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艾灸
2017-04-01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艾灸的基础知识一、艾灸的概念及发展史艾灸的概念即利用某种易燃材料(如艾绒等)和(或)某种药物放在体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温熨或贴敷
,借助火的温和热性以及药物的功效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艾灸又称灸法,作用机理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
同属中医外治疗法范畴,人们习惯地合称为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的优点。艾灸的发展史?《黄帝内经》的《灵枢·
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起源于原始年代用火之后。《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目前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文献。两者成熟最晚是在春秋时期,书中论述了经脉的循行、病候和灸法。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
流行:春秋时代的《诗经·采葛》载:“彼采艾兮”;《孟子》:“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等等。541年和562年针灸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
,后又传入亚洲和其他国家和欧洲。?艾灸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医学瑰宝,必将不断发展,造福人类。?二、艾灸的作用原理及作用艾
灸的原理?艾灸是以有“长寿之草”之称的艾草为主要原料,其中的“艾”原本是爱的谐音,代表着伟大的母爱,可无私的赐于万物生命而不求回报
。用易燃的艾绒等在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
生、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的作用?温散寒邪,活血止痛?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温阳补虚,回阳固脱?《本草从新》
指出: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灵枢﹒经脉篇》记载:陷下者灸之调摄冲任,回转胎位?治疗痛经、闭经
、胎位不正等妇科病症降逆下气,平肝潜阳?脚气冲心,涌泉穴用附子津拌贴,以艾灸泄引其热。拔毒泄热,消瘀散结?用于治疗疮疡溃久不愈,有
促进愈合、生长肌肉的功效。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无病自灸,可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不衰。三、艾灸与针灸的关系?针灸,包括针刺
和艾灸,艾灸和针灸并不是两个等价的名词,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针刺刺激人体穴位,会使人产生酸麻肿胀感。艾灸则是靠点燃的艾柱或艾条在人体
相应穴位薰灼灸烤,加上其本身的药理作用,会使人产生畅快轻松之感。针刺和艾灸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可以治病的很好的疗法。两者各有所长,互
相补充,在临床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四、艾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证艾灸的注意事项?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要分散
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舒适、自然
,要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注意防止火患??因现代人的衣着很多是化纤、羽绒等质地,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
落火。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高温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换取新鲜空气。要掌握施灸的程
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要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
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以后再加大剂量。要注意
体质、病情?要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
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要注意临时情况的处理?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可以拉长灸法间隔时间;发泡灸法的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
刺破,放出液体,涂擦甲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固定即可;晕灸,可以让病人平卧,急灸足三里3~5壮,可解;其他情况争取早发现早治理。要
注意灸后调养?忌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等等,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艾灸后两小时内请勿喝水,否则会影响疗效。艾灸的禁忌
证??关于灸法的禁忌证主要集中在热灸是否可灸的问题上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对立的门派,即热症忌灸派与热症可灸派。?热症忌灸派热症可灸派
认为热灸者不乏其人,刘完素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朱丹溪认为热症用灸的原理是:“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
意。”艾灸的禁忌证?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
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颜面部、颈部及
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五、艾灸的补法和泄法?系指根据不同症状,合理选用不同的灸治之法,以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
?始载于《黄帝内经》;《灵枢.背俞》中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
灭也。”《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法有补泻火,若补火,艾焫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之。”《针灸大成.九卷》提出:“以火补者
,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临床中要使灸法在治疗过程中产生预定的补泻效应,必须根据患者病情辨证
施治,合理选穴,按照治疗需要选择适应的施灸材料和方法,并通过补泻操作来保证补泻效应的产生;补法多采用刺激性较弱的灸疗,泻法多采用刺
激性较强的灸疗。艾灸的原料艾叶?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艾绒撮捏成型后,制成艾炷、艾条。还可用火热灸法和非火热灸法等原料。艾
叶是艾灸的主要原料,产于我国各地,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艾叶的特点?艾叶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同时还有许多可燃烧的有机物,是理想的灸
疗材料;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便于撮捏成型,制成艾柱、艾条;艾叶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经久不消。艾叶的功效
?艾叶苦、辛、温,归肝、脾、肾经;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回阳救逆的作用;内服可治疗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
;外用能灸治百病,无论虚寒实热均可。艾叶的现代研究?艾叶含有0.2%~0.4%的挥发油,由近20个成分组成,有解热、止血、镇痛兴奋
中枢神经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的抗菌抗病毒药物,抑制和杀伤作用强;艾叶烟熏剂可用于空气消毒,对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
有抑制作用,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其他火热灸法可用的原料??硫磺、黄蜡、烟草、灯芯草、桑枝、桃枝等;?非火热灸法可用的原料??毛茛叶
、吴茱萸、斑螯、白芥子、甘遂等。第三章?艾灸的常用取穴方法常用取穴方法有四种,分别是骨度分寸法、自然标志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
法。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头?部
:前发际线至后发际线——十二寸;胸腹部:歧骨到脐中——八寸;胸腹部:脐中至横骨上廉——五寸;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二十一椎;背
腰部: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六寸;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横纹——十二寸;下肢部:膝中至外踝高点——十六寸;自然标志法?可分固定标志
和活动标志两类1、固定标志法:如五官、指甲、趾甲、乳头、肚脐等;?2、活动标志法:如皮肤的皱襞,肌肉部的凹陷,肌腱的显露以及某些关
节间隙等。?三、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以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称拇指同身寸。
(注: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称中指同身寸。(注: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以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称横指同身寸。(注: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简
便取穴法?它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为列缺穴;垂肩屈肘取章门;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等等
。第四章?艾灸的分类及操作一、艾灸的分类??历代针灸医家在运用灸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最开始的单纯艾灸,衍化为多种灸法。现代
医家又结合先进技术,开展了电灸法。??目前,在临床工作中,仍以艾火灸法为最常用。二、艾灸的操作(一)艾灸法艾灸法是采用以艾叶制成
的艾绒为主要施灸原料,烧灼熏熨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取得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施灸时将艾绒置于应灸部位上燃烧即可。艾灸法
包括艾炷灸法和艾条灸,其中艾炷灸法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法。艾炷灸法概述?艾炷灸施灸时燃烧的圆锥小体,称为艾炷。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
穴位施灸的方法称为艾炷灸法。古代的艾灸,以艾炷灸法为最盛行,每燃烧一个艾炷,即为一炷。施灸时即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掌握刺激量
的轻重。刺激量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决定。现代的艾灸临床多应用圆锥形艾炷,根据不同的灸法,艾炷分为大、中、小三种
,大艾炷高1cm,炷底直径1cm,可燃烧3~5分钟;中艾炷高0.5cm,炷底直径0.5cm,为大艾炷的一半,如枣核大;小艾炷如麦粒
样。三种艾炷,其高度同其底面的直径应大致相等。艾炷灸的操作方式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用于直接灸时,灸炷宜小;用于间接灸时,灸炷宜大
;现代临床上,间接灸更为常用。直接灸?古代的艾炷灸法多为直接灸,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艾炷直接放置穴位皮肤上来施灸的一种
方法。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发泡灸和瘢痕灸三种。无瘢痕灸?施灸以温熨为度,不致起泡,不遗留瘢痕。
多用小艾炷。临床适用于虚寒病的轻症。?(注:对昏厥、小儿及感觉麻痹的患者应小心,防止发泡或灼伤皮肤。)发泡灸?临床上发泡灸多用小艾
炷,对皮肤的灼烫程度较轻。当病人感到皮肤发烫后再继续灸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黄斑,且有汗出,隔1—2小时后就会发泡。发
泡灸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皮肤疣等。(注:施术者要控制艾灸的时间。)瘢痕灸?瘢痕灸又称化脓灸。用黄豆或
枣核大小的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化脓、结痂,痂脱落后留有永久性的瘢痕,故名瘢痕灸。此灸法适用于哮喘、肺痨、癫痫
、溃疡病、慢性胃肠病、瘰疬和发育障碍等症,对高血压病患者,有预防中风的作用。常人施此灸法,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
的作用。(注:施术者要征得患者同意。)间接灸?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利用其他物品将艾炷与皮肤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间接灸法可避
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且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临床上较直接灸更为常用。间接灸法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
各科疾病。衬隔物品多属中药,既有植物,也有动物、矿物,有单方也有复方——因证、因病而定。间接法施灸时既发挥艾灸的作用,又发挥药物的
功能,二者相得益彰,疗效显著。间接灸法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附子灸等。隔姜灸:利用姜片做隔物而施灸。生姜功效:辛温无毒,生
发宣散,调和营卫,祛寒发表,通经活络。适用于一切虚寒病症,尤其对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等症,疗效可靠。操作方法:施灸穴位每次施
灸5~10壮。可一姜一灸,也可一姜多灸。?(注:施术者应常掀起姜片查看,防止因患者感觉迟钝而造成起泡。)隔蒜灸:利用蒜做间隔物而施
灸的一种灸法。大蒜功效:辛温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临床上适用于治疗痈、疽、未溃疮疖、无名肿毒、肺痨、腹中积块、蛇蝎毒虫所
伤等症。?操作方法:取蒜,切片,置于施灸穴位,灸4?~5壮;更换新蒜,每穴一次,灸5?~7壮。隔盐灸:隔盐灸是用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
一种方法。此法只用于脐窝,他处禁用,故又称神阙灸。隔附子灸:是用附子作间隔物施灸的一种方法。?附子功效:辛热有毒,可回阳救逆,补火
助阳,散寒止痛。附子与艾火并用,适宜治疗各种阳虚病症。临床操作方法:分为附子片灸和附子饼灸两种。附子片灸:将熟附子用水浸透后,切成
0.3~0.5cm的薄片,用粗针在中间扎几个小孔,放在施灸部位上,在其上点燃艾炷施灸,使热力穿透皮肤。附子饼灸:取生附子,研成细末
,用黄酒调和,做成饼状,其如五分硬币大,厚约0.4cm,中间用粗针扎空,置穴位或疮口上,在其上点燃艾炷施灸,使热力穿透皮肤。(注:
可在药饼下衬垫纱布,防止烫伤皮肤。)艾条灸概述?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施灸部位(穴位)进行熏灸的方法。艾条灸分为手
持灸和艾灸器灸两种方法。手持灸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手持灸?1)温和灸:施灸者左手中、食二指放于被灸穴位两侧,以感
知患者皮肤受热程度;此法温通经脉、散寒祛邪,多用于灸治慢性病,临床运用最为广泛。2)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旋于施灸部位上,距离皮肤
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移动或反复旋转,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于灼痛;一般可灸20~30分钟;适用于风湿痹证、神经性麻痹及广泛性皮肤病等
。3)雀啄灸: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上下移动,鸟雀啄米样施灸;一般可灸5分钟左右;多用于灸治急性病、昏厥急救、儿童疾患等;此法热
力较强,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艾灸盒的使用方法和特点?艾灸盒的使用方法?施灸时,把温艾灸盒安放于平坦的应灸部位,将点燃的艾卷对准穴位置
于铁纱上,盖上盒盖。艾盒盖打开的大小程度可根据温度调节。每次施灸时间在15~30分钟。艾灸盒的特点?可以一次灸附近的多穴,在针刺穴
,再次施灸。适用于常见病症:痛经、腰痛、腹泻等病症。第五章艾灸治疗一、?内科病症1、?感冒是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外感疾病,其轻
者,一般称伤风,重者可引起流行,称重伤风或时行感冒。四季都可以发生,尤以冬春季气候突变时多发。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
。病因病机:风邪挟寒热等邪气侵袭人体,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以致风寒外束,肺卫失宣而致感冒。临床变现: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
发热等为主要的表现,也可出现四肢酸楚,咽痒或咽痛,咳嗽等症。治则:散风祛邪,解表宣肺。取穴:大椎、风池、合谷。灸法:艾条温和悬灸,
每穴10分钟左右。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
凹陷处。合谷:第二掌骨中间处。2、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咳嗽是具有独立性的症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本灸法适合
于风寒感冒。病因病机外感:多因气候突变,六淫之邪从鼻口、皮毛而入,肺胃受邪,肺气不得宣发而引起。内伤:肺脏虚弱或其他脏腑有病累及肺
脏均可引起咳嗽。临床表现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
黄,咽痛或咳声嘶哑;痰湿蕴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治则:宣肺、养肺、化痰、止咳。取穴:大椎、定喘、肺俞、风门。灸法:艾条
温和灸、雀啄灸等。定喘:经外穴。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3、眩晕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出现,故并称
。病因病机:素体虚弱,失血过多,忧思恼怒,过食辛辣肥甘等,而致肾精亏虚,气血不足,风阳上扰或痰浊中阻,清空失养而眩晕发作。临床表现
:眩晕,轻者闭目则止,重则若做舟船,旋转不定。肾精亏虚者腰膝酸软,气血不足者动则加剧,风阳上扰者多兼耳鸣头胀,痰浊中阻者则头重如裹
。也可伴有泛泛欲吐,心悸胸闷,面色苍白等症。治则:醒脑开窍,化湿祛痰。取穴:神庭。灸法:艾条悬灸30分钟。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
中直上0.5寸。4、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包括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疾
病。病因病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情志刺激,可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中焦虚寒,失于濡养,也可致胃痛。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临床
表现:病邪阻滞者多为急性胃痛,病势急迫,拒按,得食痛增;脾胃虚弱者多为慢性胃痛,痛势绵绵,喜按。寒痛喜热熨,欲热饮,伴苔白便溏。
治则:祛邪行气,温阳健中。取穴:足三里。灸法:隔姜灸、艾条灸、温针灸等。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
指)。5、?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而言。外科、妇科等疾病也可引起腹痛发作,内科常见的腹痛有消化道溃
疡炎症、肝胆、胰腺及结肠直肠等多发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及内分泌、代谢性等全身疾病,也可引起腹痛。病因病机:寒暑湿热之邪侵入腹中,邪
至于内;暴饮暴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误食溲腐不洁之物或过食生冷等影响脾胃健运。健运无权等均可致气机郁滞,脉络痹阻及经脉失养。临床表
现:治疗腹痛应分清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质、辩明寒、热、虚、实。治则:辛润活血,通络止痛。取穴:神阙、关元。灸法:艾盒灸、各灸15
分钟。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6、?腰痛可表现在腰的一侧或两侧疼痛。腰为肾之府,
腰痛多为与肾有关;可见于腰部组织损伤,脊柱和内脏病变等。病因病机:寒湿腰痛、肾虚腰痛、瘀血腰痛。临床表现:外邪所致腰痛,可见腰部重
痛、酸麻或拘急不能俯仰。肾虚腰疼以酸软为主,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带有腰膝无力等症。取穴:腰阳关、肾俞、大肠
俞、命门等。灸法:隔姜灸、艾盒灸等。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命门:命门穴位于督脉腰椎二、三棘突间。7、?不寐(失眠)不寐:即失眠。
可见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某些神经病早期等多种疾病中。病因病机:心肾不交,心脾两虚。临床表现:经常性或间断性的睡眠减少,或
彻夜不眠。或寐而易醒,或入睡时间不长,突然醒后不能再次入睡。常伴有头晕、头疼、心悸、健忘等症。亦可见有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痛,脘闷
噫气等兼症。治则:补虚祛邪,宁心安神。取穴:涌泉。灸法:艾条悬灸,30分钟。涌泉: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跖趾缝
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8、泄泻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肠结核、结肠过敏、
结肠炎、内分泌紊乱等皆可出现泄泻。病因病机: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可致胃肠运化与传导功能失常,湿浊下注而成急性泄泻;久病或脾胃素虚,
中焦健运衰退,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腐熟水谷,则可导致慢性泄泻。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呈水样。急性者偏于寒湿的,
可见便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身寒喜暖;偏于湿热的,则见所下热臭,肛门灼热,腹痛,小便短赤。慢性泄泻常反复发作,可伴腹胀,食欲
不振,进食生冷或受凉后加重,黎明腹痛、痛即泄泻等症。治则:调整胃肠气机,祛邪利湿,温肾健脾。取穴:神阙。灸法:艾盒灸、隔盐灸。神阙
:在腹中部,脐中央。二、外科病症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外翻出而脱垂于肛门外的疾证。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及妇女。
病因病机:本病多因久泻久痢,以致脾阳受损或为先天不足,或为妇女妊娠分娩,脾肾两虚而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升举摄取无力以致脱肛。临床
表现:发病初期仅为便时肛门坠胀,时而脱出,能自行回纳,继则垂脱后回纳无力,需借外力助其回纳,病久则不能自然恢复,虽然其回纳但因行走
、咳嗽等稍加压力便脱出。脱出肿物表面有大量粘液分泌物,反复脱出者,可出现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病症,甚至完全不可复位,而出现疼痛
等症状。治则:振奋阳气,提肛举陷。取穴:百会。灸法:艾卷温和灸,30分钟。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处。三、妇科病症1、痛经凡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疼痛的,称为经痛。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过于前屈或后倾,子宫颈管狭窄,盆腔炎,子宫内膜异
位等疾病可出现此状;病因病机:经期受寒饮冷,坐卧湿地,或内伤七情,以致肝郁气滞,冲任受阻;或秉赋虚弱,气血不足,胞络失养而发病。
临床表现:小腹疼痛随月经周期而反复发作,疼痛剧烈者,可见肢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甚至可发生昏厥。一般情况下
,经前痛多为实,经后痛多为虚;胀痛绞痛多属实证,隐痛空痛多属虚证。治则:经前理气,经期活血,经后补虚。取穴:关元。灸法:艾盒灸或艾
条悬灸,30分钟。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2、崩漏?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大量流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
,称为崩漏。来势急、出血少者为“漏”,在发病过程中,二者可互相转化。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子宫肌瘤、肿瘤等引起的非经期出血均属崩
漏范畴。病因病机:素体虚弱,或饮食劳倦、房事不节,以至中气不足,统摄无权,肾阳虚惫,冲任不固;内伤七情,外感六淫之邪,也可使肝气郁
结,木火炽盛,热伤血络,而发崩漏。其主要病机在于冲任损伤,与肝、脾、肾关系密切。临床表现:非经期阴道出血,质粘稠、有块、色暗红者,
多为血热;量多、色淡、质稀薄者,多为气虚;突然下血不止、色紫黯有血者,多为血瘀;肾虚者,出血量可多可少,色鲜红或淡红,质稀薄或粘稠
,伴有腰膝酸软等症状。治则:急则血固涩升提,缓则补肾化瘀养血。取穴:隐白,虚者加关元。灸法:隐白小麦粒灸,7~10壮;关元艾盒灸或
艾条悬灸,约30分钟。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3、子宫脱垂中医
称“阴脱”、“阴挺”,因多发生在产后,故又称“产肠不收“。病因病机:难产、产程过长、临产用力太过、或产后劳动过早等,以致中气下陷,
不能提摄;或因素体虚弱、房劳多产、损伤胞络、子宫虚冷、摄纳无力,从而发生本病。临床表现:以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
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作为诊断标准。治则:益气升提,补肾固脱。取穴:百会、中脘、阳池等。灸法:艾条悬灸、艾炷
直接灸等。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阳池:在腕
背部横纹中,指伸肌腱的尺侧凹陷处。3、缺乳产生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病因病机:乳汁缺乏,多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或因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临床表现: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神疲食少,舌淡少苔,脉虚细;产
后乳汁分泌少,甚或全无,胸肋胀闷,情志抑郁不乐,或有微热,食欲减退。舌正常,苔薄黄,脉弦细或数。治则:补养气血,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取穴:膻中等。灸法:施灸器灸等。膻中: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四、儿科病症1、小儿腹泻婴幼儿多见,尤其以2岁以
下的多见,好发生于夏秋季节。相当于小儿肠炎、消化不良、单纯性腹泻。病因病机:小儿脾胃虚弱,加之喂养不当、外感暑湿或饮食不洁,以致
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清气不升而致腹泻。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增多,每天4~5次以上,粪质稀薄,完谷不化,如糊状或蛋花状,甚至呈水样便。
重者每日10次以上;可伴有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口渴引饮等症。如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出则属危侯。治则:健脾消食助
运,清热化湿止泻。取穴:中脘、百会、神阙、长强等。灸法:艾条雀啄灸、艾炷直接灸、隔盐灸。长强穴:在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
的中点处。2、小儿厌食是指小儿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目前,本病逐渐增多,已发展成独立的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病因
病机:小儿脾胃虚弱,如若喂养不当、偏食零食、饥饱无常、过食肥甘和生冷、感染诸虫等,则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厌食。日久后,气血化源不足
,气血两虚,容易引发其他病症。临床表现:长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治则:和脾助运,养胃益阴。取穴:中脘、身柱、四
缝、胃俞等。灸法:艾条温和灸。中脘:在肚脐上4寸。身柱:人体身柱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四缝:经外奇穴,
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胃俞: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3、小儿遗尿是指小儿3岁以后经常在睡
眠中不知不觉排尿的一种疾病。正常儿童也会偶然因疲劳、睡前喝水过多等原因而遗尿,此种遗尿无需治疗。病因病机:先天秉赋不足,下元虚寒;
或后天失与调养,肺脾气虚,膀胱约束无权而遗尿。多数为功能性,少数由肾髓或膀胱器质性病变引起。有些患儿与自助未培养控制小便的功能有关
。临床表现:夜间长期有尿床现象,数日或每日一次,甚至一夜数次;若迁延日久,可有精神不振,面色萎黄,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等症状。治则:
培元补肾。取穴:关元、肾俞。灸法:艾条悬灸,温和灸,各15分钟。1、?小儿流涎指3岁以下的幼儿口涎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一
种病症。由于长期流水浸渍四周,可致两侧口角、下颌潮红、糜烂、中医称之为“滞颐”。病因病机:小儿禀赋不足或将息失宜,致脾胃积热或脾胃
虚弱而引起本病。临床表现:脾胃积热者,可见涎多而稠、浸渍颐间、面红唇赤、口臭、烦躁、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滑数;脾胃虚弱者,可见口
角流涎清晰、面黄神疲、乏力、便溏、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则:健脾和胃,清热利湿。取穴:神阙、足三里、合谷等。灸法:艾条悬灸
等。五、?五官科病症1、?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以发作鼻流清涕,打喷嚏为主症,中医称之为“鼻鼽”。病因病机:本病多有肺气虚弱,卫表
不固,外邪袭肺;或肾脾气虚,亦可致肺气虚弱,肺开窍于鼻,鼻窍失养或壅塞,均可致本病发作。临床表现:阵发性鼻痒,鼻塞,打喷嚏,嚏后
鼻流清涕,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可伴有咳嗽、咽痒。本病可发生与任何季节,以夏秋之交、秋冬之交或春季较为多发。治则:补肺祛邪,通利鼻窍。
取穴:大椎、肺俞、足三里、印堂等。灸法:艾卷灸、艾炷直接灸、隔姜灸等。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属膀胱经。印堂:
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2、?耳聋耳鸣耳聋、耳鸣是指听觉异常的两种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治则:通利耳窍
。取穴:太溪穴等。灸法:艾条灸等。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六、?艾灸美容1、?白癜风白癜风是因皮肤
色素脱失而发生的限局性白色斑片,中医又称为“白驳风”。治则:养气疏风,调和气血,荣养肌肤。取穴:侠白。阿是穴(灸白斑处).可以
先针刺,然后再灸灸法:艾条温和灸,10分钟。灸到潮红侠白穴:位于人体的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
处。2、?疣发生在皮肤浅表的赘生物称为疣。根据疣的皮损形态,可分为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掌跖疣、丝状疣五种。脾虚,湿气过
重,气血不和,肝胆两经风热,表皮不能宣发张在手背上的扁平疣,多为肝胆问题治则: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取穴:阿是穴。灸法:艾条灸等。
阿是穴:无固定名称与位置,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或缓解点为腧穴。3、?黄褐斑,与肝脏关系密切,或者脾虚,肾水不足.手
压退色,则是…,按压不退色,就是血瘀是一种面部发生黄褐斑片为特征的皮肤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治则:活血化瘀。取穴:阿是穴
等。灸法:艾条灸等。七、?艾灸保健神奇的灸法,可以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无病自灸,可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不衰。《千金
方》就载有:“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这就是说到南方吴、蜀之地,在身上常常
施灸,可以预防疫气等传染病。《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也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现代临床发现,常灸足三里、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1、益智聪慧灸法健脾补肾能补气血,益脑
髓,从而使人精力充沛,头脑清醒,保持敏捷的反应和思维能力及良好的记忆力。取灸:肾俞、命门、脾俞、足三里、百会。2、强身健体灸法
补元气、益气血、调阴阳是强身健体灸法的保健原则。取灸:足三里、关元、脾俞、肾俞、三阴交、膏肓穴。3、强身健体灸法三阴交:在内
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膏肓穴:该穴位于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练习题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
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可酌情使用艾灸疗法。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第2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
干:强身健体灸法常取:足三里、关元、脾俞、肾俞、三阴交、膏肓穴。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第1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
隐藏答案题干:临床上间接灸比直接灸更为常用。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第1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火
热灸法可用的材料有硫磺、黄蜡、烟草、灯芯草、毛茛叶等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第2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
干:施灸后应立即大量饮水。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第2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施灸时要注意温度的调节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第1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灸法是一种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可在任何时间进行。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第2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艾灸就是针灸。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第2项
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艾灸借助药物的温热刺激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目的。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第1项
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艾灸指利用某种易燃材料或某种药物放在体表穴位上进行烧灼、温熨或贴敷来达到防病治病
目的的治疗方法。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第1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黄褐斑艾灸取穴可选择瞳子髎
迎香颊车阿是穴[正确答案]:第4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耳鸣耳聋艾灸取穴可选择听宫上关下关
太溪[正确答案]:第4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小儿遗尿可选用隔姜灸温和灸以上都对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第2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小儿腹泻可选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
:第3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腰痛艾灸取穴可选择命门、腰阳关肾俞、大肠俞以上均对以上均错[正确
答案]:第3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痛经艾灸取穴可选择关元三阴交神阙膻中[正确答案]:第1项
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泄泻可选用的艾灸方法有隔盐灸、隔姜灸隔盐灸、温灸盒灸隔姜灸、隔附子饼灸隔附
子片灸、隔附子饼灸[正确答案]:第2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小儿厌食艾灸取穴可选择中脘、身柱四缝、
胃俞以上均对以上均错[正确答案]:第3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感冒艾灸取穴可选择大椎、风池、合谷
大椎、定喘、肺俞百会、中脘、阳池中脘、百会、神阙[正确答案]:第1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胃脘痛
可选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以上都对[正确答案]:第4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脱肛可选用隔姜灸
隔蒜灸隔盐灸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第4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艾灸盒施灸时间在()分钟3—5
5—1010—1515—30[正确答案]:第4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有纹胃止呕作用的是隔姜灸
隔附子饼灸隔蒜灸隔盐灸[正确答案]:第1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有温补肾阳作用的是隔姜灸隔附
子饼灸隔蒜灸隔盐灸[正确答案]:第2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隔盐灸的适应病证是瘰疬,初起肿疡风
寒痹痛,呕吐吐泻并作,脱证因寒而致腹痛[正确答案]:第3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下列哪项是施灸的禁
忌症泄泻脱肛乳痈初期阴虚发热[正确答案]:第4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关于艾炷叙述正确的是艾
炷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艾炷高1cm,炷底直径1cm,可燃烧3—5分钟小艾炷如麦粒样以上均是[正确答案]:第4项类型:单选题
|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隔姜灸适用于哪类病证阳痿早泄虚寒病证风寒痹痛阳虚病证[正确答案]:第2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下列属于间接灸的是无瘢痕灸隔附子饼灸蒜泥灸温灸器灸[正确答案]:第2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膈蒜灸多用于治疗腹痛泄泻恶心呕吐未溃疮疡疮疡久溃[正确答案]:第3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关于发泡灸,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用小艾炷当病人感到皮肤发烫后再继续灸3—5秒钟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可用于高血压病患者,有预防中风的作用[正确答案]:第4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瘢痕灸多用于治疗肺痨瘰疬虚寒病证风寒痹痛疮疡久溃不敛[正确答案]:第1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下列属于艾炷灸的是温针灸回旋灸发泡灸雀啄灸[正确答案]:第3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下列哪项不属于艾条无瘢痕灸回旋灸温和灸雀啄灸[正确答案]:第1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下列属于直接灸的是瘢痕灸回旋灸蒜泥灸温灸器灸[正确答案]:第1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下列哪项不属于灸法瘢痕灸回旋灸蒜泥灸温针灸[正确答案]:第3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火热灸法可用的原料有硫磺吴茱萸甘遂白芥子[正确答案]:第4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下列艾灸禁忌症正确的一组是高热,高血压,肺结核晚期颜面部、颈部大血管循行区域恶心,呕吐,腹胀神经系统疾病[正确答案]:第2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关于艾灸,叙述不正确的是施灸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要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浪费时间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胸腹后背部,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以后再加大剂量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可以拉长灸法间隔时间[正确答案]:第2项类型:单选题|分值[1]|隐藏答案题干: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治疗作用温散寒邪,活血止痛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降逆下气,平肝潜阳益气补血,滋阴润燥[正确答案]:第4项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