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眸老昆明滇味馆子(四)

 颐源书屋 2017-04-01



昆明在1966年秋季以后开始了全社会的狂燥和动乱。从这时候到1976年底,整整十年时间,昆明的大小馆子,始终在随着运动的进展起落动荡。运动相对平稳、社会秩序正常一些,饮食行业也就大体正常。而运动掀起高潮,发生冲突和动荡,往往学校停课,工厂停产,交通运输不正常,物质供应短缺,馆子也就半开半停,有时候就只有停业。这十几年时间的“滇味”,是“巅味”,很有些苦涩变味。


1974年底,运动又掀起新的波澜。我们10几个朋友相聚马街,到我上篇提到的馆子去吃饭。整个馆子几乎没有什么顾客。我们要了10几盘菜,只有一个品种:素炒小白菜。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大家相当“鬼火怒”,有位平时脾气很好的朋友,甚至气得把吃空的碗盘翻过来,扣在桌子上。

过了一段时期,听说小街子的馆子有炒肉卖,“口中淡出鸟来”的朋友们又相约到乡街子的馆子去找肉吃,结果也是失望而归。


1976年5月,单位派我到景?去出差。运动又再次“如火如荼”,馆子里却越发寡淡。从昆明去景洪4天的大客车车程,每到吃饭,只能买到炒白菜、炒洋絲瓜之类的素菜。只有客车驾驶员可以凭“驾驶执照”,吃到一小盘炒肉。那个时期,不仅吃的东西贫乏,餐馆的数量也少,营业时间又短。出门在外,一旦错过饭点和时间,就只有挨饿的份。

 一次和几位农民朋友同桌吃饭。一位精干强悍的大哥很愤懣地对我说,这两天,要到八月十五了。你们城里的人,还发张“月饼票”,每人可以买两个月饼。我们农民,那样都没得。大人么不吃也就算了,娃娃们馋兮兮地想吃,我这个当爹的,心里扎实难受。他还对我说,现在每家人只准喂一头猪两只鸡,多养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农村人不多养,你们城里人吃那样?正因为如此,那个年头的馆子,才常常只有白菜卖。


1971年秋天之后的一段时期,社会秩序渐趋正常,供应也略有起色,馆子里也有了荤菜供应。当时,几乎所有的馆子,都只有红烧肉、回锅肉、炒磨肉和清汤排骨等几种荤菜,千篇一律,饮食业的朋友以及市民百姓,把这几样菜叫做“工农兵四大名菜”。鸡和鱼等,是稀罕之物,不能轻易吃到。记得也是从那段时间起,昆明开始有啤酒供应,在华山西路的的“二中心”、祥云街的“川味食堂”、“北京饭店”、护国路的“工农兵食堂”等等,都有了散装啤酒卖。祥云街北京饭店对面的一家馆子,还直接叫做“金碧啤酒”。啤酒用大土碗装,两毛钱一碗。能有“工农兵四大名菜”,喝上大碗啤酒,当时是很享受的事。


那个时代的饮食行业职工,因为工资低,加之干多干少一个样,很多朋友都缺乏工作热情,有时也占点小便宜,说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当时昆明有几句顺口溜:百货公司一枝花,蔬菜公司母夜叉,煤建公司亚非拉,饮食公司双下巴”,说的是餐饮职工“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容易长胖。听说一位中年女职工,到了供应比较好的年代了,她还习惯性的吃得多。早点要吃一大海碗米线,还要加几大箸白肉、火腿、肥肠,再加两个卤鸡蛋。如此海量,怎能不“双下巴”?那个时候,认识兩个餐饮业的朋友或家里有人在馆子里上班,“也占得着马门”。吃饭买菜,有时能多吃多抬,叫做“放水鸭子”。职工下班,能带一大碗肉菜回家,一家人都能沾光。

能做好饮食的地方是内部的宾馆和招待所。级别越高的地方,餐饮水平也相对高。当时,省属的有震荘、连云巷、翠湖宾馆、安宁温泉宾馆和云南饭店,军区有“九号楼”,市属主要是春城饭店等。


伙食好的地方还有省体委运动员食堂。后来的多位“滇味大师”即在这些地方“修炼武艺”、“枕戈待旦”。那时各种会议繁多,开会要吃“会议伙食”。通常的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八毛至一元。每日三餐,午、晚餐有七、八个菜,猪、牛、鸡、鱼基本能吃到。

有次省里召开全省十几个地区、自治州的书记参加的“地书会议”,昆明新上任的书记私人要请这些地州的领导吃饭,让市饮食服务公司的领导安排。这餐饭由“工农兵饭店”的几位资深师傅掌厨,久违的正宗“滇味”让书记们大快朵颐。事后,昆明书记付款,饮食公司领导报价24元。昆明书记说:24元就24元,我不跟你讲价。有位省政工组的军队领导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对其中的一味“风干肉”赞不绝口。昆明市商业局一位头头得知,立即派人做了一“锑锅”送到其府上。领导付钱,送去的人收了1元。


老实说,无论24元或1元,都不算太“占马门”,因为它相当于今天的2400元或100元以上。那个时候,工资不高,关键是拿着钱买不到东西。那个年头的“会议伙食”或“领导宴会”,比起今天,特别是“八项规定”之前,都只能算“低层次水平”。现在日常的吃喝,搁在那个年代,称得上是“天天过年”了。

因之,一个秩序不正常再加物质匮乏的年代,谈何饮食文化?谈何滇味?真正餐饮业的兴旺发展,滇味馆子重放光彩,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了



     雷强


        历史学者、 云南民营企业家协会顾问


       历任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业务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市场新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云南工贸学院院长、昆明唐码风驰传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青飞扬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等职务。

      长期担任多家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栏目策划、主持人、撰稿人。

      曾参与政府部门委托的重大项目策划或研究以及艺术景观策划,担任主要策划和执笔工作,其研究成果已成功实施或已结集出版,并有多种作品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