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淨律心示』? 四十九

 小筵 2017-03-31


修行在哪裡修?就在平常所遇到的順逆境界上修,要把得失、憂喜完全置之度外,忘在腦後,你才能夠得一心,一心不亂,精進辦道,那必須把那些妄念放下。

  在順境當中就會迷,這是很難免的,順境最容易迷了。迷的表現就是放逸,就是懈怠,提不起精進了。譬喻你現在很安逸了,什麼都不用憂,什麼都不用愁,那就提不起精進。這是人之常情,這是什麼?生死心不切,就有這個現象,這就是迷。


  我記得黃念祖老居士,也曾經講過他的一個事,說:夏老平常很用功,結果這個出去看了一次戲,回來就感覺到功夫大大倒退。他是北方人,喜歡看京劇,當時是看京劇,當然古時候的京劇,演的大多是忠孝節義的故事。夏老那都是原來學儒的人,通於經史,看這些京劇就很有味道,結果就迷進去了。像前面講的,「詞章與金石,性理與事功」,他又喜歡上了,這是引起他過去年輕時候的習氣,回來就懺悔。


  那相比之下,那我們更是慚愧不得了。跟人家比,我們更是無地自容。我們不是看京劇,我們可能看網路,跟人出去PARTY、逛街、購物,這就迷了,生死早就忘在腦後了。


  那逆境呢?又退啊。逆境是遇到不順心的境界,遇到人來這個障礙我,跟我對立,找我麻煩,心裡就生瞋恚。這就是退轉了,清淨心沒有了。念佛,差不多念到成片了,一個瞋心起來了,全退了,「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火燒功德林」。


  所以「貪去嗔又起」,在順境裡就起貪,好不容易把貪去除掉了,瞋心又起,總在貪瞋癡慢疑這些煩惱之中,沒辦法解脫。也就是功夫不能成片,煩惱伏不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