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㈠修习《心经》 耕耘心田

 空空是如如不动 2017-03-30

㈠修习《心经》 耕耘心田


  我们现在再透过一些幻灯片,给大家介绍《心经》。大家看:这些莲花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心经》的“心”字。这几天,我在编排幻灯片的过程中,才发现这一张正好有一个“心”字。这就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心经》是什么,真理实相是什么,这实在是非常的奥妙!

   

  这是《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全文。对于《心经》你们一定比我背得更熟悉、更内行、更专业,所以背诵工作就交给你们去做即可,我们今天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来解析、体悟其中的深意。

  我们现在解析《心经》,然后让大家沿着这些方法去逐步的修习《心经》,我们实际上是在做什么工作,知道吗?

  我们是在“耕耘心田”。这是今天中午明吉大法师送给我的纪念品,我们现在的确如这个纪念品上所说的,是在耕耘心田,我们讲《心经》深意的主旨也全在这里了。如果希望真正体证到《心经》的世界,一定要耕耘好我们的心田,一定要把我们荒芜的心田慢慢耕耘成肥沃的土壤,让我们充满污垢、杂乱的心田成为净土。因为心清净,佛土才会清净。

  当你开始耕耘心田,你的心清净了,你的闻思修也随之深入,就会体悟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你会体悟到“空”实在太奥妙、太高深了,而整个法界、大自然都在为我们呈现“空”的奥妙!

  我不是在讲抽象的概念,我现在都是在讲实相,我是讲实际的“空”“空”的奥妙。有人认为:别人都不是这样讲,空海讲这些好像不对。当然,各自有各自不同的讲法,大家也可以换换不同的口味,听听不同的讲法。历史上两千五百年前的佛陀,有没有拿着某部经或论在讲经说法?他是不会参考任何一部经、论的,因为那时佛教没有经论。佛陀所讲的都是凭着他的清净良心,从他的佛性出发,将他对宇宙人生、身心内外进入如实深观之后,所发现的真理实相如实的分享给众生,所以他当时都会讲得很单纯,也很干净利落。




㈡「空」为众生之母


  我们看这张幻灯片,大家一眼看去都只会看到这奥妙的白云。但我希望大家能去看到:白云之所以能存在的背景、舞台是什么?是“空”,因为有“空”为背景,白云才能呈现;因为有“空”为舞台,白云才能变化无穷。我们一般都是习以为常的只看到这“色界”的白云,却不容易看到“无色界”的空,这很可惜。

   

  我们今天的重点就是引导大家多去体会“空”,体会空中是怎样升生妙有的,要多去看到空的奥妙。你看,这些漂亮的莲花,包括旁边的植物或白云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它们从宇宙的能量演变出来,从“空”之中演化出来。

  这一张幻灯片是“空”、无边无际的虚空。如果我只是秀出这张“空”,大家会不想看它,你可能在想:“你给我们从头到尾都讲这些“空”,其中又没什么内容,这有什么好看的?我们不想看了!我们要回去了!

   

  我们要知道:空真的是无边无际、无质无碍;但空之中还蕴藏有无穷无尽的能量、能源,这些能量、能源会物质化,它们会转换为最微细的粒子,再从最微细的粒子慢慢形成物质。

  这一张是现代物理学家推论出来的宇宙大爆炸,当然他们的这种探索、推论也是想要找出第一因,但我要告诉这些科学家:你们无论如何找,都永远找不到真正的第一因。因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即便找到之后,这些这个所谓的“第一因”仍然会有其背后更深的因缘存在。我们只能找出阶段性的第一因,因为仅从一个片段来看,的确有太阳系的消失,有星球的爆炸这些。但是黑洞存在的另一端即是白洞,黑洞与白洞是一体两面的。黑洞这一端好像一个环保的资源回收的大熔炉,它会将那些比较老旧、即将毁坏的破铜烂铁和垃圾般的星球回收进自己的世界,再将那些物质慢慢焚烧、消融掉。在黑洞这一端物质消失的同时,另一端就会产生出巨大的能量。所以,黑洞存在的另一端即是白洞。

   

  宇宙就是这样不断在生灭变化,这一端有死亡,另一端一定会有出生,会有巨大的能量被释放出来。这些巨大的、高温高热的能量出来之后,慢慢散布在虚空中形成星云。这个就是非常巨大的星云,它从宇宙的能量之中慢慢凝聚出来,它的任意一个角落、一个片段都会慢慢的酝酿……图片上我们能看到的每一个白点,在经过几亿年的演变之后都会慢慢形成一个太阳系。这些不是科幻片,我讲的全都是天文、物理科学的实相。空海讲经说法从不讲迷信,不讲幻相;我一定都是从科学、从开启智慧的角度来讲实相,大家完全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求真、求证。

   

  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到的实际的存在,而不是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来的,这是蔷薇星云,也叫玫瑰星云,这片巨大的星云会产生很多、很多的星球,这里也是太阳系诞生的地方。这是一个星云的片段,整片星云非常巨大,它其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在慢慢的酝酿,都会诞生出一个星球来。

   

  因为宇宙、现象界的一切都在动,大到星云、星球,小到分子、原子、夸克这些全部都在动。宇宙中没有任何一样会停止不动,这就是一切都在流动变化的无常法印。我们再将一个星云的范围缩小,其中任意一部分都会逐渐的旋转,这个星云慢慢会形成太阳系的初胚。

   

  这巨大星云的一部分会慢慢凝聚,中间的凝聚力会越变越大,经过几亿年慢慢的酝酿、凝聚之后,它的压力会非常大,就会产生核熔核反应,而开始燃烧、发光,慢慢的中间这里就会形成太阳。外围的这些因为压力不足,在经过慢慢的凝聚、演化之后,就形成了不燃烧、不发光。这是九大行星,太阳系就是这样产生。

  这块蓝宝石就是我们的地球。要知道在银河系之中,至少有一千亿个像我们这样的太阳系,但无论银河系有多大,它都是从“空”之中演化出来的,是从“空”中无边无际的能量演化出来的。

   

  太阳系是如此产生,银河系是如此产生,我们的地球也是如此产生的。当我们这个太阳系诞生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也同时诞生了。这是地球最初的情况,地球的最初是高温高热的,因为它的火气太大,所以法界要让它多吃一些西瓜降温。

   

  当我们的地球冷却降温下来以后,云、雨就会逐渐形成。降水会往低处流,慢慢就形成海洋。

  有陆地、有海洋,就会慢慢的酝酿出很多生命。生命正是这样从海洋开始起缘,从最初比较单纯的细胞开始一直演变、演变,到后来演变得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但无论有多复杂,这些全部都是从最初的“空”演变而来,其总源头都是“空”

  因此,佛教讲“空为诸佛之母”,“空”的确是诸佛之母,也是所有众生之母,是宇宙万物的总源头

   

  这就是《心经》所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们的地球会这样一直演变,而且会演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是我们所生存的地球产生的过程。

   

  这个过程告诉我们物质界、现象界的地球一样是从“空”演变出来。所以,在这个地球上我们看到的一切建筑物、花花草草(,乃至一切人、事、物全都是从“空”演化出来的,包括你、我、他,包括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统统都是从“空”演化出来。

   

  这是我们二零零八年十月在中国大陆带禅修的时候所拍的幻灯片,这些照片里,无论是小猫、小狗,还是某某佛、某某菩萨,这一切全都是从“空”中演化出来。大家要好好去体会“空”,好好去体会“空”的奥妙。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全都是从“空”演化出来,当它们演化出来之后,又绝不会脱离“空”,而是浸泡在“空”之中。

  因此,现象界的一切都来自于“空”,又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最后回归于“空”。这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讲的都是实相,如果大家也可以从实相去了解,就会感到很容易,而且还会无诤。

   

  学佛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理解“空”,而是将佛陀所讲的“空”误解、错解的话,会让自己的修行变为好像要遁入空门,认为一切都是空,结果因消极悲观而落入断灭空、顽空,这都是极不正确的观念、知见。“空”不但完全正向积极、无我无私,而且它又能起妙用,正因为有“空”这个舞台的存在,现象界的一切才能自由自在的翱翔。如果没有空,现象界的一切也不可能存在;没有空,甚至连你、我都不会存在。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来自于“空”,而且天下众生都是平等的。因此,我们不要只看到现象界,而看不到“空”。

  “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空性,大家要好好去体会“空性”。佛门中有很多人把“空”“空性”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不同的。“空”是指实际的存在,而“空性”则是对“空”这种实际存在的特征、特性加以描述。就像饭菜是实际存在的那样,当我们饿了的时候,实际的饭菜就可以让我们不再饥饿,同时我们也可以把饭菜形容为很香、口感很好,或是色、香、味俱全、健康养生等等,后面的这些形容都是人类在吃过饭菜以后,用语言对饭菜所做的一种描述,但这种描述与实际存在的饭菜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人把“空”与“空性”混为一谈,这两者一定要分开。就像“水”与“水性”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水性”并不等于“水”,水性是描述、形容水的特征、特性,是人类头脑对于水的理解,那是属于意识层次的。而我们一定要实际去看到、品尝到水,这样才会止渴;而不只是在头脑知见中去钻研水的特征、特性。至于要用何种词语去形容其特征、特性,每个人会因为体会不同,所解释的也会不同。如果你没有实际去亲证、去碰触水的特征、特性,就会见诤不断。痛不痒,如果你没有实际去体会“空”的特征、特性,一样会见诤不断。




㈢观水的变化 悟「空」的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


  我们现在协助大家去体会:何谓“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这是海浪,它们从古至今都不断的在浪起、浪落。如果你看不懂这些,你会和别人吵来吵去、见诤不断;如果你真正看得懂,你就是入空戏论灭,会体会到“溪声尽是广长舌”,体会到这些海潮音都在给我们讲经说法,都在宣说无上甚深微妙法,在宣说活生生的法——无常、缘起、无我。大家真的要好好去体会、好好去看到。

   

  这些活生生的法都在告诉我们:这里虽然一直在潮来、潮去,但地球上、宇宙中的水,从古至今有没有增减一分?没有任何增减。大家要好好去体会,我现在都是讲实相,“不增不减”并非指地球上的水没有变化,相反,它们是不断在无常变化的,从来不曾停止过;但无论它怎样千变万化,却始终维持一个恒常——不增也不减。

   

    

  “不生不灭”即不生不死。当海洋的水透过太阳的照射、加温之后,会成为水蒸汽上升,水蒸汽上升到天空中又会成为云,这些云儿又会飞越过各大山头。这是我昨天在马来西亚这里拍到的,这是最新鲜的云,它就像一头狮子。这些云会被风的因缘送到高山上,然后在高山上又会成为雨降下来。一般众生不容易看到其中的连贯性,海洋的水要进行变化都需要有因缘,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缘起”。我们一定要去看到缘起的奥妙,当水要升华成空中的云的时候,一定要有太阳或其它因缘的加入,当这些因缘加入之后,它们得到一些适当的热能、热量,就会形成微细的水蒸汽粒子,再一次成为空中的云。风接着将云朵送上高山,当温度变化,并且云量足够的时候,云又会变成雨水降落到地面上。

  这是下雨的场景,是前几天在我们马来西亚拍到的雨。因为在这里讲课,我就要用这里的雨水给大家讲,你们才比较容易了解;如果我用台湾的雨水给大家讲,你们又会觉得台湾与这里的雨水可能会不一样。实际上,台湾、中国大陆、马来西亚的水性是否相同呢?是都完全相同的。地球上无论何处的水性都完全相同,而宇宙的真理实相也一定是超越时空而存在的。

    


  这些雨水降到山上之后,流下来融入小溪、河流,它们都是在告诉我们缘起,告诉我们无常。它们一直都在流动、在变化,这些小溪慢慢的酝酿、流淌,流出去长养万物,众生就会有水喝。

   

   

  当我们喝了水之后,这些水有没有消失?没有消失,因为我们不久又会把水尿出来,并不是我们喝了水之后,地球上的水就减少了,而是依然“不增不减”不管我们把水尿到下水道或其它地方,它照样会继续流到各大河川、湖泊、海洋。水只是让你使用,水不断地流动变化,但从古至今水就是“不增不减”


  如果我们仅从部分、从片段来看,现象界一定有增有减;而大家要体会到《心经》所讲的世界,就需要从宏观、整体观而言,而不是只看片段、片面。因此,我们要把视野拉开,要有宇宙观、总体观,我们要去看到整体的奥妙变化,去看到无论现象界怎样千变万化,整个总体却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就像水有固态、液态、气态,当山川中的水因缘形成的时候,就会往上升,冲上天、冲上虚空。你看!这个水柱正在冲上天空,这就是大自然的喷泉。当这些水冲上天空成为云的时候,从表面看水好像是减少了,但它并未真正消失,它只是上升为空中的云,并在宇宙中四处翱翔,活出云的生命的神圣与庄严。

   

  当你真正体悟到“究竟智”的时候,你就会体悟到“常恒我乐”,但这里的“常”不是一般众生所理解的那种不变化的“常”,“我”也不是一般众生那种有身见、我见的“我”,这个“我”的层次已经完全不同了。就好像一个真正开智慧的人,他是“见山又是山”,但这与一般人所讲的“见山是山”,其中的层次已经完全不同的。因此,大家要好好去体会何谓“不生不灭”,“不生不死”

  现代物理学家都已经慢慢去了解这些了。这不是从佛教经典中摘录出来的,而是我从台中科学博物馆拍到的一些展示、说明。

   

  我们现在来看水的三态变化,流水、冰、云都在给我们讲经说法。“冰”就好像一个有形有相的色身,是一个固体形态的存在。这是冰屋、冰宫——用真正的冰建造的皇宫。

  你若以为冰只是物质,它没有生命、没有灵魂,你就大错特错了。我告诉大家宇宙的实相是万物都有生命,包括一滴水都有生命。水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组合而成,水分子有水分子的生命,原子有原子的生命,原子打破后的质子、中子一样都有生命,质子、中子打破后的,更细小的六种夸克一样都有生命,而且又有识别能力。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只是它们会呈现出活力的强弱之别而已。

   

  这其实是清晨的露珠,因为它们看起来比较象冰,所以我们权且将它当作冰来看。这些露珠就象冰,当它们遇到阳光加温的时候,就会融化为水,从表面上看,好像冰的生命是逐渐消失、死亡了。

  我们这里所讲的“死亡”其实是一种权说,是从这个片段来看,好像冰在消失、融解,但真正的冰有没有完全消灭?并未完全消灭。当冰转化为水的时候,表象看似是有变化,好像是冰的消失、死亡;但是这边有冰的死亡,那边便是水的出生,这边有所消失,那边便有所增加。两边整个合起来就是没有生也没有死,没有增也没有减,只是不断的在变化。

    

  冰变为水之后,遇到适当的因缘,水又会飞上天空成为云,整个宇宙的变化就是这样奥妙——从冰变为水,从水又变为云,云再变为雨水降下来,或是飘到高山上又成为冰。冰、水、云三态的变化只是一个代表,现象界的变化有时会更复杂,一些现象界的物质就是这样不断在错综复杂地变化、变化、变化……但是从这些生生灭灭之中,我们要去体会到“不生不灭”;从这有增有减的片段之中,我们要去看到总体的“不增不减”,看到“空”的世界。“世俗谛”是有“苦集灭道”、有生有死,但我们也要去看到“第一义谛”的“不生不死”“不增不减”

   

  今天晚上给大家分享的这些幻灯片,绝大多数都是我到各处去实际拍摄的。这空中飘飞的是彩云,是真实的存在。如果我们这里的光线足够暗,彩云就会呈现出更加细腻、漂亮的颜色。

   

  如果你能看到其中法界的奥妙变化、启示,你就能看到彩色的世界。大家要好好去体会:整个法界都在给我们宣说无上甚深微妙法。




㈣世俗谛垢净分明 第一义谛浑然一体


  《心经》所讲的“不垢不净”含义很深,一般众生很难体会到“不垢不净”的真意。我们在解析的时侯,可能都很会讲“不垢不净”,但在历缘对境之中,却常常落入垢、净的世界,在那里虚妄分别而不自知。譬如,一般众生看到这朵莲花,会觉得它很漂亮,也会勉励自己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从“世俗谛”,从世间法,从文学或儒家的思想来讲没有错,因为这是为了勉励我们在滚滚红尘中要与一般众生不同,要“出淤泥而不染”。

  我们现在要来讲“第一义谛”,也就是何谓“不垢不净”?当我们认为自己是清净的莲花,或者希望变成莲花,而不要和那些污泥混为一谈,不要那些污泥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有没有垢、净之分呢?一定有垢净之分的。我们不要那些污垢,并且勉励自己要舍离那些污垢,因为我们要成为清净的圣人……此时,我们的心中一定都有垢净的观念,有垢净的二元区分。

   

  当你是这一朵鲜艳的莲花,当你拥有亮丽的人生,洋洋得意的时候,请务必慢慢去体会:你所有的成就来自于哪里?你的生命、你的亮丽人生从何而来?你要去体会缘起甚深极甚深

  如果你没有去深观缘起,当你一有成就,你很多的我是、我能、我慢就会出来;如果你能够去深观缘起,请你看看这鲜花,你以为“我”能开出生命的鲜花,“我”能有所成就,“我”的生命与“我”向来瞧不起的污泥有没有连带关系?一定有连带关系,大家要好好去体会。

   

  如果没有污泥的孕育、长养,“我”怎能开花结果?“我”自认是一朵清净的莲花,“我”不喜欢那些污泥,但如果没有“我”所不喜欢的这些污泥在默默化育,怎会有这个自以为是的“我”的存在?“我”能修行有成,“我”能创造出什么,在这个“我”的背后,请“我”一定去深观缘起!

  “我”自认是圣人,“我”认为它们是肮脏、污垢的,但是要知道正是那些“我”所瞧不起的境界在养育“我”、支撑“我”,如果没有那些污泥的存在,“我”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果你不知道实相,你就会把自己与下面那些肮脏的水、污泥隔阂起来,你会讨厌它们,你会不希望成为它们那样,这就是有垢、有净的二元对立。但是要知道:你的如此之举是把生命切开了,是把一体世界切开了,你会看不到总体,也找不到生命的圆满,这样的划分会让你无法超越二元对立。

  宇宙真正实相的存在一定都是圆满、一体的。对宇宙实相、对法界而言,并不认为水或污泥是肮脏、污垢、不重要的,法界并未做出这样的区分;对法界而言,清净的莲花是神圣的存在,水和污泥也是宇宙神圣的存在,这些是“不垢不净”

  我们要了解:“我”之所以能开出鲜艳的莲花,能成就什么,完全是因为这些“我”向来瞧不起的境界的养育、支撑。为什么以前的你总是弯不下腰来?为什么总是不懂得感恩?那是因为你看不到缘起的殊胜,你有很多我慢,你总是眼过于顶。当你真正看到缘起的神圣,当你真正体会到:你的存在竟然是由这些你曾经极度疏忽、不知感恩、瞧不起的境界在养育、支撑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弯得下腰来,真正懂得感恩,真正的拥抱它们、亲吻它们、感恩它们。

  我们播放这些幻灯片,就是为了协助大家去突破垢净的观念,突破过去那种生命的价值观。“垢”与“净”只是人类贴上去的标签而已,我们为了交流方便,可以做“净”或者“垢”的权说,但不要硬生生的将它们划分开。因为对“究竟智”而言,这就叫做虚妄分别。

   

  这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拍摄到的,这些都是以前的皇帝、皇后们才能拥有的,都是非常珍贵的珍宝,有用黄金打造的,也有钻石、玛瑙和翡翠。这是真正的钻石,在人类的价值观中,它的价值是非常高的;但是对法界、大自然而言,却没有那些虚妄分别,都是一律平等的对待。不论是黄金,还是牛粪或狗粪,对法界而言都是完全平等,那些所谓的价值观都是人类自己贴上去的,人类认为越稀少的东西,就会贴上越高的价值标签,但这些对于法界来讲,却是完全平等的。

  在慈禧太后的生活起居中,她用的是真正的金枝玉叶,这就是用黄金打造而成的树枝,这是用玉雕刻的树叶与花朵。

  看到这边的牛粪,大家的头立刻垂下来不敢看,会觉得这么恶心、肮脏的东西,怎么可以用来上镜头呢?一般众生的垢净观念都是如此的强烈,但在法界大自然中,在“空”中,那是完全平等的。

  请问:我讲的这些是不是真实的?刚才不敢看的人现在好像在不住地点头说:是的,你讲的是真实的。这不需要催眠,也不需要任何的宗教信仰,

  我讲的都是实相的存在。如果把慈禧太后的金枝玉叶与牛粪同时放在这边,对法界而言,不会特别厌恶牛粪而把它赶走,也不会特别保护慈禧太后的金枝玉叶,法界绝不会这样,法界不会认为牛粪没有价值,认为金枝玉叶的价值很高,所以要赶快偷走,藏起来。会将金枝玉叶盗走的只有人类,甚至于那些动物,包括狗看待这些都是平等的,它们绝不会去偷盗金枝玉叶。

  相反,这些牛粪是植物爱吃的巧克力,如果你把慈禧太后的金枝玉叶压在这些花上,这些花却会觉得实在很苦,会疼得仿佛在呐喊:哎呀!你把我压死啦!人们人类这是什么价值观哟?我才不要你们稀罕的这些呢!我要的反倒是你们人类厌恶的牛粪!因为它们是神圣的,它们能够长养我们的生命啊!

  因此,牛粪才是植物真正清净的营养品、圣品。如果人类不为牛粪贴上标签,它们会是污垢的吗?这些污垢的名词、观念其实是人类的分别心。我们人类对待万物的方式就是:只要我们不喜欢的,就将它贴上不好的标签,并灌输给下一代。在牛粪尚未被贴上肮脏、污垢的标签之前,如果是一个两岁的小孩看到这些牛粪,在他心中因为没有所谓污垢或洁净的问题,他只会觉得好奇而将其当作玩具玩耍。大人却会因为被灌输一些观念之后,便认为它们是肮脏、污垢的,于是贴上污垢的标签,再去讨厌它们。

  今天我们有缘在马来西亚给大家分享这些实相,希望大家能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重新看待、对待万事万物。希望大家好好去体会:人类对于珍宝、对于利益的那种价值观,只是人类贴上去的标签;在宇宙大自然的怀抱中,一切都是完全平等的。

   

  这些也是在故宫博物院拍到的,这是以前皇帝上朝所佩戴的珠串。这些堪称价值连城,但如此高的价值也是人类贴上去的标签而已。你要看到:这前面一粒一粒的珠串与后面一粒一粒的东西,两者在法界中的价值是完全平等的。这后面一粒一粒的是什么?这是羊粪,中药中称其为“百草丹”。前者与后者的价值,在人类的眼光中有高低之分,认为前者是清净、美丽、高贵的;而后者是肮脏、污垢、低贱的。但是在法界的实相中,两者完全都是平等的。

   

  人类所贴上去的虚妄的标签,那只是一种权说、一种假象。众生看到前面那个黄金塔会觉得:这是真正的黄金盒、黄金塔,好神圣哦!而看到后面这个粪便堆成的黄金塔,众生却认为:这么肮脏、污秽,怎么能够上银幕呢?实在是太不雅观了!

  拜托各位,后面这个黄金粪便是五年前我从咱们马来西亚买回来的。我说的是真的,五年前我在马来西亚这边,看到有人在路边贩售这个纪念品,它是用树胶做的,我那时就觉得它很可爱,可以用来讲经说法时与众生分享,于是我就把它买回去。我当时问卖主:为何要做成这样?他告诉我:因为年轻人玩一些游戏时,需要新奇,或是需要让对方感到惊喜。

  在法界、大自然之中,前面那个真正用黄金累起来的塔,与后面的粪便黄金塔价值是完全平等的。身为人类,看到前面的黄金塔你们不会笑话我,但是看到后面的这个你们会觉得:好恶心哦,空海好没有水准,竟然拿这个黄金粪便来给我们分享!

  但它是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我也因此才会将它买回台湾。即使它真的是一堆实际存在的黄金粪便,它一样都是“不垢不净”的。大家要好好去体会宇宙的奥妙。这是明朝一位很有名的皇后遗留下来的皇冠,众生都认为它价值连城;然而在法界的心目中,它与其他的一切完全都平等。

  这是清朝皇帝最重视的太和殿,如果以前的贫民百姓闯进这里会怎样?会被砍头的。但是对法界而言,会将这些与万物平等对待。

   

  因此,我们要去体会“空”,体会“空”所展现出来的就是没有任何嗔心,唯有无我无私的大爱。如果你真正体会到“空”、空性的存在,你一定会没有任何质碍,没有任何二元对立,你那些垢净、生灭、老死的观念都会消失,这就是“入空”,然后自然的“戏论灭”。

    

  众生都喜欢看到漂亮的蝴蝶,但是一看到毛毛虫却又不喜欢它,甚至还会起很多鸡皮疙瘩。但如果不容许毛毛虫的存在,怎们会有后来的蝴蝶呢?所以,我们要去接纳不同形状的存在,接纳我们所不喜欢的境界。只有我们容许毛毛虫存在,才能看到这些漂亮的蝴蝶。大家要好好的从中体会: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如果你能体会到“空”的深意,就可以开启很高、很奥妙的“究竟智”,那就是“空”的奥妙、“空”的智慧。如果你能体会到“空”的深意,你在喝茶、吃饭的当下,也是在耕耘我们的心田、净化我们的心灵。

   

  这些都是实际拍到的彩云,大家一定要好好去体会“空”。只要大家好好去体会“空”的奥妙,我们的人生就会变成彩色的世界、奥妙、亮丽的世界。

   

  大家千万不要只看到孔雀的屁股哦,我们以前的习性常常都只看孔雀的屁股,希望我们从此以后要看到孔雀的全体,要看到生命的整体、宇宙的整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开启高等的智慧。

    

  大家要好好去体会何谓“诸佛刹土尽同虚空”,这是讲成佛者所体悟的就是“空”之奥妙、“空”之智慧,成佛者会用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因为当他真正体会到“平等智”的时候,自然会充分尊重一切众生。

   

  所以,我们在此共同勉励:让我们一起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耕耘我们的心田,让我们一起来共创一个和谐的生命、和谐的新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