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中真是如此吗?

 青灯侠客 2017-03-31

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诸葛亮在我们心中是完美无缺的,论忠,他与刘备肝胆相照,论才,他百战不殆,机智过人。而事实上,诸葛亮那些神乎其神的传奇功绩大半出自于作者虚构,无限理想化,甚至掠他人之美。例如“草船借箭”,也是将孙权父子的攻击转嫁到诸葛亮头上罢了。下面我来对那些演义中的精彩情节一一还原史实。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中真是如此吗?

《隆中对》

此举被赞为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其实这个决策也有不足之处,其意的思路是先取荆州,后夺西川。其实这并无错误,而错就错在后来诸葛亮要同时拥有荆州和西川,他兵分两路,一路东伐孙权,一路北伐曹操,而荆州西川相隔千里,根本无法做到同时攻守兼备,这也导致了荆州兵败,关羽败走麦城,于临沮被斩。而刘备出兵东吴,被陆逊火烧连营,这便是西蜀衰落的开始。虽这些是失误的见证,不过以当时的年代,诸葛亮能拟出《隆中对》这样的策略,也足见其高明,我们如今的品头论足也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罢了。往下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中真是如此吗?

火烧博望坡:

据《三国演义》中所说这是诸葛亮出山首战,那么问题来了,这场战斗发生在建安七年,而诸葛亮是建安十二年才出山协助刘备,期间相差五年。根据《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刘表道“使拒夏侯惇、于禁于博望。久之,先王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可见火烧博望坡的是刘备,而非诸葛亮。往下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中真是如此吗?

舌战群儒:

据演义中描述,这是诸葛亮出山后的又一件出尽了风头的事情,而其实历史上却有记载: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受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指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如此可见,其实诸葛亮仅仅是会见了孙权,并说服于他,并无舌战群儒的情节。而事实上当时的孙权早有反抗的想法,诸葛亮的游说也只是坚定了他的决心而已。继续往下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中真是如此吗?

借东风:

历史上记载”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馀船以次俱进。曹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而此东风是否真是诸葛亮所借,历史上压根没提。实际冬至时日,长江上经常会刮东南风,倒霉的曹操和诸葛亮应该毫无关联。往下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中真是如此吗?

三气周瑜:

据史实中记载,从赤壁之战完毕到周瑜病逝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做治理工作,他压根就没和周瑜见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前来吊唁的是庞统,而非诸葛亮,周瑜是因操劳过度死于巴丘。《三国演义》中把周瑜写成嫉贤妒能、心胸狭窄之辈,而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的周瑜不仅容貌出众,风流儒雅,还是以为胸怀韬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杰出将领。我们查阅史书就会发现,连刘备都评价周瑜”气量广大“,程普也评价周瑜”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孙权赞他”有王佐之资“,就连称帝后还念念不忘”孤非周公瑾,不帝矣“。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被气死呢?而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周瑜死后最大的冤枉。继续往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中真是如此吗?

草船借箭:

这个事情三国时代确实有,但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与孙坚父子所为。在古代,把钉在木板或船体上的箭取下来加以利用是冷兵器年代的一个很普遍的知识。据《三国志·吴王传》有关记载,孙权借江面有雾,便将战船闯入曹军前沿,而曹操生性多疑,见水雾缭绕,孙权又整肃威严,怕有诈不敢出战,所以才下令弓弩齐发,后孙权指挥缓缓离去,曹操才回过神来是上当了。这只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故事,他本并没有计划“借箭”,并且也根本不是草船,仅仅是急中生智罢了。继续往下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中真是如此吗?

诸葛亮骂死王朗、曹真:

王朗病死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因此王朗被骂死的说法,彻底为虚构。对于曹真也并非被诸葛亮骂死,《三国志·诸夏侯曹传》说“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于爽嗣。”继续往下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中真是如此吗?

七擒孟获:

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的记载,但那并非是一场对称的战役,诸葛亮大兵压境,从数量上造成了完全压制,这并不能说明是他的才干出众。至于说七擒孟获,史书上并无记载,只是裴松之引住《汉晋春秋》时提一句“七擒七纵”,但并无详情记载。并且关于史上有无孟获气人,学界的争议也很大。我们继续往下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中真是如此吗?

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说,在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正准备大军撤离时,却收到飞报司马懿15万大军杀奔西城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城中也仅剩二千五百名军士,占、撤均不可能。而诸葛亮却命大开城门,每一门仅用军士20人,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诸葛亮本人则披鹤氅、带纶巾,到城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魏军兵临城下,司马懿见此景怀疑有埋伏,便下令退军。诸葛亮因此化险为夷,故事之离奇令人匪夷所思。

而《资治通鉴》称“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赵)云入营,更大开门,消声匿迹。魏兵疑云有伏,引去。(刘备)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也就是说确有空城计,不过主角是赵云,而非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中真是如此吗?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美化了西蜀,更美化了诸葛亮,从他的笔锋里也不难看出这些。

诸葛亮其一生成败被后人争论不休,诸家高谈阔论见仁见智。姑且不论成败,单单以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便足以令其生前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后人敬仰。这也难怪罗贯中会将其神化至如此完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