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寻与本色——古棕油画作品欣赏

 天宇楼33 2017-03-31

△ 2010年7 月古棕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清真寺留影


古棕艺术简历

古棕,1958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与设计系主任,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欧美同学会美术家联谊会副会长,留苏分会副秘书长,中俄友协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油画学会理事。


 古棕在野外写生


1992-1996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梅尔尼科夫工作室学习并获硕士学位

2006  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任副教授

1994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

1996  大型山水壁画《中国的风景》被中国驻俄罗斯圣·彼得堡总领事馆收藏

1997  两幅油画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收藏

1999 《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百人小幅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0 《古棕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04 《回应自然》油画作品展(北京国际艺苑皇冠假日酒店美术馆)

2006 《从列宾美院走来》油画作品展(月亮河度假村原画廊)

2007 《古棕油画教学作品展》(北京俄罗斯艺术画廊)

2007  三幅油画作品被台湾稀绮美术馆收藏

2009  被吉尔吉斯艺术科学院授予院士称号

2009  被列宾美术学院授予荣誉教授和俄罗斯艺术家创作联盟名誉会员

2010  被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授予艺术创作金质奖章

2011  被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茹尔根诺夫艺术学院授予荣誉教授

2012  担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

2012 《情系白桦林》1990年代后留俄美术家联展(中国美术馆)

2013 《心中的印象——古棕、荣苏和作品展》(北京航天航空艺术馆)

2014  在法国圣爱美隆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郝平主席颁发 “东方骑士勋章”

2015 《国家公派留俄艺术家联展》中俄第十六次人文合作委员会议期间展出

2016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获得总统拉赫蒙颁发的“和平艺术家银奖”


油画作品欣赏

崇左龙江渔船·50X60cm·2012年


岛上别墅·50X60cm·2015年


干花与雕塑·100X80cm·2014年


高台民居前的清真寺·50X60cm·2010年


花卉与水果·100X80cm·2014年


黄昏中的拉卜楞寺·50X60cm·2015年


静物·80X70cm·2016年


路边的风景·50x70cm·2011年


女画家·50X60cm·2014年


女青年坐像·70X60cm·2014年


清晨的芭蕉树·50X60cm·2013年


山里人家·50X60cm·2015年


山清水秀·50X60cm·2011年


石膏像与吉他·100X80cm·2014年


石膏与水果·80X70cm·2010年


硕龙的早晨·50x60cm·2010年


陶罐与喇叭·80X60cm·2012年


眺望拉卜楞寺·50X60cm·2015年


瓦卡蒂普湖的岸边·50X60cm·2014年


文化的载体·50X60cm·2009年


乌克兰姑娘·50X60cm·2011年


五道峡农家·50X60cm·2014年


夕阳中的寺庙·50X60cm·2016年


向远方·80X100cm·2006年


眼前的郎木寺·50X60cm·2015年


雨中的查济·50X60cm·2016年



人生,在风景画里行走

by古棕


到大自然中写生让我们了解人类的生存方式,通过我们的画笔记录自己的心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随着我们创作者的年龄增加、阅历丰富,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眼前的世界。


1958年12月7日,我出生在南京军事学院大院里,父母都是江南人,父亲很小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他学习过书法和纂刻,他有不少能写会画的朋友。文革期间他到旧家具店里买了很多有样式的旧家具放在家里,我想这些对我是有影响的。1975年,我母亲当时在北京大学工作,她通过熟人介绍我去北京市景山少年宫学习美术,当年时班里有不少有才气的学生:像王明明、李鸣鸣、任建国等。在北京市景山少年宫让我开始了比较系统的学习绘画艺术。在那里通过张文新,庄言老先生的讲座,我接触到了俄罗斯油画艺术,了解有关列宾、苏里科夫、契斯恰可夫素描体系,我立下决心,一定要做学院派画家,要为艺术献身。1985年7月,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进修班,这是为部队培养美术创作人才的培训班,期限两年,在这两年里我们得到了靳尚谊、潘世勋、张欣若、崔开玺、扬林贵、刘天呈等名家大师的点拨,使我更加坚定走学院派画家的路子。所谓学院派画家,就是要有很好的基本功修养和有很强的学术理论研究精神。

 

1992年1月,我登上了北去的列车,驶入漫天大雪银装素裹的俄罗斯。在莫斯科小歇了两天之后,继续北上,终于来到了日盼夜想的艺术圣城?—圣彼得堡。那里的水,那里的建筑物和艺术融为一体,真是美妙极了。

    

我刚到那里先是八个月的语言学习,后经中央美院邵大箴先生夫妇推荐进入了列宾美术学院,在梅尼尔科夫壁画工作室学习,能进入这所学院学习是我所梦寐以求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宾美术学院的中国留学生现在都是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的资深专家和顾问,因而列宾美术学院在我国美术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的导师梅尼尔科夫先生曾两度来中国讲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次、九十年代一次,他对中国艺术十分喜爱,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近年来,中国出版了不少介绍他作品的画册和文章,因而他对中国美术界的影响有增无减,许多人喜爱并且正在研究他的艺术作品,我作为他的学生应该为他增光,更加努力的融贯中西艺术,取长补短,既要谦虚学习别人的好东西,又要自信的发扬本民族的传统。经过五年的努力学习,1996年夏,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了硕士学位。我的毕业创作《中国的风景》收藏于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宴会大厅。1996年10月,结束了五年的留学生活,我马上就要回国,我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难言的惆怅,也许是对圣彼得堡美景的依恋吧,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下画了一组圣彼得堡风景系列《夏园》、《依萨基耶夫教堂》、《列宾美院画室》、《涅瓦河畔》等,我要把这些美景带回国。1998年,我画了一批对俄罗斯留学生活的记忆画《印象中的涅瓦河》、《秋天里的教堂》、《夏天里的教堂》、《林中的教堂》等。2001年,我和清华美院程向君老师去甘肃南部的拉布楞寺写生,又找回到如俄罗斯阳光明媚的感觉!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拉布楞寺广场》、《拉布楞寺草坪》《远眺拉布楞寺》、《辩经台》、《集市》、《牧马姑娘》等。


2002年的初夏,我开车回江苏泰兴老家,偶见长江边上的运河中有几条普通的运输船。下车来到运河边上,我逆着阳光往前看,对于40岁的我来说,有了一种莫名的感慨,多像人生的旅途啊!我们从每个落脚点驶向远方,都希望有个美好的将来,而人生的三岔口常会摆在我们的面前,向左?还是向右?需要我们去判断。我们不能因为过多的患得患失而停止不前,我们需要一种责任和自信的精神,“选择了这样,就不能顾及那样”这是我的人生体验,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都是有局限性的,有了这种人生体验,我对这个有几条“纯朴”运输船的运河题材,产生了别样的冲动,在一个月当中画出了《向远方》系列三幅油画。


这是我回国后第一次把学到的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画精神相结合的创作。我的老师,俄罗斯人民功勋艺术家列宾美术学院教授梅尔尼科夫经常讲:“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作为中国的油画艺术家,责无旁贷地要做这项中西艺术融会贯通的实践工作。在《向远方》油画的创作中,我力图在笔法上讲究写意,用笔洒脱自如;在意境上,讲究空灵、深远、晴雨不测,把一种朦胧的情绪带到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去选择去面对。另外,在画面的近处又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些堤岸和小草,使用了时代性语言,以区别于传统。

    

这种起自当今现实生活,借助于传统山水画中的空灵,朦胧的情绪,对未来生活的揣测心理,是我这组油画创作中所要表达的中心。当然每幅作品都会被读者读出属于自己的体会和共鸣来,油画的创作者不能勉强每位观众读出他的心声。


回国已多年,我总是时时提醒自己:要多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流苏前辈们学习!多画一点!多体会一点!把这些年来在创作和教学中的努力积累的经验、体悟与大众、同行们进行交流!邵大箴先生说的好:“艺术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创造,正因为它是出自于艺术家心灵对客观自然的回应,而不是无动于衷的复制与描摹。”回应的态度与方法则决定着他们创造的格调与品味。每个艺术家的天赋无法自我选择,但后天的努力却可以改变艺术的品格与品质,所以艺术家需要丰富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


                                                    2017年2月

                                                    朝阳区望京工作室


※    ※    


相遇是美的开始,人民瓷坛与您一起品瓷赏画、识人知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