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瞻仰国歌纪念广场 参观国歌展示馆

 老党1943 2017-03-30
瞻仰国歌纪念广场  参观国歌展示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诞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近代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战斗号角。《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国歌纪念广场和国歌展示馆就坐落于《风云儿女》拍摄地——杨浦区荆州路。国歌纪念广场和国歌展示馆是全国首座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主题的纪念广场和展示馆,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建成并对外开放。


    国歌纪念广场占地2.7万平方米,圆形的开放式广场远看如同一张唱片,广场上设有国歌纪念雕塑以及旗台。国歌展示馆坐落在纪念广场西南侧,总面积1500平方米,由序厅、国歌诞生厅、国歌纪念厅、“我”和国歌厅、国歌震撼厅以及世界各国国歌厅组成。展馆以国歌故事为主线,以爱国主义为基调,以声音效果为重点,以展示、教育、收藏、研究四大功能为方向,通过600余件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全面展示《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背景、创作过程、传唱与影响,充分展现国歌魅力,激发各界民众的爱党爱国情怀。



(以上两图为2015年5月18日拍摄)


     著名建筑设计师邢同和担纲规划设计的“国歌纪念广场”,占地2.7万平方米,以直径为54米的圆形“国歌主题广场”为核心。广场内处处蕴含着国歌的元素:圆形广场即为唱片的造型,广场地面上设置多道0.3米宽环状带,是唱片的暗示,寓意《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诞生,从上海唱响全中国;广场中央,一座12米高的青铜雕塑分外醒目。这座雕塑的主体造型是一面经过战火和历史风云洗礼的国旗,旗前还有一把军号。凝望雕塑,那段峥嵘岁月不禁浮现眼前。主题广场体现着这是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广场。“国歌纪念广场”的设计理念,突出了以作为《义勇军进行曲》源头的纪念性、地域性、音乐性、艺术性、唯一性。述说着《义勇军进行曲》从诞生到成为国歌的整个历程。





(以上两图为2017年3月8日拍摄)


    建设一座国际化、高科技的国歌展示馆,缘于上海和国歌的独特情缘。“九 一八”事变后,为了唤起民众抗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电影小组”于1934年春在上海建立左翼影片拍摄基地――电通影业公司,田汉为其创作完成了抗战影片《风云儿女》,1935年,聂耳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上海由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诞生地。为铭记这一光荣的红色烙印,全国第一个以国歌为主题的纪念广场及展示馆于2009年9月落成于此。而展示馆所在的杨浦区荆州路151号,也正是70多年前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地。



国歌展示馆入口处



序厅、国歌诞生厅。回望《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历程。






    义勇军,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和热河省(今分属河北、辽宁、内蒙古)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影响下,自发组成的民众抗日武装。在其建立和斗争中,有些曾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





  

    二十世纪30年代,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急关头的关键时刻。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同年5月24日,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插曲的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北京路金城路口的金城大戏院首演。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唱响了祖国的四面八方,唱响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乃至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中传唱。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革命歌曲甚至享誉海外,在全世界传播。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2月2日,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歌曲内容是号召人民奋起抵抗入侵者,歌曲雄壮激烈,催人奋进。1949年9月27日成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国旗、国徽同国歌一样,是国家的标志,象征着国家的主权与尊严。




   《卖报歌》报童杨碧君

    聂耳在创作上最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大家都会唱的《卖报歌》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1933年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时,结识了一位名叫:“小毛头”的卖报女孩,“卖报童”的原型便是她。这名小女孩姓杨,十岁,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学名,人们都叫他“小毛头” 。有一天“小毛头”饿得头昏眼花,摇摇晃晃的时候,一辆电车靠站,一批人从电车上涌下来,“小毛头”被撞倒在地,头上起了血泡,手上的报纸散乱一地,“小毛头”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一个陌生的叔叔帮她拾起了报纸,还扶她起来,把弄脏的报纸都买走了--这人就是聂耳。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知道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者安娥写词”。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后来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





           1934年年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公演时,特请小毛头本人扮演剧中报童,在舞台上首次公开演唱作为场曲的《卖报歌》,从此传唱开来,深受儿童喜爱。这首歌短小精悍的儿童歌曲以跳跃的节奏,活泼的音调,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的报童形象。音乐的情绪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卖报歌》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至今仍得到少年朋友们的喜爱,它为人们展现了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大家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带有着对光明未来的期盼。聂耳的创作源于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他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 提炼音乐形象, 并把自己的音乐创作同生活在社会最底 层的劳苦大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



    据史料记载,1934年春成立了党领导的左翼影片拍摄基地电通公司。1935年初,电通公司从斜土路迁到荆州路405号,当年的摄影棚也在这里(当时电影拍摄主要 是在摄影棚里完成)。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主题歌的《风云儿女》是电通公司迁入新址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上海电通影业公司影片《风云儿女》摄影棚现场模型。




展馆前“荆州路口”街头植物艺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