
每日头条
1天前
2017-03-29
[ 文章导读 ] 文/三稻我有个女同事,女儿五岁,儿子两岁,夫妻都是上班族,孩子平常由夫妻俩和双方老人一起照料。一天闲聊,她说打算独自跟闺蜜出门旅游,我不禁感叹:“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养着俩娃还能跟闺蜜去旅游的妈。”女同事想了想,很认真地对我说:“我觉得只要妥 ...

文/三稻

我有个女同事,女儿五岁,儿子两岁,夫妻都是上班族,孩子平常由夫妻俩和双方老人一起照料。一天闲聊,她说打算独自跟闺蜜出门旅游,我不禁感叹:“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养着俩娃还能跟闺蜜去旅游的妈。”女同事想了想,很认真地对我说:“我觉得只要妥善安排,带孩子跟享受生活不矛盾。我跟家人说好了,公婆、爸妈、我们夫妻俩,有机会都该抽些时间出门转转,只要在家的人多费点心,出门的人还是能好好玩几天的。大人没安排好,就说是为孩子牺牲了自我,孩子也太冤了。”

我这位女同事,不到三十岁就成了两个孩子的妈,照着传统套路,她完全可以大肆使用“青春都耗在两个孩子身上了”之类的台词。能听到她说出这番话,我真忍不住鼓掌叫好。

我更愿赞美 “不牺牲”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承认,我这位女同事很幸运,有一家子人一起带孩子,无论从精力还是经济上说,负担都算轻的。我也承认,大到人生规划,小到生活方式,因为孩子,绝大多数父母都或多或少割舍了些什么。也许是升职外派的宝贵机会,也许是费钱的娱乐活动,也许是花时间的业余爱好,最少最少,也割舍了周末睡懒觉和不必考虑营养随便对付三餐的自由。

然而,即便是那些没有帮手,自己带娃还要兼顾工作,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奔忙的父母,就该标榜自己为孩子“牺牲”吗?

我常常在想,人们为什么生孩子?比较少数又糟糕的原因是各种压力所迫,一部分人因为从众心理——“大家都生我也生”,以上两种不出于主动意愿的情况,不列入今天的讨论范围。我们更常看到,也更乐于看到的情况,是一对相爱的夫妻,生下孩子让婚姻和感情更圆满。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出生本来就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ta是所谓“上天赐予的礼物”。换句话说,生孩子,养孩子,奔忙,劳顿,是这些夫妻自己选择甚至主动追求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父爱或母爱的付出本来就是个自我满足的过程。孩子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带孩子就是在享受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甚至应该感恩孩子的降生,让他们的生命更圆满,内心世界更丰盛。

孩子在襁褓中,父母要每天夜里起来好几次喂奶;孩子上学后,父母要按时接送,辅导学习;孩子在青春期,父母要努力化解代沟,解决各种叛逆和误会引发的矛盾……父母们割舍了一觉到天亮的好睡眠,割舍了没娃时想去就能去的饭局聚会,割舍了二人世界的平静浪漫,换来孩子顺利长大。

但这都不是“牺牲”,只是父母在“满足”和“自在”之间取舍的结果,他们选择了“满足”,割舍了“自在”,和“牺牲”根本是两回事。

我更愿赞美 “不牺牲”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以有限的阅历和视野,见过好些把“牺牲”挂在嘴边的父母。他们的台词通常是:爸爸妈妈为了你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或是没有你爸爸妈妈根本就不用如何如何,你却这么不争气,你对得起我们吗?这些父母在我看来有种“怨妇”心态,就像分了手讨要“青春损失费”的男女,那过程中的快乐,都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了。这样的亲子关系里,父母更像是投资方,付出了多少成本,就期待着能收到多少效益。“不争气”的孩子,是他们“高投入”之后的“亏损”。他们本身并不快乐,活在自怨自艾的情绪里,怪生活没有给自己公平合理的回报,同时也给了孩子错误的示范和不良的成长环境,用自己的“牺牲”对孩子进行精神绑架。

我特别同意黄磊的一句话,他说无论男孩女孩,都不应该用所谓的“穷养”或“富养”,而要用“爱”来养。爸爸妈妈因为相爱所以生了你,因为很爱你所以养育你,这才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知道,也有父母的确为孩子作出了伟大的牺牲。但我坚持,即便真正的牺牲也不该被挂在嘴边。毕竟,孩子应该带着爱成长,而不是背负着“歉疚”和“债”成长。

我更愿赞美 “不牺牲”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