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义,一个太极图

 为什么73 2017-03-31


中医书友会第128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作者以一张太极图分析了小柴胡汤的制方之意并推演出柴胡桂枝干姜汤所对应之病机,是一篇很深刻的思考,与同仁探讨(编辑/王超)

柴胡剂运用的体悟

作者/程再迁


小柴胡汤千古名方,医咸用之。然若欲其效如桴鼓,须解仲景制方之深意方能成功。囫囵用之,或可取效于一时,必不可长久,因证之多变矣。然欲解小柴胡之制,须旁参柴桂干姜汤以及小建中汤中桂枝白芍之用法,此二汤之法,即为仲师所留解柴胡剂之匙。


总而论之,柴胡剂总不离少阳之治,桂枝剂则多主厥阴之变,此仲景之大法。而若要用小柴胡如神,必须每一味药拆开来讲,合起来看,悉通其变。


小柴胡汤所主,为少阳相火之不降,火郁在上,兼阳明虚寒与太阴湿气不足。说白了就是胆阳过亢,在上不降热扰心神,则为心烦。胆阳不降则中焦阳能恒不足,是为阳明虚寒。其热在上蒸郁太阴,则肺中液涸是为口干口苦。太阴之液渐涸,则整个太阴区块中湿气失水逐渐聚敛为湿痰,黏滞胃壁,阻滞阳明化物之功,阳明欲逐痰外出,是以发为呕逆。少阳不降,则厥阴不升。这一圈太极就转不起来,厥阴升路即阻,则风木之气郁于胸胁,是以胸胁不利而痛。


小柴胡用柴胡之苦辛、黄芩之苦寒引胆火下行则上热除;用生姜、半夏除半黏滞状态之湿痰则呕止;用生姜、大枣、党参、炙草,温中填补太阴湿气及阳明燥热之气,而变生中气,则大可开胃进食。不用干姜是因此时太阴湿气不足,干姜是湿气太过用以开湿之品,故用之不宜。用生姜因其于湿气无伤,又可开痰水而温中。


小柴胡中柴胡用半斤之多,他药多为三两,然四逆散(疏肝之祖方)柴胡用量却与枳实芍药甘草等量,此正说明柴胡本厥阴少阳之正药,少用则其力升散,走厥阴而疏散肝气,多用则其力下达,入少阳引相火下降。


半夏可用可不用,全在呕与不呕,其治在胃中黏滞之痰。


黄芩亦非必须之品,方后“腹痛去黄芩加芍药”正是最好诠释。腹痛因厥阴之气不升,郁于腹中经脉所致,厥阴不升则少阳之胆火定然不足,因厥阴少阳本是一体,木气上行化火则为胆气。故此种胆阳虽然不降,其根已虚。故去黄芩之苦寒清降胆火,加芍药以养厥阴之根,阴平则阳敛。


胆证湿气不及用小柴胡,湿气太过则当加干姜开湿而去参草枣,因其增湿故。类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其方仲景去半夏因渴而不呕,此无痰而津伤。加天花粉及牡蛎意在滋下阴而不生上湿(津液藏于膀胱),此二药甚干,故入胃不仅不增湿反而吸湿而助干姜以除湿。同时其质重性寒而甘,是以能下行而滋膀胱中已亏之阴(因前有汗下)。加桂枝一则因为仍有外感,二则柴胡证正病当病太阴湿气不及,方用小柴胡降胆增湿,而反病湿气太过,皆因汗下在先,亟伤里阳,木火自然虚馁,风木虚则湿不化,是以责其厥阴之不升,故加桂枝以温升其厥阴即成解救之法。


至此柴胡之全貌似可见矣,然则少阳厥阴本是一体,其与太阴阳明关系最密,其间颇多细节,仍需诸君共发之,共勉。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