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奇冤!“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背后的悲凉

 等待MYLOVE 2017-04-01

千古奇冤!“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背后的悲凉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的一天,名臣王导(就是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那个“王”)从皇宫回到家中,掩上房门失声痛哭。当朝丞相如此失态,让家人感到十分惊讶,于是纷纷上前围住他,一面劝慰,一面静等他说出悲伤的原因。

果然,痛哭流涕了一番后,王导向家人们解释了自己为何痛哭: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晋书》)我虽然没有杀死伯仁,但是伯仁却因为我的缘故而死。九泉之下,我对不起这位好朋友啊!

从此以后,“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便成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至今仍经常被人们说起,用来表示自己虽不愿伤人,却无意伤害了对方。那么,“伯仁”究竟是谁?为什么他的死令大名鼎鼎的王导如此悲伤?这句话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三日仆射” 嗜酒狂徒

这位“伯仁”名叫周顗,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是西晋安东将军周浚。周顗为人刚正不阿,做事严谨持正,连王导的堂兄、身为大将军的王敦都十分忌惮他。《晋书》记载,王敦“每见顗辄面热,虽复冬月,扇面手不得休。”王大将军见了周顗,即便在严冬之中也能吓得汗流满面,不停地扇风,可见周伯仁在当时朝中的威望。

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陷入到无休止的混战当中。王导、王敦兄弟扶保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重建晋朝,即为东晋,司马睿就是晋元帝。周顗也属于跟随元帝渡江南下的旧臣,他先后担任过军谘祭酒、吏部尚书等职务。作为当时两大望族,周、王两家交情甚深。既是同僚为官,也是世交好友,王氏兄弟特别是王导与周顗的关系,于公于私,都可谓亲密和谐。

魏晋时期的,名士往往以饮酒为乐,似乎特别陶醉于酒醉后的放浪形骸,这也是“魏晋风骨”留给人们很重要的一个印象,“竹林七贤”中的刘伶就被称为“酒仙”。 周顗也不例外,《晋书》记载,周顗酒量高达一石,常吹嘘自己喝酒难逢对手。一次,有一个酒量大的好汉从江北来,周顗非常高兴,邀请好汉比酒,两人喝得酩酊大醉。周顗酒醒后,发现自己一点事也没有,而那位好汉却喝死了。因为如此爱酒,以至周顗曾经大醉三日不醒,又因为他官居尚书仆射(相当于副宰相),因此便被人们称为“三日仆射”。

千古奇冤!“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背后的悲凉

(图)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两晋时期名士、大臣。

好友逢难 全力相救

周顗虽然因嗜酒而经常性地大醉,但遇到大事,他却一点也不糊涂。不然他也不会受到皇帝的重用,做到尚书仆射这样的高官了。

东晋建立之初,晋元帝因感念王氏兄弟的拥立之功,对王导、王敦倍加信任,他封王导为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总揽朝中大权;王敦为大将军、荆州牧、加侍中,手握重兵。哥俩一个执政主内、一个领兵主外,地位显赫。故而,当时社会上流行“王与马(晋朝皇帝姓司马),共天下”的说法。

然而,等元帝坐稳了江山,感觉王氏兄弟权柄太盛,大有如芒刺在背之感,便想法设法削弱哥俩的权力。他大力提拔刘隗、刁协等出身于庶族的寒门学士,同时故意疏远王导。面对此种情况,王导选择了默默接受,在朝中忍辱负重,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可他的堂哥王敦却大为不爽,王敦脾气大、性子急,加上他又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身份高贵,看不起刘隗、刁协等人。见王导受冷落,他便上疏为兄弟抱不平。接到王敦的奏疏,元帝甚是担忧,害怕王敦会有不轨的举动,于是他表面上增加王敦的属官和待遇,私下里却任命刘隗为镇北将军、戴渊为征西将军,要他们防备王敦,又以宗室谯王司马承镇湘州,以分王敦之权。王敦闻讯后大怒,便决定从武昌起兵“清君侧”。好好跟你说你不领情,看来暴力是你唯一听得懂的语言了。

永昌元年(322年)正月,王敦以诛杀刘隗、刁协等人为由从荆州起兵,向建康进发。要知道,王敦起兵,属臣子作乱,罪同谋反。古时候谋反可是灭族的大罪,听说老哥起兵,王导被吓得魂不附体。为了保命,他立马脱下官服、摘掉官帽,一连数日率领全家老小跪在宫门前“待罪”,表示与王敦划清界限,希望得到元帝的宽宥。

恰逢此时,元帝召周顗进宫议事。周顗走到宫门之前,大摇大摆地从王导面前走过。王导知道周顗此来必是天子召见,于是赶紧上前哀求道:“伯仁,我王家上百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但是,周顗仿佛没听见一样,一眼都没看王导,径直进宫而去。

过了半天,周顗从宫中出来了。王导赶紧上前再次哀求,却发现周顗醉成了一团烂泥。见到王导,他翻了翻眼皮,然后嘟囔了一句:“今年杀了这些贼奴,就可以将斗大的金印挂在胳膊上了。”见此情景,王导大惊失色:这回我命休矣!

然而,王导没想到的是,等元帝召见他时,却说:“茂弘(王导字茂弘)啊,我正要靠你治理天下,怎么会治你的罪呢?”

王导顿感如释重负,想到自己求情时,周顗是那样冷酷,于是他深深恨上了周顗,决心收拾这个无情无义的家伙。

其实,周顗一见到元帝,便力陈王导的功绩,强调王导的忠诚,建议天子不要伤害这样的忠臣。元帝听后大感宽心,就采纳了周顗的建议。随后,君臣二人又把酒言欢大喝一场,当周顗被人扶着醉醺醺地走出宫门时,就发生了王导再次求情的那一幕。

到家之后,周顗怕元帝听信他人谗言,为难王导,便立即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疏,连夜上书替王导申辩。可他所做的这一切,王导并不知道。原本亲密无间的两人,因莫须有的误会,友谊的小船就此翻了。

千古奇冤!“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背后的悲凉

(图)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赤龙 、阿龙。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王敦作乱 不幸罹难

王敦起兵后,元帝赶紧调刘隗、戴渊等人率军平乱。然而,王敦之所以能成为大将军,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军事水平远非常人可比,政府军被他打得落花流水,连首都建康都丢了。攻克建康后,王敦自封为大丞相,掌控朝政,朝中大事皆由其做主。

王敦找到了被俘的周顗,略带讥讽地跟这位曾经让自己大冬天流汗的人说:“伯仁!你有负于我。”

王敦其实是想吓唬一下周顗,迫使周顗向他求饶。然而,周顗面不改色地回答道:“你犯上作乱,伯仁未能为国平乱,以至王师败绩,确实有负于你!”

见周顗回答得如此大义凛然,王敦无言以对。这时,他身旁的人劝他说:“周顗深孚众望,恐将军难以驾驭。若其将来对将军不利,振臂一呼,恐怕响应者不在少数。而今不如除之,以绝后患。”

王敦拿不定主意,就邀王导商议,王敦说:“周伯仁、戴若思(戴渊字若思)这样的名士,久有声望,按惯例应位列三公。这应该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吧?”

报复周顗的机会来了!面对兄长的提问,王导沉默不语。

王敦又说:“不做三公,让他们当尚书令或是尚书仆射可以吗?”

王导依旧一言不发。

于是,王敦恶狠狠地说:“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就杀了吧。”

王导还是一声不吭。

不说话,就是默认了。王敦大手一挥,杀!

于是乎,周伯仁被押赴刑场处决。路上,他痛骂王敦作乱,欺凌天下,希望大晋列祖列宗若九泉下有知,就快快显灵速杀王敦。负责押送的士兵拿利戟剜他的嘴,周顗血流满地仍大骂不止,围观之人无不落泪痛哭。一代忠臣,至死也没有为自己开脱请罪。

真相大白 千古奇冤

后来,王导在整理宫廷档案时,发现了周顗那日进宫面见元帝时为自己说情的谈话记录,后来又看到周顗连夜赶写的奏章,字字恳切、句句求情。周顗甚至还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以求元帝放过王导一家。

此时此刻,王导才意识到自己误会了好朋友——周伯仁看似外表冷漠,内心对朋友却能以死担保。

于是乎,王导哭嚎着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杀害了周顗的王敦最后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就在周顗死后两年,权倾天下、春风得意的王敦突染重病,一命呜呼。后来,晋军起出他的尸身,将其头颅斩下,挂在城门上示众。而王导,则带着对周顗的无限愧疚,于15年后病逝。

也许有人会说,周顗当时就不能冲王导使个眼色暗示一下,或者说几句话安慰安慰王导吗?既然不是哑巴,多说一句话,能死吗?

其实,周顗的做法是“魏晋风骨”的体现: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周顗对王导倾心而交,他认为王导知道他的心;而王导,却没有用心去体会周顗的所作所为是什么意思,只通过外在言行来做出判断,最终酿成了这场千古奇冤。其实,魏晋风骨,不仅有清谈和狂放,还有患难见真情的人心。正所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王导亏欠周顗的,不只有生命,更有这份真心!

*作者:林森,鱼羊秘史特邀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