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著阅读】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三国演义》 (二)

 红瓦屋图书馆 2017-04-01

【名著阅读】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三国演义》 (二)

 

一、曹操、刘备

二、诸葛亮

三、关羽

四、张飞

五、其他人物及经典故事情节


四、张飞

◎简述一个张飞粗豪的故事

◎谈一件你对张飞印象最深的故事

◎三国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请简述威震长坂桥的故事。

断喝长坂坡: 张飞见曹操亲自率大批人马到来,他让手下二十多人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分两队在长坂桥后跑,等到曹军来到前,他知道曹操向来多疑,于是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连喝三声,声如巨雷,喊声未绝,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见状忙下令撤军。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如何从侧面突出张飞的“不战之威”?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说明。

答:通过曹军看到张飞和听到张飞三喝后的种种表现来侧面突出。张飞怒目横矛,立马桥上,曹军不敢近前。张飞第一次大喝,曹军尽皆股栗;第二次使曹操不禁胆怯,生出退兵之心;第三次使曹军大将“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几十万大军败退而去。

 

◎张飞性格粗豪,但也有细心的时候,举一故事说明。

张飞用计: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关羽擒了王忠,张飞邀功心切,刘岱却任其叫骂,坚守不出。张飞情急计生,假作酒醉,打一士卒,使他误传信息,诱使刘岱上当,最后将刘岱一举活捉。

 

◎《三国演义》中张飞的粗中有细也颇让读者赏识,请简述诸葛亮在痛失庞统亲自引兵增援刘备进军西川时,派遣张飞率领一万精兵智夺巴郡的故事。

答:张飞领命前行将至,巴郡太守严颜教军士上城坚守不出,张飞几番杀到吊桥,又被乱箭射回。张飞于是教马军下马、步军皆坐引严颜出敌,无效后又改教三五十个军士于城下叫骂,仍无效。张飞又生一计,传令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而后将计就计让假张飞迷惑严颜,严颜中计,乃至被擒,张飞智取巴郡。

 

五、其他人物及经典故事情节

 

◎简述一个赵子龙英勇无敌的故事

◎简述赵云百万军中救幼主的故事。

答:千军之中救阿斗: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刘备之命保护主公的妻儿,但混乱中走失。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再杀入曹营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赵子龙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赵子龙一战成名。

 

答: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命保护刘备的妻儿,但混乱中走散。赵子龙杀人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又杀人重围,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不到两个时辰,杀死曹营上将五十余人,得以杀出重围,救出幼主。

 

◎概括《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特点。(4分)

答:胆识过人;足智多谋;儒雅自信;气量狭小。(每点1分)

 

  根据小说情节,依次写出相对应的人物名。(5分)

《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王司徒”指      ,“董太师”指        。“连环计”是王司徒以府中歌伎      为诱饵,离间董太师与       父子关系的一条美人计。

答:①王允    ②董卓    ③貂蝉    ④吕布

    评分建议: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四个得5分。

 

◎《三国演义》中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刘备的谋士,并为刘备推荐诸葛亮,但却投了曹操。请简述其中的原委。(4分)

答:因他母亲为曹军所囚,出于无奈而投了曹操。

 

◎《三国演义》“巧设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答案:《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简述《三国演义》中周瑜实施的“苦肉计”的内容。(5分)

    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写出目的得1分)黄盖和周瑜密探了一番,想出了苦肉计。(出现“黄盖”得1分)第二天,黄盖假装不服从军令,与周瑜顶撞起来,周瑜大怒,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黄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投降书给曹操,(内容2分)率领船只火烧曹军,曹操的水军一下就灭了一半,黄盖立下大功。(结局1分)

 

①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3分,每计1分)

②示例一:反间计:曹操派蒋干劝降周瑜,周瑜将计就计,曹操中了反间计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蔡瑁和张允。

示例二:苦肉计:黄盖当面顶撞周瑜遭杖责,阚泽替他潜去曹营代献诈降书。黄盖诈降曹操,趁机火烧曹军。

示例三:连环计:曹军不习水战,庞统给曹操献计让战船用铁链连接起来,以便日后火攻。

(主要人物1分、事件2分,如回答为“草船借箭”可得分,回答为“诸葛亮借东风”不得分)

 

◎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经典故事。

A、温酒斩华雄: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挺身而出。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B、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三人志向相同,惺惺相惜,在张飞家后的桃园义结金兰,共图大志。

 

◎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内容。(5分)

答: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2分)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一带大破曹军,(2分)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1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什么?请你简要叙述其经过。(60字以内,5分)

答: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用,一点1分。)

苏轼有句云:“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即将开始的是哪一场战争?请简述战争的前后经过。(5分)

答:赤壁之战     曹操训练水军,欲与孙权决战;孙刘联合,溯江迎战;周瑜采用火攻,孔明借东风,大败曹军,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诸葛亮舌战群儒”“空城计”分别发生在哪里?

汜水关、虎牢关、柴桑、西城县。

 

◎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

答:例“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去,未遇。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其他略。

 

◎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

答: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虽然屡立战功,袁术也很喜爱他,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以母舅吴景有难,向袁术借雄兵数千。孙策带领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和张纮。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迅速占领了江东。    

 

◎下列成语均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请写出与之相关的主要人物。(4分)

①宝刀未老 (            )          ②刮目相看 (            )

③才高八斗 (            )          ④单刀赴会 (            )

答:黄忠;吕蒙;曹植;关羽(每小题1分,共4分)

 

◎“赔了夫人又折兵”出自哪里?是讲什么的?

答:出自《三国演义》。讲的是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之际,把刘备扣下,逼迫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孔明得了便宜还卖乖,不忘叫士兵齐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羞辱周瑜一番。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崩裂,倒于船上。”

 

◎成语“刮目相看”是根据《三国演义》谁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你说说情节。

答:吕蒙。三国时期,吕蒙是吴国有名的大将军,因为家里很穷,没办法让他念书。有一天,孙权对他说:“你现在已经是吴国的大将军,拥有很高的权力,如果只有一身武功是不够的,还希望你可以多读点书。”刚开始,吕蒙还说自己太忙,想要推掉孙权的要求,最后受到孙权的鼓励,奋发图强。后来,但他和鲁肃一起讨论军事的时候,鲁肃不免觉得吕蒙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跟过去完全不同。吕蒙听到鲁肃的话,也高兴地说:“只要过了三天,人也是会变的,应该要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啊!”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营”的故事深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答:望梅止渴———曹操;欲擒故纵——诸葛亮,孟获。故事略。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熟语出自哪里?说的是什么事?

答:出自《三国演义》。说的是为了使曹操上当,周瑜和黄盖使用苦肉计,利用假情报让蔡中、蔡和传消息。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请写出一个源于《三国演》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锦囊妙计”、“舌战群雄”、“羽扇纶巾”都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请任选其中一个介绍相应的人物及故事。(5分)

A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B舌战群雄: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C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锦囊妙计”是一个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请简要写出与此成语相应的人物及故事。(5分)

    答: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徐,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相应人物2分;故事情节较完整3分)

 

概述《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分)

答:为联吴抗曹,诸葛亮前往柴桑游说孙权,面对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的轮番发难,他晓以利害,谕以情义,一一将他们驳得哑口无言,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起因、经过、结果,写出一处得2分,全部写出得5分。)

 

◎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下面是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请补出其中的三国人物。(5分)

    ▲    借东风——神机妙算;

    ▲    进曹营——一言不发;

    ▲    借荆州——有借无还;

    ▲    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答:①孔明(诸葛亮) ②徐庶  ③刘备  ④周瑜  ⑤关云长(关羽)

 

◎《三国演义》中有一副对联:一龙并一凤,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请指出这副对联所说的两个人物,并说出对联所提到的事件。(5分)

一龙(卧龙)指诸葛亮,一凤(雏凤)指庞统。(2分)对联说的是庞统随刘备入川时不听诸葛亮和刘备的劝阻,执意先自入川,结果在落凤坡被张任射死。(3分)

 

六、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几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简述“魏主政归司马氏”的经过并体会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答:魏主曹睿临终托孤,司马懿、曹爽共扶年仅八岁的曹芳登位。曹爽听信手下及门客,排挤司马懿,独揽大权。曹爽骄奢淫逸,目中无人,纵情声色。司马懿父子隐退居家,等待时机。曹爽的戒心渐渐松懈,司马懿又装病骗过曹爽,使他放心保魏主出城狩猎谒陵。司马懿父子立即起用旧人,分别掌握军政大权,用计铲除了曹爽全家及亲信,全面把持了魏国的政权。作者借这件事表达了对曹氏废除汉献帝,建国称帝的谴责和讽刺,含有“因果报应”的唯心成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答:出自《三国演义》。说的是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还假装不接受。曹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话的意思是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经为人所共知。

 

◎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曹魏一方势力的兴亡过程。

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后来在赤壁大败,与蜀汉、孙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死后,继承者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之后,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杀死大将军曹爽。之后,司马氏集团废曹芳,杀曹髦,逼曹奂禅位给司马炎,曹魏亡国。

 

◎请概括说明“赤壁之战”中曹操如何一步步败给孙刘联军的。

答:曹操夺取荆州后骄傲自大,初战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为减弱风流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下令将战船相连,埋下隐患;相信黄盖的诈降,放松了警惕;被周瑜火烧连船,又遭穷追猛打,大败。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至少列出两点证明你的观点。

答:诸葛亮不能审时度势、穷兵黩武、不善用人等。缺乏对蜀汉实力与环境的自知;三国统治集团中蜀汉最弱,失荆州及刘备死后,蜀国由盛转衰,统一天下已不可能;蜀魏百姓均已厌战,诸葛亮逆此而行,连年北伐。不善用人:未选拔有才能的人,所提拔的蒋琬等人过于谨小慎微;让关羽守荆州,导致荆州地失人亡;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街亭失守。

 

◎《三国演义》擅长描写战争,结合具体事例简述其艺术特点。

答:《三国演义》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不把主要笔墨放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赤壁之战,在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三国演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也提出了一些批评性意见,比如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你认为这里批评的情况在《三国演义》中确实存在吗?如果有试作具体说明。

◎鲁迅先生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评价是:“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请你结合《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形象的刻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答:刘备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长厚仁明的君主形象。但是也有些描写让人觉得他虚伪。最典型的莫过于长坂坡之役,赵云大战之中,浴血救出阿斗交到他手上,他却掷之于地,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里自然不无心疼赵云的意思,但毕竟太不合人情。连作者也说其“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是明显的作秀了。

诸葛亮形象里,确实存在着某些“近妖”的分子,他能算定大雾天气,草船借箭,能祭东风而呼风唤雨,能预见庞统之死,早在人川时就预摆石阵,后来困陷陆逊(他自己说等于预伏10万兵),还能祈天出泉、祭泸水解鬼怨、五出祁山驱使六丁六甲、五丈原禳星祈寿等。其中除草船借箭与借东风可以解释成诸葛亮深通气象,筑坛祭风乃故意装神弄鬼以求脱身外,其他皆具有非人力因素所能为的意味,批其“近妖”恰是中肯之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