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析】如何强化PPP模式下市政工程跟踪审计

 TIMEFORREADING 2017-03-31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括,是政府职能发挥的典型展现。在市政项目 PPP 运营后,政府投资的占比已经大幅度降低。对于外包类 PPP 项目,政府出资,私营单位对整个项目中的部分进行承包,国家审计还可以适用。但对于由私营单位部分或者全部投资的特许经营项目,只是通过一定的公私合作机制来共享收益和共担风险。相关的跟踪审计就必须通过投资主体的实际占比和控股进行跟踪审计的确定。对于由私营单位全部投资,政府监管的的市政项目,其跟踪审计与国家审计无关。 


▼▼▼

基于 PPP 模式的市政工程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流程和方法

1、 市政工程施工前的审计方法

(1)PPP 模式的跟踪审计首先就是在工程决策阶段的审计主要是围绕项目立项的可行性,投资方向,根据合作各方之间的利益权衡进行协调沟通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中的审计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市场宏观调控下的材料价格体系。通过合理控制投资预算,确保市政项目各项经济效益的稳定产出。

(2)技术设计阶段要求统筹投资主体和建设程度,对项目参与各方的总体建设目标和利益进行审计,改变以往单一的主体现状。并通过总管全局的目标体系,抓住审计的重点。在设计阶段,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经济投入和效益产出的审计,同时还要对施工设计的外观和方案的优化效果进行可行性和施工规范性审计。

(3)PPP 模式下对合作方的选择审计。市政项目的建设合作商,可以采取政府授予合作方特许经营权、至建设再移交,或者建设运营再比较的多种情况进行。不管哪种方式,其中必定有合作者的核心力量,审计人员要针对这其中的核心力量进行审计方式和程序的合理确定。

2、 对于政府授予特许经营的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和验收阶段的跟踪审计方法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束的跟踪审计方法,可以综合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市政项目施工的相关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复核,审核建设单位是否存在分包和转包等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对审查出的项目变动情况,要根据实际问题检查变动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和法律法规的基本规定。

(2)根据工程预算执行情况,对工程已投入的成本进行审查,审查固定资产采购是否在开支计划内,是否存在虚列和占用工程预算成本的问题。通过审计确定工程施工中各项开支都在预算范围内。

(3)对施工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审计。检查工程签证流程、工程验收流程、材料采购和清点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费用开支的报销流程是否符合财务规范。对内控制度的合理完善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规范化和资金使用的合法性。

(4)对工程中所涉及到的设计变更和相关施工现场的签证审批手续等进行检查,确保签证和变更都是严格按照施工真实需求,进行的逐级审批确认流程开展和落实的。

(5)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情况进行重点审计,根据国家关于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确保工程施工中财务管理和结算都是符合国家要求和规定的。

(6)对项目所涉及的募集资金的到位情况进行审查,避免由于大量资金的闲置,也规避由于资金不到位导致的停工问题发生。同时,对项目的管理费用进行支出审查,确保管理费用是以节约成本为原则开支的,避免一些超出预算的管理费用支出。

(7)对工程专项资金的流向进行审查。确保专款专用,防止资金的挪用和挤占。对于涉及到较大金额的资金长时间积压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原因调查。同时也要对工程的付款和结算进行核算。

加强市政施工中跟踪审计的措施和建议

1、 根据PPP模式以统筹全局的形式进行审计资源整合 PPP 模式的市政工程施工中需要涉及到很多部门和单位的参与。只有各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够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所以,市政工程的审计也要进行全过程的统筹考虑。市政工程的跟踪审计,要以审计人员的整合,以工程的总体目标规划为依据,确定各个环节的施工要求。使全过程的跟踪审计能够帮助建设项目具体目标的达成。通过了解整个工程的进度要求,投资规划,质量要求等,对工程的建设实施过程形成总体的评价和分析,尽而做到相互之间的优化衔接。市政工程的跟踪审计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全过程的参与审查 信息工程来确保项目投入资金的使用监督。通过严格把控施工各环节的投资,推进施工方案和技术的优化。从而实现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有效把握效益产出的目的。

2、 以社会审计资源为基础进行国家项目的审计 工程建设施工中,常见的审计和成本管控都是体现在施工过程和验收结算阶段。政府往往对施工前提的投资预算不做明确的跟踪审计。但是事实证明社会形势的审计能够在施工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施工前期的跟踪审计,要围绕工程的总体规划和投资预算,进行项目合理性和施工进度及质量的审查和分析。对规划中涉及到的资金列支进行监督和检查。通过投资方向的合理规划评估来确保施工方案的优化程度。实现施工前期对整个市政工程的合理造价管控。

3、 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的跟踪审计 市政施工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很多环节和工艺。各个方面的问题都会对工程的总体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特别注意施工过程中的跟踪审计工作。首先就是对现场的签证进行严格审计,对照工程量清单和实际的工程量值进行误差评估,避免一些以施工为掩护,通过设置隐藏工程量来增加签证套利的不良问题出现。另外,加强市政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变更和修改审查,通过越早发现,损失越小的原则指导。对工程需要涉及的变动,及时的变更申请。同时要对变更所涉及的经济损失和效益进行估算,为涉及变更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4、 开展以内部审计为基础的国家市政项目审计 内部审计机构是建设单位内部的,它们能够对项目建设过程和环境有非常熟悉的了解,从而在项目的跟踪审计和管理方面更规范和清晰,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项目形成一个整体的监督和评估,从而也就便于对整个市政工程的审计实施。

对于 PPP 模式的市政工程的跟踪审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对市政工程进行的分步骤、多层次的过程参与审计方式。它以一种提前审计和预算控制的方式,有效的规避了市政工程施工中审计风险的扩大。使市政项目建设的审计更为严谨、规范。从而也就实现了工程全过程的总体审计管理,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施工和造价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马威.我国基础设施采用 PPP 模式的研究与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2]梁冬玲.PPP 模式建设项目隐性风险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上接第 290 页) 

来源期刊:《工程技术(全文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