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评论

 186book 2017-03-31

近日,有消息透露天天果园已经入股城市超市,双方将在生鲜消费业务上展开深度整合,打造以社区消费为中心,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精品生鲜零售新业。

早在2016年7月份的时候,就有媒体爆出,天天果园各地门店即将全部关闭,北京、上海、广州都会涉及。对于关店原因,天天果园在声明中称,关店是为了服务升级。

这就让人看不懂了,自己做店面都盘不活,难道入股城市超市就能做好了?有时候,面对这种半死不活的企业,小编真想临门一脚,直接把它们踹下神坛,好在职业道德不允许我这么做。

理性来看,天天果园与城市超市的合作,看重的是它的供应链和渠道资源。据悉,城市超市会将旗下15家超市的精品生鲜消费交由天天果园运营。除此之外,城市超市旗下拥有的农业基地、蔬菜产销合作社以及中央厨房也将会对天天果园全面开放。

然而,真的那么容易吗? 天天果园入股城市超市,后者通过线下自身供应链和渠道优势能弥补前者劣势又如何,该面对的问题还是一样要面对,比如生鲜品控怎么做,冷链物流成本怎么降低,每天客流量/客单价是多少、人群定位等等,如果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好的话,此次联姻不过新瓶装旧酒,注定难翻身。

借此机会,小编想分享一家已经盈利的生鲜品牌(名字不详)的经验,看了之后,你就知道这一块要盈利有多难。在这里,小编先郑重感谢这位来自郑州,名叫“中原大白菜”的朋友的分享(非广告)。

他表示在2016年底就考察水果,包括商超、批发市场、产地等,且只做一种水果。第一年,他做得很小心,通过朋友圈和微博上投2000块做推广这两种方式来卖,只求不赔。然而三个月后,由于没有好的策划方案,微博全打水漂,没有一个单子。

没想到的是,朋友圈却出乎意料的好,由于果子品质好,慢慢就有了口碑。重点要提的是:单位订货量比较大!挣了3万多块,虽然这钱比起大佬们动辄百万的收益来说不值一提,但是这一块能盈利本身就很了不起。

有了这样的好兆头后,他今年准备找人合伙,精心策划一下,争取把量冲上去,还准备加一种水果。目前正在考察中,选水果很慎重,要考虑郑州的气候,人的体质需求,市场需求量,产品利润率,市场稀缺度,有没有卖点等因素。他表示,这行业风险大,只能小心再小心,把能规避的风险尽量规避掉。

从“中原大白菜”的分享中可以看到,生鲜要盈利确实不容易,品控上更是要慎之又慎,还要全面考察当地的需求等等。未来生鲜要想好的话,一方面估计要往B端(比如单位)走;另一方面是往这些小而美的店铺走,毕竟它们更了解本地生活人群的需求,也更能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由此来看,仅是联姻城市超市,天天果园没有在当地气候、市场需求、产品利润、卖点等因素上下苦功夫的话,注定难盈利。套用一句经典语录:不以盈利为目的企业,都是耍流氓。

(O2O生活服务圈——首席媒体官旗下媒体)

招募令:

看别人的文章有啥意思,关注O2O生活服务圈,或添加微信号:bckrbckr!有啥趣事新闻都来分享分享,我的文章你做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