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氏经方医案——耳闭气医案一则

 医路平安us34hf 2017-03-30

案例:王某某,男,42岁,身高175CM,体重75公斤。

主诉:反复右耳闭气1年余,加重1周。


病史:患者在1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右侧耳朵闭气的症状,吃了上火热气的食物,喝了酒,右侧耳朵就会发痒,耳道潮湿,有液体分泌物流出,情况反反复复。近期因为应酬比较多,喝酒吃肉过多,导致耳朵闭气严重,影响听力,耳朵发痒,分泌物很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遂前来就诊。

2015年11月5日,初诊。

刻诊:患者精神亢奋,讲话声音高亢,中气十足,头发稀疏,口不干,口不苦,大便正常,小便黄,胃口非常好。舌红苔薄黄,舌根部有黄腻苔;左脉重按有力,右脉重按有力。

处方:龙胆泻肝丸合六味地黄丸。

医嘱:早上吃龙胆泻肝丸一次,按照说明书的分量加倍吃,晚上睡觉前吃六味地黄丸一次,按照说明书的分量加倍吃。


一周后,二诊。

患者述:患者前来复诊,耳朵已经干干爽爽,没有液体分泌物了,听力恢复正常,耳朵不痒了。

按:此患者是中年男子,古人云:年过五十而阴气自半。由于性生活的消耗,这个中年男子必定肝肾亏虚,但是由于他胃气过旺,能吃能喝,经热过盛,导致肝胆经有湿热郁结,师父蔡长福在《热病一百问》中提到,“长期耳痒生耳闭,肾经缺水胆热伤”。肾开窍于耳,胆经的经气循行于耳,立足于这两点,这种病人的治疗上,既要清除肝胆湿热,又要补充肝肾不足,湿热的产生也是由于内里肝肾不足,不能及时排除邪气导致的,故用龙胆泻肝丸治标,用六味地黄丸治本。

因为龙胆草极为苦涩,难以下咽,故在临床上多建议病人采取中成药龙胆泻丸服用,不建议服用汤剂。另外患者反映的是右侧的耳朵不适,身体的右侧主气,这是气分热导致的,如果开汤药的话合上白虎承气汤,能有一剂见效,不需要服药达到一周,但是只能中病即止,后期还需以六味地黄丸调理。理法明确,方药对症,因此效如桴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