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图简说一下评书中人物特殊衣饰

 昵称38801586 2017-03-31

看图简说一下评书中人物特殊衣饰

近来看到一些朋友对评书中人物穿戴的一些小东东不太明白,我找了一些图片,整理了一些资料,简单的介绍一些。由于知少见少,难免有出漏,还望方家指正。另外,一时间也想不起太多的东西,希望大家能够集思广益,整理一些其他的小东东:

一、短打侠客装束

看下边图。A图是京剧中的武松图,他正好解决了一些短打书中英雄人物的打扮问题。

1、三尖茨菰叶:A图B图中圈1里面显示的都是三尖茨菰叶。茨菰也叫慈姑,是一种类似于荸荠、菱角之类的植物。唐代诗人张潮就有“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之诗句。茨菰的叶,前端尖锐而基部分叉,而且叶柄很长。在欧洲称茨菰就是“箭头”。所以这种装饰称为“三尖茨菰叶”。我至今也不清楚为何有这种装饰,我的理解是茨菰漂浮在江湖之中。大概这些武生侠客们的装束也取漂浮江湖之意吧。如果大家看不清,请看这副皮影B图的圈1。

看图简说一下评书中人物特殊衣饰

2、英雄球:英雄球也是在帽子上的装束。有的在左鬓角,也有的满头,也有的在正中。多少不一。看B图中的圈3就是英雄球。

看图简说一下评书中人物特殊衣饰

3、剑袖:B图中的圈4就是剑袖。就是一种束缚的窄袖。清朝也称“箭袖”,就是马蹄袖了。

4、骨头纽:A图中的圈3就是传说中的“寸排骨头纽”。

5、六棱抽口壮士巾:A图中的圈2和B图中的圈2都是六棱抽口壮士巾。

6、十字袢:B图中的

7、大氅:就是大外衣,看C图。C图京剧武角黄天霸的外披便是大氅。

看图简说一下评书中人物特殊衣饰

二、盔甲战将打扮

1、狐狸尾:狐狸尾一般是少数民族的装束。它白茸茸的,系在头盔上或帽子上,也有搭在帽子后边的。看图D,这是《射雕英雄传》那完颜鸿烈,他所带的帽子上耷拉下来那两条东西就是狐狸尾。

看图简说一下评书中人物特殊衣饰

2、雉鸡翎:武将、大王等带在冠上采用雉鸡尾巴上最长的一根翎子做成的装饰物。看图E,吕布头上所戴。

看图简说一下评书中人物特殊衣饰

三、出家佛道打扮

1、九梁道巾:道士所戴帽子的一种,顶如中式瓦房斜顶,前有竖立九叠,九缝。九梁巾类似於文献记载的纯阳巾和九转华阳巾。《三礼图》称,“纯阳巾,一名乐天巾,颇类汉唐之巾。顶有寸帛,襞积如竹简,垂之於後,曰纯阳者以仙名,而乐天则以人名也”。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起初也戴类似帽子,据《洞玄金玉集》称,“重阳悯化妙行真人,时在昆仑山居庵,用三尺半青布,造成一巾。顶排九叠,九缝。言梦中曾见,名曰:九转华阳巾。师父风貌堂堂,有若锺离之状,加之顶起此巾,愈增华润,诚为物外人也”。据此,全真派道士初期戴九梁巾,但是今之全真派道士多戴混元巾,而正一派道士则在行仪时多戴九梁巾,以与全真派相区别。看图F。

看图简说一下评书中人物特殊衣饰

2、混元巾:道士通常所戴的帽子的一种。圆形。以黑缯糊成硬沿,帽顶中心有孔。道士戴混元巾时,扎发髻,帽顶之孔露髻,以一簪贯之。今全真派道士多用此巾,用以与正一派道士通常用的九梁巾相区别。看图G上的道长所带的就是混元巾。

看图简说一下评书中人物特殊衣饰

3、云鞋:云鞋是高功法师行仪时所用鞋的一种。浅帮彩锦,圆头薄底,鞋面装饰有刺绣云纹。云鞋古已有之。据《中华古今注》称,“至东晋,以草木织成,即有凤头之履、聚云履、五朵履。宋有重台履。梁有笏头履、分梢履、立凤履,又有五色云霞履”。道教科仪中,南北朝时法师不得著用彩饰之鞋。云鞋当是流行於宋元之后。今道教行仪时,进表科仪中高功法师多在步罡踏斗时著用云鞋。

4、衲衣:僧衣的另一名称,衲是补缀的意思。因为袈裟是由多数碎布补缀而成的,所以译作衲衣。又称百衲衣。《长阿含经》有云:“尊者迦叶著衲衣来诣佛所。”《大智度论》上说:“五比丘问佛:当着何衣?佛言:应披衲衣。”这都是指袈裟而言。但是后来僧侣的常服,也常是破旧而经过补缀的,于是成为僧服的通用名称。《法苑珠林》云:“僧崖奴牟氏灭后,郫县人于郫江边空中见有油络,辇崖在其上,身服斑衲、黄偏衫、紫被,捉锡杖。”衲又借作纳。梁简文帝有谢赐郁泥细纳袈裟、郁泥纳袈裟、郁泥真纳九条袈裟表三首。《金陵杂志》云:“隋炀衬戒师圣种纳袈裟一缘,黄纹舍勒一腰,郁泥南丝布袈裟一缘,鸱纳袈裟一领,丝布祗支一领。”《续高僧传》卷二十一《慧思传》云:“寒则艾纳用犯风霜。”《酉阳杂俎续集》征释门衣事云:“五纳三衣。”就是衲、纳都通指法服、常服的明证。看图H,这位师傅所穿的就是“百衲衣”。

看图简说一下评书中人物特殊衣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