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店婚礼说的福州话

 平平安安866 2017-04-02

                                 酒店婚礼说的福州话

1.新人,即新娘。“新娘”突出的是性别,家里添了个娘们;“新人”突出的是家庭成员,家里来了个新的成员。“新人”显现了家庭成员的平等,淡化了男女的地位。坊间有“不娶福州女”一说,因为福州女金贵,未必低眉顺眼伺候人。说这话,大抵是“大男子主义”的人。

2.新郎婿,古时女子称夫为婿,“夫婿”就是丈夫,“悔教夫婿觅封侯”。“新郎婿”似乎是站在新娘立场上的称呼,即“我家来的新的男人”。

3.新人伴/新郎伴,即伴娘和伴郎。多请密友担任这个角色。新人伴有一个小坤包,代收亲友的礼物。新娘席间换装,新人伴早先都要准备好。新郎伴事情要少些,主要是代新郎喝酒。如果有闹洞房,新人伴和新郎伴,可要承担起保镖的责任,把主人护好。

4.伴房妈,伴娘伴郎是西方婚礼引进的,正式称名是傧相。“伴房妈”是福州地产的,现在叫“喜娘”。伴房妈由中老年妇女担任,能说会道,有的还戴耳麦。

5.数薄桌,在酒店门口和新人新郎婿打过招呼后,就按请帖所指到婚礼场地。入口处摆的收红包的横桌,福州话叫“数薄桌”。旧时商铺,常有账房先生,坐在高高的桌台上,对着账簿,拨拉算盘,那“桌台”就叫“数薄桌”,类似今天的收银台。某次婚宴,有人问“手续办了没有”,我才知道,现在递红包叫“办手续”。“红包手续化”,可见红包已无礼仪之庄重,沦为程式化的工具。

6.人情,即红包。把红包说成“人情”,这“红包”就有点天经地义的味道,你想破都破不了。谁想落下“不近人情”的指责。所以“人情”是难以破除的。

7.坐桌,即入席。办完手续即可入座了。婚礼主桌,福州话叫“大桌”,依公依嫲依爸依妈自然是坐大桌,我听说依舅也是婚礼上的重要人物,也得尊为座上宾。普通客人,则对号入座。

8.拜堂,酒店婚礼,披婚纱、戴戒指、倒香槟、切蛋糕,皆西式,唯拜堂、喝交杯,是中式。“拜堂”在旧式婚礼中,乃高潮,要跪地叩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现在仅鞠个躬,好像天地也不拜了,改拜来宾。在我看,天地一定要拜。拜天地,婚礼的神圣感才会表现出来。

9.大菜,不是婚宴中最贵的菜,是一道鸭蛋和肉燕的菜,俗称太平蛋太平燕。这道菜上桌,要放鞭炮,新人新郎婿开始到各桌敬酒,伴房妈也活跃起来了。

10.酒包,把酒桌上的菜打包回去。早先酒宴第一道菜叫“全家福”,都是干的,有糟鳗、吉寿哈(面粉包肥肉炸的)、卤鸡翅等,桌上人都搛(gie)出来做酒包。后来酒包变成人手一份的礼品。我见过的酒包礼品有,油一桶,卤鸭一只;而后是糕点一盒,水果四样;近来“赛园橄榄”礼盒成酒包新宠。诌出一句《福州竹枝词·酒店婚宴》“灯影霓虹婚宴散,家家提盒打的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