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琴的“学院派”与“民间派”,琴圈争论几时休!

 宥其 2017-03-31


其实古琴自古以来一直是在民间的,本无所谓“学院派”,但目前似乎弹琴的群体约定俗成地被分成了“学院派”和“民间派”两大派,而且经常以互相贬低为乐:前者谓后者技法差劲,后者谓前者意境不行……这种互相攻击、自损人格的做法其实早已背离了学琴的初衷。


因为没有权威的定义,所以对于“学院派”和“民间派”涵义的界定,依然是似明非明。老客只好根据自己的接触、了解,权作如下理解:传承上来自任教于音乐院校的老师,追求技法流利、复杂,以情感浓郁,感染力强为目标的,为“学院派”;传承上来自音乐院校以外的民间琴人,追求指法朴实、简洁,以散淡古拙,意境深远为目标的,为“民间派”。


考察“学院派”的由来,似乎应该上溯到民国初年。1917年,王燕卿经康有为介绍,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琴;1919年,王心葵应蔡元培之邀入北京大学教琴——这应该就是古琴进入高等院校的滥觞了。然而,我们听王燕卿的弟子徐立孙和王心葵的弟子张友鹤的琴风,却仍是“民间派”的味道。


解放后,吴景略和张子谦分别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教琴,从他们教授出来的学生,才开始有了“学院派”审美取向的苗头。如此一来,老客前面所作的对“学院派”的理解中,其传承提到的“音乐院校的老师”之前,应该加上一个“解放后的”的定语。


很多史料表明,在民国初期的音乐院校里面,中乐和西乐的争论一直没有断过。但是,很多坚持传统的音乐家并没有妥协。而解放后的音乐院校,话语权已经基本上被崇尚西乐的权威所把持,传统的音乐家大都缴械投降或“主动投诚”了。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民国初年,同样是音乐院校教出来的学生,却仍然保持着“民间派”的风格,而解放后的音乐院校教出来的学生大都成了“学院派”了。其实说白了,所谓的“学院派”就是在审美取向和技法风格上,已经是“西化”了的。


从“学院派”和“民间派”的演奏风格来看,前者好比油画,浓墨重彩,感染力强,肢体、表情语言丰富,令人顿起奋发之心;而后者好比水墨,轻描淡写,注重意境,很少使用肢体、表情语言,令人渐生隐遁之意——这其实就是两种世界观、审美观导致的差异。


虽然老客认为这两大派的相互攻讦毫无必要,但老客本人还是更认同“民间派”的。


古琴既然是传统的东西,那就应该遵循传统的审美观和技法要求。而“学院派”的很多做法,其实已经不合规矩了。比如摇头晃脑、前仰后合、扬手踯足,已经犯了“摇头动足”之戒,指法繁促、夸张,已经犯了“繁手淫声”之戒。也许“学院派”会认为那些规矩已经过时了,应该与时俱进。这个说法就象西医认为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已经过时了一样荒谬。


古人根据“天人合一”的原理,认为人体和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是同步的。只要太阳是东升西落的,那么肝升肺降就永远不变——这就是古人思维的超前之处。而西医虽然一直在与时俱进,但不断出现的弊端,让很多西医专家开始从中医思维里面寻找对策。所以,我还是坚持那句话:弹琴,如果仅仅满足于“好听”,而不是对境界有更高的要求,通过不断地扩充“琴外功夫”、历练人生,进而达到提高修为的目的,那还不如不弹。


当然,“学院派”和“民间派”的争端,归根结底还是世界观的对立。三观不同的人,是无法互相说服的。所以,对于那些争端,老客从不参与,大不了表达完了自己的观点就立马闪人。


投票后可查看各派比例


作者弄墨老客,来源于老客琴社,标题有修改。


“古琴圈”,一个敢说真话的古琴自媒体!既有古琴的交流、学习、互动也有琴圈的丑闻、乱象、内幕!关注我们,给你展现一个最真实的古琴圈!私人微信:yuzhou19121912,欢迎交流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