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光年间状元汪鸣相书法:性格孤傲死因成谜,人英俊题字笔畅韵醇...

 DlZHENGQING 2017-04-02

汪鸣相(1794年—1840年),字佩珩,号朗渠,今江西彭泽县黄岭乡繁荣村人。道光十三年(1833年)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乡试正考官等职。著有《云帆霜铎联吟草》,编有《新安汪氏宗祠通谱》。

据《清秘述闻》记载,清朝自顺治三年(1645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共举办了112科考试,江西得中状元五名,偌大一个九江市域,时空268年间,仅出汪鸣相一位状元,真是凤毛麟角,十分难得。

民间有传闻,汪鸣相颜貌俊秀,有美男子之称。文从沈梦了解,据说道光皇帝面试时,欣赏他潇洒不群的风度,将汪的名字“朗渠”改为“鸣相”。

世传汪鸣相从小天资颖悟,八岁入乡塾读书,五天读完一部《论语》,九岁即能写千余字的文章,特别善吟诗作对。

1832年,返回江西,参加本省乡试,一举中试,成为“举人”。他心情舒畅,写下了传颂一时的《中秋》七律:“战罢文场笔阵收,客乡不觉又中秋。月明银汉三千界,人醉金风十二楼。竹叶酒浮豪士兴,棣花自满少年头。今朝亲与嫦娥约,来日蟾宫任我游。”

他自豪自信,好运已经转来。 果然就在第二年,他大魁天下。汪鸣相成为“天子门生”。然而汪鸣相的仕途并不顺遂,性格孤傲的他有一颗陶渊明的心,却没有陶渊明的勇气。在成为状元的第七个年头,在家乡县城行馆他自杀了。前因后果,几不可考。但为后人留下久久的喟叹!汪鸣相小楷精妙,珠圆玉润,流美遒劲,笔畅韵醇。当年一代状元翰墨,今日书坛传世珍宝,十分难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