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莲花

 HGDFABCD 2017-04-02











  花卉名称:银莲花

  别名:华北银莲花、毛蕊茛莲花、风花、复活节花

  拉丁文名:Anemone cathayensis Kitag.

  科属:毛茛科,银莲花属

  银莲花(Anemone cathayensis Kitag),别名华北银莲花、毛蕊茛莲花,是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基生叶4~8;叶片圆肾形,两面疏生柔毛或变无毛,3全裂,中央裂片宽菱形或菱状倒卵形,3裂近中部;叶柄疏被长柔毛或变无毛。花葶高17~40厘米;总苞苞片约5,无柄,不等大,菱形或倒卵形,3裂或不分裂;伞形花序简单;花梗长3.5~5厘米;萼片5~6,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长1.5~2厘米;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条形;心皮无毛。瘦果扁,宽椭圆形或近圆形,长约6米。 分布在山西和河北;朝鲜也有。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草坡或多石砾山坡。

  亦称复活节花(Pasqueflower)、风花(windflower)。 英文中人名Silvia也由银莲花演变而来。

  多年生草本。基生叶4--8,叶柄长6--30cm,疏生长柔毛。叶片圆肾形,3全裂。花2--5朵,直径3.5--5cm,白色或带粉红色,花期春季,瘦果上有长绵毛。生于海拔1000--2000m山地草坡。

  银莲花,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银莲花属(Anemone)约120种多年生植物的通称。因其花似为风所吹开。又因开展银莲花(A.patens)、草地银莲花(A.pratensis)及白头翁银莲花(A.pulsatilla)等象征复活节,故又称复活节花。

  毛茛科(Ranunculaceae)银莲花属(Anemone)约120种多年生植物的通称。因其花似为风所吹开。又因开展银莲花(A. patens)、草地银莲花(A. pratensis)及白头翁银莲花(A. pulsatilla)等象徵复活节,故又称复活节花。罂粟状银莲花(罂粟秋牡丹,A. coronaria)具块茎,有许多鲜豔的品种是庭园花卉,亦用於花卉贸易。

  春季开花的有亚平宁银莲花(A. apennina)、希腊银莲花(A. blanda)和孔雀状银莲花(A. pavonina)。湖北金莲花(A. hupehensis)或称日本银莲花(A. japonica),是受欢迎的秋季开花的沿边花坛花卉。有些种因为果实构造不同,而被视为独立的属白头翁属(Pulsatilla)。银莲花广布于世界各地,最常见於北温带的林地和草甸。很多种因花色鲜豔而栽培在花园中。欧洲的木质银莲花指森林银莲花(A. nemorosa)能引起皮肤起疱,从前曾药用,开白花。北美的木质银莲花指五叶银莲花(A. quinquefolia),叶深裂。

  形态特征
  植株高15~40厘米。根状茎长4~6厘米。基生叶4~8,有长柄;叶片圆肾形,偶尔圆卵形,长2~5.5厘米,宽4~9厘米,三全裂,全裂片稍覆压,中全裂片有短柄或无柄,宽菱形或菱状倒卵形,三裂近中部,二回裂片浅裂,末回裂片卵形或狭卵形,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三深裂,两面散生柔毛或变无毛;叶柄长6~30厘米,除基部有较密长柔毛外,其他部分有稀疏长柔毛或无毛。

  花葶2~6,有疏柔毛或无毛;苞片约5,无柄,不等大,菱形或倒卵形,三浅裂或三深裂; 伞辐2~5,长2-5厘米,有疏柔毛或无毛;萼片5~6 ,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或狭倒卵形,长1~1.8厘米,宽5~11毫米,顶端圆形或钝,无毛;雄蕊长约5毫米,花药狭椭圆形;心皮4~16,无毛。瘦果扁平,宽椭圆形或近圆形,长约5毫米,宽4~5毫米。4月至7月开花。

  生境分布
  银莲花性喜凉爽、潮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忌高温多湿。喜湿润、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在中国分布于山西、河北。生海拔1000-2600米间山坡草地、山谷沟边或多石砾坡地。在朝鲜也有分布。

  生态习性
  性喜凉爽、潮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忌高温多湿。喜湿润、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银莲花的希腊语是风的意思。银莲花的高度从十到二十公分左右,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开花时节,可爱的花朵迎风摇摆,就像在引颈期盼着什么似的,所以它的花语是-期待。

  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浪漫、爱梦想。不过,也得明白现实不是那么美好哦!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单瓣品种易结实,8-10月气温<20℃时播种,种子随采随播。种子细小,有长绒毛,播种时先用砂子搓开。土壤疏松平整,落水播种,土表铺薄锯末或草木灰覆盖。播后15d发芽,2—3片真叶分构;缓苗后施2次淡肥水,阳畦越冬。第二年开花,田间可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遮荫。种子分批采收。

  分球(株)繁殖
  重瓣种分球定植,8-10月分株,覆土3cm。4-6月开花,花后根茎部膨大。叶枯萎后起球,消毒处理,晾干后埋藏于干沙中,置通风处越夏。

  栽培方法

  栽种准备
  银莲花栽培在中国南方9月上旬到11月中旬都可栽种,产花时期为11月中旬到4月下旬。在温室大棚里栽培,要求具备一定的保温、滴灌、遮荫,通风等设施条件。 

  品种选择
  冠状银莲花切花品种可供选择的花色有红色、兰色、紫色、淡紫色、粉色、白色,混色。选择花苞大,半重瓣,花枝粗长的品种。欧洲市场上畅销的栽培系列有:Marianne、MonaLisa、Jerusalem、Galilee,Christina等。 

  土地条件
  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块,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土壤,pH6.5。种植前施足基肥,以腐熟堆肥为主,普钙300kg~400kg/亩,可掺入一定量的腐殖土改善土壤结构。深翻后整地理墒,墒面宽1m,沟深0.3m、宽0.4m,浇透水待用。 

  种球处理
  (1)浸泡及清洗:冠状银莲花种球栽种前为干瘪状,用清水浸泡24~36h,使种球充分膨胀。浸泡后适当清洗,去除种球表面的泥浆和附着物。 

  (2)种球筛选:浸泡后种球饱满肥实坚硬、锥体状或带有部分突起、灰黑色,淘汰带病、虫斑和有机械伤口的种球。切花种球规格围径一般在5cm以上,通常采用围径6~9cm的种球进行切花生产。 

  (3)消毒及包装:种球清洗后筛选出的优质种球在百菌清或多菌灵药液中浸泡20~30min,消毒后适当淋干水分。包装以珍珠岩为基质,包装时每箱种球不超过5层。 

  (4)低温春化及催芽:为促进银莲花种球生根萌芽,进行低温处理,温度为1℃~3℃,时间3~5周。种球从冷库中取出后,摆放在15~18℃温度下进行催芽,8~10d后可萌芽整齐。种球萌芽后芽点粗壮,根系丰富,无病斑,根芽无腐烂,芽体无病变。 

  定植
  种球生根、萌芽1~2cm时开始定植,定植时必须保证土壤湿润,种植深度以发芽部位能适当盖土为宜,株行距为30cm×30cm,浇透水。定植后忌移栽,否则生长不良或死亡。 

  田间管理

  浇水施肥
  银莲花定植初期,采用80%的遮荫网进行遮荫,并适时浇水,10月中下旬气温较低时栽种,可不用遮阳网。苗期土壤不宜太湿,以防烂根;植株长有5~6片真叶时可进行第一次施肥。保持通风,加强光照,日温15~23℃,夜温5~10℃。适当补充20:10:20的少量复合肥;在银莲花植株的营养生长中期,需要补充大量的钙肥和钾肥,每亩每次追施硝态氮肥10~12kg,钙肥8~10kg;常浇水,2~4天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冬季注意保温防止霜冻,保持棚内每天的通风换气。为保证切花产量和质量均衡,现蕾初期应开始控制花枝数量,银莲花从12月到翌年4月大量产花。适时清除田间杂草和带病枝叶,剪除劣质花茎,及时喷药防止病虫害,切花采收期光照过强可采用遮荫网,保障切花品质。 

  切花采收
  银莲花花苞日开夜合,采花宜在花苞开放前的清晨,银莲花花苞必须展开一次才能采收,切花采收后立即放入清水中吸水。采收时保留地上茎2~3cm的茎杆,防止伤口病菌感染。银莲花根据花枝长度、粗度等进行分级包扎。分级好的切花用透明的塑料保鲜膜进行套装,可防止花枝磨损,增强了美观效果,每10枝捆绑成一扎,每扎花枝长度相差不超过1cm,采收包扎在1h内完成。 

  病虫防治
  银莲花病虫害防治在栽种前需要进行土壤消毒杀虫;筛选健康的种球,进行严格的消毒,调控株行距保障种植地具备良好的通风,配备完善的灌溉设施,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虫害
  银莲花栽培中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地老虎。使用常用的杀虫剂即可防治。 

  病害
  银莲花最常见的病害有腐霉菌引起的腐烂病,丝核菌引起的立枯病,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白粉菌引起的白粉病以及霜霉病等。 

  腐烂病
  是有几种腐霉菌均可引起的一种病,不管温度高低都有发生的可能,潮湿条件下更容易发生和传播腐烂病,它可以使正在发芽的种子腐烂或植株的根部发病,使植株长势缓慢甚至死亡。受腐霉病菌感染后,发病植株根和茎部会出现水渍状腐烂。腐烂病的防治,首先是对土壤进行消毒,可以用五碌硝基苯或土壤菌虫清拌种,拌土杀菌消毒。如果已经发病,可用退菌特进行喷雾灭菌。 

  丝核菌
  可以引起立枯病,这种病菌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与腐烂病相比,它的症状为棕褐色,凹陷更加明显。有时可在患病植株与基质相接的部位发现茶色的园斑状菌丝体群。对立枯病,可用MedaIIion和Chipco 26019等进行灭杀。 

  灰霉病
  是一种即可以感染小苗又发作于开花期的疾病,较高的空气湿度和植株表面的水膜可以促使灰葡萄孢菌感染植株。该病可用Mancozeb进行喷雾,或用百菌清多菌灵进行喷雾灭杀。 

  白粉病
  是由白粉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病状,其受害症状包括叶片螺旋状卷曲,叶片·茎部·和花蕾上有圆形白斑,受害花蕾不能开花卷曲,停止生长。若发现此病,要立即用三唑酮800倍液进行喷雾灭杀,如病情严重,要隔7-8天再喷一次,连喷三次基本可以控制住。 

  霜霉病
  主要在银莲花切花生产中遇到,2~4月份发生最多,叶部感病由淡绿转为黄色至黄褐色,严重的叶柄坏死腐烂,感染地下球茎使种球腐烂。防治在发初期,喷施75%百菌清、64%杀毒矾,或6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病情严重时可增加施药次数及药剂浓度,对发病严重的植株隔离清除。

  有关神话
  它的花语源自希腊神话。银莲花是由花神芙洛拉(Flora)的嫉妒变来的。这则神话是说,嫉妒阿莲莫莲(Anemone)和风神瑞比修斯恋情的芙洛拉,把阿莲莫莲变成了银莲花。

  也有另一种说法是,美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所爱的美少年阿多尼斯(Adonis),在狩猎时被野兽所杀,从他胸口中流出的鲜血,就变成了银莲花。因此,银莲花是一种凄凉而寂寞的花。

  花朵花语:

  1.消失的希望

  2.渐渐淡薄的爱 期待 被抛弃 (这个在《交响诗篇》最终话提到)

  病害防治:

  银莲花最常见的病害有腐霉菌引起的腐烂病,丝核菌引起的立枯病,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以及白粉菌引起的白粉病。

  腐烂病是有几种腐霉菌均可引起的一种病,不管温度高低都有发生的可能,潮湿条件下更容易发生和传播腐烂病,它可以使正在发芽的种子腐烂或植株的根部发病,使植株长势缓慢甚至死亡。受腐霉病菌感染后,发病植株根和茎部会出现水渍状腐烂。

  腐烂病的防治,首先是对土壤进行消毒,可以用五碌硝基苯或土壤菌虫清拌种,拌土杀菌消毒。如果已经发病,可用退菌特进行喷雾灭菌。

  丝核菌可以引起立枯病,这种病菌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与腐烂病相比,它的症状为棕褐色,凹陷更加明显。有时可在患病植株与基质相接的部位发现茶色的园斑状菌丝体群。对立枯病,可用MedaIIion和Chipco 26019等进行灭杀。

  灰霉病是一种即可以感染小苗又发作于开花期的疾病,较高的空气湿度和植株表面的水膜可以促使灰葡萄孢菌感染植株。

  该病可用Mancozeb进行喷雾,或用百菌清多菌灵进行喷雾灭杀。

  白粉病是由白粉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病状,其受害症状包括叶片螺旋状卷曲,叶片·茎部·和花蕾上有圆形白斑,受害花蕾不能开花卷曲,停止生长。若发现此病,要立即用三唑酮800倍液进行喷雾灭杀,如病情严重,要隔7-8天再喷一次,连喷三次基本可以控制住。

  银莲花的切花栽培方法

  冠状银莲花(Anemonecoronaria)是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块根草本花卉,原产地中海沿岸东部,目前欧洲广泛栽培,尤其在意大利和以色列。银莲花种子似绒毛,其瘦果外具白色绒毛,俗称“白头翁”。银莲花植物资源全世界约有150多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多数分布于亚洲和欧洲。我国有野生资源53种,有25个变种,5个亚种,在大陆各省区和台湾省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西南部高山地区。 栽种时期及设施要求

  银莲花栽培在我国南方9月上旬到11月中旬都可栽种,产花时期为11月中旬到4月下旬。在温室大棚里栽培,要求具备一定的保温、滴灌、遮荫,通风等设施条件。 品种选择

  冠状银莲花切花品种可供选择的花色有红色、兰色、紫色、淡紫色、粉色、白色,混色。选择花苞大,半重瓣,花枝粗长的品种。目前欧洲市场上畅销的栽培系列有:Marianne、MonaLisa、Jerusalem、Galilee,Christina等。 种植地选择、整地

  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块,要求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土壤,pH6.5。种植前施足基肥,以腐熟堆肥为主,普钙300kg~400kg/亩,可掺入一定量的腐殖土改善土壤结构。深翻后整地理墒,墒面宽1m,沟深0.3m、宽0.4m,浇透水待用。 种球处理

  4.1浸泡及清洗

  冠状银莲花种球栽种前为干瘪状,用清水浸泡24~36h,使种球充分膨胀。浸泡后适当清洗,去除种球表面的泥浆和附着物。

  4.2种球筛选

  浸泡后种球饱满肥实坚硬、锥体状或带有部分突起、灰黑色,淘汰带病、虫斑和有机械伤口的种球。切花种球规格围径一般在5cm以上,通常采用围径6~9cm的种球进行切花生产。

  4.3消毒及包装

  种球清洗后筛选出的优质种球在百菌清或多菌灵药液中浸泡20~30min,消毒后适当淋干水分。包装以珍珠岩为基质,包装时每箱种球不超过5层。

  4.4低温春化及催芽

  为促进银莲花种球生根萌芽,进行低温处理,温度为1℃–3℃,时间3~5周。种球从冷库中取出后,摆放在15~18℃温度下进行催芽,8~10d后可萌芽整齐。种球萌芽后芽点粗壮,根系丰富,无病斑,根芽无腐烂,芽体无病变。 定植

  种球生根、萌芽1~2cm时开始定植,定植时必须保证土壤湿润,种植深度以发芽部位能适当盖土为宜,株行距为30cm×30cm,浇透水。定植后忌移栽,否则生长不良或死亡。 田间管理

  银莲花定植初期,采用80%的遮荫网进行遮荫,并适时浇水,10月中下旬气温较低时栽种,可不用遮阳网。苗期土壤不宜太湿,以防烂根;植株长有5~6片真叶时可进行第一次施肥。保持通风,加强光照,日温15~23℃,夜温5~10℃。适当补充20:10:20的少量复合肥;在银莲花植株的营养生长中期,需要补充大量的钙肥和钾肥,每亩每次追施硝态氮肥10~12kg,钙肥8~10kg;常浇水,2~4天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冬季注意保温防止霜冻,保持棚内每天的通风换气。为保证切花产量和质量均衡,现蕾初期应开始控制花枝数量,银莲花从12月到翌年4月大量产花。适时清除田间杂草和带病枝叶,剪除劣质花茎,及时喷药防止病虫害,切花采收期光照过强可采用遮荫网,保障切花品质。 病虫害防治

  银莲花病虫害防治在栽种前需要进行土壤消毒杀虫;筛选健康的种球,进行严格的消毒,调控株行距保障种植地具备良好的通风,配备完善的灌溉设施,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7.1病害

  银莲花切花生产中主要病害有灰霉病,霜霉病。2~4月份发生最多,叶部感病由淡绿转为黄色至黄褐色,严重的叶柄坏死腐烂,感染地下球茎使种球腐烂。防治在发初期,喷施75%百菌清、64%杀毒矾,或6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病情严重时可增加施药次数及药剂浓度,对发病严重的植株隔离清除。

  7.2虫害

  银莲花栽培中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地老虎。使用常用的杀虫剂即可防治。 切花采收

  银莲花花苞日开夜合,采花宜在花苞开放前的清晨,银莲花花苞必须展开一次才能采收,切花采收后立即放入清水中吸水。采收时保留地上茎2~3cm的茎杆,防止伤口病菌感染。银莲花根据花枝长度、粗度等进行分级包扎。分级好的切花用透明的塑料保鲜膜进行套装,可防止花枝磨损,增强了美观效果,每10枝捆绑成一扎,每扎花枝长度相差不超过1cm,采收包扎在1h内完成。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多被银莲花总皂甙能抑制癌的生成。口服总皂甙200mg/kg,对艾氏腹水癌、肉瘤180、宫颈癌的抑制率分别为49%,59%,84%以上。30mg/L皂甙D对腹水型肝癌(AH)细胞抑制率为81%,在体外能显著抑制小鼠S180和腹水型肝癌细胞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其抑制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它对DNA合成48h的LD50为21μg/ml,皂甙D10mg/kg×5d能提高小鼠血浆CAMP含量的61%另外有人发现林荫银莲花中的iganteasideD.flaccidinB对肿瘤病毒的RNA逆转录酶有抑制作用。原白头翁素对某些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有强力细胞毒作用,其抗肿瘤机理尚不清楚,有人认为γβ不饱和内酯可与癌细胞中的磷酸果糖酶中SH基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抑菌作用:多被银莲花的挥发油、内酯、总皂甙、皂甙D、F、H对人体致病的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白头翁、原白头翁素的抗菌的有效成分,原白头翁素对小鼠体外有抑制真菌作用,最小抑制浓度是15μg/ml。

  抗炎作用:多被银莲花皂甙、总皂甙对角叉菜胶、甲醛、萄聚糖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甲醛的抑制作用最强;皂甙D对角叉菜胶所致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强度高于总皂甙。

  镇痛作用:林荫银莲花煎剂、精制皂甙对化学刺激、热刺激、电刺激所致疼痛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多被银莲花总皂甙、皂甙D、F、H对醋酸所致小鼠痛觉反应,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均有镇痛作用,但皂甙F、H125mg/kg则无效。

  解热作用:林荫银莲花煎剂对家兔发热有明显降温作用。原白头翁素也有解热作用。多被银莲花总皂甙对疫苗引起的家兔发热无作用。

  镇静作用:林荫银莲花煎剂,多被银莲花总皂甙、皂甙D对正常小鼠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以皂甙D为最强,同时林荫银莲花精甙,对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及阈下催眠时间有协同作用,从而显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作用。原白头翁素、白头翁素亦有镇静作用。

  抗惊厥、抗组织胺作用:多被银莲花总皂甙对小鼠由咖啡碱引起的惊厥无作用,对士的宁引起的惊厥有抑制作用。原白头翁素对抗0.01%组织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还可拮抗组织胺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溶血作用:多被银莲花总皂甙、皂甙D、F、H均具溶血作用,其中皂甙D作用最强,其溶血指数为1000000,皂甙F为8333.3,皂甙H为416.7,总皂甙为25000。

  毒性作用:白头翁素有强力心脏毒作用,原白头翁素LD50为0.6mg/kg,毛茛甙为20mg/kg。林荫银莲花煎剂ipLD50为21.6±4.40g/kg,精制皂甙ipLD50为81.0±11.7mg/kg,多被银莲花总皂甙ipLD50为1.41±0.104g/kg,毒性极低。

  其他作用:张尔贤建立cAMP-PDE活性检测放射纸层析-液闪计数法。从多被银莲花根茎提取物脂溶性总皂甙分别以10、30、70、100μg浓度,体外抑制兔脑cAMP-PDE,抑制率分别为31.0%,36.0%,58.7%,61.1%,水溶性皂甙抑率分别为36.4%,38.6%,59.5%,61.3%。

  银莲花属植物成分有着抗肿瘤、抗炎、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等作用,尤其是抗癌活性显著,开发意义重大。

  观赏价值
  由于银莲花开花艳丽,所以银莲花被广泛用于室内及庭院装饰,是花卉交易市场上的大宗。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银莲花作为一种传统药物,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惊厥等作用。 

  药理作用
  银莲花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效果。并且由药理实验的统计学结果表明,银莲花的总皂苷组分有抗炎作用。 

  三萜皂苷类可能是该有效部位中的抗炎活性成分,这可能与文献报道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具有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的作用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