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抑郁现象解析
2017-04-01 | 阅:  转:  |  分享 
  
目录

1、抑郁现象解析

2、解析“艺术分裂”现象

3、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1、抑郁现象解析

抑郁是人类特有的奇葩

抑郁症,也叫做精神分裂症,其外在表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情绪压抑、消沉,但是内心却是狂躁不安;另一类是身体躁动不安、情绪浮躁,但是内心却是空虚、寂寞、无聊。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的抑郁症,其共同的症状是连续失眠或者长期失眠,身心逐渐失去活力,生命之花渐渐枯萎,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会真切的看到死神像天使一样在向自己招手微笑。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其实应该叫做抑郁现象,是人类脱离动物界之后逐步演化出来的奇葩。其实我们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抑郁现象,比如个别时期的无明烦躁或短期的失眠等。如果我们放空身心溶入植物、动物世界之中,就会觉察到那些花草树木,那些动物们都没有发生抑郁现象。我们看不到抑郁的花、狂躁的树,也看不到抑郁的鸟、狂躁的猫,就是狗得了狂犬病那也是由病毒引起的,并不是狗的情绪心情出现了异常。更不会有不开心的石头啦。

为什么人类会有抑郁现象呢?其根源是自我(小我)意识在作祟。人类的大脑逐渐发达能够开发出很多的功能,比如记忆、模仿、思维、想象等等,本来这些功能可以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由于这些功能太强大了,就好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让人类的心猿意马难以安静。

人类的心猿意马为什么难以安静呢?

《圣经》中记述了当初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天堂)中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他们也没有所谓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因为他们生活在和大自然一体的世界之中,内心没有所谓大小、优劣、善恶之分别心,当然也没有心理时间相,也没有生死离别的苦恼。但是,一旦他们偷吃了知道善恶的禁果,就落入了二元对立的世界。不是上帝把他们逐出了天堂,而是他们的心不能够安住当下,一颗心不是在追忆过去,就是在期盼着未来。无论过去是多么的风光或落魄,那些都是头脑中的记忆罢了;无论未来是多么的美好或不可捉摸,这些都是头脑中的梦想罢了。无论是记忆(过去)或梦想(未来),都会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烦恼,此时我们本应该清醒明觉的当下,真像是夹心面包中间的奶油一样,被挤的无处容身那!

所以,人类从天堂堕入苦海,那都是自我(记忆、模仿、思维、想象)造成的。从这个实相来说,天堂和苦海也是一体的世界。

“抑郁”是我们解脱的天使啊!

因为抑郁现象不是大自然中原本就存在的实相,它是人类内心虚构的幻相,它是人类不能够顺其自然,背道而驰的结果。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内心还在抓取名、利、权、情,还在抗拒大自然的无常现象,包括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无常现象,要知道所有的无常都是中性的,如果我们用自我意识给它贴上好坏、善恶的标签,这里不是彻底否定善恶,真正的善恶不是人为界定的。那么自然内心就会有抓取或是抗拒,这些都是自我(小我)意识抓取来的绳索把自己捆绑起来了。这就好像陷入了自我构筑的心灵囚牢。

所以,当我们内心出现抑郁现象的时候,正说明我们可以反观觉察到自我束缚,自我构筑的心灵囚牢的存在。抑郁现象就好像是天使啊!它在不断地唤醒自己:快醒来吧!不要在滚滚红尘之中打滚啦。不要再背道而驰自找苦吃啦。因此能够如实面对自己的抑郁现实,从此不再逃避或是抗拒自己的抑郁,才是真正解脱自在的开始。

“抑郁”能彻底消失吗?

既然抑郁现象不是大自然中原本就存在的实相,它是人类内心虚构的幻相,理所当然它是会彻底消失的。不过真的要让抑郁现象彻底消失,确实会有一定的难度。假如有人身陷钢筋水泥构筑的牢房之中,用现代高科技的机械很快就能打开牢房,因为对于那些有形的物质层面的问题,人类比较好解决。但是对于自我构筑的心灵囚牢,这是属于无形的精神层面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就较难解决。

所以,只有心灵层次超越了物质层面,能够亲身体证了大自然、生命的无常、无我,看透了宇宙大自然各种因果规律,其实大自然界时时处处都在给我们示现无常、无我、缘起的运转法则,它们都是中性的真理实相。唯有如此才能彻底觉悟、觉醒过来,才能让自己心中的抑郁彻底消失。

解铃还需系铃人,只要具足正确的观念,能够如实面对自己的抑郁现实,从此不再逃避或是抗拒自己的抑郁,轻度的抑郁者可以不吃抗抑郁药;严重的抑郁者可以吃抗抑郁药,但也只能起暂时缓解的辅助作用,因为有抗拒就会有反作用力,长期吃药还会上瘾。若是具足自我解脱的决心和正知正见,再加上来到无我没有心理阴影的心灵导师的指引,能做到不迎不拒地接受一切境界,也就是走在中道上的智慧,身、心、灵自然达到和谐一体,那么自己心中的抑郁自然彻底消失啦。

如果自己没有解脱的观念和决心,心中还在逃避或抗拒抑郁,还在讳病嫉医的话,那么就是有机缘遇上真正的心灵导师,也未必会珍惜自己的好缘分,因为心灵导师所讲的未必是你自己内心所求的,再说了,真正的心灵导师她们不会抓取病号,不会树立偶像,他们只是指出走向解脱的方向道路罢了。所以,只要人类没有彻底消除二元对立,没有真正平等心的溶入一体世界,则人类特有的这朵奇葩——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就不会彻底的凋谢。



2016-9-30

























2、解析“艺术分裂”现象

有些艺术人士或艺术家很擅长表现自己的各种艺术才华,很善于展现各种自我形象。比如敢于穿出新潮的服装或少穿衣服的艺术行为;敢于把自己整容成很酷毙的美人形象;敢于特立独行给自己也是给大众一个个的惊喜!这说明她(他)们内心的阴影逐渐消失了,心灵世界由角色上升到了自我的层次。能够完善自我的艺术人士或艺术家比一般人更具魅力和吸引力,当然也容易成为公众人物。

但是,由于她(他)们太过执着于自我的形象,无论是美好的还是有缺陷的公众形象,这些形象成了他的自我(小我)身份的认同标签,以至于迷失了本我。所以,她(他)们有时为了拼命维护小我的形象,不自觉地把本我压抑到内心的潜意识之中,甚至不接受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因为它不符合小我的形象要求。外表的光鲜亮丽和热热闹闹并不能掩盖其内心的空虚无聊,因此当走下舞台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内心被压抑的那股能量就会发泄出来,因为你没有自我消化它总会有管道发泄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圈内酗酒、吸毒,甚至自杀的比例较高的缘故。其实这些现象都不是她(他)们的本我实质,都是小我抓取的虚假幻相罢了。如果没有从这些虚假的幻相中解脱出来,那么常常是在不知不觉当中虚度此生啊!

这里不是在给某些艺术人士或艺术家贴标签,不是在评判他(她)们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等,而是如实解析这种身心分裂的实相罢了。其实我们一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也常常抱着自己的角色或自我形象不放,因为空虚无聊心中常常期盼着惊喜或奇遇发生,不自觉的成为某位艺术家的铁杆粉丝等等,一般人常常内心独自编、导、演各种各样的悲、喜剧,在那里自我陶醉而不敢在大庭广众之前表演罢了,这些都是不能安住当下的具体表现。这也是一般人不能成为艺术家的一个原因。这不是在揭露或批判人性的丑陋,而是如实解剖人类的心理现象,这些“艺术分裂”现象与我们的善良本质没有绝对关系,它们都是小我为了身份认同而抓取来的幻相,一旦我们识破了小我的狡猾伎俩,彻底放下对外在自我形象的认同,超越物质层面来到无我的无形无相的精神层次,自然就会和宇宙大自然的生命智慧源头重新连接,此时那些小我抓取的幻相自然都烟消云散啦!

真正艺术家的好作品也不是内心矛盾冲突的反映,也是其深入生活溶入大自然一体世界的真实体悟结果。但是要知道没有真正做到无我的时候,那个溶入大自然一体世界常常是暂时的或出入不定,不能稳定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幻相。真正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七十岁之后随心所欲而又不逾矩,这才是身、心、灵解脱之后的真实感悟啊!像这样的解脱者是生活的艺术家,而不是外表特酷的艺术家,他们超越了物质形象方面的心灵层次,返璞归真重新与无形无相的生命智慧的源头连接起来,虽然外相孤独但内心却处处安详潇洒自在。这样的解脱者自古至今不乏其人,比如老子、庄子等都是其中之一。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解脱的特质,因为我们本来就生活在“道”中啊!只要不自断慧命,真正溶入宇宙大自然看透无常、无我、缘起甚深的实相真理,都能自然来到解脱苦恼的束缚,生活在处处安详潇洒自在的世界。2016、10、9

3、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人类教育的核心首先是传道,就是老子所说的悟道、体道、得道、行道,这是教育的最高标准;其次才是授业、解惑,这些都是具体技术层面的知识技术传授,当然也很重要,它是进一步悟道的前提基础。

但得本不愁末。只要我们抓住了教育的核心是:悟道、体道、得道、行道这个根本要义,就会全盘皆活,自然就不会在细微末节上面绕圈子啦。也就是说要开发出人类无我无私的大爱精神,其实这也是人类本来就具有的平等无私的博爱精神,它是重新与宇宙大自然无形无相的源头相连结的具体展现,它是宇宙万物生生灭灭不断演化的不竭源泉,它是所有生命存在的能量总源头。

所以,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要逐步来到老子所说的“道”的心灵层次,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最高标准,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无我无私的大爱精神。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平等心的博爱精神,那么也不可能真正引导人类走向和谐快乐。



2016-10-12

























献花(0)
+1
(本文系狮子南阳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