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棣仅凭“8个大字”就可以登得皇位,原因到底是什么?

 昵称18990882 2017-04-01

在中国古代那么多皇帝中,称得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其中包括明成祖朱棣,他多次远征漠北,疏通大运河,为对外交流而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等,都是其不朽之政绩。朱棣是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在建文帝朱允炆刚做上皇帝,就听从了大臣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进行“削藩政策”。朱棣觉得这简直就是明显地夺权,于是,就以说齐泰和黄子澄是奸臣,以“清君侧”之名义,发动了所谓的“靖难之役”。

虽然朱棣很蒙,但他也仅仅是在北平附近有点实力,跟整个明朝相比,军力还是显得很弱小,由于朱元璋把那些牛逼的将领基本上都坑杀了,这就使得建文帝朱允炆没有良将可用。朱棣集中兵力攻城略地,先后击败了明朝大军,可谓是屡战屡胜,一路高歌。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每次都身先士卒,但却安然无恙,这都是因为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仁慈。因为建文帝曾对大将说过“勿使朕有杀叔父名”。就是这八个字,才使得从将军到士兵在与朱棣作战的过程中,都小心翼翼。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1] 、永乐皇帝[2] 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对民情颇有所知。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3-4] 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5-6] 。1402年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7-10]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11] ,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12] ,疏浚大运河[13-15] 。1421年迁都北京[16] ,对强化明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换一个视角纵观古今!发出自己的声音!写历史我们是认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