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健康教育讲义
2017-03-31 | 阅:  转:  |  分享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一、健康教育(一)影响健康的因素人类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影响健康的因素分以下四类:1.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对健康的影响具有潜在性、累积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心理平衡。2.环境因素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或说围绕人们的客观事物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气候、地理等。社会环境又称文化-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民族、职业等,也包括工作环境、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环境因素中的以下因素对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收入和社会地位;社会支持网络;教育文化;就业和工作环境;社会与自然环境。3.生物学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遗传、生长发育、衰老、个人生物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形态和健康状况等)。4.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因素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为了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活动过程。(二)健康教育的概念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三)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与联系健康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传不能等同,两者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卫生宣传是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其受传对象比较泛化,缺乏针对性。与健康教育相比,卫生宣传侧重于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态度,不着重信息的反馈和效果。健康教育是卫生宣传在功能上的拓展、内容上的深化,它的教育对象明确、针对性强、注重反馈信息,着眼于教育对象行为改变。然而,健康教育离不开卫生宣传,健康教育要实现特定健康行为目标,必须以卫生宣传作为重要手段。二、健康促进(一)健康促进的涵义WHO关于健康促进的定义:“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美国健康教育学家劳伦斯·格林(LawrenceW.Green)指出:“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其中教育指健康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自然的环境,而支持即指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开发等各个系统。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和群体行为改变,以及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二)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l986年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宪章》明确指出了健康促进的5个活动领域,奠定了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健康的支持环境3.加强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三)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社会动员为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1.社会动员的概念社会动员是通过一系列综合的、高效的动员社会的策略和方法,促使社会各阶层广泛地主动参与,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目标转化成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的社会目标,并转变为社区成员共同的社会行动,进而实现这一社会健康目标的过程。2.社会动员的对象包括领导层、社区社会力量(居民委员会、社区非政府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社区家庭和个人。(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区别与联系1.健康教育要求人们通过自身认知、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的改变而自觉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因此,从原则上讲,健康教育最适于改变自身因素即可改变行为的人群;而健康促进是在组织、政策、经济、法律上提供支持环境,它对行为改变有支持性或约束性。2.健康教育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健康促进一样,不仅即涉及整个人群,而且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3.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核心,健康促进需要健康教育的推动和落实,营造健康促进的氛围,没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就缺乏基础。而健康教育必须有环境、政策的支持,才能逐步向健康促进发展,否则其作用会受到极大的限制。4.与健康教育相比,健康促进融客观支持与主观参与于一体。健康促进包括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健康教育是个人与群体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的改变。(五)21世纪健康促进的发展战略2005年8月在泰国曼谷举行了第六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通过《曼谷宣言》。这个宣言是一份21世纪全球化健康促进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它对全球化形势下的健康促进观念、原则和行动战略作了明确的阐述和分析,为今后世界健康促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曼谷宣言》的重要内容是:重申健康是基本人权,获得最高标准的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健康促进是公共卫生的一项核心职能,健康促进的发展有助于应对传染病、非传染病及其他健康危险。各级政府和官方人员、民间组织、私立部门、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国际组织是实现健康促进战略目标的至关重要的人群、团体和组织。自制定渥太华宪章以来,全球健康促进的背景发生了显著变化,当今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不断增多的不平等现象、全球环境的变化以及城市化和商业化、消费和通讯模式的变化等。这些变化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条件、学习环境、家庭模式以及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形成对健康的进一步挑战。为了应对全球化挑战,各国政府、联合国相关机构以及其他组织,包括私立部门必须做到政策的一致性,认真履行有关健康的国际协定和条约。为了促进向更健康的世界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治行动、广泛的参与和持久的倡导。建立伙伴和同盟关系,与公立、私立、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以及民间社会建立伙伴与同盟关系,使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组织保障。对21世纪全球健康目标——人人享有基本保健,提出了四项主要承诺:使健康促进成为全球发展议程的中心;使健康促进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核心责任;使健康促进成为社区和民间组织的一个主要重点;使健康促进成为公司规范的一项基本要求。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一)是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二)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三)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四)是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渠道所谓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2008年1月我国卫生部发布了第3号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提出了中国公民必须掌握的66条健康素养要点,内容涉及人们生产、生活、预防疾病与伤害、自我保健等方方面面。学习《健康素养66条》,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不可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需要开展大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如宣讲、干预、监测、评价等。因此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公民素养的重要渠道。

第二节健康相关行为一、健康相关行为概述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人们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培养、建立和巩固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一)健康相关行为概念及其分类健康相关行为是行为学科的一个分支,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健康相关行为涉及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内容众多,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便于对其进行研究。按照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大类。(二)促进健康行为1.概念及特点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促进健康行为具有5个方面特征:(1)有利性:行为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2)规律性:行为有规律地发生而不是偶然行为;(3)和谐性:个体行为表现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谐,即个体根据整体环境随时调整自身行为;(4)一致性:个体外在的行为表现与其内在的心理情绪一致,没有冲突;(5)适宜性:行为强度适宜,有理性控制,无明显冲动表现。2.促进健康行为分类促进健康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1)基本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当的身体活动、积极的休息与适量睡眠等。(2)戒除不良嗜好:戒烟、戒毒、戒除酗酒、戒除滥用药物、戒除网络成瘾等属于戒除不良嗜好行为。(3)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的事件预先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预防事故发生,以及能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驾车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4)避免环境危害行为: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应对那些引起人们心理应激的紧张生活事件等属于积极避免环境危害行为。(5)合理利用卫生服务:指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卫生保健服务,以实现三级预防,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包括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患病后及时就诊、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积极康复等。其中:1)求医行为:指人们感到不适,或察觉到自己患有疾病时,主动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的行为。2)遵医行为:指个体在确诊患有疾病后,积极遵从医嘱检查、用药,配合治疗的一系列行为。(三)危害健康行为1.概念及特点危害健康行为:指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其主要特点为:(1)危害性:行为对个体、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危害;(2)稳定性:行为非偶然发生,有一定强度的行为保持相当的时间;(3)习得性:危害健康的行为都是在个体后天的生活经历中学会的。2.危害健康行为分类危害健康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不良生活方式则是一组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包括能导致各种成年期慢性退行性病变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锻炼、高盐高脂饮食、不良进食习惯等。(2)致病行为模式:致病行为模式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A型行为模式和C型行为模式。(3)不良疾病行为: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迷信、乃至自暴自弃等。(4)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我国有关法律、条例、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等对部分行为进行了规范,如禁止吸毒贩毒、性乱,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美国学者布莱斯勒(Breslow)等依据对近7000人为期五年半的研究,发现了七项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和良好健康显著相关的简单而基本的行为。它们是: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每天吃早餐;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不吸烟;保持适当的体重;不饮酒或少饮酒。(四)影响人类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人的行为是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做出的能动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外显的,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也可能是内隐的,不能被直接观察,需要通过测量和观察外显行为来间接了解。在人类行为形成和发展中,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健康相关行为形成与改变过程的基础。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基因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这使得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的行为优势得以承袭;基因的突变、选择和整合,又使得人类的行为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2.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人类的行为环境,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要素之一。环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有大小、强弱之分。比较而言,性别、年龄、知识、技术等主要影响行为者个体,且能决定个体接受环境作用的程度,行为者对这些因素的控制能力也较大;而生态环境、风俗习惯、卫生服务、社会经济、法律制度等因素会在更大范围内影响人群的行为,个体对这些因素的控制能力非常有限。3.学习因素学习是人类行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类的很多行为,尤其是社会行为,都需要通过学习来形成和发展。学习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学习是模仿,包括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强迫模仿。无意模仿多见于儿童,他们在模仿他人行为时是无意的,并无明确的目的;有意模仿具有主动性,人们多模仿他们认可、崇拜和羡慕的行为;强迫模仿为家长、老师、上级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要求孩子、学生、下属模仿某种行为的学习过程。系统教育和强化教育是第二、第三层次的学习,这种较高层次的学习过程比较复杂,主要是在教育者的启发下,使学习者全面理解和认识目标行为,使之对行为习得的需要上升到理性层面,再实现主动的行为学习,并使这些行为在不断的强化中得以巩固。学习因素对于个体工作和生活技能的形成、发展,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主要通过系统教育和强化教育的学习模式,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培养有益于健康的新行为。二、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基本理论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各国学者、专家提出多种改变行为的理论,以期改变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促进人类健康。在众多健康行为相关理论中,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变化规律,在此介绍知-信-行理论、健康信念模式以及行为转变阶段理论。(一)知-信-行理论知-信-行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健康教育的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andpractice,KABP或KAP)模式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知-信-行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例如,吸烟作为个体的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已存在多年,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要改变吸烟行为,使吸烟者戒烟,首先需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这是使吸烟者戒烟的基础。具备了知识,吸烟者才会进一步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对戒烟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这标志着吸烟者已有动力去采取行动。(二)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用于解释人们的预防保健行为,特别是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人们遵从医学建议的行为。该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该理论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的基础,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念,他们就会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可导致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心理活动涉及以下几个因素:1.感知疾病的威胁对疾病威胁的感知由对疾病易感性的感知和对疾病严重性的感知构成。对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的感知程度高,即对疾病威胁的感知程度高,是促使人们产生行为动机的直接原因。(1)感知疾病的易感性:指个体对自身患某种疾病或出现某种健康问题的可能性的判断。人们越是感到自己患某疾病的可能性大,越有可能采取行动避免疾病的发生。(2)感知疾病的严重性:疾病的严重性既包括疾病对躯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如疾病会导致疼痛、伤残和死亡,还包括疾病引起的心理、社会后果,如意识到疾病会影响到工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人们往往更有可能采纳健康行为,防止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生。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指个体对采纳行为后能带来的益处的主观判断,包括对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的益处和其他边际收益。一般而言,人们认识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或认为益处很多,则更有可能采纳该行为。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指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会面临的障碍的主观判断,包括行为复杂、时间花费、经济负担等。感觉到障碍多,会阻碍个体对健康行为的采纳。因此,个体对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越强,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越小,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3.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动机、健康和个体成就的基础,是决定人们能否产生行为动机和产生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4.提示因素提示因素指的是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如大众媒介的疾病预防与控制运动、医生建议采纳健康行为、家人或朋友患有此种疾病等都有可能作为提示因素诱发个体采纳健康行为。提示因素越多,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5.社会人口学因素社会人口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人格特点、社会阶层、同伴影响,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疾病与健康知识等。具有卫生保健知识的人更容易采纳健康行为。对不同类型的健康行为而言,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的人采纳行为的可能性相异。下面以针对高血压病的低钠盐饮食行为为例,介绍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某人60岁,近期查体发现患有高血压病,由于几十年来饮食口味很咸,医生建议他要把每天的钠盐摄入量降下来。如果他认识到自己口味很咸的饮食习惯会导致高血压(感知疾病的易感性),高血压病可能导致脑卒中,脑卒中可能带来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感知疾病的严重性),他相信控制钠盐的摄入对控制血压有好处(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同时他觉得改掉多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太难了(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但是他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逐渐把口味变淡(自我效能),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建议(提示因素)帮助他做出减盐的决定,综合以上因素,这位患者可能逐渐采纳低钠盐饮食行为。(三)行为改变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需要经过几个阶段,而且每个改变行为的人都有不同的心理需要和动机,只有针对其需要提供不同的干预帮助,才能促使教育对象向下一阶段转变,最终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在行为改变阶段理论中,可将行为改变的心理发展过程分解为5个阶段,因此,对于处于行为改变特定阶段的人们,促使其向下一阶段改变的干预策略也有所差异:第一阶段(没有准备阶段):处于此阶段的人们对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尚无了解,或没有意识,对行为改变毫无思想准备,在最近6个月内,没有考虑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有意坚持不改变。处于该阶段的人不喜欢阅读、谈论或考虑与自身行为相关的问题或内容,有些人甚至有诸多理由为自身的行为辩懈。如没有觉得吸烟对自身的健康造成危害,从未考虑过戒烟。对于这些人的行为干预要点应该是提供信息,向他们提供有关吸烟危害的知识,提高他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产生戒烟愿望,唤醒其对戒烟必要性的认识。第二阶段(犹豫不决阶段):在最近6个月内,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即关注健康,但又存在侥幸心理或存在改变行为的障碍,在益处和代价之间权衡,处于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态。如对吸烟的危害将信将疑,对是否戒烟犹豫不决。针对处于该阶段人群的特点,行为干预必须能进一步提高其认知,激发他们改变行为的动机。第三阶段(准备阶段):在最近30天内,人们的对于行为改变已经有积极的态度,做出承诺要改变行为,如向亲属、朋友宣布自己要改变某种行为,并且为行为改变做了相应的准备,如向别人咨询有关行为改变的事宜,购买自我帮助的书籍,制定行为改变时间表等。对于这些人,应该注重提供科学的方法,鼓励人们尝试健康行为,并给予抵抗社会压力的环境支持。第四阶段(行动阶段):在6个月内,人们已经开始采纳新的行为,如开始戒烟。对于已经开始行为改变的人们,需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克服行动的困难和阻碍,不断施以正向强化,并继续提供环境支持。第五阶段(维持阶段):人们的行为已经比较稳定,行为改变已经达到6个月以上,并能继续坚持。对于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们,行为干预的重点是巩固成果,防止复发,因此需要继续心理、环境上的支持,不断强化。三、健康相关行为干预(一)个体健康相关行为干预针对个体不利于健康的行为进行干预,干预方法包括通过认知和技能提高促使个体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也包括通过行为矫正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变认知和技能的策略将在健康教育计划设计部分详细介绍,故本单元重点介绍行为矫正。行为矫正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期望,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特定的措施,促使矫正对象改变自身特定行为的行为改变过程。行为矫正过程的核心问题是针对矫正对象的具体行为来选择矫正技术。行为矫正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用于矫正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直到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迄今,在健康教育领域运用较为广泛的行为矫正技术有以下4类:1.脱敏法具体如系统脱敏法、直接脱敏法、自身脱敏法等。主要用于消除个体对某种因素过于敏感而产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如恐惧症、焦虑症等。该方法以认知原理为基础,在治疗中有目的、循序渐进地主动提供这一刺激因素,适时修正个体对刺激因素的错误认知,再通过反复的操作、强化,就可以达到消除这种过于敏感行为的目的。2.示范法将所要提供的促进健康行为分解成不同阶段或不同表现,设计相应的模拟场景,让行为矫正对象扮演其中角色或观察角色行为,身临其境模仿角色的示范,从中得到启发,促进态度和行为转变。3.厌恶法在目标行为出现之后立即给予一个能引起负性心理效应的厌恶刺激。反复作用后,在矫正对象的内心就会建立起该行为与恶性刺激之间的条件反射,引起内心的由衷厌恶,直至消除该行为。常用于矫正各种成瘾行为,如酗酒、吸烟、吸毒,强迫症、异常癖好等。4.强化法是一种在行为发生后通过正强化或负强化来矫正行为的方法。当矫正对象表现出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时,对矫正对象施以正强化,以肯定和巩固健康行为,常用方法有口头表扬、物质/货币奖励等。反之,当矫正对象表现出对健康有危害的行为时,对其施以负强化,如批评、惩罚等,使矫正对象由于逃避负强化而放弃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本方法是迄今在帮助个体矫正危害健康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方面最有前途的矫正手段。(二)团体健康相关行为干预团体健康相关行为指以社会团体作为行为主体的各种健康相关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特点:团体掌握着大量的资源,伴随其健康相关行为的发生,往往有大量资源投入与利用;团体健康相关行为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和后果要比个体行为大得多;团体健康相关行为的启动和停止都较个体健康相关行为缓慢;团体往往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团体对社会压力有较个体更大的承受能力。对团体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可考虑如下策略:1.动员领导其作用不仅表现在榜样,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决策权,可制定有益于健康的公共政策,决定目标和资源投入,能对健康教育给予物质、精神、组织上的倾斜与支持,能号召和组织成员。2.发动群众参与团体行为的改变有赖于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参与。只有当每个成员自觉地表述健康要求并采纳符合健康要求的行为,团体的良好行为才有可能长时间巩固。3.培养骨干和典型改变团体行为需要从团体中每个个体和整个团体两方面入手。必须在团体中培养骨干,树立典型,成为团体改变行为的中坚力量。4.利用舆论、法规及社会监督的力量。5.应用竞争与评价机制在团体间引入竞争与评价机制,利用团体凝聚力,激发团体的强大力量,促使团体成员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巩固。评价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激励行为干预取得良好成果的团体,督促还存在差距的团体,最终达到采纳健康行为,增进健康的目的。6.改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例如,我国已制定了对职业健康危害进行防护的相关法规,在职业人群了解到工作性质并愿意采取行动保护自身健康时,如果缺乏相应的防护措施,人群的健康行为仍无法实现。社会环境指舆论倡导、社会氛围、团体氛围等。健康传播一、健康传播概述(一)传播与健康传播的概念1.传播它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进行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行为。l988年出版的我国第一部《新闻学字典》将传播定义为:“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是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的信息过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制作、储存、传递和接受信息等一切传播活动,研究人们之间交流与分享信息的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学科。2.健康传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它是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健康传播是一般传播行为在健康领域的具体化和深化,并有其独自的特点和规律。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二)传播要素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过程性和系统性,传播是一个有结构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要素组成。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主要包含以下要素:1.传播者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传”的一端的个人(如有关领导、专家、医师、讲演者、节目主持人、教师等)或团体(如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就传播主客体而言,是传播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和媒介的控制者。2.信息与讯息信息泛指情报、消息、数据、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讯息是由一组相关联信息符号所构成的一则具体的信息,即将原始的数据、事实以文字、电讯号等具体符号表达以后的形式。3.媒介渠道是讯息的载体,传递信息符号的中介、渠道。一般特指非自然的大众传播中的电子类、印刷类及通信类传播媒介。媒介也可视为人体感觉器官的延伸。电脑则是人类“脑”功能的延伸与放大。4.受传者指在传播过程中接受信息的一端的个体或团体。大量的受传者又称为“受众”,是读者、听众、观众的总称。5.效果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情感、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反应。(三)传播模式1.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五因素传播模式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家哈罗得·拉斯韦尔于l948年提出,被誉为传播学研究经典的传播过程的模式,是描述传播现象的简便方法,对下列5个问题的回答,就已经完整地呈现了传播过程:谁(who)?——传播者说了什么(sayswhat)?——信息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whatchannel)?——媒介对谁说的(towhom)?——受传者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传播效果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又称5W模式)如下: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2.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l954年,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WiburSchram)用双向传播模式将传播过程描述为一种有反馈的(指传播者获知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信息交流过程。这一传播模式强调传受双方都是传播的主体,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人在发出信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受信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二、人际传播(一)人际传播的概念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直接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这种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但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如动作、手势、表情、信号(包括文字和符号)等。人际传播可以分为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传播三种形式。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形式有交谈、访问、劝告、咨询等。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传播形式有授课、报告、讲演、讲座、培训等。群体之间的传播形式有会谈、座谈、讨论等。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小群体中进行的小组讨论也属于群体传播。(二)人际传播的特点1.人际传播一般不需要任何非自然媒介,简便易行,不受结构、媒介、时空等条件的限制,可以比较随意地进行。2.就传播活动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而言,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交流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交流双方或多方都在不断地交换着自己的传受角色,不断地接受信息和发出信息。3.人际传播有益于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可以根据受传者的接受情况、接受者的反应等来随时调整传播策略,充分运用和发挥传播技巧。4.与大众传播相比较,人际传播的速度慢,信息量相对较小,在一定的时限内传播信息覆盖的人群数量远不如大众传播。(三)人际传播的基本沟通技巧1.说话技能讲话者首先要让对方能听懂自己的话,理解自己的话。讲话人与听话人应该具有“共同的经验范围”。如果对一个不懂医学的人讲话使用了很多的医学术语,对方理解不了医学术语的含义,讲话的人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讲话者应注意速度,掌握讲话的节奏和音调高低,避免平铺直叙。2.问话技巧提出问题应是在人际交流的合适时机。问话要有所间隔,不给对方造成紧张和心理压力;提问要明确和简练,要求回答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回答名称、数量、时间等固定要素的问题要使用封闭式问题;要求回答者开放思维,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作答的问题,属于开放式问题,例如,“你对×××怎样看?”应避免使用复合型问题,如“经常大量吸烟喝酒吗?”,以使对方能够准确地回答出问题的要点;避免使用诱导型问题,如“你一定同意我们的方案吧?”,因为诱导型问题带有一定倾向性,所得到的信息不可靠;在使用索究型问题(即问“为什么”的问题)时要特别注意使用缓和的语气。3.听话技巧听话技巧也就是倾听技巧。在听对方谈话时要专心,避免注意力不集中;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必要时可以恰当地引导;对对方的讲话要适时地做出恰当的反应;明确对方要表达的内容。4.反馈技巧反馈技巧分三种不同的性质:积极性反馈、消极性反馈和模糊性反馈。传者向受传者做出赞同、支持、理解的反应为积极性反馈,而与其相反的反应,如不赞同和反对则为消极性反馈。没有明确立场、态度和感情色彩的反应为模糊性反馈。三、大众传播(一)大众传播的概念、大众传播指职业性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社会信息的过程。(二)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书籍等,健康教育中经常使用的卫生标语、卫生传单、招贴画、电子信息屏等,也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范畴。这些媒介在传播方式、对象等方面尽管略有差异,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专门机构与人员进行传播一般意义的大众传播其传播者是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并需要借助非自然的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在健康教育中,通常印刷类或电子类媒介,由卫生专业人员和传播材料制作机构、人员共同完成。2.信息具有公开性大众传播媒介面向整个社会,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全社会人群,因此,负有重大的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如果大众媒介传播出科学的健康相关信息,可以使大众获益,而一旦大众传播传出错误的卫生信息,可能使数以万计的人上当受骗。3.信息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大众传播媒介都拥有广大的受众,传播的信息扩散距离远,覆盖区域广泛,具备任何其他传播方式都不能达到的影响面,并且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把信息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传播速度非常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与传播效率。利用大众传播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可以使健康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及千家万户,提高健康信息的覆盖范围。加强对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客观规律的研究,将有助于改变健康传播的质量,提高健康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对象虽然为数众多,分散广泛,互不联系,但从总体上来说是大体确定的。4.传播的间接性与单向性大众传播通过机械性、技术性的媒介传播信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很难互换传受角色,信息反馈速度缓慢而且缺乏自发性。但随着大众传播中“热线”形式的开通,部分弥补了传受双方信息反馈的不足。5.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时效性大众传播中的一些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属于即时发布信息的媒介,能够帮助公众在第一时间得到健康、卫生方面的信息,具有较高的时效性。所以信息一要新,二要快,特别体现在新闻报道方面。针对当前社会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卫生问题或中心性卫生工作,可以迅速通过适宜的大众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广而告之。6.信息可重复性大众传播的信息附载于特定的媒介,此外,健康传播材料的统一成批生产与重复利用,都可确保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电视录像片、小册子、广播录音节目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成批复制,重复使用。(三)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1.保证效果原则2.针对性原则3.速度快原则4.可及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四、健康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一)健康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情感、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反应。健康传播的效果则是目标人群在接受健康相关信息后产生的认识与行为的转变。按可达到的难度层次由低向高依次分为四个层次: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念认同;态度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采纳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二)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1.健康传播者方面(1)有效发挥健康信息的把关人作用,要做到:追踪了解医学发展前沿,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理论和新方法,避免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群众;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有责任对下级机构和基层卫生保健人员进行指导、培训等;要有精品意识,注意评估和更新传播材料。(2)选择合适的传播者:传播者的信誉和威望越高,传播效果就会越好。传播者的吸引力还包括其自身文化素质修养,对医学了解的深度与广度,对健康话题的理解与沟通交流技巧等。(3)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与受众及媒体的共同经验范围。共同经验范围越大传播效果越好。2.健康信息方面(1)提高信息内容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信息内容不仅要包括“是什么”,还要告诉人们如何去做。(2)使用符号要准确、通用,适合受传者理解与媒介采用。(3)讯息表达形式的设计应符合传播目的和受传者的需求。(4)注意信息反馈,不断了解受众反应。3.媒介渠道方面媒介渠道的选择应注意传播信息的媒介对目标人群的适应性;注意多媒介渠道的组合策略。通过合理的策划媒介组合,多层次多渠道开发利用各种媒介。4.健康传播的受众是社会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的健康需求和信息需求,需要传播者加以考虑和适应:(1)受传者的心理因素(2)受传者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3)受传者的健康状况。(4)受传者的行为发展特征。5.环境方面传播过程中的所有活动一定是发生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使得环境也成为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之一:(1)自然环境:如传播活动地点、场所、距离、环境布置等。(2)社会环境:如社会经济状况、文化习俗、社会规范、政府及社区的政策法规,以及受传者生活圈子内的所有人对其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分享一个你的计划为什么定这个计划?计划的内容是什么?你实施它了吗?结果如何?一个完整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应该包括什么?教育的具体内容?教育的时间?教育的地点?教育谁?要达到什么目标?教育的方法/形式?本章主要内容计划设计的概念和原则计划设计的基本步骤1.健康教育诊断2.确定优先项目3.制定计划目标4.确定干预策略5.制定实施及评价方案一、计划设计的概述(一)计划设计的概念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计划是有利于选择优先项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明确目标,指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行动。计划是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的依据。(二)计划设计的原则1.目标原则:计划要有明确的总目标和可行的具体目标,使计划设计有明确的方向,计划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开展,以保障计划目标的实现。2.整体性原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是整个卫生发展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时不仅应全面理解和考虑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自身,而且需要考虑项目与整个卫生发展规划的协调一致。3.前瞻性原则:制定计划时要预计未来,有一定的先进性,考虑人群需要、资源、环境条件的长远变化。4.弹性原则:在制定计划时使计划留有余地,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5.从实际出发原则:在计划制定中要借鉴其他项目的经验与教训,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才能真正符合目标人群的需要。6.参与性原则:计划涉及到的各人群、机构都应参与计划制定,如目标人群、合作伙伴、投资者、健康教育人员等。(三)计划设计的一般程序在实践中,人们可能依据不同的思维逻辑和系统工作方法进行计划设计,不同机构或组织的健康教育项目招标也可能对健康教育计划提出特定的要求。但一般而言,进行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基本上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计划前研究(1)对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优先项目;(2)对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健康教育目标奠定基础;(3)进行政策、环境与资源分析,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4)目标人群分析,以便确定适宜于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内容和方法。2.计划设计(1)制订健康教育目标;(2)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活动;(3)确定健康教育评价方案;(4)制定活动进度表;(5)制定经费预算。二、健康教育诊断(一)概念健康教育诊断又称为健康教育需求评估,是一个为科学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的过程,指在人们面对健康问题时,综合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行为学、统计学有关方法和技术,通过系统的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与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健康教育诊断的目的是了解社区的特点,确定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主要健康问题、社区内组织机构、政策、资源现状等的过程。当代健康教育领域最有代表性、也被最广泛应用的健康教育诊断模式是由美国著名健康教育学家劳伦斯·格林(LawrenceW·Gree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PRECEDE_PROCEED模式,又称为格林模式(图11-2)。PRECEDE-PROCEED模式中PRECEDE-----指在教育/环境诊断和评价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及强化因素,着重应用于健康教育诊断;PROCEED-----指实施教育和环境干预中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手段,侧重在健康教育计划的执行与评价。PRECEDE-PROCEED模式不仅是一个健康教育诊断的模式,也是开展健康教育评价的模式,对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都具有指导意义。健康教育诊断是计划设计的基础依据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诊断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二)社会诊断1.社会诊断内容内容:目标人群的健康、生活质量、所处社会环境生活质量:如人均收入、住房条件、交通状况、环境质量、食物供应、卫生服务、教育社会环境:分析影响健康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服务等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群的受教育水平、人群崇尚的信念和信仰、风俗习惯,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人们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等。2.社会诊断方法对社会人群生活质量的评估,通常通过问卷调查等定量方法直接从人群中获得,可以参考已有的生活质量量表设计问卷,也可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或研究的特定问题进行专门的设计。社会诊断同时也必须十分重视反映群众主观感受和社会需要的定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知情人座谈会,邀请社区卫生行政领导、有关卫生专家、社区工作者、各有关组织和群众代表等知情者提供社区需求的信息;个别访谈,与熟悉社区情况的人交谈了解群众关心的问题;利用常规资料,如卫生部门提供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入院率、出院率等资料,以及从既往文献中获取数据;现场观察;当用上述方法仍有不足时,可用专门调查表进行抽样调查,甚至普查,但提倡采用快速社会学评估方法。(三)流行病学诊断确定影响目标人群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有哪些,包括躯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健康问题,并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重点评估这些问题的发生率、分布、强度、危害等可能涉及躯体、心理、社会健康问题资料最终能够回答:1.威胁人群的主要疾病/健康问题是什么?2.该疾病/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3.哪些人群受这些疾病/健康问题的影响,有什么特征,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4.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有什么特点,季节性、地区分布、持续时间等;5.需要优先解决的是什么疾病或健康问题?对哪个(些)疾病或问题进行教育干预最敏感,效益可能最好?(四)行为与环境诊断区分影响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与非行为因素以高血压为例,酗酒、高盐饮食是行为因素,而遗传倾向、糖尿病等即非行为因素。分析行为因素的重要性和可变性,确定优先干预行为分析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可变性,选择环境改变对象行为的重要性:行为与健康问题关系的密切程度。关系越密切,行为的重要性越高;行为发生的频度。发生频度高,行为的重要性相对而言更大。行为诊断通常采用个别访谈、小组讨论、现场观察等定性调查方法进行,也可以通过复习文献资料、问卷定量调查等方法进行。行为与环境诊断行为的可变性低可变行为的特点:形成时间已久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之中既往无成功改变的实例高可变行为的特点:行为正处于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时期行为与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关系不密切在其他教育中已证明可成功得以改变社会不赞成的行为(五)教育诊断分析影响行为的因素: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倾向因素: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等促成因素:又称实现因素,促使某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包括实现行为改变所必须的技术和资源。发生在目标行为之前强化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与发展/减弱的包括社会是否支持、同伴影响、周围人评价、个人采纳行为后的感受等,发生在行为产生之后。管理与政策诊断分析组织机构内可能促进或干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发展的政策、资源包括:拟干预项目所需的、可利用的资源,影响项目实施的组织阻碍因素或促进因素,可利用的政策或必须改变的政策获取资料的方法收集现有资料:卫生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各种统计资料、相关文献等定性:专家座谈、目标人群访谈、利用现场观察等定量:抽样调查或普查等三、确定优先项目重要性原则致残致死率高、受累人群数量大、分布广、行为因素与疾病结局的关系密切可变性原则具有较高可变性,通过干预能改变可行性原则可控、可测量、易被接受、成本低、效益高四、制定计划目标(一)总体目标是对计划的理想最终结果的描述,是宏观的,给出计划在总体上的努力方向(二)具体目标为实现总体目标而设计的具体、可以测量的目标具备以下特征:具体、可测量、可实现、有时间性WHO——谁?即目标人群是谁?WHAT——实现什么变化?即目标中具体要改变的是什么?WHEN——时间范围?即计划在多长时间内实现上述变化?WHERE——在哪里?即计划实施的场所?HOWMUCH——变化程度?即发生多大幅度的变化?分为三类:1.教育目标:改变内容为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如卫生保健知识、信念、态度、价值观、行为技能等。执行该计划一年后,项目学校:(1)知识方面:80%青少年能说出三项以上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态度方面:75%青少年更喜欢与不吸烟的人交朋友。(3)技能方面:60%青少年学会如何拒绝第一支烟的技巧。2.行为目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预期改变的内容为健康相关行为,以某行为的发生率、改变率表示。执行该计划一年后,项目学校:(1)60%青少年吸烟者戒烟。(2)70%青少年劝阻家人不吸烟。3.健康目标:表达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变如疾病有效控制率、发病率、死亡率等。从执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到目标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健康目标的选择取决于该计划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可能在执行期间产生的健康效应。一个社区慢性病健康促进干预项目的中、长期目标(5年、l0年)采用高血压患病率、脑卒中发病率等指标是适宜的,例如,“执行计划5年后,社区35岁以上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下降10%”。但对于一个短期计划来说,并非必须制定健康目标。五、确定干预策略(框架)(一)确定目标人群一级目标人群:是计划希望改变其行为,改善并促进其健康的人群,是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的人群。二级目标人群:指对一级目标人群采纳健康行为有直接影响的人群,与一级目标人群关系密切。(父母、家属)三级目标人群:指对计划的成功实施和计划目标的成功实现有重要影响的人群。(医生、投资方)(二)确定干预策略1.教育策略:以增加目标人群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常用的方法包括三个类型:信息交流、技能培训、组织方法。2.社会策略:包括发展和运用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来鼓励人们形成并巩固促进健康行为,规范和约束人们的危害健康行为。3.环境策略:通过改善和创造支持性环境,促进有益于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巩固。4.资源策略:通过动员、筹集、分配、利用社区中有形和无形的资源、途径和方法。(三)确定干预场所1.教育机构:如学校、幼儿园等,可以组织系统、正规的教育,在其行为形成阶段进行干预2.卫生机构:如医院、诊所等,利用居民在发生健康问题时对健康教育需求增加的有利时机,发挥专业人员优势3.工作场所:员工面临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一致,健康问题相似,有针对性、有组织、利于实施4.公共场所:包括商场、车站等,流动性大、密度高5.居民家庭:利于深入教育,效果较好制定实施及评价方案1)调查研究阶段:收集资料,进行基线调查,形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确定监测和评价方案。2)实施的准备阶段:包括材料设计与预试验、材料生产、人员培训、物质资源准备等。3)实施阶段:全面开展教育、干预,落实每一项干预活动。4)评估与总结阶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效果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一、建立计划实施的组织网络(一)领导机构(二)执行机构(三)组织协调与合作(四)动员目标人群参与二、政策与资源(一)政策支持(二)资源开发三、人员培训(一)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及原则一项健康教育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与是否拥有合格的人员密切相关。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不但需要专职的健康教育人员,同时也需要大量兼职健康教育人员的参与,有时甚至有临时聘用的人员。对于特定的健康教育项目而言,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还需要更多地掌握项目目的、意义,项目执行程序、具体活动方式等,以帮助他们能够具有胜任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项目人员的培训应符合以下原则:1.目的明确任何一个特定的培训计划都必须强调以项目为中心而展开,体现项目的目的和原则。培训应根据项目的要求,确定学员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理论联系实际整个培训过程应十分重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健康教育计划的要求来选定,同时要适合学员的具体条件。3.及时评估在整个培训工作的计划和执行过程中,应该及时收集各种反馈意见,随时注意培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二)培训的准备和实施1.准备工作(1)评估培训需求:了解学员基本情况、与满足项目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2)制订培训计划:包括师资的选择与落实,培训教材的确定,确定培训时间、设计培训方法,以及培训场所、后勤保障方面的安排与落实。2.实施培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培训是为了完成特定任务、针对有工作经验的成年人进行的教学工作。培训不同于一般学校的教育,所采用的方法应不同于学校常用教学方法。对成人的培训多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员的积极性,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回答提问、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现场实习、模拟练习等教学活动。学员的参与可以大大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共享学员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参与式培训有助于学员理解和记忆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三)培训工作的评价评价是培训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制订培训计划时应该对如何进行培训评价也做相应的计划。培训评价包括两个层次:1.培训过程评价培训过程评价主要是针对培训过程进展是否顺利,学员对培训组织实施是否满意进行的评价,如教学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教材、教学设施是否适用,学员上课的出勤率,在培训进行过程中学员的各种意见等。2.效果评价培训效果评价侧重于培训后学员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对实际工作的胜任情况。为此,需要在不同时期进行评价。首先是在培训班结束时,对学员的知识、技能进行测评,以检验培训班即时效果。此外,在学员开展项目工作过程中,对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测评,更是培训效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学员比较分散,考核指标不易选择等因素,较少进行实际工作的评价,需要不断完善。四、健康教育材料开发(一)材料分类健康教育材料的类型很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的材料也不断在健康教育领域得到开发和利用。常见的健康教育材料包括:1.平面印刷材料(1)用于大众的材料;如报纸、杂志、书籍等;(2)用于特定目标人群的材料:如宣传单、健康教育处方、折页、小册子、招贴画等;2.声像/电子材料(1)用于大众的材料:各种形式的电视、广播节目/栏目,互联网网站/栏目;(2)用于特定目标人群的材料:录像带、录音带、DVD/VCD、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息等。(二)材料制作程序材料制作应遵循以下6个程序:1.分析需求和确定信息2.制订计划3.形成初稿4.预试验5.生产发放与使用6.评价五、计划实施的监测与质量控制监测是健康教育计划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对计划实施进行质量控制,评估各种活动的质量优势、长处及弱点以便做出合适的调整,是保证健康教育计划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持续监督的手段。(一)监测的主要内容1.对工作进程的监测计划内的各项活动是否都是按照活动日程的预计时间进行。2.对活动内容的监测检查实际开展的活动在内容上、数量上是否符合计划的要求。3.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监测主要包括了解实施人员的业务能力及工作情况、目标人群参与程度和相关部门配合状况3个方面。4.对人群的知信行及有无危险因素的监测提供的反馈信息既可了解项目进行的质量,也是在必要时调整干预方法的依据。5.对经费开支的监测经费开支的合理性,与预算的符合情况。(二)监测与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实行监测监督与质量控制是一项基础而细致的工作,为了有效开展监测与质量控制,需要首先确定质控指标。常用的干预活动质控指标有:干预活动的类型、干预次数、每次活动持续时间;健康教育材料的种类、发放批次、数量;健康教育覆盖率。目标人群参与情况的指标有:目标人群参与率、健康教育培训率;电视(广播)健康教育节目收视(听)率等。监控项目执行质量:内容、进程、开展状况质量控制方法:1.完善和保存记录完善和保存记录是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也是计划本身的体现。计划中所必需的每一项资料记录必须达到90%的完整性水平。2.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活动进行实地考察与评估。实地考察评估便于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考察了解目标人群的参与程度以及健康教育人员与目标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目标人群在项目活动中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等多方信息。3.建立专家小组审查制,保证计划执行质量。4.加强内部审计审计是判断是否按项目计划要求投入资金,分配是否符合需要(如基建、设备、培训及活动经营等)。资金应具备每月、每季、每年的来源类型和分配数量的记录。特别是对于大型项目的经费使用,分项目审计、阶段性审计和总体审计。5.采用定性调查方法如专题小组讨论、个人访谈等,必要时也可定量、定性相结合调查,如目标人群的小样本快速评估方法。通过调查获取计划实施中的各方面资料,分为定量调查、半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三大类

第六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评价一、概述(一)评价的概念是客观实际与预期目标进行的比较,是一个系统地收集、分析、表达资料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管理过程的始终。(二)评价的作用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效果;对项目全面检测、控制;最大限度地保障计划的先进性和实施质量。二、评价的种类和内容(一)形成评价1.相关概念是为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包括为制定干预计划所做的需要评估及为计划设计和执行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其目的在于使健康教育计划符合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2.具体内容了解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了解目标人群对干预的看法了解教育材料发放系统对问卷进行预调查及修改了解干预策略及健康教育材料的适宜性针对早期问题,适度调整计划3.方法与指标方法:文献、档案、资料的回顾,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目标人群调查、现场观察、试点研究等。指标:一般包括计划的科学性、政策的支持牲、技术上的适宜性、目标人群对策略和活动的接受程度等。(二)过程评价1.相关概念起始于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全过程。可有效地保障和促进计划的成功,可评估项目运作情况,并能修正项目计划。2.实施方法现场观察社区及目标人群调查与访谈举行项目工作者会议3.评价指标开展情况:干预活动执行率、覆盖率等参与情况:干预活动暴露率干预活动有效指数:有效指数=干预活动的暴露率/预期达到的参与百分比4.质量控制内部质控:项目内部工作人员进行过程评价时,严格掌握评价标准外部质控:由项目外、有项目评价经验的人对过程评价进行质量控制,如专家小组审查。计划实施早期意义尤为重大(三)效应评价1.相关概念健康教育通过改变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来实现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效应评价正是要评估健康教育计划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的变化。2.评价内容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健康相关行为3.效应指标卫生知识均分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率)行为发生率行为改变率(四)评价的意义1.保证计划设计和计划执行的质量2.科学地说明计划的价值3.用计划实施结果争取支持和扩大影响4.丰富和充实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水平5.改进专业人员的工作三、效果评价的内容与指标由于上述效果在健康教育干预实施后出现顺序的差异,将健康教育效果分为近期效果、中期效果和远期效果。(一)近期效果评价近期效果即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实施后,率先显现出的健康教育效果,通常表现为目标人群认知的改变。如卫生保健知识增加、健康观念转变、具有实现健康行为的操作技能等。常见的近期效果指标包括:1.卫生知识得分、均分如儿童营养知识得分。2.卫生知识合格率如艾滋病知识合格率。3.卫生知识知晓率如高血压知识知晓率。4.信念(态度)形成率定期体检意识的形成率。5.行为技能掌握率如戒烟技能掌握率、制作辅食技能掌握率。(二)中期效果评价中期效果是在取得了近期效果之后进而引发的目标人群行为改变情况,以及政策、环境支持条件的改变。这些变化需要建立在各级目标人群对健康问题的认识以及知识和技能提高的基础上,为此,产生的时间要滞后于近期效果。常见的中期效果评价指标包括:1.行为流行率如吸烟率、母乳喂养率。2.行为改变率如戒烟率、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幅度。3.政策、环境改变情况如结核病防治政策、环境,卫生服务条件、技术等方面的变化,以及社会舆论氛围的变化。(三)远期效果评价远期效果指的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后目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远期效果评价指标包括:1.目标人群生理、生化指标如血压控制率、超重率。2.疾病治愈率如结核病治愈率。3.发病率如结核病发病率、报告病例数等。四、评价设计方案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项目效果评价方案(一)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所谓不设对照组的干预前后测试,指的是在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前,对目标人群的有关效果指标进行测量,然后再实施干预,干预活动全部结束后,再次对目标人群的有关效果指标进行测量,比较干预前后两次测量结果,得到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显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后产生的效果。此方案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但由于该设计方案不能排除非干预因素的影响,所以只有在非干预因素在干预前后保持不变的情形下,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健康教育效果。该方案适用于周期短、环境稳定的健康教育项目效果评价。(二)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此设计又称为准实验研究,其设计思想是将目标人群设定为干预组,并为目标人群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另一人群作为对照组。在对目标人群实施干预前,同时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有关效果指标的测量,然后仅对干预组施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对照组则保持自然状态,所有的干预活动结束后,再次对两个组的有关指标进行测量,对两次测量所得到的四组测量值进行双向比较,从而确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效果。由于在该方案中干预组和对照组不是随机确定的,而是用配对方法使二者在主要因素方面相似的情况下选择对照组和干预组。此种研究较之实验研究易于实行,同时具有实验研究的优点,适用范围较广,特别是干预研究项目。五、影响效果评价真实性的因素影响评价的因素指的是对评价结果真实性可能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干预效果产生干扰,但又不是干预因素,需要在评价中加以分析,或通过类实验加以克服。(一)历史性因素在项目实施期间所发生的干预之外的事件,包括全国性、地区性或组织机构内部,或在干预场所发生的事件、导致参与者发生某些可能对结局有影响的变化。如爱国卫生运动活动、世界无烟日活动、有关联的新闻报道等,亦有称之为自然变化或长期趋势变化,如疾病发病的周期性变化等,可通过设立对照组和过程追踪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二)计划工作人员和参与者的熟练性在研究期间,参与者和工作人员中的知识增长和技能熟练的变化也可影响调查结果,如随参与者年龄增长,社会心理更成熟;对照组成员被重复调查某些知识和内容,引起认识提高;工作人员因反复调查,对调查内容更加熟悉、技术更加熟练、使调查质量提高等。这种偏倚可通过对工作人员加强技术培训等方法使之尽可能减少。1.测量者因素测量者对目标人群有意/无意的暗示;评价标准不统一;未正确理解指标的含义;测量者的成熟性。2.测量工具因素:测量工具不准确3.测量对象因素:测量对象的成熟性(三)失访干预组或对照组非随机失访或失访过多,可造成偏倚。当目标人群失访比例高(超过10%)或是非随机失访,即只是其中有某种特征的人失访时,会影响评价结果。第七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概述(一)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社区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过程。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人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社区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降低社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个人、家庭、群体身心健康,贯穿于人生命的各个阶段。它既适用于社区急、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又适用于社区生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既可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又可促进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的提高,为社区人民创造健康、文明的社区环境。(二)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对象与任务1.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社区所辖各企事业单位、学校、商业及其他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重点人群是儿童、青少年、妇女、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等脆弱人群。2.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1)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知识,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摒弃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提高社区群众的健康水平与文明素质。(2)提高个人和群体对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责任感,促进个人和群体明智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指导和示范,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健能力。(3)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社区卫生与健康问题,创造一个有益健康的社区环境,有效地促进和影响各级行政领导和部门,制定各项卫生政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协调非卫生部门和社会组织支持和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4)加强社区行动,挖掘与利用社区资源,动员与组织社区人民积极参与社区健康规划和各项活动,解决自身的健康问题。(三)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原则1.从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使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居民的实际健康需求相适应。2.循序渐进,既不消极工作,也不急于求成。3.符合成本效益,提倡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各社区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工作。5.注意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思想性、科学性、群众性和艺术性,居民喜闻乐见,愿意参与和接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二、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基本内容1.城市社区常见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防治;慢病的社区防治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行为危险因素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强从医行为,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2)提高警惕,防范新老传染病: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过分拥挤,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处理和加工食品方式的变化,社会人群中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多元化,以及滥用抗生素而出现抗药性等诸多因素,造成新出现或重新出现的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这些疾病已构成对居民健康的极大威胁,应加强对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的宣传教育。(3)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意外伤亡,如交通事故、劳动损伤、溺水、自杀等,是当前造成青年人死亡和病残的最常见的原因。教育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青少年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2.家庭健康教育(1)家庭饮食卫生与营养:包括膳食的合理搭配,食物的合理烹调,定时定量饮食,炊具、食具的简易消毒方法,碘盐的保管与食用,夏季食品的简易冷藏和贮存方法,暴饮暴食、偏食、酗酒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与技能等。(2)家庭急救与护理:家庭急救知识应包括烧伤、烫伤、触电、跌伤等意外事故的简易急救方法和处理原则,人工呼吸操作方法,家庭中常用药物的保存与使用方法,以及血压计、体温表的使用方法等。(3)居室环境卫生知识:包括居室环境的卫生要求;居室的合理布局,居室装修的卫生问题;居室采光照明的卫生要求及对健康的影响;冬季取暖应注意的问题如预防煤气中毒、减少煤烟污染等。(4)生殖健康教育:包括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优教,妇幼保健,性生活知识等。(5)家庭心理卫生教育:根据家庭发展阶段与问题,适时提供咨询和指导,协助家庭成员正确处理面临的问题。3.创建健康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健康教育2003年WHO亚太地区办事处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了“地区健康城市咨询会议”,组建了西太平洋地区“健康城市联盟”。会议上提出,需要纳入健康城市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包括SARS及其他传染病、供水与环境卫生、环境危险因素、灾害与紧急处置、控制饮食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运动、精神卫生与药物滥用、烟草控制、边缘地区与弱势群体人群健康关怀与保护、可持续的卫生与健康投入、母婴保健及少女怀孕和堕胎、肺结核防治和登革热防治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健康教育在创建健康城市的实施中宣传健康城市的理念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阶段组织发展阶段执行阶段4.社会卫生公德与卫生法律法规教育学习、掌握有关城市卫生管理的法规,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法制意识,提高搞好城市卫生管理的自觉性和自治力。大力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各级政府颁布的地方性城市卫生管理条例、办法、规定等,大力提倡良好的卫生道德观念,提倡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社区居民自觉维护社区形象,与破坏社区卫生与文明的不良现象作斗争。(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1.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和目标为了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国务院于2006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并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坚持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工作目标:到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地县级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体目标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东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和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及有条件的地级城市要加快发展,力争在二三年内取得明显进展。2.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中的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为一体,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服务并不是单科突进,它贯穿、渗透、融合于预防、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等各项服务之中,是社区卫生服务其他各项内容的基础和先导,对各项服务的模式和方向具有导向作用。(三)主要形式与方法1.“健康家庭”活动家庭是社区的基本单位,加强家庭健康教育是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可以组织基层健康教育队伍,深入社区和家庭,普及健康知识和科学健身理念,积极开展健康指导和服务工作。2.“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念,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享有优质生育保健服务,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3.“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落实中央文明办、全国爱卫会的要求,以培养市民的科学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行为规范为重点,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弘扬科学文明卫生的新风尚,反对不文明的行为和生活方式。4.“清洁空气,绿色出行”话动根据各地能源类型不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建立机动车尾气污染监督的公众参与机制。教育公众尽可能利用非机动车出行,提倡绿色出行。三、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基本内容。1.农村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农村常见病与城市略有差异,常见病防治知识应包括传染病及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地方病防治知识;农业劳动相关疾病防治知识。2.移风易俗,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普及卫生知识,指导农民科学安排衣、食、住、行,合理摄取营养,坚持有益于健康的文体活动,逐步摒弃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建立起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3.农村环境卫生与环境保护在文明村镇建设中,要加强卫生要求和卫生技术指导,重点抓好村宅建设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垃圾处理、消灭四害、保护环境、控制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健康教育。4.健康观念与卫生法制教育破除迷信思想,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生”、“老”、“病”、“死”发生的原因,揭露封建迷信的危害性和封建迷信活动的欺骗性;宣传普及新的健康观和大卫生观念,改变“没病就是健康”的传统意识,树立自我保健意识和人人为社区健康负责的观念;积极参与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合理利用卫生服务;宣传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卫生普法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和遵法执法的自觉性。(二)农村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与方法1.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简称“行动”)”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现已更名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是由全国爱卫会、卫生部、广播电视部和农业部等于1994年6月联合发起的全国性农民健康教育活动。根据2001~2005年“行动”规划,新时期的“行动”将以健康促进为基本策略,以普及基本知识为突破口,以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促进健康生态环境的建设为目标,采用政策倡导,部门协调,社区参与,点面结合,多种形式综合干预,加强科研与合作交流等措施,使“行动”不断可持续发展。2.开发利用农村传播媒介和渠道可以利用有线广播、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传播渠道,利用农民技术学校、文化活动站等设施开办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卫生科普赶集、传统的民族节日,培养家庭保健员、开展“卫生科普入户活动”等方法开展农村健康教育。3.改水-改厕-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结合进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施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工程。强调通过政府组织,部门合作,社区参与,改水、改厕、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策略,将农村供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改变农民的不卫生习惯,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这是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文明小康村镇、造福于民的基础工程。4.发挥乡村医生的作用,结合医疗保健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农村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利用应诊、治疗、家庭访视等机会,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和必要的技术指导,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具有灵活、具体、结合实际、针对性强的特点,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5.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工作为了加强和推进农村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健康教育应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农民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进而达到提高农民群众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健康保障。第八节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概述(一)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1.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健康信息传播、行为干预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2.学校健康促进与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学校强调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置正式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创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让家长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健康促进学校把所有有利于发展和促进青少年健康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形成广泛的合作。3.健康促进学校的目标人群健康促进学校的目标人群可以分为一级和几个次级。一级目标人群指学生群体,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学生;次级目标人群包括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社区领导。此外,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青少年行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大众传媒可以说是健康促进学校干预目标的一个特殊领域。(二)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特征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具有如下特点与优势:1.最佳目标人群2.最理想的教育场所3.最具社会效益的资源二、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一)实施内容1.学校健康政策学校健康政策的内容包括:学校有关食品的政策;完全禁止吸烟,禁止喝酒,禁止使用非法的影响精神的物质;学校保证男生和女生在利用学校资源方面完全平等;学校在药品分配方面有正式的程序;学校对急救有相应的政策和规划;学校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控制蠕虫或其他寄生虫病的政策;学校制定避免日晒损伤的政策;学校制定进行健康筛查的政策;学校制定在发生急症或其他可能危及学生健康状况时关闭学校的政策;当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时,学校有切实可行的安全计划;11学校应有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控制及其安全管理的政策等。2.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健康课程教学;健康活动;健康咨询。3.学校健康社会环境包括学校的人际环境(师生、员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事物环境(如课程、考试、生活制定安排)和物质环境(如教室采光、照明、通风、给排水设备、厕所、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4.社区关系社区关系是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关系,以及学校与学校所在社区各组织、团体之间的关系。5.个人健康技能儿童青少年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获得与其年龄相当的卫生知识、态度、理解力和健康实践技能,如平衡膳食、预防疾病、体育卫生、安全、生殖健康、控烟及预防药物滥用、口腔卫生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6.学校卫生服务卫生服务内容包括:学生和教职员工能得到基本的卫生保健、计划免疫和传染病管理、生长发育监测、健康筛检及常见病预防和身体缺陷的纠正、突发性疾病的紧急救治、意外伤害的应急措施、口腔卫生、心理咨询及为伤残学生提供特殊帮助等。(二)实施步骤1.转变观念提高决策者对“健康促进学校”的认识,把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2.建立学校健康促进领导和工作机构。3.制定学校健康促进规划,包括政策、承诺、如何发动全校学生、教师员工积极参与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各项活动。4.对照健康促进学校的各项标准自查并接受上级有关单位监测、评估。三、健康促进学校的效果评价(一)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健康教育的评价多用知识、态度、行为变化的指标,尤其是知识的变化,知识常用平均分数、及格率、满分率、达标率、提高指数等指标;态度常用态度转变率、行为意向转变率;行为常用行为转变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二)学校卫生服务的评价指标反映学生因病缺课指标有人均病假日数、月病假率。反映体格检查和其他检测的指标有患病率、发病率、检出率、感染率、治愈率、再感染率等。反映学生生长发育与变化的指标最常用的有等级评价方法、百分位数法等。(三)学校环境的评价指标学校物质环境评价一般主观成分较少,方法简单。通常把有关部门制订的各项卫生标准制成检查表进行对照比较,看是否达到标准。如学校建筑面积、教室采光、照明、通风、课桌椅结构及配置等均有标准可供检查对照。学校人际环境评价一般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可通过访问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父母等共同分析学生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学校各类人员间的人际关系等。第九节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概述(一)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医院健康教育泛指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伴随医疗保健活动而实施的健康教育。狭义的医院健康教育又称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广义的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社区成员和医院职工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二)医院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目标人群包括:患者及其家属;社区群众;医院的医护人员与职工。医护人员是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同时,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保健意识和能力,采纳健康行为,促进自身健康。(三)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组织实施1.建立医院健康促进组织网络2.制定健康教育政策与规划3.创造有利于健康的医院环境4.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培训5.改善医院职工的健康水平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二、患者教育的基本形式和内容(一)患者教育的基本形式1.门诊教育包括候诊教育、随诊教育、门诊咨询教育、门诊专题讲座及培训班等。2.住院教育住院教育系指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的健康教育。住院教育包括:(1)入院教育:指患者在入院时由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宣传教育。(2)病房教育:是住院教育的重点,如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项目,医护人员可通过有步骤地向患者及陪护人员讲授保健知识,传授尿糖酮体的检测技术,为患者提供膳食指导。(3)出院教育:在患者出院以前以口头谈话或健康教育处方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住院治疗的结果,疾病现状和预后,提出继续用药和定期复查等注意事项,进行生活方式和家庭护理方面的指导。3.随访教育又称出院后教育,其主要对象是有复发倾向,需长期接受健康指导的慢性病患者。(二)患者教育基本内容1.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由于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种类繁多,致病因素复杂,患者的个体差异,每一病种及其相关的健康问题均可组成一套完整的教育内容,如病因、危险因素控制、预防、治疗、康复、家庭护理、自我保健常识等。2.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稳定病情,延缓恶化,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教育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念。(2)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介绍有关疾病防治知识和心理保健方法,消除异常心理和心理负担,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3)向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保护性医疗原则教育,指导他们在精神上给患者以支持和鼓励,避免恶性刺激。(4)对重症晚期患者及其家属开展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使其正视病痛,正视死亡,提高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3.健康相关行为干预在医院健康教育中,行为干预是指在传播卫生保健知识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协助患者或有特定健康行为问题的人,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技能,改变不良行为习惯,采纳健康行为。第十节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概述(一)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工作场所是指人们在一定范围内从事职业活动的地方。广义的工作场所按行业分为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防科研等;狭义的工作场所是指职业人群从事劳动生产活动的地方,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工作场所健康教育指通过提供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它的本质是行为改变。国内外的卫生学家还深刻认识到保护职业人群健康的关键,不在于治疗有病的人,而在于治疗有病的作业场所,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与工作场所健康教育的概念相同。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指以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学手段干预工作场所对健康有害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以促进健康。它包含了企业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组织,职工的健康教育、积极参与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环境,以及加强卫生服务等。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以期改善作业条件、增进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病伤及缺勤率,从而达到促进职工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其本质是行为和环境的双重改变。(二)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已成为职业医学的重要内涵。据WHO资料,目前世界上就业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50%,而就业年龄段为20~60岁,可见职业人群是人类社会最富生命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宝贵资源,他们的文化技术素养、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状态,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进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健康的工作场所是一个员工们相互协作,为自身健康和周围环境良好达到一致认同的地方。这个场所应该为所有员工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组织环境方面的服务,以保护和促进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企业、单位开展健康促进,将会为员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并享有必要的卫生保健服务,指导员工增强自信,减少压力,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应对不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使之利于促进自身、家庭及社会的健康。二、健康教育内容(一)职业卫生知识与防护技能教育职业卫生知识与防护技能范围很广,有很强的职业特点。不仅包括各种有害因素的特点和对健康危害的特点,还应包括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及如何改造环境和改善劳动条件等内容。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消除职业紧张,预防身心疾病引起精神紧张或精神疲劳的职业和工作主要有:长期从事简单重复的作业、长期与家庭、社会隔离的工作、上班时间经常变动的工作、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如高空作业、企业管理者、工作环境中的不良人际关系、下岗或失业。消除或减轻精神紧张应做到:企业管理者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合理组织劳动与生产,对职工特别是新职工不断进行生产技能与思想认识的培训与教育;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教育职工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能力,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对有心理异常表现者,尽快给予心理咨询、诊断和治疗。2.改变不良作业方式,预防工作有关疾病不良作业方式一方面由客观的劳动生产条件所决定,同时也与个人主观的习惯有关。常见于从事长期站立作业、引起视力疲劳的作业、强迫体位作业、搬运作业、视频作业、局部振动作业等职业人群。消除不良作业方式影响,保护健康的措施:采取正确的作业方式;坚持工间操制度;合理组织和安排劳动生产或工作时间。3.改善劳动环境,治理职业有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治理和预防尘、毒等危害是目前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职业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主要围绕粉尘与尘肺的防护、化学毒物与化学中毒的防护、物理性危害因素与有关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通过健康教育使职工:了解自己及其所处的作业环境,可能接触到的有害因素;了解上述环境因素及个人的嗜好、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可能影响;参与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自觉地采取个体防护措施。(二)行为与生活方式教育职业人群的健康不仅受到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当职业因素与非职业因素同时存在时,其危害效果将有协同作用。因此,对职业人群也必须进行一般性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教育,包括:1.戒烟教育吸烟是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及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某些职业因素恰好也是这些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当这些职业与非职业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其危害将极大增加。例如吸烟可刺激和破坏呼吸道黏膜,使之排出异物的功能下降,而粉尘也有类似的作用,因此粉尘作业工人如果同时又吸烟,则使吸入到肺泡的粉尘颗粒更难排出体外,因而可促进尘肺病的发生。职业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吸烟可使从事镍、铀、石棉作业工人肺癌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而粉尘作业的行业往往对烟火的管制较松,因此,该职业人群的吸烟率往往比一般人群更高,可见戒烟教育的重要性。2.节制饮酒过量饮酒与醉酒是导致工伤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司机”这一职业必须禁酒。在其他职业,例如接触铅等金属化学毒物及卤代烃类等有机化学毒物的作业,饮酒可使毒物的肝损伤作用加强,这是因为吸收到体内的铅可暂时储存在骨骼中,饮酒后可将骨骼中的铅“动员”出来,当血中铅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出现铅中毒症状。3.营养与合理膳食教育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职工,由于劳动强度过大,尚有营养不良的问题,因此应给予充分的营养。例如高温作业的人群,由于大量出汗而失去盐分和水分,此时应合理地补充盐和水以及维生素类等,否则会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下降、睡眠困难等症状。一些从事脑力劳动,又缺乏锻炼的人要防止食入过多,营养过剩。4.日常个人卫生习惯教育经常洗手洗脸刷牙和洗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所有人都是必要的,而对某些职业人群则更具有特殊意义。职业卫生学与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要做到下面几点:1)不在有尘毒危害的现场吃喝、休息,可减少毒物进入体内的机会;2)接触铅等金属毒物的作业,经常洗手可以防止其从消化道吸收;3)农药、有机化合物、金属毒物粉尘等可污染皮肤及衣物,经常清洗不仅可防止本人吸收中毒,也可防止给家庭成员带来危害;4)保持劳动现场清洁对预防尘毒污染也有明显效果。(三)职业健康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已规定了企业负责人应当向工人说明有关职业危害,工人也有权知道其有害性,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劳动者在从事某种工作过程中的“被动”性,因此企业领导或组织者应对职业卫生问题负有责任。如果工人和企业领导者缺乏职业卫生法律知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如果企业领导或工人不知道存在着职业危害,则企业领导就不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去改善劳动环境或劳动条件,也不会支持或重视环境测定和健康体检,企业职工也不会主动参与环境改造及健康体检。因此,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教育也应作为职业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和政府历来关心职工的安全生产和健康,1956年,由国家计委、卫生部联合颁发《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后又经1962年和l979年两次修订,更加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在新建、改扩建、续建的工业企业,规定各种有害因素综合治理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又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尤其是1994年7月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基本法之一,其中有25条有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条款。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现行职业卫生法规中最权威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内容包括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患者保障、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等,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第十一节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当前我国以高血压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大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而高血压病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的病理基础,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舒张压水平每增加5mmHg,脑卒中与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分别增加46%和24%。从1998年起,我国卫生部确定每年l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开展全民防治高血压健康教育。一、行为干预的重要内容(一)控制体重体重增加所致超重与肥胖是高血压病的一个首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中国人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的标准,BMI在18.5~23.9范围者为正常体重;≥24者为超重;≥28者为肥胖。根据我国24万成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BMI≥24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不仅超重的人容易患高血压,而且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高血压有关。当身体的脂肪过多地集中于腹部,形成向心性肥胖,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一般人群。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者患高血压的危险为腰围低于此界限者的3.5倍。(二)合理膳食膳食中摄入过量油脂可直接或间接导致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健康成人的每天钠盐生理需要量很低,过多摄入钠盐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根据WHO推荐意见我国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g。同时膳食中的钾可以对抗钠的升血压作用。钾的来源是蔬菜水果,高盐而蔬菜水果少的膳食会造成体内高钠低钾,会更加促进高血压病的发生。因此,应该提倡少摄入盐,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三)控制饮酒长期大量饮酒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表明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高40%。控制饮酒后,血压水平明显下降。有研究者认为饮酒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度呈U字形关系,即适量饮酒(尤其是红葡萄酒),血中对冠心病有保护效应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增高;但长期过多饮酒,酒精(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增加肝脏疾患与硬化、胃癌、心肌损害和卒中猝死的危险性。(四)戒烟吸烟可在短期内使血压急剧升高,有充足研究证据证明吸烟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量与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着吸烟量的减少,患高血压的几率下降。当吸烟量少于5支/日时,吸烟的相对危险度较低,因此如不能彻底戒烟,可劝其减少吸烟量至每日5支以下。(五)适量运动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指“不剧烈,有节奏,长时间,大肌肉”,能移动自身体重的运动)是预防高血压,降低心脏病风险的良好方法之一。一项2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长期从事慢跑等耐力运动的人,可以缓和因年龄而造成的血压上升。(六)应对紧张刺激日常生活工作中由于各种内外紧张刺激因子会引起人体明显的主观紧迫感觉、相应的紧张行为和伴随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一系列人体变化。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性和器质性变化。如: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司机、三班倒工人高于其他工种的工人。(七)提高依从性依从性不良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不能严格遵照医嘱坚持进行多种非药物治疗和服药。限盐、减重、运动、放松、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等是健康教育经常建议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单纯的非药物治疗最适用于血压略高,没有心血管损害的年轻人。如血压升高者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在治疗一段时间内没有效果,应合并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药物不能根治,只能控制血压,因此要求患者终生持之以恒地使用药物治疗。切忌忽停忽用,特别是针对重度、中度患者,即使症状暂时有所缓解也不能停止使用。二、目标人群与健康教育对策(一)目标人群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首先要对社区内的人群进行筛检分类,以明确特定的目标人群,这样可使健康教育策略更具有针对性,减少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产生良好效果。实际工作中可将其目标人群分为四类:1.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家属。2.高血压病高危人群根据高血压发病机制,一般说具有数项行为危险因素或有遗传因素者为高危人群。3.一般健康人群。4.社区领导者和决策者。通过对上述目标人群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减缓或不进入高血压病患者的行列;使高血压病患者减缓进入晚期或不出现致残致死的并发症;使身心得到尽可能多的康复。(二)健康教育对策1.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控制体重与减肥、膳食限盐、限制饮酒、提倡戒烟。合理膳食,吃的恰当,减少脂肪,增加及保持适量的有氧运动;松弛与应激处理训练;定期测量血压。2.不同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1)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要加强随访和管理,通过健康教育使其知道坚持从医行为如定期测量血压、按时遵医嘱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个人和家庭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病程恶化,预防复发,促进功能、心理与社会康复。(2)高危人群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高血压病的行为危险因素;采用有效的监督、控制、定期测量血压,减少或避免高血压患病风险。(3)社区人群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使儿童青少年从小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低盐少脂、五谷杂粮、新鲜果蔬等),防患于未然;使成年人的知、信、行向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发现并矫正不良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社区领导和决策者的健康教育:向社区领导和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让其了解高血压病预防的重要性,预防工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行方法,促使领导决策,使高血压预防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获得政策、组织协调、环境、舆论和经费的支持。第十二节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成瘾行为概述(一)成瘾行为概念。吸烟、酗酒和吸毒都是典型的成瘾行为(亦称药物依赖行为或药物滥用行为)。成瘾,系指各种生理需要以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导致人上瘾的物质称致瘾原,致瘾原能使已成瘾者产生强烈的欣快感和满足感。毒品引起的欣快感强烈持久、极易产生依赖性,称强致瘾原;香烟和酒带来的欣快感相对弱,持续时间短暂,称弱致瘾原。致瘾原越强,促其行为转变的过程越艰难。(二)成瘾行为的形成过程吸烟、酗酒和吸毒行为的形成,大致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诱导阶段人与致瘾原偶尔接触,初步尝到“甜头”。如吸毒的欣快感、喝酒后的飘飘欲仙感、手拿烟卷的人自我陶醉的“成就”感等。这些欣快感对成瘾者有强大吸引力,但中止后也不会有明显戒断症状。2.形成阶段在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行为不断重复,直到产生依赖。初期成瘾者常有羞耻感、畏惧感和自责心理,宜于及时矫治。一旦依赖建立,矫治难度将增加。多数成瘾者仍有强烈戒断愿望,只是难以忍受戒断症状的发生,对他们,应在充分准备基础上将矫治措施坚持到底。戒断症状带来的痛苦会对成瘾行为起正反馈作用,使行为程度加剧。不成功的戒断次数愈多,成瘾行为恢复后的超欣快感愈明显。3.巩固阶段成瘾行为已巩固,并整合为生命活动的一个部分。成瘾者此时对各种促使他戒断的措施有强烈的抗拒心理,瘾的发作可使成瘾者宁可不吃、不喝、不睡,甚至不顾严重后果,如吸毒者可冒着因吸食毒品而犯法坐牢的风险,也会继续吸毒。4.衰竭阶段如已酗酒成性者出现酒精性肝硬变症状;吸毒者精神颓废、身体衰竭,直至死亡。不同的致瘾原和不同类的成瘾行为,经历上述过程的表现各异。二、控烟(一)烟草中的主要有害成分纸烟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主要有害成分包括尼古丁、焦油、潜在性致癌物、一氧化碳和烟尘。有害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包括:1.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2.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3.使人体产生成瘾作用。4.对人体有致癌作用。5.对人体有促癌作用。6.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如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尼古丁协同危害吸烟者心血管系统并促使胆固醇储量增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国际上评价烟草有害物质的含量,通常采用烟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三项指标。(二)烟草对健康的危害1.吸烟的危害根据WHO统计,全球每年至少有3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吸烟导致大量死亡的不是老年人,主要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吸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1)吸烟是肺癌的最主要病因,其危险程度与每天吸烟量、持续吸烟时间和烟草中焦油和尼古丁含量有直接关系。(2)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吸烟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不吸烟者70%。(3)80%~9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由吸烟引起。(4)吸烟与口腔、喉、食管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与膀胱癌、胃癌、胰腺癌等癌症有关。(5)吸烟与消化道溃疡和脑卒中、动脉硬化、外周血管病及其他血管疾病有关。2.被动吸烟的危害被动吸烟是指不吸烟者每天暴露于烟雾环境之中,无意或被动吸入由于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15分钟。(1)母亲吸烟对胎儿的影响:吸烟妇女导致婴儿低出生体重、流产、早产及胎儿、新生儿死亡的增加;导致胎盘早期剥离、早期出血等并发症的增加。(2)家长吸烟对儿童的影响:父母吸烟与其2岁以下儿童的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有密切关系;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增加儿童猝死的几率;是中耳炎的危险因素。(3)被动吸烟对成年人的影响:引起眼刺激、头痛、鼻部症状、咳嗽及过敏反应;加剧患有心、肺疾病和过敏反应患者的症状。(4)被动吸烟者可增加患肺癌的危险。(三)烟草相关法律法规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烟草的控制,已相继出台多项有关烟草控制的法律、法规。1.《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l981年8月由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布,守则中明确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吸烟。2.《烟草专卖法》l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该法律。该法的第五条中明确规定:国家加强对烟草专卖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烟草制品的质量、降低焦油和其他有害成分的含量。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制定卷烟、雪茄烟的焦油含量级标准。卷烟、雪茄烟应当在包装上标明焦油含量级和“吸烟有害健康”。第十九条规定:禁止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播放、刊登烟草制品广告。3.《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的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4.《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l994年10月27日通过,自1995年2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十八条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在各类等候室、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馆等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烟草广告中必须标明“吸烟有害健康”。5.《烟草控制框架公约》(WHOFCTC)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控制烟草的流行,第四十九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关于“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WHA49.17号决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在世界卫生组织主持下谈判制定的第一份条约。我国政府积极参与了该条约的制定,并且于2003年11月10日在纽约签署该公约,2005年8月28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正式批准该公约,2006年1月9日,该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四)控烟策略1.立法通过立法来建立社会屏障,保障人民的健康是国际控烟的大趋势。我国由于政府重视,各项有关烟草控制的法律、法规已相继出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烟草在我国的泛滥。2.创建无烟环境创建无烟环境的目的是有效地保护不吸烟者免受烟害的影响。包括禁止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客运交通、学校吸烟,特别注意对妊娠妇女和儿童的保护。3.制定控烟规划各国经验表明,控烟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的工作,需要有政府领导、社会各部门各阶层的广泛参与,仅有健康教育而没有政策支持是难于奏效的,而仅有政策没有健康教育,政策也难以贯彻。制定控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是一项重要的控烟策略。4.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活动(1)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如建立无烟医院、无烟商场、无烟厂区以及以控烟为切入点的健康促进学校。(2)充分、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和各种传播方式如利用每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大规模的吸烟与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吸烟的危害性,动员人人参与控烟活动。(3)吸烟行为的团体干预利用团体干预及时开展预防吸烟、戒烟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团体成员间较密切的群体互动机制及其对团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教育和行为指导开展控烟活动,学会劝阻吸烟或拒绝吸烟的方法,改变个人吸烟行为。(4)指导吸烟者戒烟帮助吸烟者戒烟是综合性控烟策略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提高戒烟效果,需运用行为改变阶段理论等有关促进个体行为变化的理论和行为矫正等技术,对吸烟者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吸烟者的戒烟意愿,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三、控酒(一)酗酒的危害酒精是常被滥用的物质之一。不少人误以为酒精是一种振奋物,可帮助提升情绪。实际上,它是一种抑制剂,可使高层脑中枢钝化。当血液中酒精含量达0.1%时,人的动作协调、视觉、言谈及平衡会受损,出现中毒现象。当血液中酒精含量达0.5%时,神经生理平衡会严重受损而且失去意识。长期持续酗酒(酒精依赖)的人会产生酒精耐受性,即需要更多酒精才能达到先前相同的效果。到后期,患者的耐受性反而降低,导致比先前少量的酒精亦可出现中毒现象。当停止饮酒时,有的会产生戒断症状,患者会出现极不舒服的反应,如出汗、脉搏跳动明显增加至l00次/分或更高、出现手颤、失眠、呕吐和暂时的幻觉,或感觉到有很多蚂蚁在身上爬动、发抖或甚至抽搐。部分症状(如发抖、手颤)也会在患者醒后出现,使他们会用再喝酒来控制。严重的酒精中毒会引起死亡,至于造成对肝脏伤害、胃溃疡更为常见,孕妇酗酒会产生酒精性胎儿症候群,司机酗酒也是造成交通不安全的重要因素。(二)酗酒的干预由于酒精依赖的病因学既有生物因素,也有病理、心理因素。因此,对酒精依赖者的预防和控制应该多种方法相结合。1.加大对酗酒危害的宣传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我国人们关于酒对健康、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往往认识不足,加之酒精使人产生依赖性,因此在我国开展酗酒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教育,改变人们不良的饮酒和敬酒习惯,使人们知道过量饮酒对健康的危害,从而自觉做到尽量少饮酒。2.消除酒精依赖者饮酒或饮含酒精饮料的条件此办法应由依赖者、其家庭成员以及社区共同参与,首先要求其家庭成员不购买酒,不在家里摆放酒,不请朋友在自己家或在酒店喝酒。同时告诉酒精依赖者的朋友不要请其喝酒。3.利用各种办法戒酒(1)用戒断剂戒酒:如戒酒硫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醇代谢受阻,体内乙醛聚积,再饮酒时产生强烈的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悸、脸红、焦虑等身体反应和不愉快感觉,致使酒精依赖者再见到酒时对酒产生望而生畏的体验,借以消除其对酒的依赖。(2)行为疗法:其机制为经典的条件反射,目的在于建立厌恶性条件反射,使患者产生对酒的厌恶感,消除对酒的依赖。(3)支持疗法:酒精依赖者多以酒代饭,进食很少,导致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故应补充大量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及时维持水电平衡,补充营养,对躯体的并发症及时恰当治疗。(4)戒断综合征的治疗:戒断综合征的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是比较重的,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可使用促大脑代谢药物(如ATP、细胞色素C等)进行治疗。(5)社会支持及精神治疗:包括改善环境,行为疗法,家庭疗法,个人和集体心理治疗,这些能激发患者的戒酒愿望,鼓励患者参加文体和学习活动,引导其逐步适应工作和社会生活。为了戒酒成功和避免复发,必须取得患者单位及家庭的支持,以巩固疗效,促进其职业和社会、功能恢复。4.成立戒酒组织可以组织戒酒协会,其中包括已经戒酒成功的人士,动员愿意戒酒的人参加,使酒精依赖者有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戒酒活动,可以通过讲解和指导,或者是戒酒成功者的现身说法,达到促进戒酒的目的。第十三节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艾滋病(AIDS)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预防和控制AIDS是当今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艾滋病防控应以健康教育为主,通过社会广泛参与及不同利益人群的合作,增强全民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才能实现AIDS的防控目标。一、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目标、目标人群(一)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健康促进氛围;减缓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速度,控制暴发流行的发生,把艾滋病流行控制和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HIV/AIDS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和危害。(二)目标人群目标人群的分类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高危人群,一般指卖淫嫖娼者、吸毒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受劳动教养的人员以及性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亲属;重点人群,指年轻人、流动人口、特定服务行业人员、长途汽车司机;其余则属一般人群。二、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一)危害的严重性1.普遍的易感性2.威胁的长期性3.控制与治疗的困难性4.资源的消耗性(二)可预防性(三)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教育1.性传播经性传播的途径可分为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两类。通过阴道性交、肛交及口交均可引起艾滋病病毒传染,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通过肛交更易传播。预防性传播应提供以下基本信息,即所谓“ABC”措施。,(1)A(abstinence)——禁欲。(2)B(befaithful)——忠诚。(3)C(condom)——安全套使用。2.血液途径传播(1)尽量减少输血和输入血制品。(2)避免不必要的静脉注射。(3)不与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牙刷等,不在消毒不严格的理发店、美容店等处刮胡子、修鬓角、美容、穿耳、文身、修脚等,尽可能避免使用容易刺破皮肤而又公用的工具。(4)从事人工授精,接触血制品、治疗和护理艾滋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应认识到其工作有感染HIV的危险性,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医源性感染。3.母婴传播母婴传播的概率全球估计约为30%。预防母婴垂直传播应提供以下基本信息。(1)HIV感染妇女要使用高质量安全套,避免非意愿妊娠。(2)HIV感染妇女要在孕期、产时和产后使用抗病毒药物。(3)HIV感染妇女所生婴儿出生后要使用抗病毒药物。(4)提倡人工喂养。以上3种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是: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发生体液交换,即感染者体液中的病毒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系统。在教育公众认识传染途径及其预防的同时,必须让公众了解不会感染艾滋病的途径: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IV不会通过马桶、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四)关爱和不歧视关爱和不歧视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策略。有关歧视的行为包括:(1)强制性HIV抗体检测;(2)拒绝为HIV感染者提供相应的医疗;(3)拒绝为HIV感染者提供就业、教育、住房、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及其他社会性服务;(4)拒绝HIV感染者为求学深造或寻求庇护而旅游和移民的自由;(5)对HIV感染者强行隔离或拘留;(6)有意地泄密,如不经本人同意将情况告诉其领导或其他人;(7)强迫感染HIV的孕妇堕胎。(五)自愿性艾滋病病毒咨询和检测包括检测前的咨询、自愿性检测、检测后咨询、检测后医疗关怀服务及精神关怀与社会支持服务。三、艾滋病腱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内容(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倡导与培训由于艾滋病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控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和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领导干部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是关键性的。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倡导和培训,使各级政府把艾滋病控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总体规划之中。(二)完善艾滋病防控的法律、法规、政策法律、法规、政策具有国家强制性、规范性、普遍适用性、可操作性特点,而且有调整、指引和教育的功能,具有突出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2004年国家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是政府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救助和避免歧视的策略,体现了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必须迸一步加以落实。(三)加大健康教育广度和深度大力扩展各类人群教育的覆盖面,尤其要深入农村,加大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继续加强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列入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及评价指标;根据适时、适度、适宜的原则对大、中、高年级小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并与性知识、性道德和拒绝毒品及法制观念的教育相结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抵制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并对家庭起辐射作用。(四)科学地开展高危人群、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在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实施健康教育时要注意知识、技能的针对性,并从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知识的深度以及目标行为的可操作性,并不断探讨和总结不同人群的宣传教育模式和行为改变模式。增加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科学含量,如对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群的针具交换以及卖淫妇女的安全套使用等这些降低危害的治“标”措施都要研究如何提高实际效果。(五)加强防治艾滋病队伍的建设艾滋病是20世纪80年代新发的传染病,在预防、控制、治疗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尚需进一步摸索其内在规律,熟悉和创新实施手段和工作方法。(六)制定性病、艾滋病健康促进规划把两病的防治工作纳入科学管理。(七)广泛地开展HIV/AIDS的监测包括哨点监测、专题调查、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根据需要和条件,不断扩大监测范围,监测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行为。第十四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涵义根据2006年1月8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涵义阐述如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工作场所健康教育指通过提供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它的本质是行为改变。国内外的卫生学家还深刻认识到保护职业人群健康的关键,不在于治疗有病的人,而在于治疗有病的作业场所,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与工作场所健康教育的概念相同。生物病源性群体疾病,主要指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菌导致的传染病区域性暴发、流行;预防接种出现的群体性异常反应、群体性医院感染等;食物源性群体中毒如摄入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污染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食入后出现的群体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群体性职业中毒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而发生的中毒;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性疾病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多位患者,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原因的疾病。根据卫生部发布2007年1~9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染病事件居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位,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职业中毒和环境因素事件。2007年卫生部关于印发《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的通知中,对突发急性传染病作了界定:突发急性传染病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人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为突然发生,发病很急,甚至事先没有预兆,因而较难做出能完全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应对措施。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表现为病情严重、发病人数多或病死率高。例如l975年美国发生的军团病,共有221人发病,病死率为15.4%。当时使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治疗都无效,后来才发现使用红霉素疗效很好。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到相当的群体而非个别人或少数人。发病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已知或者尚未查明的共同原因,如共饮一口井水,共吃某种食物等。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速度很快,危害因素可以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迅速扩大影响范围,造成更多人受害。如农药厂泄漏出来的毒气可在数小时内迅速扩散到方圆几十公里,波及在此地域居住的多数居民。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应急处理往往涉及社会的诸多方面。因此,应急处理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需要在上级政府的统一指挥下社会各有关方面通力协作,妥善处置。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不明原因只是暂时未有调研结果。由此说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根本上说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WHO指出,健康促进是公共卫生的核心策略,它对于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威胁人民健康的因素同样是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从本质上说与健康促进的策略如出一辙,只不过前者更应体现快速、准确、社会动员更为广泛的要求。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尤其是通过“SARS”防控的实践总结,其应对策略大致可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从中央到地方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构,建立和实施综合性的、主动的长效机制。指挥协调机制,体现政府领导、专家参与、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机构实施、部门配合的指挥协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卫生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国内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定期通报疫情,防控工作进展等,营造出社会稳定、公众参与的有利环境;部门协作机制,形成联防联控公众格局。(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应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制定一系列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强化行政职能,改革和完善监测系统,提高早期预警能力,完善卫生监督及执法体系,从法律上保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控制。(三)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救治队伍应急预案: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原则和精神,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思路而制定的。从中央到省、市、局部地区。某些行业单位都要制定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种预案和应急机制。建立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用的卫生应急队伍是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部颁布的《关于建立应急卫生队伍的意见》明确要求,在省、地两级分别建立应急医疗卫生救治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责任心强,具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化学中毒、辐射损伤和医疗救治等方面的应急处理能力的专家和救援人员,以便及时奔赴现场,尽快查明事故原因,立即抢救受害者,迅速保护高危人群。(四)社会动员,部门参与群策群防群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发动群众,动员群众行动起来,打一场群策群防群治的人民战争。“SARS”流行期间对公众进行大力宣传鼓动,发动群众发现疫情并控制疫情。每天的疫情报告制度、体温测量、疫情监测、饮用水监测,以及在车站、码头、机场等港口的监测措施等,公众都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社会动员促使部门间的紧密合作。“SARS”流行期间,我国实行属地管理制度,不分行政隶属关系,中央驻各地单位、驻军、武警部队都归所在地管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调度。卫生、司法、教育、体育、商业、交通等均建立有效的合作程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五)健康教育策略加强健康教育是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事件中和事件后都有大量的工作可做,归纳以下几点:1.迅速有效的信息传播信息传播活动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关键环节,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与相关专家一起,在引导公众理性地面对风险中发挥主导作用。如疫情通报、疾病的传染源、传播渠道和高危人群,以及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自我防护的方法等。关于传播的方式要根据有效性、针对性和可及性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作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折页、小册子、传单、连环画、小报、专刊等多种平面媒体。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与专家、传媒紧密联手互动,尤其要与电视、广播等强势媒体联手,快速整理有关信息,组织流行病学专家、医学家、健康教育专家等为公众释疑解惑,向公众普及相关防控知识,稳定公众情绪,尤其对基层和农村地区要加强信息沟通指导。要利用城乡社区信息联通系统,在网站上发布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全面信息,开通不同语言的热线咨询电话,解决公众关注的问题。某些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2.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培训机制健康教育者与有关部门协作,在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部署下,制订培训规划,编写培训教材,提供培训师资。(1)医护人员的全员培训,重点在疾病的发现、报告、防护、密切接触者的管理等。一般由专门机构负责,健康教育可在人际沟通、医患关系等方面配合培训。(2)专业人员培训:健康教育者要想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所作为必须加强与此相关的能力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来临群众心理恐慌、情绪异常,他们急切地寻求帮助。作为健康教育者自身的应急能力和心理素质就关系到能否给公众以及时正确的防控指导。为此必须对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身和公众应对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和演练,并把该内容纳入整体培训体系,是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组成部分。(3)公众的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公众既是救护的对象,亦是自救救人的主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处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群众能否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掌握应对的能力,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和损失。3.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心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人们重新获得突发事件发生前的心理平衡状态,阻止极端应激事件所致后果的恶化,通过及时处理心理危机,使人们失衡的认识和情感反应趋于稳定,促进心理健康重建,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目标人群分为普通人群、重点人群:普通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没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对于普通人群要采用心理危机管理的措施,利用大众媒体向灾民宣传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灾难的有效方法。重点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对重点人群要采取“稳定情绪”、“放松训练”“心理辅导”技术开展心理危机救助。心理危机干预的核心是“谈话”,它应用的是健康传播中人际传播技巧。第1页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