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大股东的"遮羞布"

 斐睿 2017-04-01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来到《这几个错你别犯》栏目。

 

  对于我们在股市征战的各位股民朋友而言,成功的投资者各有不同,不赚钱的股民都会犯共同的错误。

 

  在股市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错误,可能会受到严重的损失或丢掉应得的利润。所以,在股市中我们一定不要犯错。

 

  暖春三月,春暖花开。也是年报披露的密集期,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随之而至。不过,随着高送转的日益盛行,转股和送股作为一种常见的红利却悄然变味,甚至由馅饼变为陷阱。

很多股民朋友见到高送转不明就里的就抢进去,殊不知这里面有很大的风险。

 

什么样的高送转存有潜在的风险?我们要回避呢?

 

  3月29日晚间元力股份披露2016年年报,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652,503,286.69元,同比增长10.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547,807.79元,同比增长37.79%。公司2016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2股(含税),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元(含税),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股本18股。业绩增长,基本面支撑的高送转,这能有什么风险啊?

 

此时推高送转,目的何在?

 

 

 

  元力股份(300174)2016年从15.44元涨到68.40元,涨幅高达443%。在这个位置推出高送转,我们不禁要问,其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高送转+大股东赤裸裸的清仓式减持

 

  元力股份在推高送转的同时,控股股东王延安女士有意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方式减持44,658,598股(如减持前实施送转股,则按送转股比例调整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32.84%。

 

 

戏剧性的改口

 

  3月29日的高送转并没有带来股价的上涨,3月30日股价下跌。随即,3月30日元力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从有意进行"清仓式减持"变更为承诺六个月内不减持,这番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发生在数小时之内。

    

  元力股份自上市后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自2016年初起,进入扶摇直上的阶段,并在2016年年末创下68.4元/股的历史新高;3月29日,元力股份收报59.21元/股。

    

  这时,公司的大股东,实控人开始"有想法"了。对2016年度利润分配提出高送转建议,每10股送红股2股(含税),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18股。

   

   同时, 控股股东王延安有意在未来六个月内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方式减持4465.86万股(如减持前实施送转股,则按送转股比例调整减持股份数量), 占公司总股本的32.84%。元力股份副总经理缪存标等人也一并报备了小幅减持意向。

   

   实控人王延安王延安持股32.84%,若"清仓式减持",则无疑将造成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变更。

   

   有意思的是,数小时后,事件又发生逆转。元力股份在最新的更正公告中表示王延安承诺,其在未来六个月内将不减持公司股票。至于为何会有这一变化,公司公告未作说明。

    

  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给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他们一直在减持

 

  其实,元力股份实际控制人的减持早就开始了。元力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是王延安与卢元健夫妇,年报披露,王延安一共持有限售股4465.8万多股限售股股权,占公司股本的32.84%,结束限售日期是2017年的4月30日,卢元健则持有有限售条件股1531.9万股以及6400股五限售条件股,占公司股本的11.27%。

  来看下2016年夫妻俩的股权变动情况:王延安报告期内减持了1460万股,卢元健减持了510万股。前者把所有的流通股全部减持完了,而后者也基本将可流通的部分减持了个干净,只留下了区区6400股“零头”。



  而且,2017年一开头,卢元健就又表示要减持,他计划从2017年1月12日起至2017年4月11日期间,减持不超过380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795%。而且,公告显示,他的确已经在减了。



  这条减持路,他们已经走了很久。

    

  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前后两份意思完全相反的公告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看到引起轩然大波、各界质疑有所忌惮了,我们无意揣测,因为这一点也不重要。  
    

 

 

高送转成为大股东减持的“遮羞布”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3月19日已经有43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度分红送转预案,其中,11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高送转预案,拟每10股送转10股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这117家上市公司中,有46家持股5%以上股东或董监高明确表示将在送转预案披露后的6个月内减持股票,也就是说将近四成的高转送概念股将被董监高抛售。

 

    目前,拟减持股份数量最多的是和邦生物,其控股股东拟减持3亿股,减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达到了7.47%。

 

    除此之外,拟减持最大数额达到千万股的企业还有合力泰(8225万股)、海利得(5043.85万股)、天龙集团(4712.28万股)、兆驰股份(3995.31万股)等九家上市公司。

 

    有意思的是,尽管披露的减持时间范围长达六个月,但部分上市股东却已按捺不住,早已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减持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披露高送转预案的企业中,已经有五家上市公司股东开始减持股票,分别是国瓷材料、和邦生物、永利股份、天龙股份和云意电气。其中,云意电气的股东从发布公告送转预案到减持完毕,才花了不到三个月。

 

  随着高送转的日益盛行,转股和送股作为一种常见的红利却悄然变味,高送转“癌变”也在大面积扩散,甚至由馅饼变为陷阱。

 

     

 

友情提醒

 

  【这几个错你别犯】栏目提醒股民朋友,一些大股东们提议的高送转已经成为他们减持的“遮羞布”。亲爱的小伙伴们,千万不要成为了他们的“接盘侠”啊!万万不要上了大股东高送转的当啊!!!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数据对您有帮助的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http://pzq822.360doc.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