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之佛 ——花开为佛

 脩心 2017-03-30

   陈之佛,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开拓者。他的艺术创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艺术的转型与发展,在中国现代美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开启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现代生机,重振迷乱的花鸟画坛 并在美术教育领域有着卓越贡献, 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图案讲习所——“尚美图案馆”,培养了一大批工艺美术人才 。  

  陈之佛,浙江余姚人,好雪翁,居江苏南京,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毕业后,回国从事工商图案设计,在三十五岁后并致力于国画研究。

  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受了许多教授的影响,其影响最深的是一位叫岛田佳矣的教授对他警醒说:我一生酷爱中国艺术,日本的图案就是从中国艺术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固有摸样实在比日本高明得多,希望他在创作中不仅要学习他国艺术,更要吸取、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艺术”陈之佛对他的告诫感触很深,从而真正悟到学习外国艺术,决非盲目崇外而丢了我国传统中最宝贵的精华。 他回国后便投入了教育事业,曾任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等。

  归国第一年,陈之佛在上海创办尚美图案馆,为各大丝绸厂设计图案纹样。由于当时的中国仍然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恶劣环境之下,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压制,尚美图案馆无力维持,并在苦心经营四年之后宣告停业。然而,图案馆的开办是一种设计思想的体现,标志着现代工业生产中设计与制造的分工,它使教学与实际结合,显现了设计的实用性。虽然图案馆存在的时间不算长,但它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可以算作是最早的设计公司。

  到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后,陈之佛有机会结识更多画家同仁,像徐悲鸿、傅抱石、黄君璧、张大千、谢稚柳等人,亲见了大量名画珍品,更加触发他对工笔花鸟画的喜爱。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从唐、五代至两宋,一直是繁华盛行的景象。五代宫廷画家黄荃、黄居寀父子采用勾勒填彩的绘画技法,将栩栩如生的虫草花鸟形象跃然纸上,他们的绘画风格细致工整,设色富丽典雅,有“黄家富贵”的美誉。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工笔花鸟画中,技巧与情境融合完美,大自然的真趣形象一览无遗,画史上将这样传神写实的画法称为“宣和体”而享誉后世。元代之后,文人绘画兴起,一批富有创造性的写意花鸟画家将意笔花鸟推向高峰,虽然工笔花鸟画尚有延续,但已不再是画坛主流。勉强发展至明代,边景昭、吕纪虽似灰暗中的零星光亮,却还是难成气候。

       进入到20世纪,工笔花鸟画在艺术长河中日趋凋敝,苦苦挣扎。在这样的形势下,陈之佛开始了工笔花鸟画的研究和创作,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写道:“四十岁前我山水花鸟都画,但既无名师指导,也不专攻,主要受宋、元名迹的刺激,才开始专攻花鸟,并决心画工笔。”从文段中我们不难看出,陈之佛痴迷于古代工笔花鸟画,在他的作品中主要承袭了宋人花鸟的绘画风格,这和于非闇是一脉相承的,但于非闇偏重于对宫廷风格的传承,因此画风工丽、色彩浓艳是他所长。而陈之佛是南方人,更偏爱清淡雅逸的气质,所以他笔下的传统工笔花鸟画在学习宋人工致写实的基础上,画风更趋于清新自然,因而观陈之佛花鸟画,没有富丽、奢华的视觉刺激,一切似乎都是静静的、轻轻的,仿佛是在蕉叶秀竹的江南轩窗前,淡淡地品茗一杯清香的绿茶,味道虽不浓烈,但回味悠长,让人领悟到的是一种文人悠然自得的天性中那份“清净随意”或“低调隐逸”。

  陈之佛先生的花鸟画中,既有宋画的栩栩如生,也有元代花鸟绘画的淡逸雅趣,加上长于对图案装饰的把握和运用,他将这两者完美结合,形成了陈之佛自己独特的绘画风貌。

  在构图上,陈之佛很是注重画面的装饰美感。图案设计专家出身的陈之佛,在处理创作的主要部分与次要部分之间关系上很是讲究,包括宾主大小、多少、轻重、疏密、虚实、隐显、偃仰、参差等,都要经过悉心考虑。作品《玉兰群鹊》采用传统竖式构图,繁盛的玉兰花穿插整幅画面,姿态各异的喜鹊三两聚集,俯瞰下方、仰首回应、凝神倾听,它们神情迥异,扭转姿态各不相同,玉兰丛中轻轻探出几枝桃花,红白相衬,簇簇绿叶点缀其中,整幅作品春意盎然,活泼喜人。画家苦心经营,内容布置参差错落,画面丰富却整体而和谐,这是陈之佛将宋人折枝花画法与图案构图法完美融合、灵活创作的典范之作。

  在造型上,画家重视观察体会花鸟的形态习性,通过写生的方式将对象记录在画稿,经由反复推敲、修改和整理,最终勾勒出成熟的形态。陈之佛在日本求学期间养成了对景物写生的习惯,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本功,他的作品中展现出非常广泛丰富的内容,各种禽鸟走兽、各色花卉树木,多样却不雷同。然而他并没有将日常写生直接照搬到画面上,而是运用所学,融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将对象进行艺术再加工。陈之佛对于图案研究深谙其道,他所塑造的花鸟形象带有明显的装饰意味,这点从线条上便可看出端倪。现代装饰画一般只是对线条的匀整程度有所要求,并不讲究传达“笔意”,在线条的组织排列上,装饰画更要求处理好线与面的“等同”和比例关系。陈之佛利用自己所长,将装饰性的线条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以平实、匀称、流畅的线条勾勒对象,大大突出了画面造型的整体性和装饰性。

  陈之佛花鸟画风格的形成,有传统花鸟画和日本画技法的结合因素。陈之佛在日本学过印染工艺,日本画中有一种“撞水撞粉”的技法,晚清至民国的“岭南画派”画家们大都汲取其技法,陈之佛所绘花鸟作品,树木枝干也旁通于此。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树干多为勾勒,枝干转折、结疤、虫洞皆清晰可见,但有时画得太过真实,往往有“喧宾夺主”之嫌,有如北宋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画中禽鸟栩栩如生,但所有山石、丛草、树木也一一描绘得具体到位,倒显得画面缺乏主宾、轻重之分了,过于实在,反倒是少了一份空灵含蓄的韵味。陈之佛所绘禽鸟工细传神,所画树干枝梢用水分饱满的“赭石”颜色平涂,趁着颜色未干在其中“滴注”清水、墨点或者“石绿”,几种“滴注”的颜色自然相互冲撞,就会形成或是赭墨相融,或是水墨交融,或是赭绿融合的肌理效果,待色彩干透,一种“没骨”画出的、由色墨粉(石绿)交融形成的树干就完成了,细心勾勒、敷彩的禽鸟与“没骨”枝干呈现在画面上虚实相间,主宾分明,很有趣味。这种借日本画撞水撞粉技法所形成的陈之佛花鸟画中的枝干画法,颇具新意,对后世花鸟画画家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陈之佛一生创作五百余幅工笔花鸟画,他将图案法则中的处理方法引入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创作,作品中带有浓厚的装饰审美趣味,体现出前所未见的现代感,具有独创意义,为后人留下一大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