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之柔与太极拳之松

 zlj1968 2017-03-30

泉州 锡成
2015年6月2日

   

    太极拳先辈郝为真先生说:“初练时,如身在水中,两足踏地,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层,则如身在水中,两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运动。第三层,则身体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神气内敛,不敢有丝毫散乱。此则拳成矣。”
   笔者习拳之初,对先辈“水中拳”的论述含糊不解。如今,深感郝前辈“水中拳”之意境至臻至理,体会到练习太极拳有一种陆地游泳、水中玩球之妙感。
   记得少儿时期玩“打水漂”的游戏,用小瓦砾或小石片抛向宁静的水面,瓦砾石片擦着水面会连续蹦跳几下,激起一串水花,终了沉没其中。但也有不少玩伴打不起“水漂”。当时仅知游戏之技窍,而不知水之柔性。如今想想太极拳之松如水之柔性啊!
   李和生师父亲授内功太极拳老六路,手把手喂劲之意境,与水之柔性极乎近似。师父喂劲走化,即感如坠深渊,欲罢不能。师父喂劲发放,则感如石掷鼓,一触即发,弹跌不已。同样的人,同样的动作(姿势、力量),怎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令人思之悟之耳。
   然而,“打水漂”与太极拳有别。“打水漂”玩的是“扔”的技术,太极拳则在“接手”的功夫。先贤王宗岳《太极拳论》云“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对太极拳“接手”提出了“不丢不顶,不抗不扁”的要求。假设彼方来力蛮横,己应以水之柔性,松走引化,让彼之力无着点,如同投石入水,自然沉没,彼必前倾跌扑。若彼功力相当,则己以水之柔性鼓荡,让彼之力随波逐浪,如“打水漂”切线弹蹦而出。因此,太极拳练的不是技术技窍,而是如何将太极拳之水“盘活”,“盘灵”,让己身成为太极拳之“活水”,以应自然之万物。
   纵观论述太极拳松之文章繁多,无论“无形无象”之意境,还是“松空圆活”之意形,其实都蕴含着水之柔性。
   太极拳之水“源”于肾,“荡”于意,“漾”于神。行拳走架,可静若山岳,巍然不动;亦可动似江河,或潺潺溪流,或波涛汹涌。故而,太极拳之松,如水浪之柔性:无根有源,源源不断;无刚有势,无坚不摧。
   因此,老子曰:“极柔软极坚刚”。柔以致用,柔极必刚。水能载舟,亦可覆舟。拳亦然,拳能修心养性,亦可强身御敌!今之粗浅体悟,与拳友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