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陆泽文化系列:前倨后恭

 大陆泽文化 2017-04-02

“前倨后恭”与“合纵连横” 两则成语典故出于同一时代、同一事件,同一人物,均与沙河市苏秦亭有关。

  《史记》记载:“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他师从鬼谷先生学习合纵连横的学说,后“出游数载,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苏秦裘敝金尽,憔悴而归。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父母不子。遂发愤读书,欲困,引锥刺骨。”综上所述,苏秦游说六国未获成功,裘衣破烂,路费耗尽,贫困潦倒地回到寓所,受到家人的冷落;妻子不下布机,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认他这个儿子,大家嘲讽他不务正业,不能养家糊口。自此,他发愤读书,疲劳困顿时就用锥子刺痛自己,再继续苦读。此即《三字经》中“锥刺骨”的故事。经过刻苦学习,他终于精通合纵连横学说,顺说六国,联合抗秦。六国国王聘请他挂六国相印,执掌抗秦大事。削弱了秦国势力,使其十五年时间不敢越函谷关,天下得以安宁。他衣锦还乡时,全家人对他毕恭毕敬,妻、嫂低头侧目不敢仰视,小心谨慎地服侍他饮食。苏秦问他们:“你们为何对我前倨而又后恭呢?”嫂子答道:“因为你现在位高多金。”后世采用这一故事引申出“前倨后恭”的成语典故,讽刺那些趋炎附势,看人下菜碟的势力小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