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金香释放“秃顶毒气”?真相揭开了

 昵称41640625 2017-04-02

 

进入3月中旬,上海又将迎来郁金香盛放的季节。但这些天,一篇题为“家中摆放郁金香,女子头发严重脱落”的文章在网上被反复转载。在这篇文章中,专家称国内外文献资料都把郁金香列为“有毒花卉”,不宜种在室内。专家还称自己做过调查,发现郁金香花中含有毒碱,会散发在空气中,赏花者如果在郁金香花丛中逗留时间过长,会掉发、落眉毛;长期接触郁金香的人,如果不进行防护,更会秃顶。

 

专家言之凿凿,让爱花人士心慌慌:郁金香真的有毒吗?还能去公园赏郁金香吗?家里还能种郁金香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进行调查采访,揭开郁金香“有毒论”的真相。

 

我和郁金香打交道至少6年了,你看我头发秃么?”上海植物园园艺高级工程师吴伟一句话就几乎结束了谣言。

 

吴伟表示,上海植物园的专家团队曾去荷兰的库肯霍夫公园“取经”,大家为了考察郁金香,在郁金香花丛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但从未发现团队里有任何成员回来后明显掉头发或者落眉毛。吴伟笑称,要是郁金香有那么强的“杀伤力”,钟情郁金香的荷兰人民岂不是都要“毛发稀疏”了。17世纪30年代,影响荷兰乃至整个欧洲的“郁金香泡沫”期间,也没有听说为郁金香而狂热的人们有什么毛发上的损伤。再说了,出于公共安全考量,我国那么多城市还敢办郁金香花展吗?一天几万人逛完公园后掉头发,这还了得?

 

那么,国内外文献资料都把郁金香列为“有毒花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专家刘夙对郁金香的毒性给出了具体解释。他说,郁金香所含的有毒物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凝集素,它是一类结合了糖类分子的蛋白质,因为可以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凝集而得名。如果不慎误食郁金香,凝集素会刺激消化道,造成恶心、呕吐、唾液分泌过多等症状。国外曾经有报道,某家庭炖食郁金香之后,全家人出现心悸、发汗和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另一类是郁金香素,主要分布于郁金香的鳞茎和茎叶中。在植物体中,郁金香素本来与糖分子结合成为“郁金香苷”,如果有真菌入侵郁金香,郁金香苷就会分解,放出游离的郁金香素,有杀真菌的作用。这种郁金香素,也是人类的过敏原,与皮肤接触可以引发皮炎,造成皮肤起疹甚至水疱,而且皮炎的发作部位不限于皮肤直接接触郁金香的部位。

 

原来郁金香真有毒啊!看到这里,先别担心。刘夙强调,无论是郁金香的凝集素还是郁金香素,都是不能挥发的。这意味着,只要不是长时间与郁金香(特别是植株有伤口的郁金香,并且正在遭遇真菌入侵的)有直接的皮肤接触,或者食用郁金香,就不会中毒。此外,阳光、高温,还有助于郁金香内有毒物质的分解。

 

记者还关注到,“郁金香致脱发”的说法每年都会在网上传播,一些专家学者也有些忍不住了。微博上著名的科普作家、中科院植物学博士@飞雪之灵 曾发布过这样一条微博:“郁金香所含有的生物碱成分是非挥发性成分,只会存留在植物体内而不会扩散到空气当中。因此除非食用和直接触摸,否则不会摄入这些生物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