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玩家”王世襄:“尽兴”处世 “乐活”人生

 蚌之沙 2017-03-31

【人物名片】

王世襄(1914.5.25-2009.11.28),字畅安,男,汉族,北京人,祖籍福建福州。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3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文系,获学士学位。1941年毕业于该校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是年冬去川西李庄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驻平津区办事处任助理代表,清理追还抗战时期被敌伪劫夺之文物。1947年3月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及编纂。

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陈列部主任。他从1962年调回文物单位,当年10月任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0年11月任文化部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个人。1994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94年退休。他还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成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12月3日,王世襄获得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成为获得该奖的首位中国人。

福州新闻网记者 王礼林

“大玩家”王世襄:“尽兴”处世 “乐活”人生

王世襄

“凡是对身体无害的,爱怎么玩怎么玩。”这是王世襄为人所熟知的一句话,他的人生态度,也可见一斑。所有关于王世襄的材料、评价指向:他是一个爱玩的人。

究竟王世襄是怎样一个人?其弟子田家青在回忆文章中写到:“和大家的想象完全相反,日常生活中的王先生,非常简朴,怎么简单方便,怎么环保好用,就怎么来,甚至有些凑合。他的衣着特别简单,尤其夏天,一件大圆领儿的老头衫,一条宽大短裤,一双松紧口鞋,手里拿着个大蒲扇,一副随处可见的随和的街道老大爷形象。”

但这老大爷可不简单,“玩”一门精通一门,被誉为“京城第一玩家”。他究竟多会玩?他所玩之物五花八门,粗算就有蟋蟀、鸽子、大鹰、獾狗、掼交、烹饪、火绘、漆器、竹刻、明式家具等。他不但能玩也能写,玩物并研物,常玩出文化,迄今为止他已写出专著10余部,论文90余篇。他使斗蛐蛐等井市“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

王世襄学识渊博,尤对文物研究、鉴定造诣精深。民国时北京古玩界,但凡王世襄认可的古董,常是抢手货。他对工艺美术史尤其是明清家具研究更是行家里手。尤值得一说的是《明式家具珍赏》阐述了明代家具的制作工艺、榫卯结构等,被尊为研究明式家具的“圣经”。

“大玩家”王世襄:“尽兴”处世 “乐活”人生

王世襄所收藏铜炉

自幼喜好“上天入地”的“燕市少年” 从养蛐蛐到放大鹰“无乐不作”

“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而养鸽飞放,更是不受节令限制的常年癖好。”这是王世襄晚年的回忆。

王世襄,1914年出身于名门世家。始祖王旭窗经营瓷业,发源于江西省吉水县清江乡。高祖官至工部尚书,伯祖为光绪年间的状元。明正德嘉靖年间落籍福州。西清王氏乃名门世家,王家祖居至今尚存,坐落于福州津泰路灯笼巷7、8号。其父王继曾,是福州人,民国时期的名人,彼时任职外交部条约司,工作之余喜逛古玩店,买些残缺的古瓷标本。他母亲娴雅高贵,持家之外,学习西洋画。

他回忆到:“从小学习英语,讲得流利。每天从学校回家后,家里给我请最好的古汉语老师,学什么经学、史学、小学、音韵等,我学不进去,只喜欢古诗词,连历史我也没好好学。”王世襄英语和古汉语的精通,为其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彼时王世襄特别喜欢和京城诸多玩家交游,是典型的“燕市少年”形象。晚年的王世襄曾自嘲:他在燕京大学文学院读书时,还有臂上架着大鹰或怀里揣着蝈蝈到学校上课的惊人之举。燕大名教授邓之诚讲中国历史正兴致勃勃,忽听一阵“嘟嘟”的蝈蝈声,同学哄堂大笑,邓之诚恼怒得硬是把他请出教室。

少儿的王世襄,在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里,快活自在。京城各类传统玩意儿,除京剧、养鸟这两项,其余杂七杂八的玩意儿都玩得有板有眼。稍大,他又秋捉蛐蛐,冬养鸣虫,还学会了在葫芦上烫花的技艺。此外,他又拜清代善扑营布库(宫廷摔跤的功勋运动员)为师,学习摔跤,还从他们那里学会了只有赳赳武夫才玩的放大鹰和养獾狗。

家人的宠爱、优越的家庭环境再加上他天生强烈的好奇心,造就了王世襄成为地地道道的“玩家”。对于自己小时候的“玩世不恭”,王老老时感叹到:“髻年不可教,学业慌于嬉。”

“大玩家”王世襄:“尽兴”处世 “乐活”人生

王世襄(左)在中国艺术研究院

最喜鸽子小学时多篇作文言鸽 热爱美食被称为“烹调圣手”

据王世襄夫人袁荃猷曾介绍,在王世襄诸多爱好中,最喜欢的是鸽子。他就读于北京美侨小学时曾一连数周英文作文,篇篇言鸽。王老把养鸽自称是“吃剩饭、踩狗屎”之辈:“过去养鸽子的人们,对待鸽子就像对待孩子。自个吃饭不好好吃,扒两口剩饭就去喂鸽放鸽。他们还有一个习惯,一出门不往地上看,而是往天上瞧,因此常常踩狗屎。”

他曾描绘儿时的鸽市:“过去几乎每条胡同上空都有两三盘鸽子在飞翔。悦耳的哨声,忽远忽近,琅琅不断。城市各隅都有鸽子市,买者,卖者,逛者,熙熙攘攘,长达二三百米。全城以贩鸽或制哨为生者,虽难统计,至少也有几百人。”

王老究竟有多爱鸽子?对于鸽子研究有多通透?一次,王世襄赴郑州参加全国文史馆工作会议,他发现许多久违的鸽种。鸽子的主人很快就发现这位老人与鸽子有天然的亲近。一个年轻人便指着一对黑中泛紫的鸽子问王世襄:“您认识它们吗?”“铁牛!”王世襄脱口而出。年轻人激动不已,坚持要将这对几近绝迹的鸽种送给他。王世襄因爱鸽先后编著了《北京鸽哨》《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等鸽书。

善吃、善做、善品评,是王世襄在美食方面的另一半“绝学”。王世襄在圈内被称为“烹调圣手”,为大美食家汪曾祺先生所推崇。有个故事在京城文化圈内流传甚广:一次老友聚餐,要求每位现场烹制一菜,王世襄偏放着鱼翅、海参等好料不选,做了一个冷门菜——焖葱,最后反倒被大伙儿一抢而空。

据王老回忆:“幼年读书之余,我喜欢进厨房去看厨师做莱,那时我家的家厨,多是从各地请来的名师,技术十分高超。在他们的指点下,我常常上灶,煎炒熘炸,样样都行。各帮莱,我都学,做菜的兴趣越来越浓,交了不少厨师朋友。在这些人主灶的饭馆里,我去吃饭或请客,他们都让我自己上灶炒菜。年轻的时候,一次做几桌菜,不以为是难事,反以为是乐事。很多年过去了,不少厨师一直认为我是他们的同行,而并不知道我的真正工作单位是在故宫里。”

“大玩家”王世襄:“尽兴”处世 “乐活”人生

此件皇宫椅亦被王世襄先生收录于1985年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

爱玩能写常留下文字记载研究心得 《明式家具珍赏》被誉为明式家具“圣经”

王世襄仅出版的专著就有《中国古代漆器》《中国古代音乐书目》《蟋蟀谱集成》《髹饰录解说》等20多部。黄苗子先生说他“玩物成家”,启功先生说他“研物立志”。他诸般玩技无不精通,单“家”者就有诗词家、书法家、火绘家、驯鹰家、烹饪家、美食家、美术史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文物鉴定家、民俗学家等。

但“玩”是每个孩童的天性,何以独王世襄就能“玩”成专家呢?这就和他这个人性格和做事态度有关。王世襄治学、做事凭两股劲:傻劲和狠劲。常常锲而不舍、一钻到底。

他为了得到爱物,他舍得花钱、搭工夫,甚至长途跋涉、餐风饮露亦在所不辞;甚至为穷究玩物的底,与许多平民百姓交朋友,虚心请教。最可贵的是,他能留心玩的学问,老人不但能玩还能写,大凡他玩过的东西,都留下文字记载和他的研究心得。

一本名叫《明式家具珍赏》的书不得不提。因为真正让王世襄声名鹊起,并奠定其在中国文博界乃至文化界地位的是他对明式家具的研究成就。该书被称为继郭沫若的青铜器、沈从文的服装史之后,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

“大玩家”王世襄:“尽兴”处世 “乐活”人生

王世襄火绘荷花鸿字葫芦旁哨

从1949年开始,王世襄就对家具产生浓厚兴趣。他常常骑着一辆自行车,车后装有一个大货架子,架子上备有大小包袱、粗线绳、麻包片等。他也不顾寒暑,在北京城乃至郊区、外地四处穿梭。从藏家到一般住户,从古玩铺、鲁班馆木器店到旧木料铺,买得起的家具则买,买不起的则苦苦央求人家让他拍照或画图。有时寻到大件雇到大车装好后,才发现车上没有他容身之处,他也乐滋滋地跟着后面推车回来。更多时候,舍不得运费,自己一手扶车把一手扶家具,佝偻着、缩着腿、咬着牙,坚持着把东西驮回家。

迫于财力,但又喜爱得紧,他常这捡一点那捡一点。他买的很多都是残件,便去寻老工匠,怎么修、怎么做,他一边问一边记。这些都是书上根本得不到的知识。以至于他说:“家具摆在那,离我二三十米,我就知道是黄花梨还是紫檀,大致不会错。”

1985年9月,王世襄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大型图录出版。1989年夏,《明式家具研究》在港台同时推出,并很快推出英文版,轰动一时。这部“在中国艺术史上第一次成功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明式家具全面系统地展示于世”,引发世界范围明清家具收藏和研究的热潮。

“大玩家”王世襄:“尽兴”处世 “乐活”人生

王世襄书法作品

“尽兴”处世于艰难处赋诗以明心志 “乐活”人生买条鱼成渔夫“座上宾”

王老生前很喜欢挂在他家客厅的大树图。这是夫人袁荃猷特意为他刻的一幅大红剪纸,取材于古典版画的一棵大树,拿掉其中的叶子,便显露出十二个不同物象,分别表现了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成就,如玩蛐蛐、赏家具等。其中有一块是他在向阳湖放的牛时的情景。

彼时王世襄随文化部“五七”干校下放到湖北省咸宁向阳湖公社。插秧、种菜,放养家禽家畜,什么活都干。但王世襄懂得苦中作乐,时常即兴赋诗以明心志。比如他放牛,也能从中找到无穷乐趣:“日斜归牧且从容,缓步长堤任好风,我学村童君莫笑,倒骑牛背剥莲蓬。”

正是王世襄的乐观豁达,让他到哪里都能交到朋友。甚至还留下了与湖北咸宁当地渔夫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

渔夫韩祖祥,家里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对向阳湖一带的各种淡水鱼了如指掌,对各种捕鱼方法运用自如。1971年5月一天,生性豁达、苦中寻乐的王世襄来到湖边找韩祖祥买鱼,见韩家有草、鲤、鳊等好几个品种时,不由好奇地问起来。渔夫见此人虽不知鱼性,却能旁征博引,马上热情应对、有问必答。

“大玩家”王世襄:“尽兴”处世 “乐活”人生

青年时代的王世襄

之后,渔夫选了两条鱼给买鱼人,买鱼人临走时依依不舍地说:“我姓王,以后我每个星期天都来你家玩,中午就在你家做饭吃好吗?”渔夫赶忙应承:“好事!好事!”

谁知第二天天没亮,王世襄果然来了,还带着酱油、姜蒜等佐料。由于来得太早,他同韩家父子在船舱里又睡了一觉。当渔夫泛舟载着他一起出湖捕鱼时,王世襄激动不已,立即赋诗两首:“西行斜月照人怀,三里村蹊独自来。拂面馨风浑欲醉,金银花正遍山开。”“专家湾下是渔家,半住茅庐半泛槎。多谢打渔将我去,顿时欢喜放心花。”

在后来的岁月里,渔夫见王世襄对捕鱼的兴趣如此之浓,尽展各种捕鱼技艺。两人甚至还结成了忘年交,每到周末一起观鱼、餐鱼。

王世襄晚年照片中,均是一副乐呵呵的老人模样,笑得灿烂,气度温和。他总是“尽兴”处世,笑对各种磨难不断,越活越豁达。

或许正是他将“玩”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形成独特的人生哲理,滋养并支撑着他打赢了人生一场又一场硬战,直到95岁去世。

“大玩家”王世襄:“尽兴”处世 “乐活”人生

【代表作品】

王世襄多才多艺,擅书法与诗词,兴趣广泛,故某些著述超出一般文史工作者的研究范围。其著作颇多,主要有:《中国古代音乐书目》、《广陵散》(说明部分)、《画学汇编》、《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竹刻艺术》、《竹刻鉴赏》、《髹饰录解说》、《明式家具珍赏》(并有英、法、德文本)、《中国古代漆器》(并有英文本)、《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器》(与朱家溍合编)、《中国美术全集·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并有英文本)、《北京鸽哨》、《竹刻》、《蟋蟀谱集成》、《说葫芦》(中英双文本)、《美国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精品选》(中英文本。英文本,与Curtis Evarts合编)、《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包括历年撰写的文章一百多篇,彩色、黑白图数百幅)、《明代鸽经清宫鸽谱》、《明式家具萃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王世襄编著、袁荃猷绘图)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