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天然:《半瓢居诗词稿》序二

 杏坛归客 2017-03-30
                       


寄意风云楼百尺,关心桃李树千株

——记吾师邓世广先生


老师的诗集将要出版,命天然作序。


我想,老师是当代诗坛名家,能为此诗集写序的人自然很多,无论从诗词创作水平讲,还是从年龄资历讲,怎么排队都排不到我。但老师偏让我写,原因只有一个——我离老师近,相对来讲,我对老师最了解、最熟悉。因此,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天然和老师相识已经八年多了,起初是极敬畏的,常怀惴惴之心,相处日久,慢慢也就不太拘谨了。有时,老师会指着我叫“侃如(老师女儿)”,然后再改口叫“天然”,这让旁边的人也忍俊不禁。或许是由于老师女儿不在身边,而我的父母也在万里之外,相处中会自然地产生情感寄托,乃致如此。老师已近七十岁高龄,经历了多少人世沧桑,如今桑榆景好,真令人感慰!


老师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一位医科大学的中医教授,一位刚直不阿的学者。由于家学渊源,幼承庭训,所以为人处事严肃审慎、一丝不苟,凛凛然一身正气不怒而威。在教学、医疗之余,老师曾经担任《昆仑诗词》主编十七年,我有幸参与了三期编审给老师做助手,受益颇多。记得有一次我在外人面前口不择言,过后受到老师严厉批评,吃午饭时我仍在委屈流泪。老师拿起自己的两串烤肉放在我的面前说:“好啦!别像林黛玉似的!先把烤肉吃了,再接着哭!”老师一脸无辜,像哄小孩的样子,不禁让我破涕为笑。


清·徐增有云:“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见其诗如见其人。”诚如斯言,老师的诗也象老师一样,正襟危坐,亦庄亦谐,神思飞扬,妙语如珠。翻遍《辞海》,唯一个“真”字可用。我非常喜欢这些诗句:“附势趋炎两未能,青云平步固难登。清高今幸遂人愿,背倚天山百丈冰。”(《天山中国一号冰川登临口占》)、“栖身大漠守苍凉,久历艰辛遍体伤。老去依然风骨硬,人间我亦似胡杨。”(《伊吾淖毛湖胡杨林》)、“不随晴雨逐新潮,若谷虚怀品自高。我愿诗人遵此道,贫而无谄富无骄。”(《巴依木札草原无底湖,久雨不盈,大旱不竭,人咸奇之》)、“一意孤行忆旧时,半由天性半由痴。新来渐识终南径,勒马回缰悔已迟。”(《巴里坤草原骑马》)、“访戴迷途思访梅,孤寒胸次剩崔嵬。问予何故诗清冷,源自天山踏雪回。”(《天山踏雪归后》)…这便是老师的写真。在这个浮躁的、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缺失、信仰缺失、道德缺失,我却有老师做我的榜样让我去学习,何其幸也!


读老师的诗,可以领略无限风光,飘逸洒脱,美不胜收。其如“鹅白三堤岸,莲香万顷池。清风携细雨,淋我满身诗。”(《金湖荷花荡雨中漫步》)“潋滟湖波老,嶙峋山色青。风传雨消息,霞接雪图形。”(《天山大峡谷纪游》)、“飘逸从天落,飞流品自清。…目断鸿归影,风传玉振声。”(《雁荡山大龙湫》)、“瞑琴待鹤情何远,拍槛呼鱼迹已陈。”(《崇州罨化池怀古》)、“一泉甘冽谈禅久,八景清幽落笔难。”(《清泉诗社换届弟子稚明索句步韵遥寄》)、“两岸笙歌忧醉梦,一江灯火忆苏杭。”(《凤凰古城》)“涛声起处椰枝绿,月影移时渔火红。”(《湛江特呈岛纪游》)、“千仞每耽梁苑雪,五株不羡大夫松。波深有梦鱼龙老,境妙无忧烟雨封。”(《辛卯仲夏再游天池》),如此等等,不胜枚举。优美的诗句折射着诗人独有的视角和情怀。读一遍还想读,再读一遍就记住了,这就是好诗的特征。


欧阳修说:“诗之作也,触事感物,文之以言,善者美之,恶者刺之,此诗人之意也。”令老师美之者,是风雨读书声、家国天下事,是气贯长虹的民族精神,是海雨天风的咏史怀古,是引人入胜的咏物寄情,也是九州壮游的题咏赠酬。如“笔下文章留碧落,胸中韬略寄黄昏。当年拍遍栏杆处,抚摸依然带掌痕。”(《京口北固楼怀古》)、“一剑横关飞鸟绝,两峰衔月暮云开。题诗轻掷封侯笔,对酒长怀倚马才。”(《铁门关怀古》)、“每临大美难成句,一动真情便有诗。…危崖倚树思长啸,唤取春风醉一卮。”(《喀拉峻纪游》)、“我性如君直,君心胜我虚。梅兰偕我醉,松菊伴君书。”(《雁荡山倚竹留影赋此》)、“借澄湖碧水浣尘襟,乘醉驭轻舟。唤低徊鸿雁,新盟鸥鹭,偕与同游。潋滟晴波鱼跃,笛弄采莲讴。沧海平生意,已任沉浮。”(《八声甘州·博斯腾湖泛舟》)…人物山水,俱见大雅之风。


令老师刺之者,是那些世故圆滑、沽名钓誉、趋炎附势、道貌岸然之辈:“总是奴颜容不得,胁肩笑处冷眉横。”(《自题小像》)、“阅世如从高处看,笑人愚者是愚人。”(《愚人节寄友》)、“荒唐蝶梦凭谁解,扯淡人生值几文?”(《网络》)、“抛妻再娶成名后,附逆初鸣动乱中。”(《文坛某公》)、“灵魂朽矣文章假,信仰依然主义真。”(《闻某大学党委书记严重违纪,赋此以警来者》)。诚如清人王寿昌所言:“刺恶之诗,字挟风霜,庶几闻者足戒。”


我最爱读老师的七律和长调。古来很多诗人豪气干云,老师更是如此,其磅礴气象不啻苏辛,而至理存焉。其如:“谁假谁真知过去,我修我炼算将来。醉中梵呗因诗老,梦里菩提信手栽。”(《清远峡山飞来寺感事》)“此乃雄关也!正萧萧、山风吹梦,海潮传话。似语人间懵懂事,告我应知真假。且勿信、歌吟哭骂。”(《金缕曲·山海关怀古》)、“马踏斜阳风渐冷,毕竟胡尘难灭。…且擎樽酒,雁门邀醉寒月。”(《念奴娇.雁门关怀古(步东坡韵)》)、“幸丹方未缺,忧贫尚早,丹忱未泯,忧道非难。太上忘情,太愚忘我,原在忘情忘我间。”(《沁园春·游吐尔加辽草原》)、“败寇成王兴废事,惟有残阳依旧。但记取、流芳遗臭。我觉古人真可爱,动刀兵直为江山斗。原不划,左中右。”(《贺新郎·访塔城红楼博物馆》)。读之让人豪宕之情顿起,鄙吝之气全消。


性情如此豪放的老师,对家人、对病患、对朋友,却是丹忱可鉴、一片真情。如“独从遗像念萱堂,每见慈颜每断肠。”(《哭母》)、“老子平生未信神,人云傲骨自嶙峋。果然天主佑吾女,折节甘为不贰臣。”(《圣诞节前,寄旅申小女侃如》)、“医风见许仁兼义,师道能教青出蓝。”(《为何永沂兄洗尘乌鲁木齐》)、“诗来总觉兄非老,函答常言我太忙。”(《癸巳初冬明道兄噩耗传来悲不自胜赋此》)、“一诗曾吐丈夫胆,千载犹怀老杜心。”(《四川省诗学会成立致贺,步老杜韵》)。襟期缱绻,尽在诗中。


而对于弟子,老师的慈爱之心每见字里行间:“长酬知己樽长满,不遇人才眼不青”(《聆悉弟子稚明拟赴天山为余贺寿感赋》)、“最是难堪挥手处,翩翩瘦影渐模糊。”(《寄怀弟子浠水》),“枕上难眠久,羡顽徒,南柯梦里,弄音高手。俄顷鼾如风雨起,又似鸣琴击缶。间断处、龙吟狮吼。窗外雨声犹滴沥,与风声合作三重奏。堪慰我,此情厚。”(《贺新郎·蓉城与弟子汉林下榻蜀兰大酒店,不寐戏作》),直至“漫道男儿心似铁,至此萧然无语。…忍老泪,御风去。”(《贺新郎·留别山东》)。


老师素谙幽默,常有诗句可令人会心一笑:“休说减肥无妙法,秘方宜问瘦西湖。”(《扬州瘦西湖》)、“岂敢缸前萌醋意,诗中胃里两多酸。”(《参观镇江醋文化博物馆》)“狗肉休云难上席,人心叵测且加餐。”(《大雪弥天日,福雄邀啖狗肉,醉归有作》)“检讨平生如厕石,一身傲气不堪闻。”(《病退经年自嘲寄友》)。


老师性格刚烈,嫉恶如仇,口无遮拦,直抒胸臆:“壶涛仍作雷霆怒,脑海早除宵小名。”(《黄河壶口瀑布纪游》)、“笔落奸人惧,诗成大道通。“(《答喜英兄自纂吟稿八年写慨》)、“总觉荷前输一着,污泥不惯久栖身。”(《金湖观荷杂咏》)、“算风尘足迹,仍多坎坷;江湖意气,渐少疏狂。拈醋诗酸,打油词老,耻作溜须拍马章。”、(《沁园春·太行山大峡谷纪游》)“闲来检点平生,未谙拍法,不会装孙子。


不齿胁肩工谄媚,厌倦无聊歌吹。”(《念奴娇·自嘲》)、“屈节难为司马竹,孤怀唯重自由身。仰头大笑出门去,不作是非圈里人。”(《无题》)、“酒中怀阮矜无染,胯下学韩惭不能。”(《自题光头小照》)。


这些诗或许给人孤傲的错觉,其实并非如此。老师缅怀先贤诗有:“旧伤如我腰难折,肃立灵前便鞠躬”(《敬谒信国公文天祥祠》)、船头看海则“无酒以茶代,谦谦敬一觞。”(《台湾东海岸看海》)、与年轻人交往每以“勋业昭昭惊后起,行藏碌碌愧先生。”勉励逊让(《闲居寄友之三》)。所以老师游踪四海,交友天下,皆因待人真诚。老师对欣赏的人不吝赞美:“羡君一管风云笔,写活天山南北人。”(《李灼先生情系新疆国画展观后》)、“一从临浦识荆后,始信诗中有孟尝。”(《怀萧山周明道兄》)、“人品久闻存正气,文章不肯饰虚辞。”(《奉和斗全乙酉人日感怀原韵》)“最是阅人凭慧眼,任贤向未问亲疏。”(《宵深不寐,敬怀姜志毅院长》)。老师在《天山吟啸》序中对弟子们亦语重心长、寄望殷殷:“回眸后起芸芸辈,只许精英踏我肩。”


老师就是这样毫不掩饰的率真表达!


不知是不是年龄的缘故,近年来老师虽然仍说“莫笑书生空议论,匹夫责任亦非轻。”,但自嘲、自省、自悟之语也颇多了,“笔有风声鬓有霜,年来渐次敛锋芒。”(《重阳遥寄少平汕尾》)、“吾今渐悟濠梁意,湖海逍遥一叶舟。”(《再叠闲居寄友》)、“樽中渐少风云气,诗外弥珍鸥鹭情。”(《自题小像》)。直到去年端午,老师写道“已断乱麻凭慧剑,为寻春色到天涯。留些酒量酬东主,换样心情看野花。”(《裕民山花节应邀莅游》),今年春节后又有《无题》诗云:“镜里元知髪不青,那堪座右换新铭。漫云燕市千金骨,曾品人生五味瓶。疏懒终难营苟苟,孤寒依旧惜惺惺。童心未改痴心在,得意时分便忘形。”这样真好!老师健康愉快是弟子们的殷殷祝望。


絮絮如斯,若能有助于读者了解吾师,天然幸甚!


赵天然 2015年8月于乌鲁木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