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考瑞新学年的随想

 木子4kfvyzepq8 2017-04-02

人生就好像旅途一样,所经历的人或事,都当是这旅途中的风景,随着前行,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是过眼云烟,能留下的或许又是沉甸甸的记忆。回国小住三个月,时间快到不能再快,正月十五一过开学近在眼前。从北京到悉尼不长不短,飞机上大多数还是留学生,极少数一些拖家带口刚过完大年的家庭,还有的就是去倒班的空姐。人不算多,前面看起来拥挤,但后面的一些空位都可以满足乘客想睡觉的需求了。值得庆幸的是飞机上的小东西们,整个航程都没有打闹和哭声,所以不到12个小时的空中之旅还算好熬,和身边的张璐瑶同学看了几集偶像肥皂剧,再聊一聊女孩子间的八卦,一个晚上不用睡就过去了。

还好,我们正青春,靠着年轻的本钱,一个通宵还不算什么。下了飞机,自助进出境省了不少的事,机器刷刷护照,没有贴纸签证,打印一张小卡,就免去了和“守边”的工作人员相互寒暄,更不用排队。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我新换的护照上除了一个中国的出境章,完全没有我降落在澳大利亚的痕迹。拿行李费了不少时间,观察了一下,几乎从世界各地飞来的航班,每个行李口都有不少亚洲人的面孔,传言说悉尼的海关,自打出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大妈事件后,对华人的行李查严了。海关的X光通道在大多数时候,他们就看个影子,但这位大妈好像是带了两个大苹果,又带了一点煮熟的鸡蛋,加上一些生生的豆子,来自其他大陆的种子!是绝对的违禁品,估计大妈是准备到儿女家的后院开荒,可惜被海关没收还罚钱,再这么一哭一闹肯定成新闻了。说到我们这些留学生,出海关就简单多了,没带违禁品,常规问个好,扫一下X光差不多就过了。如果扫出违禁品,海关之路可就漫长了,我们出关时,就看见旁边一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带了十几个箱子,里面放了不少中国的土特产,箱子几乎都被关员一个个打开,东西全拿出来看了一遍,想想都觉得这么过关就是一场“修行”。

无可否认,悉尼的天空还是很美的,云朵的样子各种各样,脚踏上这片土地,璐瑶同学就被头顶上的这片蓝天给迷住了,还点赞:真正的蓝天白云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据在墨尔本的过去室友形容,她们那边天更漂亮,说墨尔本西边的十二使徒岩,在那里能看见绛紫色的银河,由于大气污染和光污染都很少,到了晚上那里天空的能见度就特别高,真希望大学毕业前有机会去眼见为实。

当然出了机场,就是我和张璐瑶新一轮“修行”的开启,从被朋友在机场接上,新的落脚点就是讨论的话题。在悉尼的房子已经租好,和之前不同,没有再选择寻找和房东同住,或和不熟的人同住的房子。而是整租了一套两室一厅,属于悉尼常见的精装修公寓,房东也是刚收到新房不久,里面唯一有的一个电器就是烘干机,其他什么都没有,空空荡荡。本打算通过一系列澳洲微博号,像海外生活网、澳洲闲鱼之类的搜一搜,我们只想在上面买洗衣机和冰箱这两样必备的电器。恰好有一户人家换房子,所有东西打包在一起卖,整卖1000元钱,我们如果单买洗衣机和冰箱也要600元,最后干脆把人家所有的东西包圆儿了。1000元钱还算花的值,一个上下门的冰箱,一个圆桶洗衣机,一个不算大不算小的电视,一个小款的沙发,再加上一个电视柜,本来还有套餐桌,我们屋子太小,就没要。用了几个礼拜,除了洗衣机声音有点大和沙发不太实用之外,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剩下所需的床、桌子这些都是从宜家买来的木头架子,花了好几个小时,我们才把它们装好。

我在别人家寄宿过,也住过宿舍,当然也和别人合住过,但这似乎是第一次花精力去收拾一间空房子,以往都是在微博上看别人折腾租的房子,这回亲身感受到了,也算一种自立吧。“自立”这个词,对于现在“80后”或是“90后”的人来说可谓并不陌生,但当千呼万唤的自立降临时,还真让人有些应接不暇。我一直觉得自己十四岁半就到美国闯荡,自立能力在同龄人中算是不错的了,虽然也很懒。如果一定要对比的话,必须忍心“黑一下”我的现任室友张璐瑶,我们已经来悉尼快三个星期,她的一半东西还瘫在地下,衣服袜子就差漫天飞了,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不说收拾东西做饭,她的自立能力也不错了,洗衣洗碗很精通的。然而尽管我把我们两个的自立能力捧上天,要承认初来乍到的那两三天,还是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毕竟身在异乡为异客,人在澳洲,各个方面都要自己统筹,不是缺灯泡就是找不到东西。也会想如果是在国内这些都不算事儿,差不多生活中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去想,连倒垃圾都提上日程,不像在家里。

说了一堆生活琐事,但所有准备都是为了学习,顺利度过了第一年的快捷课程,正式进入麦考瑞的大二生活,一年后当我再去学生中心报到的路上,哪怕我还是作为一名新生,但感觉却不一样了,说不上来怎么不一样,好像就是一种熟悉感。不同于上一个学年,几乎没什么自选课,大二开始在澳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非常大的,所有的课程都是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己进行选择,百分之百的学分制,除了个别必修的课,有好几个是围绕学科爱好才选的。这学期选了一门课是“当代中国”,我也没想到的是,在悉尼跟一个在中国待了五年的美国人学这门课,刚开始说不出有多大的料,应该会越来越有意思。麦考瑞大学喜欢提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商科的学生,不太能感受到学校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点。但如果作为理科的学生,实验室几乎24小时都对他们开放。可以进入任何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室进行试验,哪怕是价值上亿美元的设备也有机会亲自操作,在这里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在这边学习说不上很辛苦,但也不轻松,开学前两周可以逍遥自在一下,从第三周开始各个学科的作业就开始狂轰滥炸了。最怕的就是截止时间凑在一起,顾了这个作业,顾不了另外一个作业。按照这边的教育规定,平时的作业成绩是直接计算在期末总分里的,所以一份作业的质量关系重大啊。从前有个同学在交第二份大作业的时候直接挂掉了,辅导老师就告诉她可以直接不用过来考试了。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很惨的,就是在最后一学期挂科。因为当初澳洲学生签证的时候是满打满算,读多久就给多久的学生签证,一般最后一学期完成后两个月的样子,学生签证就会到期,如果不回国的话,接下来就要考虑办理延长签证的事情。最惨的情况,最后一学期考完试后整理好东西打算回国,机票都买好的情况下发现有科目不及格,需要再来一个学期重修。我听说是有人经历了这样的情况,在回国前一周得知了挂科的消息,后来只能联系老师安排补考。我现在都在想象,顺顺当当完成学业,身穿学士服站在大礼堂中,享受着正宗牛津式的毕业盛典,当学校的院长为你颁发学位,并将你帽子上的绶带由右拨到左边时,功德圆满,还蛮期待的。

在大学,可以领略到不同国家人民的文化,感受到不同民族的习俗。澳洲是个移民国家,还是会有种族歧视,但在大学却不会遇到歧视,只有学生和教职员间的和谐相处。我想留学对于中国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赋予了不同的定义与使命。就好像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到后来鲁迅先生在留学过程中逐渐明确自己救国的方式,再后来从留学生中诞生出新中国伟大的领袖,后来又有一批批报效祖国的精英学者。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明着,外出留学、多方面的国际交流,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民族的年轻人,还是很重要的。而正是有了这一个个莘莘学子在海外打拼的经历,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得以更广的传播。

对于我而言,悉尼的生活像云、像雨,又像风。对了,悉尼天气是直爽和富有感情的,蓝天骄阳下飘来一朵朵雨云,经常接着就来一场凉爽的冰雹雨,落得满地晶莹,风一吹,又是拨云见日的湛蓝蓝的一片天。以前带的雨衣毫无用处,就连雨伞都变得多余,看学校的老外们在陡然间遭到一场雨,有的人完全没把它当一回事,一拉帽衫继续自顾自地走着,也有一些人是咧着嘴跑的,那意思出来淋着雨是被老天开了一个玩笑。好像悉尼就是靠着夏季降雨来供应淡水,节约用水的观念深入人心,一场冰镇的小雨不亚于餐前香槟酒,是那样的怡人,何况雨后的蓝天更是让人看了心情舒畅。反正很享受就是了,但说实话,上了一节课跨教学楼换教室如果遇上下特别大的雨,就不是简简单单洗一个澡的感觉了。

如果说海外的留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要我说,其实没什么特别,和您在家里一样。生活就是一个七日连着又一个七日。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交响曲。

文·图◎潘钦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