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莊蕙芷:得「意」忘「形」:圖像轉變過程研究—以漢代壁畫墓中的天象圖為例

 隨风飘逝 2017-03-31

「喪葬禮制」專輯


2016年12月16日至18日廈門大學歷史系召開「中國古代喪葬禮制青年學者研討會」,共有21位青年學者與會,分別進行專業報告,熱烈討論。會後張聞捷與游逸飛商議撰寫會議報導,進而以「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二十二)」的名義,邀集部分與會學者惠賜相關稿件,組成「喪葬禮制」專輯,在「先秦秦漢史」公眾號上推送,拋磚引玉,以饗學界。這也是古代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習會第一次嘗試舉辦的網路活動。歡迎大家支持研習會,惠賜相關文章,充實「喪葬禮制」專輯。



原载《南藝學報》2014年第8期。

由于微信发布所限,高清阅读请下载原文,

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geO5kkj

或者关注公众号后在对话框回复:下载。



得「意」忘「形」:圖像轉變過程研究以漢代壁畫墓中的天象圖為例


莊蕙芷先生


 

摘要:

       目前發現最早的墓室天象圖出現在漢代。從圖像內容看來,最早的西安交通大學壁畫墓的天象圖較為完整,且較具有科學意義,但是到了東漢晚期,天象圖中卻以各種仙人神獸為主,星點結構愈來愈難以辨識,更不具科學意義,從中顯示出巨大的轉變。以往的研究中較少將各階段圖像做比較,更少探究其中巨大的差異。

       本文在梳理相關考古資料之後,提出兩種原因造成圖像轉變。一是由於社會的變動:西漢是從貴族政治轉變到官僚政治的最後階段,爵位與俸祿、知識與經濟的掌握變得更多元化,使得原本掌握在貴族手中的天文學題材逐漸被大眾所使用,卻由於知識面的不足,進而產生繪製時的誤解與疏漏。二是視覺心理學的影響:相對於冷門的科學天文知識,大眾對圖像的追求以美觀、符合當時讖緯概念中的「天界」為主,使得「表現」的手法強烈勝過「再現」的意義,因此神話題材便逐漸取代了原有的星座圖像,也從中衍生出幾何化的背景裝飾。整體圖像的出現到衰亡,正如歐陽修所言:『得其意而忘其形』。

關鍵詞:「中國古代星象」、「墓室天象圖」、「漢代墓葬藝術」、「墓室壁畫」

墓室天象圖一向是中國喪葬藝術中的重要題材。《史記?秦始皇本紀  第六》中提到始皇陵內部:『以水銀百川為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酈道元在《水經註》中釋為『上畫天文星宿之象』,即以壁畫的形式將天象圖繪製於墓室頂;[1]但由於秦始皇陵並未發掘,故仍無法得知墓室內的實際景況。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墓室天象圖壁畫,為西漢中、晚期的陝西西安交通大學西漢壁畫墓與洛陽西漢壁畫墓(燒溝M61);其圖像意義主要代表漢人眼中的「天上世界」。[2]

    從西漢起,經歷了新莽、東漢早期之後,到了東漢晚期,墓室天象圖已經有所改變。曾經有許多學者對天象圖提出看法,目前學界大致同意墓室中的天象圖寫實性不強,除了少數幾幅可辨識內容之外,大多僅為示意性質。[3]但是,對於圖像的變化過程卻少有詳細的論證說明。目前關於此課題的研究史大略可以分為二類:一是屬圖範學研究(iconography),這類文章試圖將壁畫(以及畫像石)中的星座與科學星圖做比對,以確認星座名稱,主要討論圖像的表象(represent)意義為主;[4]另一類則是屬圖意學分析(iconology),這類文章的研究範圍較廣,以探討相關文物在喪葬脈絡或思想史中的意涵,主要以探討圖像的表徵(representation)為主。[5]

    這些研究固有其重要學術意義,但目前仍缺乏依照時代、地區排列並對此類圖像做完整梳理的成果,也很少有文章對天象圖自身的演變做整理與解釋。我們知道:一個圖像從出現到衰亡很可能經歷種種轉變,其過程中,不僅圖像內容,從詮釋學的角度來看,就連各時代詮釋的意義也可能有所變動;[6]因而墓葬中的天象圖值得再做更深入的剖析。

    本文內容擬分為三大段:先梳理考古資料,了解圖像發展歷程之後,再進一步通過對「原典」的考證與視覺藝術理論來探討圖像轉變的因素。由於天象圖的內容涉及的層面十分廣泛,未免繁雜,關於圖像的社會意義、思想史等課題宜另再撰文深究;本文將探討在喪葬背景中圖像如何從建構逐漸走向解體,並藉著對天象圖之「原典」的探求以討論圖像與天文學之間的關係和變動。

  • 考古資料與圖像內容

    欲了解天象圖的發展情形,必須先梳理各圖像與墓葬的時空關係。以下便先將墓葬依照年代、地區做排列,並對圖像內容作論述。[7]必須先說明的是:目前傳世的中國古代天象圖中,不僅具有日、月流雲,更需要可以做相對位置判斷的星宿(這部分在本文第二節的第一小節「原典的構成」中會談到),但墓葬中的天象圖主要以示意性質為主,從畫面上可依星點的有無分為兩大類。本文主要探討於星座圖形的轉變過程,以具星點者為主要論述對象。無星點類之圖像內容有日月流雲、仙人神獸等,經常搭配伏羲、女媧,示意性質更為濃厚,宜另作研究,在本文中僅提及而不做詳細論述。此外,漢代畫像石中也出土大量具有星點的圖像,本文雖以壁畫為主,但仍將討論幾座具完整出土資料的畫像石墓,以求論點完整。

(一)   西漢前期:大規模的壁畫墓僅有河南永城芒碭山梁王墓一座。[8]梁王墓的墓室頂繪有巨幅壁畫,內有流雲與神獸。此外,南越王墓室頂也繪有紅黑色的雲紋。[9]雖然兩幅壁畫的圖畫內容也屬描述漢人眼中的天界情景,但由於沒有星點,在此暫且不論。

(二)   西漢中、後期:[10]關中地區出現天象圖的墓葬有西安交通大學西漢壁畫墓、[11]西安翠竹園西漢壁畫墓等兩座,[12]中原地區則僅有洛陽西漢壁畫墓(燒溝M61)一座。[13]以下分述之:

  1. 關中地區:

(1)   西安交通大學西漢壁畫墓:墓室頂為小磚砌券頂,天象圖分佈在主室頂部和後牆上部。主要構圖是以兩個同心圓繪出環狀空間,在其中分別繪出二十八宿;圈內偏南處繪有紅色的太陽,其中有一只黑色的金烏,北邊有銀白色的月亮,月中繪有蟾蜍和玉兔。二十八宿部分現今殘存共有八十餘顆星宿,星辰大多為白色,只有蒼龍後肢左爪下有一顆朱紅色的星點。以下分四象敘述。

    文獻中,東方蒼龍的八個星宿分別為:角、亢、氐、房、心、尾、箕。圖中的蒼龍圖形上繪有八顆星,應是將角、亢、氐、房、心、尾等宿統合成一個圖像。龍形身後繪有相連的五顆星,呈簸箕狀,後有一人跽坐,應是箕宿。整個蒼龍星座被簡化得十分嚴重,下轄的星座省略許多,但是由於繪有完整的龍形與幾顆星點點綴,故很容易判別圖像內容。

    北方玄武有斗、牛、女、虛、危、室、壁等八宿,部分也是由圖像加上星點構成完整的星宿圖案。首先是由六顆星所組成的斗宿,其中第五星和第六星之間繪一人手握斗柄。接著是繪著牛郎與牛的牛宿,右方的牛郎身後有三顆星,左側的牛身上也有三顆星;雖然牛宿六星數量與《史記?天官書》記載相合,但是壁畫中的六顆星卻被拆成二組,每組三顆,與實際的牛宿六星是不同的。報告上指出:『也許原畫作者想把三星相連比做牛郎(河鼓三宿),而河鼓亦是牛宿中的一個星座』。女宿由四顆成ㄩ字形的星座組成,上方繪一個跽坐的侍女。女宿與織女星座(三星)的關係十分受到天文學者的關注,不僅由於名稱相似,圖像上也有混用的情形。[14]虛宿部分,《史記?正義》中提到:『虛二星』,但是在這幅天象圖中,虛宿共有五星,圍成一個五角形,其中繪有一條黑色的小蛇,與後世「玄武」圖像中龜蛇的形象相似。危宿的圖像是由四顆星相連成方形,但是目前文獻中的危宿是三顆星所組成的,文獻與本圖亦有差異。室宿在文獻中僅有二星,在此圖中為五星;壁宿在文獻中為二星,《爾雅?釋天》:『娵觜之口,營室東壁也。』《注》云:『室、壁二宿,四方似口,故名娵觜;娵,魚也,嘴,口也,為啞魚之口也。』圖中的室宿、壁宿與文獻差距頗大,壁宿的圖像亦殘損,但是仍可見似魚尾的圖像。

    西方白虎星座有奎、婁、昴、胃、畢、觜、參八宿。圖像殘損十分嚴重,也有些圖像比較特別,以下分述之:《石氏星經》記載奎宿有十六星,圖中的奎宿殘損嚴重,可見六顆星圍繞著一個難以辨識的圖案,報告中認為此圖類似天豚,與《史記?天官書》中謂:『奎曰封豚』吻合。婁宿在文獻中載為三星,圖中殘損嚴重,難以辨認。胃宿三星,圖中殘損。昴宿七星,亦殘損。畢宿有八星,形似瓜叉,《史記?天官書?索隱》引毛萇:『畢所以掩兔也。』意指畢宿為捕兔網具。圖像中,繪有一人正在奔跑,一手執七星組成的畢,正在追捕一隻奔躍的兔子,另一隻人手上還繪有一星,為畢宿八,圖像與文獻吻合。觜宿有三星,壁畫中該有的位置繪著一隻鴟梟,頭上繪著兩支長長的翎毛,與文獻《說文?角部》云:『觜,鴟舊頭上角觜也』相符;鴟梟雙爪下二星與背上一星以直線相連,圖像與文獻相符。參宿七星,《石氏星經》:『參七星,兩肩,雙足三為心。』壁畫中的參宿後繪有一白虎,雖然圖像中的虎身殘損,僅餘四星,比文獻少三顆,但此圖應表示參宿無誤。

    南方朱雀七宿為:井、鬼、柳、星、張、翼、軫。井宿八星,圖像中的井宿僅四星,圍成一個口狀,形象上與井口相似。鬼宿又稱輿鬼,有四星,現今的鬼宿形狀像個不等邊的方形,中間有一個移動的星團,名為「鬼星團」,圖像中雖無繪出星點,但是繪出二人抬輿與輿上一鬼,整體形象與文獻及名稱相符。輿鬼之後的圖像為一隻長尾鳥,應該是包含了柳、星、張、翼、軫等宿。四象中,南方既稱朱雀,應也有朱雀的圖像,這裡的做法與東方蒼龍的做法相似,可能為了節省空間而省略掉許多細節(如翼宿,共22星)。報告中僅提出軫宿四星可能與東方蒼龍的角宿相連。



原载《南藝學報》2014年第8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